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奥运】【感想】【北京~北京~】

0

【奥运】【感想】【北京~北京~】

  今天,奥运会闭幕。

  16天,8号到24号,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只是奥运到底带来了什么,是值得思考的。

  我自认为没能力回答上面这个问题,就留给大家吧。不过谈谈奥运期间的见
闻和感想,却是每个人都可以的。

  按时间顺序来吧。

  首先说开幕式。

  开幕式的前十分钟给人的感觉还是很值得期待的,只是后面的四十几分钟毁
在了导播先生的手里。该拉近景的没拉近景,该拉远景的时候又变成了向领导巡
礼,许多精彩的因此而错过。至于开幕式到底张不张艺谋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后来重看了NBC导播的开幕式,确实是一部不错的节目,只是毁在那该死的导
播。

  开幕式的另两大「看点」,却出现在了开幕式之后。

  那个叫杨沛谊的小女孩,小小年纪却无奈的被「潜规则」了一把,上演了真
人版的《下一站天后》。可惜的是,阿Sa最终成为了天后,而杨沛谊却依旧默
默无闻。其实默默无闻对她来说未必是件坏事,至少可以拥有平静的生活,也希
望这出双簧不要给她年幼的心灵抹上阴影,毕竟童真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早已是
遥不可及的了。至于这么小却被无情的「潜规则」了一把,个中的责任和原因,
以及所谓的是非功过,留待列为看官评述吧。

  另一个就是那29个象征着「奥运来了」的「脚印」。

  其实也是个很不错的创意,体现了古老的奥林匹克和悠远的中华文明的相会,
赏心悦目的构思。却同样毁于「伪造」二字。王伟,北京奥组为不知道什么发言
人,再一次新闻发布会中公开承认29个脚印中仅有最后一个——也就是鸟巢上
空的那一个——是真正的焰火效果,其余28个脚印都是用电脑制作出来的3D
特效,出于技术以及安全的限制。

  这把可忽悠大了。

  别说国内几亿的观众,世界各地数以几十亿计的眼睛都在盯着这场开幕式,
张导竟然把这几十亿的观众一起忽悠了一把,周正龙同志要是早遇上张导这样的
人才估计现在也不会身陷牢狱了吧。

  接下来的夺金热,祖国的金牌数字一路往上飚。说实话,虽然上面说了那么
多的问题好像不太满意的样子,真的有咱中国队参加的比赛仍是一个不拉,女排
连续两个2:3输给老美和古巴都有些不甘。不过近日就快突破50大关,还是
觉得很有面子。

  之后的焦点就是刘翔退赛。

  刘翔一退赛,各大媒体包括绝大多数观众和老百姓一片哗然,忙不迭的寻找
那一地碎片。各种流言纷至沓来,有点狼烟四起四面楚歌的味道。

  听到退赛的消息,笔者到是觉得很正常,因为国外运动员受伤退赛的确很正
常,金牌对于运动生命来讲,显然是后者更为重要。但那是在国外,很多事情由
于文化观念上的原因搁到国内就不太好说了,就有点了所谓「中国特色」。

  刘翔是上届奥运会冠军,前世界纪录保持者。08奥运在家门口举行,所以
刘翔理应坚持比赛,至少要过第二轮,再不济走完全程也行。这也许是许多人希
望看到的。以笔者粗浅的观点,这不是体育精神的精髓。我们从小一直在赞扬「
轻伤不下火线」的所谓「坚忍与拼搏」,但是我们也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谓的「轻伤不下火线」是不符合科学
和实际的。

  我们一直在强调不要将奥运政治化,但似乎我们自己却很难做到。在我们国
家,金牌变成了一项政治任务,也成为运动员一生的赌注。成王败寇,也就逃不
了退役运动员转行为澡堂搓澡工的命运。

  关于刘翔退赛,另有一说是阴谋论。说刘翔在雅典奥运运会夺冠之后,在广
告和伤病之间无暇抽身安心训练,导致成绩退步无法完成夺牌指标,于是经纪人
团队精心策划了此次退赛事件,一再顾全国家和个人双方的面子,当然,更重要
的是利益。这种说法没有得到证实,同样留待列为看官予以评述。

  今晚(8月23日)的男子10米跳台,大家不妨去
翻一下前几日预告的奥运赛程表,上面写的参赛人员应该是林跃、周吕鑫,但今
晚却将林跃换成了火亮。笔者前几日从同学(其母系上海市体育局分管跳水和游
泳项目),处得知的消息,说是在林跃、火亮夺得男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之后,
为了让上海再多一块金牌硬生生将林跃拉下马换成了火亮,想不到竟一语中的!

  另外,近日国际奥委会又在调查中国新晋女子高低杠冠军何可欣真是年龄的
事件。据路透社报道,何可欣的真实出生年月为1994年,而不是其护照上所
表明的1992年,超出了奥运会体操选手年龄不得低于16岁的规定。

  还有,新民晚报曾经刊登过一份关于奥运会开幕式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得出
的结合果是满意度高达99。6%.但是来看看四个选项,分别是:很满意、比较
满意、一般满意、不甚满意,这高达99。6% 的满意率,也许就是这么来的吧,
那么国家其他的数据呢?

  以上几件,奥运相关。因此奥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的确值得思考。

  当然,不容否认,奥运健儿在场上拼搏奋斗,中国体育代表团雄踞金牌榜第
一,为国家争了光,也加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容不得半点虚假。然而除此
之外呢,上述在奥运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是否又有悖于奥林匹克精神呢?

  前文所提到的那场「潜规则」事件,是奥运会的音乐总监陈其纲先生在某次
访谈中透露的。这让我联想到了仍是刊登在新民晚报上的一篇评论,名字忘记了,
大意是宁愿被侮辱智商听政府方面虚假的解释也要捍卫公民的知情权。文章举了
这样一个例子,说是几个干部公费旅游出车祸死亡,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外出考察
不幸遇难,以这样一个虽是虚假却说了出来的事件来论证公民的知情权得到了改
善。

  我想,随便挑一个百姓来,对于这样的解释宁可放弃知情权不听,也不会愿
意被侮辱智商吧。我们需要的知情权,需要的当然是真话,而不是像上面说的那
样摆摆样子的所谓「知情权」,这样的「情」,知与不知有什么不同?一样是无
法知道事情的真相,拥有了还要被侮辱智商,宁可放弃。

  但是陈其纲先生的行为却开了个好头,说出了真话。相信就算陈其纲不说,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再加上网络的发达,事情迟早会被公众知道,还不如坦白
承认,虽已做不成君子,倒能落个「坦荡荡」的名声。

  当然,不是说每次造了假,公开出来承认一下确实造了假就完事儿了。我们
需要的是真实,而不是所谓的「承认造假」,因为「承认造假」并不等于真相。

  另外,笔者在看到上述几条新闻时,内心的感觉并不时很强烈,甚至有种习
惯了的感觉。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每个国民都觉得假唱很正常、金牌就是政
治任务,见怪不怪,这就形成了所谓「非典型腐败」,它和所谓「典型腐败」的
区别在于,某些不正确的观念或现象已经融入了国民的意识形态中不以为意,成
为了生活或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并不觉得这是触犯了法律,这就很值得我们担忧
了。

  还有一个,我们这件奥运会一共花了3亿美元,大家去看看NBC 版的开幕式
就知道了,12分钟左右,很清晰地可以听到」a 300 million production ,
10 times what Athens spent 4 years ago. 」

  到底,奥运带来了什么?

[ 本帖最后由 tyhades 于 2008-8-25 17:33 编辑 ]

TOP

0
因个人喜好原因,本人不对此文作评分.

P.S
历史的足迹是武警礼花兵所为,单车一组,每车一脚印,楼主可以引发对奥运的深层思考,但不能以讹传讹,必需要有事实依据.

礼炮组车图片:


相关视频:
[wmv]mms://media.xinhuanet.com/media2/guoneixinwen/080711080510_yanyan_1.wmv[/wmv]
地址:mms://media.xinhuanet.com/media2/guoneixinwen/080711080510_yanyan_1.wmv

[ 本帖最后由 ssTory 于 2008-8-25 13:49 编辑 ]

TOP

0

回复楼上

呵呵,写文章的时候就知道可能会引发较大的争议。
嗯,怎么讲呢,首先请各位明确一点,我并没有要抨击什么的意思,只是写自己的一些见闻,或者仅仅是一些闻吧。
至于文章内的一些新闻,在国内的媒体上确实没有看见。原本想做关键词链接的,但由于发贴规定是不允许带有链接的,所以最终就没有做。
本届奥运,是“真正的无与伦比”,这谁都不能否认。只是奥运之外,确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其实为了做到尽量的客观,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在国内各大网站的版面上希望找到一些论据,无奈一无所获。文内所引用新闻来源,已经避免了一向对我国不太友好的CNN,所引用的新闻材料来源于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还特意找了英国的泰晤士报和路透社,就是为了避免过于单一,希望各位理解,至少不是以讹传讹吧。
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的思考,奥运的话题只是一个媒介,这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真正意图。

[ 本帖最后由 tyhades 于 2008-8-25 17:31 编辑 ]

TOP

0
  我也没有刻意打压的意思,正相反,我在评委签到的帖子里就已经说了,欢迎不同意见,欢迎指出不足和能引发思考的帖子.
  之所以放弃对您文章的评分是因为列出的事件大多是"听说"而没有在写文时去印证其真伪,就比如说这个“脚印”。
  
引用:
另一个就是那29个象征着「奥运来了」的「脚印」。
  其实也是个很不错的创意,体现了古老的奥林匹克和悠远的中华文明的相会,
赏心悦目的构思。却同样毁于「伪造」二字。王伟,北京奥组为不知道什么发言
人,再一次新闻发布会中公开承认29个脚印中仅有最后一个——也就是鸟巢上
空的那一个——是真正的焰火效果,其余28个脚印都是用电脑制作出来的3D
特效,出于技术以及安全的限制。
  这把可忽悠大了。
  而我在2楼的回帖中也明确指出您的论证或者说是“揭黑幕”是错误的,请您将视频的时间调整到2分55秒,那里有从地面拍摄的脚步升空的实况。如果您在事先做好核实的话我相信这个视频不难找。
  在论证发帖的文章不是写给自己看的,所以我说不能以讹传讹,也许就有人在看了您的文章后认定“脚步是假的”然后还以为自己了解了真相。
  所以请原谅我没法给您的大作评分。

  

TOP

0
呵呵,楼上客气了,确实是我工作不到位,我会再去看看。也确实想发出一些不同的声音,其实我在文章中的不确定处也说了,留待列为看官评述。

我去找了一下,找到了王伟关于脚印的发布会视频,youtube上的,应该还算比较有影响力的在线视频网站了吧。因为是flv格式的所以直接贴不过来。放个地址在这里吧,希望版主不要扣分才好。
这是地址,就不用链接的形式了:www.youtube.com/watch?v=e4TMpZCKxXE&feature=related
再来张图:
27秒至38秒:Wangwei,Beijing organizing Committee
     "On the day of the ceremony, there were actual footprint fireworks from south to the north of the city. However, bcause of the poor observability of the night, some peviously recorded foot may have been used."

27秒至38秒:王伟,北进奥组委
     “开幕式当晚,部分贯穿北京城南北的脚印真实的焰火。当然,由于夜晚较低的能见度,也运用了一些实现录制好的电视烟花效果。”
后面也提到了林妙可的事情,Lip Synching,嘴唇同步,也就是我们说的对口形了。

不过我的“只有最后一个脚印是真实的烟花效果”的结论也的确有失偏颇,感谢ssTory不吝指正。
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就是想引发一些关注声音,正面的也好,凡面的也好,引发出一些的思考,就会有收获。

[ 本帖最后由 tyhades 于 2008-8-25 21:34 编辑 ]

TOP

0
评委:fkb
评分:
评语:
这样又争议性的文章我看也不好评,楼主似乎全是引用,这又有什么意思呢,目的何在?征文,是要自己写的,可以引用,但也不是这样的吧?恕不能评点了。

TOP

0
楼上的评委同志,文章的一字一句都是我自己写的,也是我自己的想法!连续两位评委都不评,这个我认了。但整篇文章的确是自己的想法,我也说了文章会引发较大的争议,这我有所准备,甚至说是我希望看到的。但我希望的“争议”是大家的关注和讨论,而不是被理解为别有用心或者其他什么的目的,只是想引发一些讨论和对某些的确存在的问题的关注!!难道只能是称颂的帖子才能得到评分吗?这样的帖子不是不会写,也不是不想写。但既然来到了这里,就想写下自己的一些思考,而这也的确是自己的思考。毋庸置疑,北京奥运会确实是一届无与伦的盛会。但这不能掩盖问题的存在。最后希望大家相互尊重,至少是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 本帖最后由 tyhades 于 2008-8-27 12:56 编辑 ]

TOP

0
评委:如果努力
评分:8.0
评语:作者以揭露的姿态出来评说奥运,反求诸己的精神可嘉!然而我以为此次奥运的积极意义还是远远胜于她的一些不足的——至少我们向世界展示的中国的新时代精神风貌。就连一向以顽固反华著称的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也忍不住惊呼:“北京的青年志愿者亲切而不卑不亢,和日本的大学生不同,他们对国家前途明显充满了希望,他们让人感到青春的跃动,真是了不起啊!”——不是么?

TOP

0

回复 8楼 的帖子

没错,我也为北京感到骄傲的,也正因为如此,才想让她变得更好。

TOP

0
评委:MANTOUZRD
评分:7.2分
评语:你的想法的出发点多少和我有些相象,毕竟奥运会在看到他辉煌的一面也要看到背后带来的问题。不过过于偏激了我就不知道说是否还存在本身的公正。从全文来看,联系比较紧密,从各个方面来反思奥运。自己的观点很多,个人比较欣赏。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8 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