打印

[游戏·人生][随笔][ 端午节的儿时游戏]——【8】

0

[游戏·人生][随笔][ 端午节的儿时游戏]——【8】

端午节的儿时游戏
家乡的端午节的习俗:
       在儿时的记忆里,一年中除了春节,就要数端午是大节日了。
       家乡的端午节与各地大致相仿,吃粽子,吃鸡蛋鸭蛋,也吃麦饼和绿豆糕。家乡多棕榈树,节前有棕树的人家就已剪下了一片一片的粽叶,左邻右舍地分,从不吝啬。粽叶撕成一条条的丝状,再把一条条丝儿连起来,绕成球般的一团,备着作粽子的系带。裹粽的竹叶大多是从集市里买的,端午前,也常有山里头的人挑了来,走村串户的叫卖:“粽叶要伐?粽叶。”
      家乡的粽子有白米粽、灰汤粽、豆粽和肉粽等多种,生活困难那些年,家乡人也有小麦当米的,叫麦粽,味道远不如米的好吃。蛋大概与别的地方差不多,鸡鸭蛋有咸淡两种,咸蛋早在一个月前就咸起来,叫咸端午蛋,计划着端午节吃的。蛋都是带壳煮熟的,家乡人称木蛋。粽子和蛋一般都是初四晚上煮的,第二天一早就可以吃了。已经订亲的男方早几日就裹了粽子,家乡有个习俗,男方要“挑端午”,把粽子、鸡蛋和绿豆糕、桃子等根据女方村子的大小,挑到女方,分给左邻右舍,这种粽子都很大,蛋也选个儿大的送。
儿时游戏场景一:”斗蛋”的游戏
      儿时,对粽子兴趣不大,贪的是蛋。每每端午节这一日,一大早就起来了,呼朋唤友,一大群,随意选一个地方,展开了斗蛋的游戏,那些年刚好有人来说过书,是《绿牡丹》,里头有打擂台的情节,所以我们也就称斗蛋是打擂了。“斗蛋”就是蛋敲蛋,你拿一只蛋我拿一只蛋,对准了,啪的一击,破的为输。赢的一方就一脸的得意,输的也并不着恼,剥去破了的蛋壳,一口塞进嘴里。赢的多不长久,因为每敲一次,蛋总是有些损伤的,所以擂主总是轮着做。每只蛋总有一头是空的,击时绝不能用内空的一头碰,那是定然要输的。端午“斗蛋”,是村中一景,小时觉得很刺激。
儿时游戏 “香包”的制作
      端午对我们这些男娃子还有一种很有诱惑力的东西,就是“香包”。“香包”其实是一种版画。端午前,集市里有一些摊卖“香包”,摊子很简单,大多是农家里平常的米筛,上面放着许多花花绿绿的“香包”。香包大小差不多,一片纸将四只角折到背面,用糊粘了,里面装一点香粉,正面的方形,都是半个手掌大的样子,印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大多是人物,是横刀立马的好汉,有水浒的,有三国的,也有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样子很“英雄”。里面的香粉比较浓,凑到鼻子底下,很香的,那时,买一只是几分钱,贵到五分钱一只的已经是很高级了,我们到集里主要的目的就是去买香包,每年总要买一些的。但最有意思的还是自己做香包,做香包得刻香包印。
      那时候,我们村子四周的畈野里,多乌桕树,大大小小的,长在坟地和田埂上,刻香包印就用桕树,从树上砍一段手臂般粗细的枝干,用锯子锯成十几厘米长的一截一截,再用刀当中劈开,这样就有许多印坯了。我们拿到水塘边磨,先粗磨,在塘边的石埠上,沾了水使劲在石上摩擦,再细磨,用农家磨砍材刀的磨石,经两回磨,印坯的表面就细腻平滑了。我们几个伙伴分了,个自拿回家,很高兴的样了,屁股一颠一颠的。回家就把一块块木头疙瘩,咚的咚的扔进灶上的汤罐里,农家的灶都有这玩艺,是温水用的。借烧饭余热,每每饭烧熟了,水也热了,这也是综合利用,为节省柴火和时间的。印坯为什么要热水炮,我不甚明白,只听大人说,这样刻起来服贴些,不知是否有科学根据。汤罐里浸一阵,捞起来揩干了,就可以用了。
       我们在小人书上选一些古代英雄,如胯骑赤兔马,手提青龙偃月刀的关公,手持丈八长矛横眉竖眼的张翼德,手握利刃直指天穹的岳飞,还有林冲、鲁智深、欧阳春,多是武艺高超的人,很少弄文的。这些人物的大小要稍比印坯小点,大了要撑出木印的。但太小也不行,显得没气势,所以,选内容也是讲究的。先用复写纸在没用的纸上复一遍,这样背面就有一个影子了,再将反面的影子向上把人物复印在乌桕印坯上,就可以雕刻了。雕的刀也是土做的,用三四寸的铁钉,将头敲扁了,磨锋利或是用一截呈斜势的断小锯条,夹系在开了口的篾片上,磨锋利了,就按复印着的人物的线条小心翼翼地雕刻。刻好了,就用墨汁在上面抹一抹,印在白纸上,关公是关公,张飞是张飞,很有些样子的,再稍做加工,就可印了。印了的人物在填上颜色,帽子、衣服、裤子、手中的枪、胯下的马,无颜六色,鲜鲜艳艳。背面的香料是一种草,我们村子的四周很多,叶子很象兰草,但比兰草要细小,根是块茎,挖出。晒干,捣细,就有股郁郁的香气,端午前备着,到时就派上用场。
儿时游戏场景二:”飞香包”游戏
      做香包其实是一种挺艺术的活计,当属美术范畴。香包除了欣赏和互相比赛手艺之外,还有一种飞香包的游戏。几个伙伴随便选一处墙壁,每人出一只,轮流帖住墙壁,一松开,香包就突突突翻飞落地,样子很好看的。先飞的落在地上,后飞的以叠住先飞的任何一只为赢,这游戏供两人以上玩耍,为奖励赢家,输家得出一只香包给赢家,这是农家孩子最喜欢的。我的家乡,每到端午节前后,一群一群的孩子这样聚着,是端午的又一景。
       端午节是很温馨的,从屈原之后到如今绵绵几千年了,我想随着端午节被确认为传统节后,也会富于更多新的内涵,也会更加热闹。因为我仿佛觉得投江的屈原并没有死,仿佛又看到了儿时与伙伴们一起游戏的场景:嬉戏声,鼓励声,呐喊声,加油声……。忽然心有所动,鼻一酸,眼眶涩润,我要大声的呐喊:
       四川加油!
       中国加油!!
       奥运加油!!!

[ 本帖最后由 lyxfd 于 2008-6-16 15:56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lyxfd 金币 +50 征文固定奖励!谢谢参与! 2008-6-17 15:32

TOP

0
评分:8
评委:pldfz
点评:
楼主的文章,不禁让我想吃粽子了。记得儿时的我,最是喜欢吃母亲包的肉粽。呵呵,我一口气能够吃下两个大粽子呢。言归文章,楼主选材儿时游戏,让人回味童年的美好时光。文笔通畅有力,叙述细致丰富,感情亦到位。可惜,文章结构和内容布局方面还有待加强。如儿时游戏场景一写得很是详细,而场景二相较则过于简单了。                                                                
版主评語: 不要誘惑我
有傚評分1


[ 本帖最后由 不要诱惑我 于 2008-6-3 08:07 编辑 ]

TOP

0
评分:8
评委:happyyesi1
点评:快到端午了,楼主的文章让我想起了家乡的龙舟和美味的粽子,呵呵,顺便祝楼主节日快乐啊
不过楼主后面为什么突然发出那几句话呢,好像怪怪的感觉

TOP

0
评分:8
评委:jijiji
点评:端午了,三天假,还有那粽子香。
楼主介绍的很详细,像我也不禁回到了儿时的记忆里。

TOP

0
好久没读到如此清新的文章了.文笔畅通,文字优美,  是随笔吗?  更象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呢,
描绘端午节的习俗好亲切......
莫非楼主也是江南人?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9 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