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诗社] 【十全诗刊】初稿(相关人员请进)

0
【趣录斋】


1。贾岛推敲的故事


     
       有一次,贾岛骑着毛驴在长安朱雀大街上走。那时正是深秋时分,金风一吹,落叶飘飘,那景色十分迷人。贾岛一高兴,吟出一句"落叶满长安"来。但一琢磨,这是下一句,还得有个上句才行。他就苦思冥想起来了,一边骑驴往前走,一边念念叨叨。对面有个官员过来,不住地鸣锣开道。那锣敲得山响,贾岛愣是没听见。那官员不是别人,正是京兆尹,用今天的职务来说就是长安市市长。他叫刘栖楚,见贾岛闯了过来,非常生气。贾岛忽然来了灵感,大叫一声:“秋风生渭水。”刘栖楚吓了一跳,以为他是个疯子,叫人把他抓了起来,关了一夜。贾岛虽然吃了不少苦头,却吟成了一首诗《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处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猱桡未返,消息海云端。

  
     贾岛吃了一回亏,还是不长记性。没过多久,他又一次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 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那就是“僧推月下门”"。可他又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比刘栖楚有涵养,他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了一首诗,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哈哈大笑,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各韩愈交上了朋友。

*******************************************
*******************************************


2.王幼玉记



       有一个姓王的女子,名字叫真姬,小名叫幼玉。本来是京城里的人,跟着父亲流落到湖南衡州。幼玉家里姐妹三人都是有名的妓女,不管是容貌或是歌舞的才艺,在这一行中都首屈一指,其他妓女都不敢跟她们比。王幼玉又比她的姊妹更出色,与她来往的人,都是绅士官僚。除了这些人,就算是家财万贯的商人,也没有办法让她动心。

      有一位名士夏公酉到衡阳游玩,衡阳知州举办宴会邀请他参加。夏公酉问说:“听说衡阳有个歌妓叫王幼玉,歌舞姿态美妙,容貌又漂亮,是哪一个?”知州张公起郎中就叫王幼玉出来行礼拜见。公酉见了,感叹地说:“你要是住在东京汴梁(开封),或是西京洛阳,未必会输给那些名妓。现在住在这儿,名声就没有办法传遍天下。”就写了一首诗送给王幼玉。诗写道:


真宰无私心,万物带殊形。

嗟尔兰蕙质,远离幽谷青。

清风暗助秀,雨露濡其泠。

一朝居上苑,桃李让芳馨。


       因此王幼玉更有名了。
      但她在空闲时,却常常表现出幽怨的样子来,满脸愁容,沉默不语。有人问她,她说:“做这一行不是我的本意。”再问她为什么,她说:“当今人们不管是做工或务农,或者做小生意,甚至做和尚、道士,都足以谋生。只有我们这些人成天涂脂抹粉、花言巧语、强颜欢笑,来获得人家的钱财。我想起来就觉得非常羞愧。只是受到父母姐弟的逼迫,没法脱身。若能嫁个好人,侍奉公婆、主持家政,让人知道说:‘那是某人的妻子。’就是死了,也有个名讳可以称呼,供后世子孙祭拜啊。”

       有个汴梁人,叫做柳富,字润卿,是个豪气俊秀、人才出众的人。王幼玉一看见他,就说:“这就是我丈夫啊。”柳富也有心想娶她为妻,两人花前月下,或者携手同游,十分恋恋不舍。时间一久,被王幼玉的妹妹知道了。有一天,她妹妹就骂柳富说:“你如果再一天到晚上门来,我就不放过你,马上到官府去告你。”柳富因此就不再去找王幼玉了。

       有一天,柳富遇见王幼玉,王幼玉哭着说:“这不是我的错,您应该仔细判断。但愿将来能托付终身,不要再有今天的遗憾。”两人一起饮酒。王幼玉说:“我的遗骨,将来要埋在你家的祖坟里。”又对柳富说:“我认识的人,有很多分离后又会见面。我虽然嘴里甜言蜜语,说些相爱的话,也只是为了想得到他的钱财,从来没有以身相许。我的头发留得很长,都垂到地了,我珍惜它像宝物一样,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得到它,但对你我绝对不会吝啬。”说着就自己解开发鬟,剪下一缕头发送给柳富,柳富感动的不得了。两人分别以后,柳富心里又老是挂念着王幼玉,怕今后很难再见一面,因此生起病来。王幼玉听说后,派人去服侍他养病。柳富痊愈了,就写了一首长诗送给幼玉:


紫府①楼阁高相倚,金碧户牖红晖起。

其间燕息皆仙子,绝世妖姿妙难比。

偶然思念起尘心,几年谪向衡阳市。

阳娇飞下九天来,长在娼家偶然耳。

天姿才色拟绝伦,压倒花衢众罗绮。

绀发浓堆巫峡云,翠眸横剪秋江水。

素手纤长细细圆,春尹脱向青云里。

纹履鲜花窄窄弓②,凤头翅③起红裙底。

有时笑倚小栏杆,桃花无言乱红委。

王孙逆目似劳魂,东邻④一见还羞死。

自此城中豪富儿,呼僮控马相追随。

千金买得歌一曲,暮雨朝云镇相续。

皇都年少是柳君,体段风流万事足。

幼玉一见苦留心,殷勤厚遣行人祝⑤。

青羽飞来洞户前,惟郎苦恨多拘束。

偷身不使父母知,江亭暗共才郎宿。

犹恐恩情未甚坚,解开鬟髻对郎前。

一缕云随金剪断,两心浓更密如锦。

自古美事多磨隔,无时两意空悬悬。

清宵长叹明月下,花时洒泪东风前。

怨人朱弦危更断,泪如珠颗自相连。

危楼独倚无人会,新书写恨托谁传?

奈何幼玉家有母,知此端傀蓄嗔怒。

千金买醉嘱佣人,密约幽欢镇相误。

将刃欲加速理枝,引弓欲弹鹣鹣羽。

仙山只在海中心,风逆波景无船渡。

桃源去路隔烟霞,咫尺尘埃无觅处。

郎心玉意共殷勤,同指松筠情愈固。

愿郎誓死莫改移,人事有时自相遇。

他日得郎归来时,携手同上烟霞路。


       柳富在外面已经很久,家里人催促他回家。王幼玉偷偷去跟他告别,两个人在乡村的小店中饮酒话别。幼玉说:“你有才气,我有美貌,才貌结合,永远不分离,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我的心和你的意,早就相互连结,像松树竹子不会凋谢一般的坚贞,并在神明前发誓。你将来一定要再来湖南,我会等着你的到来。”两人焚香向天发誓,把香灰放在酒里,一起喝下。那天晚上,两人一起过夜。第二天,柳富作词给王幼玉,词牌名是《醉高楼》,里面写道:

       人间最苦,最苦是分离。伊爱我,我怜伊。青草岸头人独立,画船东西橹声迟。楚天低,回望处,两依依。后会也知俱有愿,未知何日是佳期?心下事,乱如丝。好天良夜还虚过,辜负我,两心知。愿伊家,衷肠在,一双飞。

       柳富边唱着这支曲子边喝酒,声调和辞意都很悲伤,还没唱完,就唱不下去了。二人又喝同一杯酒,相对大哭。柳富便登船走了。

       柳富回到京都,因为父母年纪大了,家里常有事情,无法依照约定去与幼玉相会,只有私下对着镜子流泪。正好有人从衡阳来,带来王幼玉的信件,并告诉柳富说幼玉近来卧病在床。柳富迫不及待地打开信读起来。信的末尾两句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柳富心里非常伤感,就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的心愿。信中写道:

       回忆过去的湖南之会,让人很悲伤。我曾经想驾一叶小舟,顺江而下前去见你,实现我们以前的盟约,诉说我们的旧情,满足你的想念之情,也满足我的生平心愿。无奈双亲年老,家族中事情又多,想法很难实现。只要一想起你,只能自己难过。每当朋友们一起喝酒吟诗的时候,别人都非常快乐,只有我恍恍惚惚,若有所失。只好借酒浇愁,但是酒一醒,更是神思恍惚,几乎快要活不下去。古代两个有情的人,有时一个如意,一个不如意,那么最后结合还算是容易的。现在你和我两人都不如意,那么追求结合就难了。再等待一段日子,事情就算再难以预料,也该有天如人愿的时候。万一不是这样,天理和人间的事真的互相冲突,我们两人心愿无法实现,也只能说是命吧。你要多多注意饮食,不要让精神耗散,伤害自己身体,否则你就再也看不到我了,我还有什么指望呢?你的信最后有两句诗,我为你续成一篇:


临流对月暗悲酸,瘦立东风自怯寒。

湘水佳人方告疾,帝都才子亦非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万里云山无路去,虚劳魂梦过湘滩。


       后来有一天,傍晚太阳快下山的时分,柳富独自站在客厅,门前挂着的帘子没有卷。这时从屏风后探出半个脸来,柳富一看,正是王幼玉。王幼玉说:“我因为想念你卧病在床,现在已经死了。想再见你一面,所以才到这里来。我因为平生没做坏事,所以没有被幽禁到地狱里去。以后要投生到兖州西门张遂的家里,还是做女人。张家是卖饼的。你如果没有忘记过去的情分,可以到兖州看我。虽然那时我已不记得前世的事,但你的情意应该要做到这样。我有遗物放在丫头那里,你可以去要来作为验证。你千万多保重。”说完就不见了。柳富非常惊讶,但也只能叹息、惋惜而已。没过多久有人从衡阳来,说王幼玉已经死了。听说临死前嘱咐丫头说:“我没见到郎君,死也不瞑目。柳郎平时喜爱我的手指、头发及眉眼,别的都没有办法寄去,现在我剪下一缕头发和几个手指甲,柳郎来找我的时候,再交给他。”

【注释】

①【紫府】仙人居住的地方。

②【窄窄弓】窄小的弓形的鞋。

③【凤头翅】女子一种鞋,上有状如鸟翅的装饰物。

④【东邻】战国时楚国文学家宋玉写的《登徒子好色赋》中提到,有一个“东家之子”非常美貌,后人常用“东邻”表示美女。

⑤【厚遣行人祝】派使者带重礼向柳富表示情意。


*******************************************
*******************************************


3.李清照的爱情故事


     
       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赵明诚的父亲也在朝为官,两家门当户对。更难得的是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在不准自由恋爱,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  

      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开封)的琼楼玉苑,掠走徽、钦二帝后,赵宋王朝匆匆南逃,李清照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是身先士卒指挥戡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事定之后,他被朝廷撤职。李清照很为丈夫临阵脱逃而羞愧。赵被撤职后夫妇二人继续沿长江而上向江西方向流亡。第二年(1129)赵明诚被召回京复职,但随即急病而亡。

      赵明诚刚去世,9月就有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赵明诚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不能丢的,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出版,这是她一生的精神寄托。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又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贼人破墙盗走。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憔悴。不久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这个张汝舟,初一接触也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刚结婚之后张对她照顾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这些东西李视之如命,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整理成书,当然不能失去。两人先是在文物支配权上闹矛盾,渐渐发现志向情趣大异,真正是同床异梦。

      张汝舟先是以占有这样一个美妇名词人自豪,后渐因不能俘获她的心,不能支配她的行为而恼羞成怒,最后完全撕下文人的面纱,拳脚相加,大打出手。李清照视人格比生命更珍贵,便决定与他分手。无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一条绝路,鱼死网破,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

      原来,张汝舟在将李清照娶到手后十分得意,就将自己科举考试作弊过关的事拿来夸耀。这当然是大逆不道。李清照知道,只有将张汝舟告倒治罪,自己才能脱离这张罗网。但依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无论对错输赢,都要坐牢两年。这场官司的结果是张汝舟被发配到柳州,李清照也随之入狱。

      可能是李清照的名声太大,当时又有许多人关注此事,再加上朝中友人帮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


*******************************************
*******************************************


4.陆游悲情的爱情故事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婉,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沉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尽管这时他已与唐婉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婉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婉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象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不料这时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
*******************************************


TOP

0

诗刊第二期

【风云榜】(试帖)

(第1期)投诗状 一等奖:ww5486      

        清平乐· 情人节书怀

      情人节到,每念青春情愫,
      看少年扮情演义,皆哑然。因叹曰:

           
           风君且住,
           指点情归处。
           纵使天涯颠踣路,
           一意将身归附。

           飞霞一去悠悠,
           依依倩影楼头,
           烟笼轻纱素月,
           清辉尽洒芳洲。




(第1期)投诗状  二等奖:archimedespig
            
      《致爱人——水青青》

     在雨天,你是所有的水
     沾衣即湿

    在雨天,所有的水是你
    流动的长发;
    我无法捉住
    就像我,无法捉住你的手

    在雨天,水青青
    我知道你是多么希望二月的风
    在我们眼前转绿
    而我长久地沉湎于那些空虚而寒冷的诗歌

    一夜之间,你如此遥远
    却如此美丽;
    我断送了自己的一生
    守住你紧闭的城门

    多少回月光流过头顶
    我流在城外,
    是青青的水......


(第1期)投诗状 三等奖:老鸹         

         
         蝶恋花·送黄倩


         黄鹂催春春处处,
         倩盼流连,
         也拟合春住。
         灯火阑珊歌伴舞,
         玉人新见情如故。

         清影翩跹香暗度,
         桃面还羞,
         欲上鹊桥路。
         送尔玫瑰娇带露,
         婵娟欢喜嫦娥妒。

情人节夜,在歌厅朋友介绍识得一玉人。戏填此阙并玫瑰花赠之。
述心堂识。2009年2月14日夜。



(第2期)投诗状 一等奖: WLP889                 

            
           《妈妈老了》

        妈妈,夜里我又梦见你了。

       你正站在那历经沧桑的老屋门前,翘首朝着我归来的路上凝望着,橘色的夕阳里你瘦削的身影在微风中似一片摇摇欲坠的落叶,根根白发闪着耀眼的光。

      妈妈,又有一段时间没去看你了,我们彼此想念了吧?

      窗外,一轮月儿圆圆,似明镜一样镶嵌在广袤无垠的夜空中,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清幽的光,一室的恬美伴着我从有你的梦里醒来.记忆穿过时空的屏障,一步步朝我走来,妈妈,属于我们的年月一页页打开。

      妈妈,我总是难以忘怀我幼时的光阴。

      我总是拉着你的衣襟,要你给我买在那时看来是很奢侈的糖糖,蝴蝶结,还有供销社里一毛钱的一个田字格本......

      我总是要你带我去你耕作的田野里玩耍,去追逐蝴蝶,去捉蚂蚱,还要你给我撇下细细的柳枝,然后采下几朵或黄或粉的野花插在上面,做成花环戴在头上......

      我总要摸着你的奶子,吮吸着你的奶头才肯睡觉,尽管你干瘪的奶子已经不再有任何的分泌物流出。

      还记得上学前班的一天,我向老师请假,老师问我干什么,我说我要回家找你吃奶去。

      妈妈,我当时居然一点都没感到害羞,老师居然准了我的假......

      妈妈,我总是那样的不听话,今天碰掉了牙,明天划破了脸,后天又烧伤了手,不知哪天偷果子,又让狗咬......

      妈妈,于是,你总在众人面前说我是多么的难缠,多么的不好拉扯,说即使弟弟长大,我都长不大......

      妈妈,谁知我在一夜之间说长大就长大了。

      那是我们把农村户口转为市民户之后,那是我们终于可以和爸爸在一起生活的时候。

      那时候,很多的夫妻都两地分居,人们管外面有女人的男子叫“搭花”。爸爸,也一样搭花。

      在那个缺衣少吃的年代,在那个道德还很值钱的时候,在那个大多数人都奔小康的时候,妈妈,我们的家风雨飘摇。

      42岁,你生命的一个分水岭,一场病几乎要了你命。

      脑囊虫?脑积水?病来时,你就头痛,鼻梁痛,颈项僵硬,甚至浑身抽搐,翻着白眼,不省人事。那些没用的医生都无法确定。

      妈妈你从此和药打了一辈子交道,和医院打了一辈子交道,你的人生从你有病的那一天就像漂流在茫茫大海上的一个孤苦飘零的漂流瓶。

      医生说,你就是一个手榴弹,随时会爆炸,医生说,为你准备后事吧。

      妈妈,那时候,春节的鞭炮正震耳欲聋地响起,那时候世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只有我们在那个白白的房子里抱头流泪,却发不出一点声响,寂静的令人心酸。

      妈妈,我跑出去在那空旷的住院楼对着满天的星斗放声大吼,然后重重地跪在那里,抬起头祈求苍天,不要把你带走......

      妈妈,我的好妈妈,苍天有眼,颤颤巍巍的你又走过了20年。

      每当我从有你的梦里醒来,每当我确信你还在我身边,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感到幸福,会轻轻地笑。

      妈妈,你给我的关怀和爱实在太多,盛满了我的记忆。

      可是,你老了,每看望你一次,就发现你老一次。

      喜欢洁净的你,衣衫上有了点点饭渍,说起话来有时颠三倒四,你放咸盐时却放了一把碱面,你倒酱油时却拿起了醋......

      妈妈,你老了,有时你唤我却叫了姐姐的名字,你说你老的连我们的生日也记不起......

      妈妈,你老了,为了做一顿饭你要在厨房里绕上半天,所以每次见你,你都是在厨房里......

      妈妈,你老了,看着姐姐辛苦地照顾患病的外甥女,你说,碍手碍脚的你什么忙也帮不上,活得有啥用......

      妈妈,你老了,在小区的医务室门口你展开那红色的手帕抢着为我付药钱......

      妈妈,你老了,每次去你家都要为我做好吃的,都要为我熬小米粥,你说我喜欢喝......

      妈妈,属于我们的琐碎的日子一天一天过着,你一天一天地衰老着,我的心是痛的。

      妈妈,你知道这辈子你在我心里最大的痛吗?

      善良、劳碌、病患一辈子的你没得到爸爸的疼爱。                                 

      每当那些相携相扶的恩爱的老夫妇们从我眼前走过,看着他们我是多么的羡慕而心痛。可你说过,爸爸给你看病,你拖累了爸爸,你已经多么的感恩。

      妈妈,人的一辈子就这样不同,此刻,我多想拥抱你越来越瘦弱的肩头。

      妈妈,这一世你的孤独,你的寂寞谁能抚平?你是我永远眷恋和今生今世都不能放下的痛。久久的回想和祝愿,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

      窗外,夜空还是原来那浩渺和博大的皎洁,月儿隐约不见,皱纹悄悄地爬上了我的眉梢,妈妈,让我带着你的爱与寂寞一生而行,用你爱我的方式一直爱你!

   

  
    第2期)投诗状   二等奖: maomao111777
            
            

           雨霖铃·怀远人

   
    瑶筝失调,个人离去,晚风轻啸。
    无凭最是芳笺,传来送往、佳期难料。
    醉里徘徊,苦恨散多聚时少。
        
    小院落、残月凄清,不解风情复空照。
    春前欲赏花枝俏。细思量、未若杯中妙。
    幽人寂寞新梦,和泪眼,尽偿欢笑。
   
     风前憔悴,两处沉吟黯魄出窍。
    自别后,万缕柔情,只待东君召。

  


(第2期)投诗状   三等奖: buddhahero   

   
   《写给我的爱人,这首诗是我的爱恋》
   
    轻抚心间,
    慢慢张开灵魂迷醉的双眼。

    流泻的月光和着幽芳把初醒之灵包裹,
   “噹!噹!”嘈杂的敲击声仍在静夜中徜徉。

    我愤怒了,于是用尽全身的力气拷打灵魂,
    一切的空洞蜷缩成一团,
    一个美丽的身影浮现。
    是她!灵魂颤动了。
    那亘古的爱恋在身心里不断回旋。
  
    沉默无法平息心中的狂澜,
    灵魂掸落一切的嘈杂与尘滓,
    跨越时空的界限。
    心终于回来了,
    久别的洛水之畔。

    千年了!
    月神依然不知那夜是谁打翻了他的酒坛。
    千年了!
    心中那支优美的旋律依然,
    可那种震撼是否仍能让我感到地转天旋?

    会的!
    执著发出强烈的声音。
    会的!
    嘴里也在喃喃。

    洛水依旧东流,
    却卷不走月光摇曳的水面。
    更不会改变水面上
    那动人的笑颜。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那种触之不得的美艳,
    涌出,呈现,
    这就是天上人间。

    我深吸一口气,
    让那醉人的芳香涤尽欲念,
    然后睁开眼。

    没有了往日的震撼,
    那种淡淡的,绵绵的思念
    顺着目光将你绕盘。
    只是这样,
    静静地,让一切的时间与空间
    随风而散。
    静静地,看着你走向岸边,
    走向时空的罅隙,
    然后消失在那彼岸。

    终于,我捧起了灵魂最后的湛然,
    入水,感受那淹没与刺骨的冰凉,
    脚步一直向前。
    忽然明白了尾生抱柱并没有遗憾,
    这股执著才是生命的泉源。
   
    [color=Navy


[ 本帖最后由 sk3518626 于 2009-4-27 20:52 编辑 ]

TOP

0
【趣录斋】                        


                       1.  苏轼兄妹戏丑
 
 
        蜀地多才女,到宋代又出了个苏小妹。可说宋代四川的灵秀之气尽革于苏氏一门,苏小妹的父亲苏询,哥哥苏轼、苏辙个个才高八斗,所谓“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
    苏小妹长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圆圆的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额头,突出的双颚,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样子。她从小就爱与两个哥哥比才斗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苏轼满腮胡须,肚突身肥,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不修边幅,不拘小节,更是她斗口的对象,于是整天在家口战不休。一天苏东坡拿妹 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
  
                            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
  
                            口角儿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女孩子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眼窝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诗:
  
                            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苏轼一听乐得拍着妹妹的头大笑不已。苏家兄妹戏谚起来,可说百无禁忌,常常是语带双关,任你想像。

  
                            2,苏小妹三难新郎  
   
     宋朝词人秦观,字少游,才华过人。他听说苏东坡之妹苏小妹,不但相貌端秀而且工诗善词,久有爱慕之心。一日闻小妹要到庙中进香,便扮作游方道人,亲自相看,以试其才。待小妹到来之时,少游双手合什道:
   
                           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苏小妹见是化缘的道士,便应道: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少游再施一礼:
   
                           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小妹随口就答:

                           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秦少游心下欢喜,又上前道:
   
                           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

                           苏小妹见道人罗唣,已有些不耐,便含嗔应道:
   
                           疯道人恁地贪痴,哪得随身金穴!

   
      秦少游见苏小妹果是名不虚传,便常去去苏家。由于二人志趣相投,加之秦观又性格温和与识大体,苏小妹便对秦观有了爱意,秦观更对苏小妹体贴入微。仅过了二十余天,二人已形影不离无话不说,秦观更觉不可一日无小妹了。但秦观必竟是位文雅的书生,所以同苏小妹相处时始终不敢直言求婚,最后只得大胆求助苏东坡说:"学生很爱慕小妹,真心想娶小妹为妻,还望老师成全。"苏东坡听了高兴地告诉他说:"家人都很喜欢你,只是小妹个性强又调皮,所以一切都只有看小妹的意愿了。"秦观诚挚地再三表示:"请老师放心?学生对小妹是真情实意,一定会永远待小妹相敬如宾!"苏东坡见秦观十分诚恳的神情,便坦诚地说:"子瞻理当成全,将尽力劝说小妹。"苏小妹听了二哥讲秦观正式求婚的事后,也忍不住内心的喜悦,便笑着说:"但小妹有个条件,成婚入洞房时需请秦公子答三道题,以再次考其真才实学,否则不能入洞房。并请二哥不可邦秦公子解题,一言为定哈!"苏东坡爽快地回答说:"二哥答应,小妹放心吧?"苏小妹才调皮地笑哈哈回房去了。秦观知道小妹答应了婚事,欢喜得跳了起来,便乐滋滋地对苏东坡说:"请老师转告小妹,学生遵命答题就是了!"最后一致商定,六月十二日拜堂成亲。因为苏东坡兄弟只有这个小妹,所以先在苏府成亲,一月后再由秦观娶小妹回家。日子定了后,双方便忙着向亲朋好友分送请帖。
      二人结婚这天,苏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来庆贺的亲朋好友达二百余人。当朝的司马光、韩琦、富弼、欧阳修、范镇、王诜驸马、佛张耒、米芾等都赶来庆贺,婚礼场面热闹非凡。
单说夜宴后,秦观欢心地来到新房,请苏小妹赐题。开始两题都没有难倒秦少游,小妹便出一联让少游足对:
   
                           闭门推出窗前月;
   
      少游怕对得平淡不能显示自己的高才,便坐在池塘边苦苦思索。直到三更,苏东坡出来打探妹夫消息,见少游在池塘边不住喃喃念着“闭门推出窗前月”,知是小妹发难,便悄悄拾起石子朝水池中投去。秦少游忽听“砰”的一声,见池中月影散乱,遂受启发,连忙对出下联:
   
                           投石冲开水底天。   
   
      这时,洞房门也“呀”的一声开了。




                          3.伟大的愤青——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代表作)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愤怒青年,简称愤青,原本是鲁迅先生发明的词儿,用来形容对社会现实心怀不满的愣头青。这愤青本来是个好东东,推动社会进步,功莫大焉。所以说江山代有愤青出,各领风骚数十年嘛。可惜的是,后来人们把到处拍砖的也归入了愤青一途,甚至还整出了一个“粪青”的诨号,实在是有失忠厚之旨,既不温柔、也不敦厚。
     陈子昂便是有唐一代第一批曾经获得过“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的愤青。陈子昂字伯玉,四川射洪人,据说体貌柔雅,颇有点美男作家的意思。加之家财万贯而又轻财好施,所以跟他有过交往的诗人们,比如东方虬、卢藏用等人,都对这哥们相当佩服。陈小时候是个问题少年,仗着家里银子多多不学好,任侠使气,跟一帮二流子、水老倌搞在一起,天天就知道打猎、赌博,让老爸老妈相当头疼,到18岁了还扁担倒下来不认得是个一字。有一天小陈脑瓜子突然开窍,跟人进了一次梓州府学,然后便改过自新,博也不赌了、女也不勾了。幸运的是,那时候的学校跟现在不一样,在学校里是学不到坏的。所以这陈爸爸陈妈妈一高兴,就把宝贝儿子送到梓州最有名的重点高中读书。这个学校位置就在现在的射洪县金华山,当时其实是一个道观,现在这里还有小陈的读书台呢,古代的好学校基本上都设在山沟沟里头,像后来宋代的四大书院中,岳麓书院在岳麓山中、白鹿洞书院在庐山脚下、嵩阳书院在少林寺附近,只有应天府书院在商丘城南。山中没有网吧,也没有迪厅,学生们不读书就没事儿干,所以学习成绩都好。现在的学校也可以考虑通通搬到山沟沟里头去,肯定可以保证教学质量。古人为啥要到道观里读书呢?原因有二。一、古代基本没有公共图书馆,只有道观佛寺里才有比较多的藏书;二、古代佛寺道观里大都提供免费的食宿,贫寒士子可以把这里当宏志班。反观现在的寺庙,不但没有免费食宿,就连进去瞅一眼都得奉上若干银子。
    跑题了,赶紧回来。小陈在金华山学校的几年时间,可谓是学业精进、一日千里。几年以后,小陈便信心百倍地进京赶考了。这小陈不但文章写得好,脑子也相当活络。他知道,要考进士是不容易的事儿,如果没有贵人引荐,那基本上就是抓瞎。小陈家虽说是亿万富豪,不过那时候还不兴官商一家,所以没人撑腰。怎么办?别急,小陈囊中自有妙计。他会炒作自己,口黑口黑。
     炒作?对,陈子昂是当时天下第一炒作高手,比现在的什么天娱公司的手段高了去。小陈在长安的街上闲逛,遇到一个胡僧,穿得破破烂烂,看起来疯疯颠颠,在街上练摊呢。这胡僧出售的东西也就是一把琴,看起来跟他那智商很有一比的一把破琴,却要价一百万。这不是坑人么?所以所有的人都撇嘴——以为你Y和尚就了不起,把咱都当傻子耍么?偏偏小陈就喜欢当这个傻子。他对胡僧以及周围的人说:“小生陈子昂,琴艺超群,正愁觅不到一把好琴,一身技艺无处施展呢。可惜俺今天身上没带那么多银子。这样吧,明天俺带钱来买琴,买下来了当场给各位来个现场演出,保证不搞假唱。兄弟们可要来捧场啊!”这长安城中一夜之间便传遍了,有一个叫陈子昂的歌唱家明天要现场献艺,于是N多人都跑来看热闹。第二天,陈子昂来买琴了,当着如堵观众,却不弹琴,反而把刚花了一百万买到的琴抡起来摔了个粉碎。众人大惊。陈子昂朗声说道:“俺陈子昂是会弹琴,却也知道弹琴只是没出息的雕虫小技。俺的文章比琴艺强多了,却没有多少人会欣赏,这才是真正的悲哀啊!”人们一听,惊呆了。于是陈子昂当众分发自己的诗集。有一个叫王适的人,当时做着京兆府司功参军的官儿,读了陈子昂的三十八首《感遇诗》,怃然长叹:“厉害啊厉害,这哥们将来肯定会成为文坛盟主!”得,王适他老人家都说这样的话了,陈子昂能不出名么?于是,陈子昂顺利考上了进士。
  话说这陈子昂是个愤怒青年,他的《感遇诗》就是愤怒之作。因为瞧不起他那个时代诗歌虽然技巧圆熟却格调卑下,他提倡“风骨”,要求大家抛弃下半身写作,改学建安诗人写诗。其他的愤怒青年也跟着雄起——比如大才子王勃!于是风行草偃,诗坛风貌为之一变。看,咱们愤青有力量吧?
     愤青是不喜欢过平淡日子的。武则天其实特别赏识陈子昂,提拔他当了麒台正字。但陈子昂就是觉得生活中缺少了点什么,用鲁智深的话来说就是“嘴里淡出个鸟来”,没意思。正好契丹人李尽忠反叛,海湾战争爆发。武则天派他侄子武攸宜率军平叛,陈子昂便做了随军参谋。这武攸宜虽然官封建安王,却是个超级大草包,带兵打仗一窍不通。武攸宜一到幽州,就被李尽忠狠狠地当头一棒,打得不敢出城。陈子昂虽是书生,却自小饱览兵书,是个儒将的材料。他向武修宜进奇计,武攸宜不听;退而求其次,陈子昂说你给俺一万人马,俺去整个奇袭吧,准能拣点便宜。武攸宜还是不干,明摆着他瞧不起书生嘛。不但不干,武大王嫌陈子昂话多,把他一撸到底。唉,明珠暗投、遇人不淑啊。陈子昂心里郁闷,登上幽州城楼,想起战国时燕昭王建黄金台招揽贤才的故事,笔走龙蛇,写下了千古名诗《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从军幽州,不但没有建功立业,反而得罪了武攸宜这个炙手可热的权奸,陈子昂知道这够自己喝一壶了,所以干脆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辞官回家抱孩子玩儿去。正好他老爸去世,陈子昂在墓边搭了个小草房守孝。射洪县令段简是武攸宜的人,按照武大王的授意,段简继续把整陈子昂的事业进行到底。段简先是找陈子昂索贿,讹诈了二十万缗,还是把陈子昂抓进局子。陈子昂在狱中给自己算了一卦,大吃一惊:“完了完了,天不保佑俺,这次死定了。”果然,段简一不做二不休,将他不明不白地搞死了。段简这孙子简直一点职业道德都不讲,恶毒。
     伟大的愤青陈子昂就这样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不过后人没有忘记他,大家对他的评价相当高。元好问老师就曾经说过:“论诗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能做这样一个愤青,值得。


                            4. 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代表作)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据说有一次语文考试,老师出了一道填空题,“后宫佳丽三千人”,下句是什么?学生答曰:“铁杵磨成绣花针”。虽然牛头不对马嘴,却也凿凿成理。现在的孩子,连这个都知道了,实在是强悍。
    “后宫佳丽三千人”,出自白居易《长恨歌》。白居易,字乐天,祖籍太原,迁居下邽,所以又成了陕西渭南人的老乡。小白从小就极聪明,才六、七个月大的时候,奶妈抱着他教他认“之”、“无”这样比较简单的字儿,稍大一点了,奶妈问他哪个字是“之”哪个字是“无”,小家伙居然就能一下子指出来,可见从小便有书香缘。据说他七岁的时候,客人以《草》为题,让他作诗,小白写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便是本文开头所引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十几岁游长安,小白拿着自己的诗集去见著作郎顾况。顾况这老家伙是个极不厚道的人,虽然有点文名,却总喜欢用白眼瞧人。才拿到小白的诗集,顾况就开涮了,他说:“你小子居然敢叫‘居易’,知道不,首都生活费相当贵,房价都涨到一万多一平米了,住下来可不容易哦。”然后翻开,读到第一首:“离离原上草……”大腿一拍,顾况便改口了:“小朋友能写出这样的诗来,说明素质很高嘛,住首都忒容易。”
  这小白人极聪明,而且不像方仲永同学那样吃老本,他学习可刻苦了。他自己说是“读书读到口舌生疮,写字写到手肘起茧。”要是他家里再穷一点的话,估计会跟成都那个小女孩一样要住到猪舍里卧薪尝胆去。27岁时,小白考中了进士,然后便跟一个叫元稹的花花公子住在一个和尚庙里,天天琢磨怎样写文章,以准备吏部的铨选考试。唐代的科举跟咱们想象的不一样,考中进士不等于就有官做了,只是有了做官的资格。进士考试是礼部主持的,要当官却得通过吏部。看起来好像是吏部不卖礼部的帐,如同广东省人事厅不认教育厅颁发的卫校毕业证,呵呵。白居易跟元稹天天用功到鸡叫时分,把和尚庙都吃穷了,最后通过了吏部考试,成了公务员,被任命为周至县的公安局长。
    当了几年公安局长,白居易被调回长安,在集贤院任职。小白诗写得好,又相当勤奋,很快就出名了。皇帝听说,一下子又把他弄到翰林院做学士,当皇帝的私人秘书。《唐大诏令集》,就有不少小白写的官样文章,
    过了几年,出了一件大事,宰相武元衡被政敌暗杀了。白居易第一个上书皇帝,要求严查此事。有人说这样的事应该由谏官来向皇帝反映才对,白居易这样做是越位。又有人说白居易他老妈是因看花落井而死的,这小子却写《赏花》、《新井》这样的诗,明显是不孝。额滴神啊,在古代,“不孝”可是个大罪名,杀头都不过分的。于是白居易没给武总理报成仇不说,反而不幸中镖落马,在京城是做不成官了,被弄到九江做江州司马。
    白居易很委屈,所以来到江州后官也不曾好生当,天天跑到庐山上跟几个老和尚搅在一起,还客串起了化学家,在庐山顶上炼起丹来。他常常夜不归宿,有时候甚至是半个月、一个月地不上班。搁今天,估计这样的目无法纪的人早就被清理出公务员队伍了。可是那江州刺史是个忠厚人,知道白居易心里不爽,再则一个小司马本来也没啥事儿可干,也就由着他,并不向上级检举。
    在江州几年,白居易啥事儿没干成。唯一值得一说的是,他曾经跟一个过气的女歌星有过一场风花雪月的艳遇,两个人唱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哭得死去活来。
    白居易慢慢地熬啊,终于熬成了忠州刺史,不过还是不务正业,从来不管政务。再后来调到首都,想干点事儿了,皇帝老儿却不成器。于是他主动要求调到杭州,在西湖中修了一道白堤,就是孤山下跟许仙遇到白娘子的断桥连在一起的那条路,,风景很好的。
    再后来,白居易选择去洛阳做太子左庶子、太子宾客,中途还跑到苏州做了几年刺史。这些年来,白居易老了,名利之心也淡了,就热衷找几个老家伙一起喝喝酒,搞个“九老会”,其中有一个叫李元爽的老家伙,居然已经活到了136岁,真是令人咋舌。好事者画成图,可惜没有流传到现在。
    白居易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他做官,而是因为他写诗。老白写诗,力求通俗,相传他写好诗后首先要念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听,老太太听不懂就要修改,直到能听懂为止。他自己提出口号,说是“为时政局势而写诗歌,为社会现实而写文章”,很有点革命现实主义的味道,虽说不怎么样,跟“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在岸上走”以及“我把心给了你把身体给了他”比还是要高明许多的。据说鸡林国宰相很喜欢白居易的诗,愿意用100金换一首。不过,你最好别看人家是韩国人就拿水货去蒙他,人家很识货,你要是搞个假的骗他,他会拿板子打PP的。
    总的来说,白居易一辈子过得还不赖,杨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又怎么着,最后还不是横死马嵬坡?老白这一生,颇得命运之神眷顾,那才真正叫“三千宠爱在一身”啊。你看他,魁星高照,诗文为一代一宗;官运虽然不算太好,不过总算做了几任方面大员;活了七十好几,也算高寿了。更重要的是,这老头颇有桃花运,“樱桃樊素嘴,杨柳小蛮腰”,一个是著名歌星樊素、一个是舞蹈明星小蛮,左拥右抱的,怪不得他不理政事呢。
    对了,“后宫佳丽三千人”的下一句不是“铁杵磨成绣花针”,而是“三千宠爱在一身”。记住了吗?下次填空别填错了。


                           5. 宋代梅花之神——林和靖
   
       民间传说的花神,以元月梅花最多,其中林和靖与梅花的关系之密切,堪称是个中之最。如果花神是以爱花的程度作排名,那么以「梅妻鹤子」的林和靖代表梅花,绝对当之无愧。   
林和靖(九六七~一○二八年),单名逋,字君复。北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年少之时,父母双亡,且体弱多病,他自称「久贫惭嗜酒,多病负穷经。」但他勤敏好学,通晓经史子集百家学说,而且长于书画,精于诗词,有《林和靖诗集》流传于世。
       林和靖最独特、有名的事迹,就是「梅妻鹤子」。在他之前固然爱梅名士不乏其人,在他之后,爱梅之士不敢出头;谈爱梅,古往今来唯「他」独尊。 梅花不畏霜雪傲然独立的精神,加上林和靖「梅妻鹤子」的故事,构成了骚人墨客艺术创作的最佳题材;北宋诗人王淇的名作〈梅〉诗: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足以说明这一点。


      林和靖早年曾到各处游历,四十多岁返回杭州,选择在西湖旁的孤山隐居,直到他六十一岁去世之前,足迹连近在咫尺的杭州城,都不曾再踏入一步。他,活于孤山,死于孤山,葬于孤山北麓自宅旁,墓则是他自造的。临终前还留下一首〈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诗:

                           湖外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表明他「不求闻达、不求传世」的心迹,真是潇洒自在。

       孤山在西湖的北面湖中,是葛岭山的一支,三十八公尺高,是西湖最低的山;东面连接白堤,西侧与西泠桥相接,由于孤立湖中,显得孤峰耸峙,故名孤山。林和靖在这里遍植梅树,每到梅花盛开时,每日只是赏梅、饮酒、吟诗、作词,怡然自得,后人因此称他「梅妻」。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梅以和靖为知已,可以不恨矣。」诚然是中肯之言,可为林和靖之爱梅程度,做最贴切的旁白。

     林和靖在孤山的自由惬意,从他的隐居、闲游诗句,如:

                              《秋日西湖闲泛》

                            水气并山景,苍茫已作秋。

                            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
         
                            疏苇先寒折,残红带夕收。

                            吾庐在何处?归兴起渔讴。

                              《小隐自题》: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这样自适自在的生活,古往今来不知羡煞多少红尘骚人、世间墨客。元曲家马致远《隐士赋——题西湖》的套曲:

                            渔村偏喜多鹅鸭,柴门一任绝车马,

                            竹引山泉,鼎试雷芽。

                            但得孤山寻梅处,苫间草厦,

                            有林和靖是邻家,喝口水,

                            西湖上快活煞。」

     
       结尾一折说出他想和林和靖比邻而居的心境。

       林和靖少年好学,诗词书画无所不精,独不会下棋。常对人说:“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他性情淡泊,爱梅如痴。在故里时唯以读书种梅为乐。相传,他于故居前后种梅三百六十余株,将每一株梅子卖得的钱,包成一包,投于瓦罐,每天随取一包作为生活费,待瓦罐空了,刚好一年,新梅子又可兑钱了。他种梅、赏梅、卖梅,过着恬然自乐的生活,常在梅园里独自吟哦,写过许多有名的梅花诗,如: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朝野之士仰慕他高风亮节,纷纷慕名前往拜访,但他绝不回访。相传,他从家乡奉化带去两鹤,被他驯化,善知人意,会买菜报讯。纵之飞入云霄,盘旋于西湖山水之间,尔后复归笼中。林和靖爱逾珍宝。他常泛小舟游西湖诸寺院,每有客至,小童即延入小坐,开笼纵鹤。在西湖游览的林和靖见家鹤飞翔,便知有客来访,即掉小舟而归。传说,在林和靖死时,他养的这两只鹤在墓前悲鸣而死。他在一首咏鹤诗中写道:

                            皋禽名祗有前闻,孤引圆吭夜正分;

                            一唳便惊寥泬破,亦无闲意到青云。
     

       而他人生的另一面还是情怀绵绵。这在他写的《长相思》这首著名的词里可以看出: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别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林和靖的一生是隐居的一生,也是他刻意学术的一生。他写的诗,风格独特,清新自然,尤多奇句。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称赞他:“风格固若厚,文章到老醇。”著名诗人欧阳修、黄庭坚都很欣赏他那清新奇特的作品。但他不想以诗传世,故随写随丢,传下来不多。经后人搜集,仅得诗词三百余篇,题名《林和靖诗集》。
林和靖的节操和学识很得宋真宗的赏识,曾赐号“和靖处士”。死后,宋仁宗赵祯也“赐谥和靖先生,赙粟帛”。 林和靖虽隐于孤山,但他故乡黄贤村,连妇孺皆知这位“梅鹤太公”。人们对这位先贤的尊敬,历千年不衰。旧时族规定每年清明轮番去孤山扫墓,并一直保持到解放后五十年代。



                                 6.莺 莺 传   


      贞元年间,有个张姓书生,他性格温柔,感情丰富;容貌俊美,风度儒雅,意志坚定,个性孤傲,不合礼仪的事就不做,有时和朋友一同游玩、饮宴,人员嘈杂,其他人都起哄吵闹,张生虽然随和却始终不受干扰,因此二十三岁了,还没有接触过女性。知道的人问他,他告诉对方说:“登徒子不算是喜爱美色的人,他只是有淫欲,我是真正喜爱美色的人,但我却遇不到。为什么这样说呢?只要是美人,未尝不铭记在我心中,由此可知我不是个无情的人。”
过没多久,张生到蒲州游玩,蒲州有个普救寺,张生就借宿在这里。同时,正巧有个崔家寡妇路过蒲州,要回长安,也住在这里。这个崔氏妇人,娘家姓郑,与张生的母亲同姓,排起亲族关系来,崔寡妇却是张生的远房姨妈。这一年,节度使浑死在蒲州。有个大将叫丁文雅,不擅于治军,兵士乘机作乱,大肆抢掠。崔氏家境富裕,奴仆众多,住在寺里非常害怕,不知该倚靠谁才好。张生和蒲州的将领有交情,就请官员保护崔家,崔家才没有遭难。十多天后,观察使杜确奉天子的旨意来主管军政,兵士至此才停止抢掠。郑氏非常感激张生的恩德,便设宴款待张生,并对张生说:“姨妈是个寡妇,独自扶养着幼小的儿女,不幸遭逢军队大乱,实在难以自保。我的儿女就像是你重新给他们生命,这恩情实在超出一般啊。今天我叫他们用对待兄长的礼节来见你,希望能报答你的恩情。”她的儿子名叫欢郎,年约十多岁,长得温和好看;郑氏又叫女儿,说道:“出来拜见你兄长,你兄长救了你。”她过了很久也不肯出来,以生病为由推辞不愿见张生。郑氏生气地说:“是张兄保全了你的性命,不然的话,你就要被掳走了,哪还有理由避嫌?”又过了很久,她才出来。穿着家常便服,面容丰润,不加装饰,两颊绯红,容貌非常艳美,光采动人。张生大吃一惊,忙向她回礼。她顺势就坐在郑氏身边。因为郑氏逼她出来和张生见面,此时她便微微含怨看着母亲,娇弱的好像身体支持不住一样。张生问她的芳龄,郑氏说:“她生于当今圣上甲子年的七月,到如今贞元庚辰年,十七岁了。”张生慢慢用话套她,她也不回答。直到宴席结束也是如此。张生从此迷恋上她,想表白却苦无机会。

      崔莺莺的婢女叫红娘,张生私下送她许多礼物,乘机说出自己心事。婢女吓坏了,红着脸跑开,张生很后悔。第二天,婢女来了,张生便羞愧地向她道歉,不再谈到莺莺的事。婢女便对张生说:“郎君的话,我不敢说,也不敢泄漏。然而崔家你是很清楚的。为什么不利用她们对您的感恩去求婚呢?”张生说:“我从小时候起,就不喜欢随便与人结交。有时身在穿着美丽的女子间,也从不偷看一眼。想不到最后还是被迷住。昨天酒宴当中,我几乎不能控制自己。一整天走路忘了停下、吃饭不知味道,倘若请媒人去说亲,行定亲礼,那么在这几个月之间,我就要死了。你说我该怎么办呢?”婢女说:“崔小姐贞洁自守,即使是长辈也不能用非礼的言语冒犯她,下等人的主意,实在难以打动她。然而她擅于写文章,常常吟诗作赋,感动久久不停。你不妨试着作情诗去挑动她。不然的话,就没有办法了。”张生大喜,立即写成《春词》两首交给她。这晚,红娘又来了,拿着彩色的信笺交给张生说:“崔小姐叫我送来的。”诗篇名《明月三五夜》,诗句是: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张生隐约猜到其中含义。这晚,是庚辰年二月十四日。崔莺莺住处东墙有一棵杏花树,攀登上去就可翻越围墙。十五月圆的晚上,张生以树翻越围墙。到西厢房时,门已半开着,红娘睡在床上。张生叫醒她,红娘吃惊地问道:“您怎么会来这儿?”张生骗她说:“崔小姐写信叫我来的。你替我告诉她吧。”不一会,红娘出来,连声说:“来了,来了!”张生又惊又喜。等崔莺莺到了,却是态度庄重,面容严肃,狠狠数落张生说:“兄长救活我一家,恩情可谓深厚。所以母亲把弱子幼女托付给您。为什么叫坏丫鬟送来淫秽的诗词?您开始时保护别人不遭灾难,最后却是趁火打劫地想得到人家。这是用淫乱来代替暴乱,又有多少差别呢?我本想把诗压下来,但那就是包庇别人的恶行,是不道德的,若是告诉母亲,那就背弃您的恩情,是不好的;打算叫丫鬟转告,又怕不能传达我的真实思想,所以写一首短诗,希望有机会亲自说明。又怕兄长有顾虑,只好用鄙薄的文词,只有这样您才一定会来。不合礼教的举动,怎能不心中有愧。只是希望您用礼义约束自己,不涉于淫乱!”说完,转身就走了。张生不知所措,呆了好久才恢复过来。只好跳出围墙,从此绝望.

      过了几天,张生在睡觉,忽然有人推醒他。他惊慌地坐起来,却是红娘抱着被子拿着枕头来,拍拍张生说:“来啦,来啦!还睡什么呢!”她把枕头并排放好,铺好被子又离开。张生揉揉眼睛坐了很久,还怀疑自己在作梦,但还是等待着。一会儿红娘陪着崔莺莺来,莺莺到时,非常娇羞,好像连动动四肢的力气也没有了,和从前的端庄又不一样。这天晚上,是十八。月亮斜挂在天上,晶莹明亮,清幽的光洒满床,张生心里飘飘然。天快亮的时候,红娘催促莺莺离开。崔莺莺低声抽泣着,红娘又扶着她离开,整晚她没有说过一句话。张生看到天蒙蒙亮便起床,疑心道:“难道这是梦吗?”等到天亮,看到脂粉的痕迹留在手臂上,衣服上还有香气;泪珠亮晶晶的,还在床上闪着光。这之后又过十几天,莺莺没有一点消息。张生写《会真诗》三十韵,诗还没有做完,正巧红娘来,张生便把诗交给她,叫她送给崔莺莺,莺莺又开始和他来往。一样晚上悄悄地来,早上悄悄离去,一起住在西厢房里,差不多一个月。张生曾经追问郑老夫人的心思,莺莺说:“我已经没有什么办法。”没过多久,张生要去长安,先把情况告诉她。崔莺莺似乎没有不高兴的话,然而面带愁容的模样哀婉动人。张生要出发的前两天晚上,就没有再见到她,张生只好西去长安。几个月后,重游蒲州,又和崔莺莺在一起好几个月。崔莺莺很会写作,擅长诗文。张生拜托过好多次,却始终没有看过一个字。经常是张生自己写文章去挑逗,但她也不怎么看。崔莺莺的过人之处,也许就是技艺很熟练,但样子却像不懂;说话敏捷而有口才,但却很少回答。她对张生的情意深厚,然而从来没有用言词表达过,高兴或生气也很少表现在脸上。有时独自在夜晚弹琴。曲调哀怨凄恻动人。张生偷偷听到,求她再弹,她却再也不弹。张生因此对她更加迷惑。

       不久因为科举考试日期到了,张生又要去长安。分手那晚,自己不再说要离开,只是在崔莺莺的身边忧愁悲叹。崔莺莺也暗自明白将要诀别,神态恭敬,柔声细语,慢慢地对张生说:“开始淫乱,最后被您抛弃,我不敢有怨恨。假如您始于淫乱。最后不抛弃我,这就是您的情义了。那么白头偕老的誓言,也算是有结局,又何必为这次分别感伤呢?但您既然不愉快,我没有什么可用来安慰您的,您常说我会弹琴,以前害羞,没有满足您的要求,如今您要走了,我就满足您的心愿吧。”于是擦好琴,弹起《霓裳羽衣曲》的序曲,才弹了几声,琴声哀怨混乱,也听不出来是什么曲子了,崔莺莺也骤然停止,丢开琴,泪水涟涟,跑到自己房里,再也不出来了。第二天早上张生就离开了。

      第二年,考试不中,张生便留在京城。于是寄信给崔莺莺,以安慰她的心。崔莺莺的回信,大致记在这里,信上说:
捧读来信,爱抚之意极为深厚。儿女之情,悲喜交集!还送我一盒花粉,一支口红,送我这些装饰品,但我又为谁打扮呢?看到这些东西更增添了思念,只是增加了悲叹而已。从信中得知您就在京城,温习学业里进修的要点本在求得安宁。只恨我这个粗陋的人,永远被抛开了。命中如此,知道了还有什么好说呢?从去年秋天以来,经常恍恍惚惚若有所失。在热闹场合,有时强颜欢笑,更深夜静独自一人时,无时无刻不珠泪成串。甚至睡梦中,也常常由于离别忧思而抽咽。缠绵恩爱,一时如同平常一样,幽会还没有结束,惊魂已随梦断。虽然半边被窝还是暖和的,但想起您来已非常遥远。前些日子分别后,转眼已过一年。长安是行乐的地方,到处都会触动情思。好在您没有忘记我这微不足道的人,眷恋之情从未倦怠。我浅薄的心意,无法用来酬报您。至于生死相守的盟约,却永远不变。我从前因为您是中表之亲,有时同在一起吃饭。我经不住诱惑,便献出了一片痴情。少女情不能自禁。您像司马相如用弹琴挑逗卓文君那样来挑逗我,我却未能像高氏之女用投梭拒绝谢鲲那样拒绝您。等到我们同衾共枕时,情深意长。我一片痴情,以为可以有所寄托,怎能想到见您之后,却不能缔结良缘,而我却以自已献身为羞耻,不能公开侍奉您。毕生长恨,除了悲叹还有什么好说的!假如仁人的心,能成就我卑微的心愿,那么我就是死了,也像活着一样。如果旷达的人不屑私情,忽略小节追求大业,把先前的情分看成丑行,把诱迫的誓盟认为是可以不用遵守,那我将骨毁形销,赤诚之心永不改变,如同坠落的花朵和枯叶依风随露,仍然托身在您脚下的尘土之中。生死至诚,尽言于此。对着信纸呜咽流浪,感情无法表达。千万保重,千万保重,玉环一枚,是我小时玩的东西,寄给您佩带在腰上。玉表示坚韧不变,环表示周而复始永不断绝。附带寄上乱丝一缕,斑竹荼碾子一个。这几样东西不值得珍重,用意是希望您像玉一样坚贞,我的志向像环一样永不改变。泪痕留在竹上,愁思萦绕如丝如缕。用这些东西表达感情,作为相爱的见证。心靠得近,身子却离得远,相见无期。幽恨凝聚!神驰千里和您相会。千万保重!春风吹着常易得病,努力加餐为好。自己多保重,不要以我为念。

  张生把她的信拿给朋友看,因此当时很多人都知道这事。他的好友杨巨源喜欢写诗,为此写了题为《崔娘》的一首绝句:

                            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

                            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河南元稹也续张生的写了三十韵,诗中写道:

                            微微月光透帘栊,闪闪萤光穿碧空。

                            远方天色始缥缈,低处树影已葱茏。

                            风吹庭竹龙吟起,鸟鸣井桐鸾声同。

                            罗绡飘拂垂薄雾,环佩叮咚响轻风。

                            仙人仪仗随王母,云霭迷漫拥仙童。

                            夜深欢会静悄悄,清晨晤别尔蒙蒙。

                            鞋面刺缜珠光闪,裤上印花纹样隆。

                            琼玉宝钗似彩凤,绫罗披肩若彩虹。

                            说是来自瑶华浦,将要朝拜碧玉官。

                            因游东都洛城北,偶往宋玉邻家东。

                            戏弄初时微拒绝,温柔情意已暗通。

                            低头鬓发蝉翼动,回身轻步玉庆蒙。

                            转侧颜面花雪貌,登床抱入绮罗丛。

                            鸳鸯交颈翩翩舞,翡翠交欢在一笼。

                            眉黛含羞局凝聚,唇红暖意更冲融。

                            气息清香花蕊发,皮肤温润玉肌丰。

                            无力卷将臂腕动,多娇爱把柔躯躬。

                            汗流如珠点点滴,发乱蓬山绿葱葱。

                            方喜迎得千年会,忽听已打五更钟。

                            留连时刻心有恨,缱绻情深意难终。

                            慵懒脸色含愁态,芬芳词语誓心衷。

                            赠环比喻命运共,留结表示心事同。

                            泪流妆粉宵对镜,残灯远处飞暗虫。

                            蜡烛光摇仍苒苒,旭日东升渐瞳胧。

                            乘鹜回到洛水去,吹箫飞登中岳嵩。

                            衣香犹如染香麝,枕腻尚留胭脂红。

                            妾心愁如塘中草,君身飘流类转蓬。

                            素琴弹奏别鹤操。仰首天汉盼归鸿。

                            大海辽阔实难渡,青天高远不易冲。

                            行云欢会无处所,空留箫史在楼中。

   
       张生的朋友听到这事,都觉得很讶异,然而张生的情意已断绝。元稹和张生非常友好,便问他为什么要断绝跟莺莺的关系。张生说:“大凡上天所造就的绝代佳人,不危害她自身,就一定为害他人。如果崔莺莺婚配富贵人家,凭借着娇宠,不成云不成雨,就成为蛟成为螭,我不知道她会变成什么。从前殷商的辛帝,西周的幽王,拥有百万人口的国家,力量很雄厚,然而一个女子就可以破坏它,溃散他的民众,宰割他的躯体,至今仍被天下人耻笑。我的德行不足以战胜妖孽,因此只好克制感情。”这时在座的人全都非常感叹。

      后来,崔莺莺又嫁给别人,张生也另外娶妻。有次他刚巧经过崔莺莺住处,便透过她的丈夫告诉崔莺莺,请求以表兄的身份见面。丈夫告诉她,崔莺莺却始终不肯出来。张生哀怨的心情流露到脸上。崔莺莺知道后偷偷写一首诗,诗说:

                            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

                            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终于没有见他。几天以后,张生要走,她又写一首诗来谢绝:

                            弃我今何道,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时情,怜取眼前人。


      从此再也没有消息。当时的人大都称赞张生是善于补过的人。我常在朋友聚会之时,谈到这件事。要使聪明的人不再做这种件事,而做了这种事的人不要再被迷惑。

      贞元年间的一个九月,友人李公垂住在我靖安里的家中,我同他谈到这事。李公垂极称奇异,便写了《莺莺歌》以传播这件事。崔氏小名莺莺,李公垂以她的名字作为篇名。

【内容讲评】

      在所有唐代传奇中,《莺莺传》一文,可能传播最广,影响最大。它叙述的是一对才子佳人的故事,莺莺感谢张生的救命之恩,而又慕其文才,于是在感情不能自制的情况下跟他私合。但是这种不为礼教所容的行为,终于不能长久,张生最后负心抛弃她。文章描写莺莺的神态,娇矜自持,欲拒还迎,那种感情上的冲突变化,表现在行动上,含蓄中显示多情,自始至终不失闺秀的身份。情节的开展丝丝入扣,悲欢离合,读来很动人。但作者最后加上了一大段议论,咒骂莺莺是“妖孽”,把张生的薄情说成是“补过”,就像鲁迅所批评的那样:“文过饰非,遂堕恶趣。”它反映了礼教的戕贼人性。

TOP

0
【 趣录斋 】  

             1.孟浩然:白驴王子风流记
  
              (
               代表作)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字浩然,湖北襄樊人,据说是个美男。蛀书曾经单独发了一个孟浩然的帖子,称他为“美男作家”。有一位跟帖的兄弟对孟浩然的“美男”称号提出质疑,为了不再引起争议,这里权且称老孟为“疑似美男”。
  蛀书这所以称其为疑似美男,是因了王士源“骨貌淑清,风神散朗”和陶翰“精朗奇素”的描述。这两种描述,都与孟美男的外貌无涉,只表达出了此公的气质特征。有这样异于凡品的气质,应该还是比较受MM们追捧的。闻一多先生曾经据王维同志炮制的“孟浩然写真集”来推断孟浩然的特征,总结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面容清癯为中心,以衣白袍、乘蹇驴为基本点。您想象一下试试:一位高高瘦瘦的诗人骑着蹇驴,且行且吟、白袂飘举,是不是很有点仙风道骨?分明就是万众景仰的白驴王子嘛。
  其实一个男人帅不帅,外貌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帅到骨子里。要帅到骨子里,当然缺不了超凡拔俗的气质;要有气质,当然不能不“风流”。风流?对,就是风流。用“风流”一词来评价老孟,是从李诗仙开始的。李诗仙有一首《赠孟浩然》诗,翻译成白话就是:
  
           老孟老孟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风流天下谁能敌?美男作家你第一。
           年轻有官你不当,奔驰宝马全放弃。
           以前没买养老险,老了躺在深山里。
           月下喝着茅台酒,日子过得真惬意。
           孟哥无事种花草,讨厌当差太费力。
           人品太高莫仰望,不然帽子要掉的。
           老李心中真佩服,所以在此拍马屁。
  
  
    俗话说,别把村长不当干部、别把豆包不当干粮。李诗仙说的话,那当然是一句顶一万句,咱们不能不信。下面,蛀书就重点介绍一下老孟的风流事迹。
  老孟的风流,是从做人讲原则开始的。别以为老孟是个山水田园诗人,就觉得他不食人间烟火,皇帝老儿请他做官都不屑一顾。这老孟年轻的时候还是挺想做官的,但是找别人要官做也不能昧了良心吧?咱们生活的年代,出现过小姐当局长、舞女做法官的社会新气象,老孟不行,他没有小姐和舞女们的作案工具撒。于是他写诗。写诗要官做,只有酸溜溜的文人才能想出这么雅致的点子来。话说老孟29岁的时候,以大胆提拔才士闻名的前国~务~院~总~理张说同志得罪了李隆基总~书~记,被下放到岳州地委行署当专员,老孟(那时还是小孟)前去拜谒张专员,希望能开后门考公务员。小孟献了一首诗叫《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据说这是公元718年盛唐BBS年度第一强帖。这个帖子比较短,所以不妨引用一下: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列位看官,仔细琢磨一下最后四句,很有文章哦。小孟那时候挺羞涩,想开后门又不好意思明说——当然,明说就没意思了,张专员混迹BBS那么多年,什么好帖没见过啊?小孟只说:好大的湖哦,俺想下去玩玩,可惜没有船;湖里鱼好多哦,可惜俺没打鱼的工具。于是老张明白了,敢情这小孟想要的不是船也不是网,而是那个什么。列位看官,当你陪着你的MM逛商场的时候,MM指着一对手镯说:“好漂亮的手镯哦!”以前你可以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现在俺给你讲了疑似美男作家孟浩然的故事后,你要再整不明白,俺只能衷心祝愿你早点被MM踹了。
  不过,让蛀书感到气愤的是,当版猪的张说同志读了这么好的帖居然也不给个红脸,甚至连“我顶你个肺”都不说一句,让小孟大大地失望了一把。个中原因未明,留给有识之士去考证吧。
  老孟的风流还表现在能喝酒上。啤酒不算,要上茅台;光着膀子吆五喝六不算,要在摇曳的烛光下细品。李诗仙说老孟“醉月频中圣”可是有讲究的:得在月下喝,实在没有月亮,烛光也还将就。更重要的是,酒要“中圣”。啥叫“中圣”?曹操的集团公司里最能喝酒的徐邈同志把清酒叫圣人、浊酒叫贤人,这“中圣”的酒嘛,肯定是茅台,要不就是五粮液。你要拎着瓶只能算“中贤”的二锅头,还真不好意思请人喝。老孟诗里写了很多喝酒的乐趣,《洗然弟竹亭》曰:“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过故人庄》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裴司士见访》曰:“谁道山公醉?犹能骑马回。”嗯,要喝酒,不喝酒的那都是俗人,怎么都“风流”不起来的。所以阮步兵居丧都要喝,喝到吐血数斗都不罢休,最后成了名士;李诗仙也喝,喝坏了脾气喝坏了胃,最后喝高了跳到水里捉月亮,死得超级浪漫,不负“诗仙”的美名。不过千万别学杜诗圣,这老哥们饿昏头了,仰慕他的县令送来好多酒肉,他一顿都给消灭了,结果被撑死,死相那是相当难看啊。
  老孟的风流,最牛叉的表现就是敢为朋友两肋插刀。古人都说了:“兄弟如手足,妻子似衣服。”当然,古人又说“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都能当个事儿,衣服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如果有哪个胆大妄为的登徒子朋友敢觊觎俺的衣服,休怪蛀书打折他手足,呼呼。这老孟待朋友不薄,连前途都可以弃之若敝屣。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韩朝宗同志跟老孟约好了,准备带他进京,马马虎虎考个公务员了就进中直机关。您不知道韩朝宗是谁?唉,真不知道该怎么批评您是好。打个比方说,这韩朝宗同志就好比是皇家马德里的首席球探,他比阿Q厉害多了,真真是看上谁就是谁、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要是他做保山,向李隆基总~书~记推荐了某个人,这哥们准能官运亨通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当年李诗仙也是想当官想疯了的主儿,他曾向韩同志献上了一篇文采斐然、耸动天下的《上韩荆州书》,也想托他的关系进中直机关,结果人家韩刺史硬是不鸟他,害得诗仙这热脸贴上了冷PG。可是这样一个李诗仙拼命巴结的封疆大吏,老孟就敢放他鸽子。话说约好出发的那天,老孟正跟一帮朋友喝得酒酣耳热呢,一酒友提醒他:“孟哥,你好象跟韩大官人有个约会吧?”老孟扔给他一个卫生球,骂道:“个板马,老夫正在喝酒,管他劳什子韩大官人呢!”于是,韩大官人气咻咻地独自上路,老孟进中直机关的希望又破灭了。
  有一个故事说,老孟在王维家耍子,突然唐明皇驾临。仓猝之下,老孟躲到床底下避驾。明皇跟王维拉家常,话题不知道怎么就扯到老孟身上去了,没想到明皇居然对老孟的诗名相当仰慕。于是王维赶紧把老孟从床底下拽出来参见吾皇,山呼万岁……过程就不描述了,呵呵。明皇说:“孟爱卿,你诗名那么大,把你的新诗整几句朕欣赏欣赏?”老孟捋捋头上的蜘蛛丝,一下子想不起好的来,就吟了两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明皇听了,脸上有点不好看,说:“你丫从来就没有找朕跑官要官,怎么能说朕弃你不用呢?”据说就因为这个,老孟才几次考进士不中,真是霉到顶了。关于这个故事,蛀书得替老孟辨诬。一者,老孟此诗题为“岁暮归南山”,大家都知道进士试在春季,不至于还没考(“岁暮”嘛)老孟就预知了自己考不上吧?二者,老孟敢放唐明皇的首席“官探”韩大人的鸽子,怎么会在明皇面前如此失态呢?不通不通。所以,这个故事肯定是杜撰滴,如此厚诬古人,真不厚道。
  看看人家老孟的境界,现在知道“风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了吧?不过实话说,前途只是小儿科,老孟还有更牛叉的惊人之举。老孟的老朋友、在大唐BBS上发了好些个被固顶的弓虽帖的王昌龄同志,几年前响应西部大开发,跑到千里迢迢的龙标县干了几年公~安~局~长。后来回来了,顺路经襄阳拜访老孟。老友相见,当然要喝酒。喝酒嘛,当然得弄点下酒菜。襄阳没啥好的,就鱼好吃,于是就整了一个全鱼宴。偏偏老孟正患病,医生告诉他不能吃鱼。那时候医患关系跟现在一样紧张,老孟心想:医生的话靠得住,老母猪都会上树,你说你的,老夫该咋吃咋吃。可是他不知道,他老婆背着他给医生送了个大红包,所以那次医生说了大实话,很不幸,老孟没有听。于是,“疽发于背而卒”。知道了不,这才是“风流”的最高境界:只要哥们玩得好,舍掉小命也要搞。这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真正“风流”的美男作家。列位看官,如果你能做到这点,俺保证,没有人敢说你不“风流”。
  疑似美男作家孟浩然的故事告诉我们:“风流”是好事,男女都喜欢。不过,您可千万别把“风流”的经念歪了,学现在的美男作家,借风流的葫芦卖风骚与流氓的毒药。打个比方说吧,刘伶同学光着小PP在家里乱蹿那叫“风流”,绝对正版的魏晋“风流”。可是如果您也在家光着小PP,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俺不能把你那举动叫成“风流”,如果你是女的,可以考虑叫“风骚”;如果你是男的,那除了赠送一个“流氓”的称号外,蛀书实在是想不出来更好的了。




                 2.王勃:生得伟大,死得窝囊
  
              (
             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字子安,隋末大儒王通之孙。这个家族秉自然之造化、钟天地之灵秀,上下三代,牛人实在太多了。单说王勃爷爷辈,王通号文中子,儒家学问可了不得,贞观年间好几任宰相都是他的学生;王通的两个弟弟,王度,写《古镜记》的那个,开唐代传奇之先河;王绩,号东皋子,又号醉吟先生,历史上最有名的酒鬼之一,写得一手好田园诗,深得陶渊明真传。
  再说这王勃三兄弟,勔、勮、勃,个个文采出众,他老爸的朋友杜易简——杜审言的兄弟——见哥们生了这样三个聪明儿子,羡慕得要死,给哥仨整了个外号,叫“王氏三珠树”。这王勃年龄最小,却是最聪颖,相传六岁就能写出流利的文章。当时有个大儒颜师古写了本《汉书注》,天下读书人都奉为圭臬,把它当教科书使。王勃九岁的时候看《汉书注》,给老颜揪了一大堆错误,另外整了一本十卷的《汉书指瑕》。老颜在天之灵若是知道有如此牛叉的后生,肯定会激动得老泪纵横的。
  小王写文章很有个性,先叫人磨好墨、备好纸,自己却用被子盖住头,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一觉醒来,拿起笔来就写,文不加点、一气呵成。传说这叫“打腹稿”。蛀书上中学那会儿有个同学,作文时总是先两眼望天,嘴里吐着泡泡,等别人都写得差不多了他才动笔,却总是比别人先写完。俺到现在为止都没整明白这哥们打的是什么稿。
  十四岁那年,大多数人初中都还没毕业呢,王勃同学已经高中幽素科,授官朝散郎。沛王李贤听说王勃后,赶紧请来给自己做修撰。王勃同学年少得志,却没啥社会经验,难免会吃苦头。当时诸侯王之间风行玩斗鸡游戏,王勃一时兴起,给沛王写了一篇《檄英王鸡》助威。“檄文”这样的玩意儿,本来是开战前讨伐敌方的文字,王勃“讨伐”英王李显家里的斗鸡,地球人都知道这是开玩笑,可是唐高宗这个死脑筋偏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是挑拔他的宝贝儿子们的关系。可怜的王勃,被高宗一怒之下赶出沛王府,无处安身,只好跑到四川旅游散心。唉,高宗也太没幽默感了,怪不得他老婆武则天在他死了以后要找小白脸的。
  王勃很有孝心,觉得老爸年纪大了,怕他身上某些零件出问题,找江湖游医不放心,所以自己先学点医术准备着。于是他拜长安名医曹元为师,尽得曹医生真传。后来又听说虢州盛产药草,于是央求朝廷派他到这个地方做参军。
  可惜王勃年少气盛,处世经验不足,才吃了苦头,又栽了跟头。有一个官奴曹达,正被朝廷缉拿,王勃不怕事,将这个火药桶藏在家里。到后来风声越来越紧,王勃终于怕了,于是又私下里把曹达结果了。他那个时代还没有发明高压锅,要不然把曹达摁在锅里煮煮就神不知鬼不觉了(TMD,好恶心)。事泄之后,王勃被抓起来,一审判处死刑,只等秋后问斩。小王运气不错,正赶上朝廷大赦,保住了一条小命。但是小王多次撞高压线,死罪虽免,活罪难逃,政府鉴于小王有才无德,来了个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还专门下文件,把他永远开除出公务员队伍。他老爸王福畤也因为教子无方,被贬到交趾做县令。交趾可远了,在今天的越南河内,当时是鸟儿飞过不拉SHI的地方。唉,一个孝子,把老爸害得这么惨,估计小王连死的心都有了。
  小王丢了官,只好到处瞎晃荡。有一天正在扬州泡MM,听说南昌的洪都府阎都督要搞一个文人笔会,地点就在南昌的滕王阁。王勃掐指一算时间,乖乖,就在明天,看来赶不上了。有一个老头(据说是江神)说不妨,给王勃的船扇了一阵风,一夜之间,他的船就从扬州溯流而上,到了南昌,正赶上这次笔会。
  话说这阎都督搞笔会是要贩卖私货的,他有一个女婿,据说很有文才。都督嘱咐女婿事先写好《滕王阁序》,准备到时候拿出来宣读,挣点名声和人气。宴会上,阎都督假惺惺地问有没有哪位大才子愿意出来写篇《滕王阁序》,作为这次大会的总结性文件,交给路透社发表。大家都知道都督大人的心思,默不应声。只有王勃这只初生犊子不怕,勇敢地伸出脑袋接石头。阎都督心里老大不高兴,拂袖离席,只叫手下把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王写的东西抄进来给他看。手下抄下“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都督鼻子里哼了一下,心想:“老夫就知道你会这么写。”手下接着报来:“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阎都督还是摇头:“老生常谈,不中不中。”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都督拍案叫绝,转头对女婿说:“那个谁,你那个文章就别拿出来献丑了。”
  阎都督虽然怀了私心,却还颇有肚量,敢于承认王勃比自己的女婿强。不像现在的人,玉米、凉粉和笔迷死磕,胡搅蛮缠的。至于“抄了也爱你”,那就更没脑子了。咦,好象又跑题了?赶紧回来。王勃四处旅游,既然游到江西来了,那就干脆再游远一点儿,到交趾探望老爸去吧。王勃先从陆路到徐闻,渡海到海南岛,然后从海南乘船去河内。路上遇到台风碧利斯,他坐的船翻了。列位看官别着急,小王没被淹死,他被人捞起来了。
  可惜的是,翻船事故中没被淹死的小王同学,却因惊吓过度,捞起来的时候已经两眼发直,不久就死掉了,年仅27岁。唉,一个生得那么伟大的人,居然死得如此窝囊。

                         3.唐代诗人们的召妓现象  

     中国的诗人一向有“骚客”之称。从字义上来看,这种骚客当然是忧国忧民的样子。但如果从青楼文化的角度来解读,诗人还真的“有点骚”。女人挂在嘴边的话是,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想来会说,写诗的男人没有一个不骚的——我是骚货,你是骚客。

      青楼女子为什么可能会有这样的说法,盖因为历史上的诗人确实都爱嫖,“骚客=嫖客”,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在历代的诗人们身上都有体现。而在唐代,不嫖的,没有红颜知己的,似乎就不是个诗人,言其为嫖客时代并不为过 .

    著名的《阿房宫赋》诗作者是晚唐杰出诗人杜牧,杜牧在世时与诗歌一样著名的地方是他的浪漫史。在今天看来,杜牧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大嫖客。大家熟悉的《遣怀》写得相当出色,其中便透露出了他当年的嫖娼经历——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倖名。


        杜牧是李昂当皇帝(唐文宗)时大和二年(公元828年)进士,被授宏文馆校书郎。杜牧曾在江西、江苏等好几个地方做过官。《遣怀》便是其在扬州当官期间的“嫖娼写照”,确乃有感而发之作。
杜牧的官场伯乐大概要算曾任淮南节度使的牛僧孺,杜牧到扬州做官就是应牛之邀,去当了“节度使掌书记”。自古山东出响马(叛贼),扬州呢,则盛产“瘦马”(雏妓)。当年的扬州比现在繁华多了,是唐代最著名的“红灯区”之一,不然前朝荒淫的隋炀帝也不会连江山也不顾,想着法子“下扬州”玩新鲜。

      牛僧孺给杜牧提供了就业机会,也给杜牧提供了绝好的饱览风月的条件。据说,杜牧心情一不好,晚上便会独自一个人悄悄地外出逛妓院,在****的温柔乡里解愁,两年间把整个扬州的妓院全嫖遍了,哪儿姑娘好,何处****善解人意,杜牧了如指掌。有意思的是,杜牧还以为人不知鬼不觉,瞒着牛僧孺。实际上牛僧孺最了解杜牧了,知道他就好这一口,为了防止自己青睐的下属挨扬州街头小混混扁,牛僧孺每次都会安排便衣跟着杜牧。

         后来杜牧得到唐文宗重用,被提拔为监察御史,临别时,牛僧孺为杜牧饯行,提醒他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更要注意为官形象。杜牧力图表明自己清白和洁身自好,牛僧孺遂出示了他每次嫖娼后下人的密报,杜牧顿时脸红语塞。《遣怀》一诗中流露出杜牧对当年浪漫生活的眷恋,但也表现出了几分悔恨。连自己曾经迷恋的红颜都埋怨自己薄情负心,所以杜牧觉得当年在扬州的快活,宛如一场梦。

         其实,杜牧并非薄情郎负心汉,而是有情有意之人,对相好****很负责任。每因离任而去,便会把自己钟情的****交托给下任,这既让****感激,也使下任高兴。杜牧最钟情的****并非扬州姑娘,而是江西的张好好。杜张相遇时,杜牧年27岁,而张好好仅是一个13岁的孩子,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张还是个雏妓。可能因为张声色俱优,清纯美丽,杜牧对她一直难以忘怀。五年后亲书《张好好诗》,此墨迹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如杜牧《遣怀》一样,因逛青楼有感而发,或是记事的唐诗很多很多,白居易的《宿湖中》便是其中之一首——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这是白居易在苏州做官时的狎妓诗。白居易比杜牧大一辈,都属晚唐诗坛上的大家,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白居易的风流并不亚于杜牧,可以说是杜牧的师傅,在嫖娼这点上,他们有共同的爱好。
从《宿湖中》一诗的写作背景上,便可知道白大诗人当年是何等风流。苏州是当时又一著名的“红灯区”,在这样有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不玩出点风花雪月,白居易是不会甘心的。公干之余,白居易会觉得不召妓便不浪漫。但妓院环境不好,白便常召妓于居所,甚至把欢乐场移至野外——有一次便带着妓女至太湖上放松。
    太湖狎妓让白居易乐得合不上嘴,有美女作陪,月色相伴,他乐不思归,一连在太湖上玩了五天,夜里就搂着佳人宿睡在湖中、船上,所以这才有“何处宿”之感。而白居易不像杜牧那样“闷声做事”,并不隐瞒自己找****的事实,还把这次太湖冶游告诉了自己的“嫖友”元稹——“报君一事君应羡,五宿澄波皓月中。”
白居易做官之处多是中国古代“红灯区”,除了苏州,还有杭州,这也为白居易的风流提供了客观条件。后来白居易离开这些娼妓业发达之地,还念念不忘那时的欢乐,《忆旧游》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写出来的——六七年前狂烂漫,三千里外思徘回。这种“狂烂漫”自然让元稹羡慕死了。
   
    元稹对风月场的熟悉,与他的才情不输当时任何一位诗人一样,并不在白居易之下。为什么说元稹是白居易的嫖友?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是同时代的诗人,当时就有“元白”之称,齐名诗坛,俩人少时相交,关系非同一般;二是趣味相投,对****评判有相同的标准,白居易看中的,元稹往往也会钟情,因此曾闹出同嫖一妓的风流趣话。
白居易在杭州做官与在苏州时一样春风得意,风流潇洒,有不少青楼知己,他最看中的是一位艺名叫玲珑的官妓,经常携此妓外出游玩,留下了段段风流。玲珑名声远播,色艺过人,当地的文人骚客以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为自豪,能请到玲珑作陪,便是有面子。时在越州的元稹听说后心里痒痒,为了搞到玲珑,他花了一大把银子,才将玲珑弄来越州。元稹让玲珑陪他一个多月,之后才将她送回杭州。用今天大款嫖客的话讲,这是“包月”。
       白居易当时并不晓得,后收到元稹写来的“调侃诗”,才知道自己被挖了墙角。
      《唐语林》(卷2)中记录了元白两人同狎一妓的事情:“长庆二年,白居易以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杭州有官妓商玲珑、谢好好者,巧与应对,善歌舞。白居易日以诗酒与之寄兴。元稹在越州闻之,厚币来邀玲珑,白遂遣去,使尽歌所唱之曲。后元稹送玲珑归,作诗寄白居易云:休遣玲珑唱我词,我词都是寄君诗。却向江边整回棹,月落潮平是去时。”
元稹钟情的青楼姑娘最出名的当是成都名妓薛涛,每次元稹以中央官员的身份来到成都时,地方官都会把薛涛送到他下榻的地方,供他消费。一年二往,元、薛之间真的玩出了感情,薛涛为他写一丰多首情诗。元稹也给薛涛留下了“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等不少诗句。大概一般人很难相信吧,元稹与薛涛之间这种关系断断续续,竟然维持了七年之久,最后还舍不得放弃。
唐代诗人不只有逛青楼、“共妓”的偏好,还有“群嫖”的现象。但这与元朝末代皇帝顺帝的“君臣同乐”,还是有相当大差别的。元顺帝情绪上来时,喜欢与群臣亵狎,男女裸处一处,君臣不避,光着屁子一块乐。
     唐代诗人也不时会发生“一块乐”的事情,会时常找由头聚聚,放纵一番。
     白居易在《三月三日祓禊洛滨》的序中,无意间透露了一次集体召妓事件:“河南尹李待价以人和岁稔,将禊于洛滨。前一日,启留守裴令公。令公明日召太子少傅白居易、太子宾客萧籍李仍叔刘禹锡、前中书舍人郑居中、国子司业裴恽、河南少尹李道枢、仓部郎中崔晋、伺封员外郎张可续、驾部员外郎卢言、虞部员外郎苗愔、和州刺史裴俦、淄州刺史裴洽、检校礼部员外郎杨鲁士、四门博士谈弘谟等一十五人,合宴于舟中。由斗亭,历魏堤,抵津桥,登临溯沿,自晨及暮,簪组交映,歌笑间发,前水嬉而后妓乐,左笔砚而右壶觞,望之若仙,观者如堵。尽风光之赏,极游泛之娱。美景良辰,赏心乐事,尽得于今日矣。”
   15个男人,都是有社会地位的男人,借“祓禊”之名招妓,而且在公众的面前,现代的前卫男人也会觉得不好意思,但唐代诗人却想得出来也干得出来。白居易在诗中把这次集体招妓的情况写得相当到位、精彩——

                  三月草萋萋,黄莺歇又啼。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
                  禊事修初半,游人到欲齐。金钿耀桃李,丝管骇凫鹥。
                  转岸回船尾,临流簇马蹄。闹翻扬子渡,蹋破魏王堤。
                  妓接谢公宴,诗陪荀令题。舟同李膺泛,醴为穆生携。
                  水引春心荡,花牵醉眼迷。尘街从鼓动,烟树任鸦栖。
                  舞急红腰软,歌迟翠黛低。夜归何用烛,新月凤楼西。


       “春心荡”、“醉眼迷”、“红腰软”、“翠黛低”,这真的是一次狂欢!从诗中透露的信息看,他们一直玩到月亮都转移到妓院西天边的夜里。宋代学者洪迈在其编纂的《容斋随笔》中,将这事作为前朝的一段“雅闻”记录了下来,成为后代文人酒席间的谈资。

                       4.杜审言:拟把疏狂图一名
  
                    (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杜审言是谁?答曰:杜甫他爷。杜甫说“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说的就是他这个活宝爷爷。
  杜审言,字必简,湖北襄樊人,据说是晋征西将军杜预之后,不知真假。唐人风流得紧,却喜欢跟名人攀亲戚,没法子,唐朝皇帝带了个坏头,说自己是老子李耳之后,上行下效,大家都装13,可怜搞得我们这些现代人犯糊涂。
  杜审言是“文章四友”之一,据说还是四友中文采最出众的一个。不过,杜审言的文名再大,也不及他的吹的牛皮大。
  “文章四友”说起来是个群体,其实杜审言除了敬重崔融之外,其他两个他不怎么感冒,尤其瞧不起苏味道。杜审言敬重崔融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崔融年长官大,对他有知遇之恩,所以崔融死了他还给披麻戴孝。但是瞧不起苏味道就不好理解了,这苏味道虽然有点儿圆滑,做什么事情都“模棱持其两端可也”(所以人送诨号“苏模棱”),但毕竟没做啥对不住他的事儿啊。当年苏味道刚被任命为人事部副部长,杜审言就对别人说:“苏味道这下子死定了。”旁人大吃一惊,赶紧问苏味道犯了啥事儿。杜审言说:“没啥,因为他当人事部副部长,所有任免官吏的文书都要由他经手。要是俺写的文书被他看见了,他见识了俺的斐然文采后肯定会羞死。”还好,苏味道不是周公瑾,没那么小的气量,所以他没这么没出息地死掉,后来才做到了宰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点:一、杜审言同志很狂,而且不是一般的狂;二、古代公文是相当有文采的,绝对不像当今的公文,味同嚼蜡不说,还错别字一大堆。蛀书曾经蛀了一本的《唐大诏令集》,对唐代公文还是相当佩服滴。比如唐太宗批评士族婚姻失序的诏书就写道:“市朝既迁,风俗凌替。燕赵右姓,多失衣冠之绪;齐韩旧族,或乖德义之风。”乖乖,这才叫文章呢,蛀完后口齿留香、久而不去。
  杜审言同志的名言是“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算你狠,写起文章来连屈原、宋玉都只配给他打下手,玩起书法来王羲之都得臣服。狂妄的人一般都比较讨人厌,文章写得好也没有用。这杜审言太狂,得罪的人太多,好不容易做到了洛阳丞,一下子又被贬到吉州做司户参军。他的两个同僚,司马周季重跟司户郭若讷,估计是多次被杜审言严重鄙视,以至于伤害了幼小的心灵,有一天终于出离愤怒了。两人合伙给杜审言罗织了一个什么罪名,把他关在局子里,打算干掉他以泄私愤。事情办得差不多了,周司马摆了一桌喜酒庆祝庆祝。正喝得高兴,杜审言的次子杜并,一个13岁的小朋友,袖子里藏着一把刀,一刀就把周季重结果了,自己也被别人杀死。周季重临死的时候叹息说:“TMD,郭若讷这孙子害惨老子了,他居然不告诉俺杜审言有这样的孝顺儿子!老子死得冤啊!”小杜这样一闹,事情搞大了,朝廷官员纷纷声援为父报仇的小杜,日后号称大手笔、轻易不给别人写文章的苏颋(?)主动给这个勇敢的小屁孩写墓志,另外一个名人刘允济给写了祭文。至于杜审言,托儿子的洪福,保住了一条老命。
  杜审言同志的狂劲儿是一以贯之的,至死不改。将死的时候,著名诗人宋之问前来看望他,老杜对他说:“唉,不容易啊,老夫活着,你们这些小青年都出不了头。现在老夫快死了,你们高兴了吧?”你看你看,大家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这老家伙要死了仍然不肯厚道一点,真没治。
  凭心而论,这老头诗写得确实不错,而且对律诗体制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实在是有狂妄的资本。不过,如果他知道别人管他孙子叫“诗圣”的话,估计他还会更狂的,呵呵。


                     5.王 维:命运就是该死的银行家
  
                         (代表作)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有一部魔鬼词典是这样解释银行家的:银行家是这样一种人,当你需要钱的时候他会紧紧捂住钱袋子,当你不需要钱的时候却又拼命想借给你。对王维来说,命运就是这样一个变态的银行家。
  王维,字摩诘。佛家有部《维摩诘经》,王维的名字就是从这里来的。据精通梵文的陈寅恪先生考证,“维”意为“降伏”,“摩诘”意为“恶魔”,所以,咱们不妨说,这哥们姓王名降伏字恶魔。够生猛吧?从王维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此君与佛家相当有渊源。他老妈,博陵县君崔氏,就是一个超级虔诚的佛教信徒,笃信禅宗,曾追随北宗禅六祖神秀的高徒大照禅师修行三十年。(PS:禅宗是对知识分子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初祖达摩五传至弘忍,分裂成南北二宗。北宗讲“渐悟”,神秀居首;南宗讲“顿悟”,慧能领头。)王维的诗境明秀澄澈,跟他老妈把他引入佛教园地是大有关系的。
  王维出身于太原王氏,这个家族与清河/博陵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合称天下五大望族。这五大家族中,单就文学来说,太原王氏无人能出其右,王勃便是他的本家;即使是曾经执文坛之牛耳的陈郡谢氏(谢安、谢灵运、谢脁家族)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这些望族可不是一般的“旺”,“旺”到唐太宗都红眼病发作,发牢骚说:“某些人实在太不像话了,居然宁可跟崔王联姻,而对堂堂大唐公主毫无兴趣!”您想想,太原王氏的老爸加博陵崔氏的老妈,要生不出几个牛气冲天的儿子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呢?后台过硬、人又聪明,王维想不少年得志都难啊。
  所以很正常,王维21岁那年顺理成章地中了状元。不过,这事儿有贵人给他打点了关系。这王维善解音律,弹得一手好琵琶,自己创作了一曲《郁轮袍》,那自弹自唱的潇洒劲儿把玉真公主迷住了。于是公主把主考官叫来,还没考试就给自己的情歌王子预定了状元的座次。那时的状元不像现在,一个省都能批量生产几十上百个,王维那一科,中进士的也就31个人;唐时制举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五十岁考上进士都叫“少”,王维那简直就是才出道的幼齿,呵呵。这玉真公主可是不易巴结的天璜贵胄,唐玄宗的亲妹妹。玄宗信道教,又舍不得丢掉富贵去出家,于是就让玉真公主给他当替身做了个女道士,对她当然是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了。呵呵,有贵人罩着就是爽啊。
  进士及第后,王维做的第一个官仍然与音乐有关,叫太乐丞,相当于大唐皇家爱乐乐团的团长,跟卡拉扬一个级别。不过卡拉扬混到三四十岁才做到团长,这王维才二十岁出头便轻轻松松做到了。别以为王维总要玉真公主罩着,人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旧唐书》里记载,有人画了一副乐工正在奏乐的图,一般人怎么都看不出啥道道来,王维瞅了一眼,说:“他们在演奏《霓裳羽衣曲》,正演奏到了第三叠第一拍。”这帮没见过天才的乡巴佬不信,弄了一支乐队来验证,果然分毫不差。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打个盹儿就可能丢掉吃饭的家伙。王维就打了个盹儿。他手下的伶人私自把库房里的黄狮子拿出来搞了个文艺汇演,可把他们的老大害惨了。列位看官都知道,黄色可是皇帝老儿御用的颜色,旁人不得僭用的,否则脑袋不搬家PG也得开花。提醒一下,大家伙儿要是看古装剧里导演让演员穿黄色,可别客气,并肩子上,揍他Y的,揍完了再拿蛀书的文章给他开窍。又离题了,抱歉。王维对此事负有领~导~责~任,所以给整到济州当个小小的司仓参军,这是王维霉运的开始。
  后来很多年,王维官做得实在太小,史书都不屑于记载,所以难以说清楚。蛀书只知道他沉沦下僚多年,眼见升迁无望,只好去边疆从军,想寻找一点命运的转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这个时候写的,可见只要是金子,放哪儿都会发光。王维这块金子被扔到粪坑里十多年,命运这个变态的银行家终于决定给他提供一笔小额贷款了。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入相,提拔王维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如果日子就这样过下去也还不错,可是几年后李林甫把张九龄扳倒了,这个口蜜腹剑的家伙不学无术,能把“弄璋”写成“弄獐”(不知道他儿子是不是真的“獐”头鼠目,一笑),当然是见着有本领的人就不爽。王维啥都会,就不会拍领导的马屁,做个政治小爬虫,那才叫累啊。
  好不容易盼到李林甫翘辫子了,却又来了个更逊的杨国忠,王维同学的命可真是苦。做官横竖没意思,于是王维写诗、弹琴之馀,还画些画儿玩,一不小心又玩成了个大家。极具文人气质的水墨山水画,王维便是开山祖师。苏东坡也是诗画牛人,他极其佩服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估计王维让他给提鞋他都愿干。唉,天才就是天才,不服不行。
  王维被命运着实玩了几把,对自己的前途也死心了,天天吃斋念佛,夫人去世了也不续弦,宁愿打光棍。可是偏偏树欲静而风不止,安禄山一捣鬼,王维又多吃了几年苦。唐玄宗让杨国忠由着性子玩,终于玩出火来了。著名的肥佬、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不想做干儿子了,于是举兵杀入长安。唐玄宗跑得快,王维却被抓了活口。小安子其实比唐玄宗厚道,他最少不会亏待别人,谁想做官他都给,就连不想做官的王维他也硬要给。王维心里那个苦啊,不做小安子的官小安子会砍人,做他的官又不爽(其实这个时候谁的官他都不想做了,还是做个死老百姓舒坦,反正他是士籍,不用交纳皇粮国赋,庄园里多收了三五斗也用不着为个人所得税头疼)。王维是个聪明人,找了个服药装哑的办法,白拿小安子的钱,却不给他办事。
  很快唐军又打回来了,所有为小安子伪政府服过务的官员都受到严惩,王维运气不错,他有个好弟弟。他老弟王缙,也是收复长安的功臣之一,愿意用自己的功劳来抵消老哥的过失;而且在长安陷落期间,王维曾经写过《凝碧池诗》向皇帝表忠心。这就够了,大理寺宣布,王维被免于起诉。
  这是王维命运最终转好的开始。银行家决定给王维更多贷款了,而且不用偿还。在此后几年里,王维官运亨通,一路升到尚书右丞。别看这右丞只有四品,却是尚书令的副手,手下管理着兵、刑、工三部尚书,往实里算,便是宰相助理。
  可惜王维早已勘破红尘了,“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富贵?富贵于我如浮云。


                             6.  奴   昆   仑

    唐朝大历年间,有个姓崔的书生,他父亲是个大官,和功勋盖世的大臣一品官很熟。崔生这时担任千牛卫的官职,他父亲派他去探望一品官的病。崔生年纪轻,容貌漂亮,脸像玉一样的白晰温润,举止稳重大方,谈吐风雅。一品官让侍妓卷起垂帘,叫崔生进到里面的房间。崔生拜见一品官后转达了父亲的问候,一品官很高兴,也很喜欢这年轻人,让他坐下谈话。当时屋里有三个歌妓,都漂亮的不得了,其中一个用金盅放樱桃,剥了皮,浇上甜奶酪送上来,一品官叫穿红色薄纱的侍妓拿一盅给崔生吃。崔生年纪轻,在侍妓面前很羞涩,始终不肯吃,一品官叫红色薄纱的侍妓用小匙喂他,崔生不得已只好吃了。侍妓笑他,崔生就告辞回去。一品官说:“公子有空时,一定要来走走,不要疏远了老夫啊。”让穿红色薄纱的侍妓送他出庭院。当崔生回头时,侍妓竖起三个手指,又把手掌反转了三次,然后指着胸前的小镜子说:“记住!”别的就什么也没说。
        崔生回家,向父亲转达了一品官的意思。他回到书房,神志不清、失魂落魂、寡言少语、神情沮丧、恍恍惚惚,每日茶饭不思,只是吟诗道:

                   误到蓬山顶上游,明珰玉女动星眸。
                   朱扉半掩深宫月,应照琼芝雪艳愁。


     身边的人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那时崔家有个昆仑奴叫磨勒,对崔生关心地说:“您心里有什么事,如此郁恨不止?为什么不告诉老奴呢?”崔生说:“你们这些人懂什么,却来问我心中的事?”磨勒说:“您只要说出来,我会替您解除苦恼。大小事都能替您解决。”崔生惊诧他不像一般仆人,也就全部告诉了他。磨勒说:“这是小事一桩,怎么不早说,这样折磨自己呢?”崔生又叙述了那歌妓打的哑谜。磨勒说:“有什么难的呢?竖起三个手指,表示一品官住宅中有十个庭院的歌妓,这指的是第三院。手掌反覆三次,共计十五个手指,用来指十五日这数字。胸前小镜子,表示十五日晚上月圆如镜,叫您去找她呀!”崔生高兴得要命,问磨勒说:“有什么计谋能够解除我内心的苦闷?”磨勒笑道:“后天夜里就是十五日的夜晚了,请给我两匹深青色的绢,为您做一套紧身的衣服。一品官的住宅里有凶猛的狗看守歌妓住的院门,一般人不能随便进去,进去就会被咬死,它的警觉性很高,又凶猛如虎。世上除老奴外,谁都无法杀死这条狗。今夜我就为您打死它。”于是崔生用酒肉犒劳他。到了三更,磨勒拿着系有铁链的锤子前去,大约吃一顿饭的时间就回来了,他对崔生说:“狗已打死了,肯定不会有障碍了。”

     十五日夜里三更时,磨勒替崔生穿上青衣,背着崔生越过了十重围墙,才进入歌妓住的庭院里,停在第三院门前。房间没有关门,屋里的灯发着微光,只听那个侍妓坐着叹气,好像在等待什么。身上的环佩饰物才取下不久,脸庞上的脂粉刚洗去,花容玉貌却因郁闷而失去美丽,珠泪点点,非常哀怨。只听她吟诗道:

                    深洞莺啼恨阮郎,偷来花下解珠珰。
                    碧云飘断音书绝,空倚玉箫愁凤凰。


      这时仆人卫士都睡觉了,周围寂静无声,崔生便慢慢走进去。那侍妓看了好一会儿,认定是崔生,便跳下床,过来拉着崔生的手说:“我知道郎君很聪明,一定能明白,所以才用手势示意。但不知郎君有什么办法能够来到这里?”崔生把磨勒的计谋,以及背他到这里的事全部告诉她。歌妓说:“磨勒在哪里?”崔生说:“在门帘外。”于是侍妓叫他进来,用金盅盛酒给磨勒喝。她对崔生说:“我家本来很富有,住在北方。现在的主人有兵权,逼我做他的侍婢,我没有自杀,只好苟且偷生。脸上虽然涂脂抹粉,心里却很郁闷。尽管是用玉筷吃饭,金炉烧香,身穿绫罗绸缎,躺在锦衾绣被之中,但这些都不是我的愿望,我像是戴着枷锁一样。你的好仆人既然有法术,能否请他帮我脱离牢狱?愿望如能实现,我就算死了也无所谓。我希望能侍奉您。但又不知道郎君的意思如何?”崔生没说话,磨勒说:“娘子已经如此坚定,这也是小事一桩罢了。”侍妓很高兴。磨勒先替侍妓背出她的行李、细软、饰物等,这样来回了三次,然后说:“快要天亮了。”赶快背起崔生和侍妓飞出十多道高墙。一品官家里的守卫,没有一个发现的。他们回到崔生的书房藏了起来。等到天亮,一品官家里才发觉,又看到猛狗已被打死了,一品官吓了一大跳说:“我家门墙,一向守卫严紧,锁得很牢。来人像是从空中飞进来的,一点踪迹也没有,这一定是侠客把她带走的。不要再声张,否则恐怕会招来祸患。”
        侍妓隐藏在崔生家两年,因为在花开时节,乘车游览曲江,被一品官的家人暗中认了出来,于是告诉了一品官。一品官很讶异,就叫崔生来问这件事。崔生心里害怕,不敢隐瞒,便详细叙述事情的经过,都是家奴磨勒背着逃出去的。一品官说:“这侍妓犯了大错,只是你使唤她已一年多了,也不能追究是非了。但我定要为天下的人除害。”于是命令士兵五十人,拿着武器,围住了崔生的房子,叫他们抓磨勒。磨勒拿着匕首,飞出高墙,看去像是长着翅膀似的,众人纷纷射箭,但没有一支能射中他。转眼之间,他已经不知去向了,崔家大为惊愕。事后,一品官又后悔又害怕,每天晚上还得叫很多仆人拿着剑戟守卫自己才能安心睡觉,这样整整一年,才停止。又过了十多年,崔家有人看到磨勒在洛阳市卖药,容貌竟然跟从前一样。

    【内容讲评】

      这篇传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红绡女(穿红色薄纱的侍妓)和昆仑奴,形象鲜明生动,性格奇特不凡。红绡女出身富家,被权臣逼迫,沦为奴仆,但她追求自由,向往真正的爱情,因此用手势机智地许托了终身。按照封建社会中的正常情况,这种愿望是无法实现的。为此,作者塑造了另一个下层人物──剑侠昆仑奴。他不但有超人的武艺,而且有过人的才智,在他的帮助下,终于成就了这对姻缘。故事揭露了大官僚的作威作福,鱼肉人民,歌颂了侠义行为,表达了人民不畏强暴、勇于反抗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心愿。全文故事性强,绚烂多彩,对后世影响很大。明代梁伯龙据此写成《红绡》杂剧,梅禹金写成《昆仑奴》杂剧

TOP

0
【风云榜】


(第3期)投诗状 一等奖: maomao111777   

      《算是乐府吧》

春事无凭日日新,和风过处听郦音。
心潮随意难潇洒,往事缘来未问津。
夜不能寐读书史,好教男儿行三尺。
花香酒香茶亦香,翰墨终归一张纸。
庭前月冷数枝梅,幽人落寞懒停杯。
闲来还看孤鸿影,醉罢不解暖风吹。
我有逸兴遂放荡,人情难料如何向。
犹忆渔父鼓枻声,至此汨罗空荡漾。
东君莅临复谁知,凡尘自是有情痴。
寄语山川翻新绿,舟载碧波也成诗。


(第3期)投诗状 二等奖:archimedespig


    《遗失在3月的声音》

------你站在命运的中心,过着永恒的春天。
    写在海子20年祭日。关于水和黑暗的恐惧。

无鸟语花香。

一觉醒来,谁能记住你昨夜的发式。
摊开身体任阳光如花朵般开放
身体如花朵般开放。

我从远方来,站在3月挥霍春天。
城市的玻璃闪闪发亮
我的身体如花朵般开放
阳光早已晒干了我的血液
而你灌入了太多的葡萄美酒

所有的花早已开放。
如流血的处女一般开放
迎风招展的花朵,对日招展的花朵
如一个个满眼狂喜的处女
与芬芳无关
与春天无关

与春天有关的是那些寂寞的花朵,春天遗失的嘴唇。(注:海子语)
你,是寂寞的花朵,独自芬芳
我也是嘴唇,却遗失了春天的声音
遗失了命运所有的声音
而你站在命运的中心,过着永恒的春天

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在世界的中心,我们醉生梦死。
在世界的中心,我们罪生梦死却又春情勃发
我们将身体纷纷打开,取出骨头
于是身轻如燕,欲死欲仙

在世界的中心有一座城。
在这座城市,我们制造有光的黑暗
我们投入身体
在这黑暗中兴高采烈
眼睛早已无用
我们的所有都已敞开
你的湿润容纳我的放纵
在这个寂寞春天的夜晚
在这个寂寞夜晚的春天
男人腰酸背疼
女人站在世界之巅,仰头呐喊:
FUCK

在城市的中心有一间酒馆。
盛放你我的孤单,和对遥远情人的思念
有的人总爱独酌
而你就是我今夜的情人
我的情人早已死去
而你,也即将死去
你的黑眼睛里,满是对黑暗的恐惧―――
黑夜一无所有,为何笼罩于我

太阳不能给你光明。
酒馆的灯光不能让你看清情人的面孔
儿子梦中的呼唤,曾让你重新焕发青春
轻飘飘的旧时光让你如痴如醉
哪是什么进入了你最隐秘的心?

那是阳光无法到达的最深处。
就像我们用砼封闭的大地
我的眼光只能抵达你的昨天
在昨天的那棵梧桐下
你随风起舞,倩影翩翩
你的今天一直是3月
阳光明媚,眼光妩媚

你曾说:我的双眼是致命的利器。
因为我有太多的孤单
黑暗里的孤单
酒精中的孤单
我缺乏的只是水
湿润你口唇的水

柔情是水。

忧伤是我的气息。
在黑暗的水中,我整整呆了10月
我厌倦了所有的水
令我窒息的水
那是全世界了无声息的恐惧
黑暗和水无孔不入
我无从躲避
你身上香水的味道也无孔不入
连同黑暗,袭击我的心
我无从躲避却又兴奋无比
在经历无数次的那一刹那间
我进入了那曾进入了我的黑暗
我射出了那曾进入了我的水

一觉醒来,我的身体如花朵般开放
我摊开身体盛放阳光和昨夜的露。


(第3期)投诗状 二等奖:wo.wei.2004

     《瑞鹤仙.叹春》

菲霞红印枕,小梦未觉眠,衫儿初整。
屋前早春冷,望西风压翠,玉珠飞溅。
深院难隐,燕纷飞,花帘绿井。
恨无人,寄语相思,寻梦杜康齐饮。

卿见,桃红柳绿,淡月纱窗,世间尘景。
梳台路迥,鸳鸯梦,却难尽。
待流水盘来,浮鱼飘叶,也把花枝数俏。
对南屏,日逝年华,怎生感问?


(第3期)投诗状 三等奖:jameszy


  《如果所谓春天》


如果所谓春天   是三分飞花二分流水
是一城烟雨      是若有若无的剪剪风
那我要和你在这样的季节告别

如果所谓春天   是浅浅的草濡濡的泥
是杨柳依依      是人面相映的桃花
那我愿和你在这样的路上相遇

如果所谓春天   
是为了
给燕子一个屋檐
给蝴蝶一个花丛
给种子一抔暖泥
给大地一座青山

是为了给孩子一阵放飞梦想的和风
是为了给离人一捧南国相思的红豆
是为了给家乡的亲友们一封长长的信
是为了给雨中的恋人们一把深深的伞
那么,我们
终会邂逅
也无处告别


(第3期)投诗状 三等奖:orangesky

《把你的春天给我》

把你的春天给我亲爱的
让我们一起流连
草芽的嫩绿
迎春的鹅黄
你说过
这个美好的季节我们相约
于是
我吹着柳笛等你

把你的春天给我亲爱的
让我们一起徜徉
桃林的烂漫
杏花的芬芳
你说过
这个美好的季节我们重逢
于是
我望着斜阳盼你

把你的春天给我亲爱的
让我们一起倾听
春燕的呢喃
牧童的欢唱
你说过
这个美好的季节我们再见
于是
我换上春装等你

把你的春天给我亲爱的
让我们一起怀想
童年追逐风筝
花季携手踏浪
你说过
这个美好的季节我们分享
于是
我唱着情歌呼唤你

把你的春天给我吧亲爱的
让我们共同拥有
穿越时空的
每一分每一秒
把你的温度紧握在我的手心
让你的激情融化我离别的忧伤
让你的热吻燃烧我奔涌的血脉
让你的爱恋抚慰我相思的愁肠

杨柳风拂面的同时
把你的春天给我
亲爱的
让真实的你轻轻地
走入我的梦中
带着玫瑰的暗香
披着融融的春光

(第3期)投诗状 三等奖:sun7744


        《春愁》

春愁何事逐青芽,陌上轻烟人隔纱。
湿露细沾三月草,寒衣犹带一襟霞。
舟横江阔无人过,风散云低夕日斜。
归来看取长庭久,梨花寂寂落谁家?



(第4期)投诗状 一等奖 hyhxth

    《念别离》

年前,挚友非石兄出国深造,饯别宴上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今日见此投诗状,百感交集,效歌行体立作《念别离》。


南望山前一角楼,离筵泪入酒杯浮。

若将深盏浇肠尽,多恐长江也不流。

未上前程泪已挥,人间最苦是别离。

吟鞭欲断东流水,不与扁舟送客辞。

一杯乍尽一杯倾,对酒兴歌减别情。

莫道吴湾松菊淡,见人分袂也心惊。

离情惓惓耐君何,付与阳关几迭歌?

日暮便成分手计,断肠我亦客愁多。

且把离觞洗客尘,明朝尘又染吾身。

寰区难觅清幽境,漫道桃源世外人。

主欲遮留客不留,湖山风雨未应休。

消愁合借题花笔,写却离情挽却秋。


(第4期)投诗状 二等奖 mannvzi  

《 清明思父》

清明时节朔风凉
愁雨阴阴雾莽苍
遥想山间为父墓
近观眼角泪两行
生前难得子陪饮
事后方寻酒敬殇
儿孙不孝未归去
遗憾漂流在异乡

注:清明哀思,遥寄天国,亲父安息,吾辈努力矣!清明午间,抽空创作!


(第4期)投诗状 二等奖: buddhahero  

《静夜思——那随日升日落月起月归的思念》

夜深了,月色依然
微风轻轻搅动着月光
洒下一地细碎而明亮的思念
还是那张娇颜
浮现在星辉闪耀间
摇曳着,摇曳着
荡出一圈圈的涟漪
穿过我干涸的心田

依稀间,又是那个夜晚
月色也是这般皎然
我的心却如饮仙醪
仿似月的清辉是从月神被打翻的酒坛中流出
你就立在那月色下,垂柳间,芳草堤岸
注视着我兴奋而又恍惚的靠近
我迷离着双眼
带着无数次梦里的期盼
和梦回的怅然
低下头,唇舌间无数的轮回闪现
那刻,我明白了什么叫死而无憾
那夜的缱绻
让你从天上来到人间
可是,历经千载
为何醒来
依旧是晓风残月的杨柳岸
是梦吗
齿间那让人沉醉的清香依然

逝去的岁月里
只有那句诗: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一声鸡啼,惊散了遥远的神思
那东窗外远处的鱼肚白里
即将升起的,还是她的影子
  

(第4期)投诗状 三等奖: tang1972  


《放飞风筝》

你远走的时候
风筝飞满天
我放飞你渐行渐远的身影
却留下阳春三月湛蓝的天

你走后的日子很瘦很长
纸做的风筝天天在飞
碧空之下
你是否和我一样
天天遥望遥远的故乡

让风筝飞
夜夜飘在柔软的梦里
让风筝飞
轻轻抚慰甜美的誓言

不想让那段丝成为羁绊
我松开手中长长的线


(第4期)投诗状 三等奖:figertime  


  《思  念》

思念
是茫茫人海的蓦然驻足
思念
是寂寂夜里的一声叹息
思念
是闲坐窗前的沥沥细雨
思念
是乱絮纷飞的萧瑟秋季

人海中我在为谁停留
寂夜里我又因何叹息
窗外的丝丝细雨
一如当年分别的泪滴
在那个萧索深秋
有我与你
不灭的记忆


(第4期)投诗状 三等奖:maomao111777


《七律----无题》


春江一碧万年清,
玉笛遥听望五京。
碧浪来时锦缠道,
清波过处雨霖铃。
繁花未解离人恨,
朔月难明往日情。
还向西楼谋短醉,
病魂老却不相逢












[ 本帖最后由 sk3518626 于 2009-6-1 17:26 编辑 ]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7-19 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