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架空历史] 夜天子(4月18日 更新至“第17章 摧其心”)

0
  第16章 推官疏渠

  叶小天呆了一呆,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我是刑厅推官啊,挖河渠修下水道这种事怎么会轮到我?张胖子是个没主意的人,一听于俊亭提议,马上就觉得叶小天是很合适的人选了,便道:“叶推官……”

  叶小天反应过来,急忙起身道:“大人,下官是刑厅正印,恐怕……”

  于俊亭一双黑白分明的俊眼斜乜着他,似笑非笑地道:“叶推官近来很闲么,难道不能为知府大人分忧么?”

  “呃……”

  叶小天真想亏着良心说他确实很忙,可这小妖女刁蛮的很,万一她非让自己递上承办的一应诉状怎么办?目前为止,就只有一个张土舍来告过状,还因为朴阶被杀而未递上状纸……

  万般无奈之下,叶小天只好捏着鼻子认了,低头道:“是,那么,疏浚河道之事,就请交给下官来办吧。”

  张胖子转嗔为喜,开口赞道:“叶推官年少有为,精明强干,定然不会有负本府所托的,你办事,我放心。”

  叶小天很是无语。

  张胖子议定此事,可以就此免了亲族找他聒噪,便心满意足地回转内宅去了,自有一位师爷替他上前,笑吟吟地向叶小天打了声招呼,低声道:“叶推官,西城一带住的大多是府尊大人的本家,你懂得,呵呵……”

  这位师爷刚走,戴同知又凑上来,向叶小天和煦地一笑,道:“本官府前积水甚深,出入很是不便啊,,你懂得,呵呵……”

  戴同知刚刚走开,州判御龙又走过来,对叶小天道:“叶推官呐。本官住在城南的安澜巷,你……”

  叶小天赶紧点头道:“我懂得,我懂得!”

  孺子可教也,御州判含笑而去,李经历又凑上来,搭着叶小天的肩膀,亲热地道:“贤弟,我那丈人家住街头,我家住街尾,我家住在哪儿你是知道的。咱们自己兄弟我就不用嘱咐你什么了,反正你懂得。”

  叶小天再度无语。

  这一路下去,认识的、不认识的,职阶比他高的,职阶比他低的,纷纷上前打招呼,叶小天含含糊糊地一一答应下来,回到刑厅签押房里坐下时已是昏头转向,李秋池像条黄花鱼儿似的溜过来问道:“东翁。知府召见有何要事啊?”

  叶小天想到自己一介推官跑去挖渠治河,一时之间还有点儿不太真实的感觉,便有些迷茫地道:“今日大雨,城中多处积涝成灾。知府大人决定拨款清瘀,疏理河道,说是咱们刑厅事务不忙,就交给咱们刑厅来办了。”

  李秋池先是一皱眉头,旋即展颜道:“管他是不是份内之事。有事做总比没事做好。再说,这件事未必不是东翁与各位官员结纳关系的一个契机。呵呵,不知知府大人准备拨款多少啊?”

  叶小天皱了皱眉。努力回忆着道:“唔……,好像是拨银二百两吧,轮番调换,每拨劳役征三百人。”

  李秋池翻着眼睛想了想,便转身走了出去,叶小天从来没有市政建设方面的经验,正苦苦思索该如何着手,李秋池又抱着一具算盘走回来,这是他从户科那里借来的。

  李秋池作为师爷,在叶小天的公案之左就有一张办公桌,李秋池把算盘往桌上一放,便开始噼呖啪啦地打起算盘来,一边打算盘一边还念念有词:“依他地惯例,似我铜仁这般大小的城池,全城清瘀需时约两年,分段施工,每日用工三百人的话,计曰……二十一万九千人次……”

  叶小天好奇地看向他,不知这位师爷又打算干什么,不过……李师爷的算盘打得当真不错,噼呖啪啦的听起来还挺有节奏感,看来李大状若是去当个账房也是蛮称职的。

  李秋池继续道:“现今市价两石米一两银子,二百两银子可买四百石米,四百石米的话,人均每日合粮米约为三两……”

  李秋池的眉头蹙了起来,当时的一两约等于现代的三十七克,也就是说,如果服劳役的人自己带工具,官府只负责吃饭问题的话,这些劳役每人每天也只有一百克米上下,这点米熬粥都得熬稀点儿才能撑过一日三餐,何况官府不可能只负责吃饭,骡马呢,车辆呢,工具损坏的维修呢,这些都是钱呐。

  叶小天听到这里业已皱紧眉头,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开口了。

  李秋池道:“这么点钱……”

  叶小天道:“这么久啊……”

  李秋池摇头道:“东翁,时间不是问题,最难的是初时的安排和调度,一旦一切确定下来,大人只需安排几个小吏负责就行了,不必亲历亲为,真正为难处,是银子不够啊。”

  叶小天跳起来道:“先生所言甚是,没有钱怎么做事,我去找府尊大人要银子!”

  叶小天风风火火而去,只过了小半个时辰便怏怏地回来了,李秋池问道:“东翁要来了多少银子?”

  叶小天牙疼似地咧了咧嘴,道:“知府大人是铁公鸡,要拔他的毛,困难得很,此事容后再说,你先去工科索来本城地下暗渠的图纸,咱们研究研究。”

  李秋池苦着脸道:“东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叶小天一贯的思想就是当一天和尚就要撞一天钟,而且还要认认真真地撞钟。用现代一点的哲言来讲就是:“生活就象被强.奸,如果不能反抗,就好好享受吧!”所以说道:“没有米,咱给他变出米来,那才叫本事。做官不怕有苦差使,就怕没有差使,我们全力以赴吧!”

  驿日一早,叶小天作为推官的第一单生意终于正式开张了,李秋池这些天还真暗中鼓动了一些有陈年旧案在身的人来告状,只是鉴于上一次审理戴张两家的命案不了了之,为谨慎起见,李秋池这一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希望这第一件案子办得干净俐落。所以找了一件案由经过很清楚的案子。

  这件案子并不难判,那苦主以前也曾向衙门递过状子,可那位于海于推官哪会理会这种事情,他那时还是个玩心甚重的少年呢,状子递上来便石沉大海,根本没有回应。

  要知道这铜仁府和葫县不同,这里的官大多是土官,虽然经过百余年的渗透,现在也有大量流官,算是流官和土官掺半。但是他们是一府两制,土官是不用受朝廷考成之法考评的。

  于推官在任时,既然不用考评,这案子办不办的,还有谁去理会。如今的叶小天却不同,同样是在铜仁府为官,朝廷的考成法对他的升迁任免都有影响,受理案件自然要勤勉一些。

  叶小天召来被告,原被告当堂对质。李秋池又事先早就做好了一应准备,人证物证调的又快又准,让叶小天充份表现了一把青天大老爷的威风,一件陈年积案居然当日受状当日审毕。令不明就里的刑厅众官佐们惊讶不已。

  到了午后,叶小天便换上常服和李秋池一起离开了刑厅,据说叶大老爷这是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去了。

  叶小天揣着李秋池从工科要来的那份图纸,时而取出来看看。时而和李秋池遛达一阵,时不时的还站在满是肮脏积水的坑渠前指指点点一番,宾主二人便露出一脸的奸笑。也不知在商量什么。

  翌日一早,叶小天便召集刑厅一干僚属吏员开始分配清瘀工程事宜。叶小天按照工科提供的那张全城水渠图,请衙门里专门负责画影图形的画师给他绘制了一副大挂图,就悬挂在公堂之上。

  叶小天指点着图纸道:“花经历,你去户科索要服役民工名册,许你一百名劳役,从清平街路口开始挖渠清瘀;江经历,你也一样,许你劳役一百人,从太平街路口开始清理;章知事去户科领回银子,负责采买粮食。阳照磨,你写几份告示,张贴于大街小巷,宣讲一下知府老爷的恩德……”

  众人一一领命而去,立即如火如荼地大干起来,清平街、清浪街、太平街三街六巷,最繁华的所在同时开工,都是从路口开挖,沉淀几百年的污泥全都挖了出来,曝晒于河道两侧,一时臭气熏天。

  旋即,刑厅的告示也贴了出来,大肆宣扬知府老爷的善政。大雨时不少商户也都受了灾,能够清瘀疏浚,那是一件大好事,所以虽然造成了一时的不便利,客人也为此大幅减少,商贾们也很是理解。

  第三天一大早,知府老爷身边那位幕僚师爷便沉着脸进了刑厅,一见叶小天便冷笑道:“叶推官是朝廷委派下来的流官,而我们知府大人是土知府,想必叶推官是不把我家大人放在眼里了!”

  叶小天惊讶地道:“先生何出此言,本官对府尊大人一向敬重有加,安敢有丝毫不敬?”

  那师爷冷笑道:“是么?乔某提前就已和你打过招呼,说西城一带住的是知府大人的本家,足下却从三街六巷商贾聚居之地开始清瘀,这不是藐视我家大人又是什么!”

  叶小天大吃一惊,道:“这话从何说起,乔先生,你误会本官了,本官明明……,李先生,李先生!你给我过来!”

  叶小天把李秋池唤到面前,恶狠狠地质问道:“本官把清瘀一事悉数委之于你,你说,你是从哪儿开始清瘀的?”

  李秋池茫然道:“大人不是吩咐要从最紧要处开始么,学生想来,三街六巷乃铜仁财富汇聚之地,应该最是紧要了,所以……”

  叶小天大怒,拍案道:“我不是跟你说过,要先从西边清理吗?”

  李秋池继续茫然道:“是啊,学生是从西往东开始清理的啊!”

  叶小天怒不可遏,双手握拳,高高举在空中:“我说的西,是指西城!西城,懂吗?你也是师爷,人家乔先生也是师爷,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你也太不叫人省心了,非得我把话都说透吗?”

  李秋池满面羞惭,唯唯诺诺。叶小天厉声喝道:“你去,别处马上停工,先从西城开始清瘀,真是岂有此理!”

  李秋池慌忙答应着退了下去,叶小天和颜悦色地对乔师爷道:“下官失察,实在惭愧。可这实非下官本意,府尊大人面前,还请乔先生代为美言几句。实不相瞒,在下这个师爷是熟人推荐而来的,碍于情面才留用了他,哪里及得乔先生这等洞烛世事的智者。”

  乔师爷脸色稍霁,轻轻哼了一声,道:“罢了,幕宾佐治,也是需要历练的,我看你这位师爷还很年轻,做事不知轻重在所难免,你也不必过于苛责了,府尊大人那里,乔某替你转圜一二便是。”

  叶小天如释重负,赶紧揖礼道谢:“先生费心了,改日本官一定置酒相谢,还请乔先生务必赏光。”

TOP

0
  第17章 没有困难就要制造困难

  清平街路口是一座桥,桥下是一道清浅的溪流,约摸两尺深,水中有柔软的水草,百姓们浣衣濯菜也常用到这河中水源,这条河同时也是暴雨时节泄洪的重要水道。

  此刻,那些柔软的水草已经被连根掘到两侧的堤岸上去了,一坨坨的瘀泥把这些柔软的水草压在身下,偶尔还能露出一线翠绿。原本清澈的河水被搅成了泥汤,几十个役夫穿着兜裆裤站在河中,奋力地挖掘着一滩滩瘀泥。

  清平街上第一家是药店,因为清瘀掘河,桥头已少有行人走动,祝掌柜的无所事事,便走出来和督理工程的苏循天闲聊起来。祝掌柜对苏循天道:“苏头儿,这河道你们打算清理到什么程度啊?”

  苏循天道:“这条河是泄洪的主要河道。据工科说,这条河原本面阔四丈,底阔两丈,深七尺,你看现在都瘀塞成什么样了,连两尺都不到啊,我们打算把这条涧河修复原貌。”

  祝掌柜的喜形于色,道:“那感情好,只是……不知清理这一段河道需要多长时间,你也看到了,清瘀已经影响了我家的生意,要是耽搁太长日子,那我老祝可要喝西北风了。”

  苏循天道:“祝掌柜的放心,不用多久的,你没看到我们先从这路口开始清理吗,为得就是尽快清出这块地方,免得影响百姓进入。少则三日,多则五日,这一块儿就能清理好了。”

  祝掌柜的听说要耽搁三五日时光,虽然不太情愿,不过三五日功夫倒也耽搁得起,便陪笑道:“那就辛苦苏头儿啦,您费心照看着,越快完工越好。啊,阳光越来越足了,苏头儿到舍下喝杯茶可好?”

  清平街的另一侧路口是一条暗渠。这条暗渠同样具有泄洪作用。但日常则是各种生活用水的排泄口。河道砌好后上边盖上石板,石板上又覆了土,变成了一条普通的街道。

  数百年下来,很多生活在这街道两旁的人甚至不知道他们脚下有一条不断流淌的暗渠。但是此刻地面已经刨开,盖在暗河上面的石板已经重见天日,暗河堵塞非常严重,潺潺细流还能通过,水流稍大一点必然瘀塞,已经起不到泄洪作用。

  这暗渠一揭开,登时臭味熏天。行人至此大多掩鼻匆匆而过,道路两旁多是酒馆茶肆,原本都很红火,这一来生意一落千丈,不要说没有客人登门,就连店主和伙计端起饭碗,在那充溢口鼻的臭气中都无法下咽。

  饭馆掌柜的们一个个叫苦连天,忙不迭出去打听,得知那位姓毛的大汉就是这一路段的监工。赶紧上前向他诉苦:“毛头儿,这样子可不行啊,您怎么一下子就把整条街都揭了盖儿啦,我们的生意没法做啊。”

  毛问智把牛眼一瞪。喝道:“干什么干什么干什么?还反了你们啦,这是知府大老爷的恩典,是造福乡里,是惠泽百姓。你们懂不懂,你们还敢跟知府老爷唱反调不成?”

  众掌柜的低声下气地解释道:“不是这样,知府老爷要清理河道。我们自然感激。我们只是想知道,清理这条河道究竟要多长时间啊,我们还要做生意呢,实在耽搁不起呀。”

  毛问智道:“急什么急,宋朝时候造的这条暗河,用了五百年才清理一次,我打算造一条一千年后都还能用的泄洪渠,让千年以后的人都记着我们知府老爷的恩典,这要是偷工减料,被知府大老爷查出来,到时候是你担待还是俺担待,心急可吃不了热饽饽。”

  造一条能连续用上一千年的暗渠?众掌柜暗叫一声苦也,马上就有那心眼灵活的生意人摸出一摞大钱儿往毛问智手里塞,陪笑说道:“一点小小意思,不成敬意,毛头儿和众兄弟们辛苦,拿去吃杯茶。我等别无所求,只希望毛头儿能尽快把这段路修好,我等感激不尽。”

  众掌柜的一见他这般举动,回过味儿来,马上纷纷向袖中、怀中、荷包中摸去,毛问智大叫起来:“干什么干什么干什么?都赶紧把钱给我收回去,要不然俺就办你们一个贿赂差官之罪,嘿嘿,俺老毛的大棍可是早就饥渴难耐了……”

  这时候,一个皂隶跑过来,推开众掌柜挤到毛问智身边低低耳语了几句,毛问智立即振臂高呼道:“小的们,收工喽!”

  “嘎?”众掌柜的齐齐一惊,方才意图贿赂毛问智的那位生意人结结巴巴地问道:“毛头儿,这离晌午还早着呢,怎么就收工了?”

  毛问智把眼睛一瞪,喝道:“知府老爷有令,叫俺们先去西城,给他的本家亲戚们修泄洪渠,怎么着,你不服吗?不服跟知府老爷说理去。”

  那些饭店掌柜们哭丧着脸问道:“毛头儿,你这就走了,那这儿怎么办?”

  毛问智道:“等我们修完西城再说,开拔,去西城!”

  毛问智命人在清理了一半的工程区域插上官府的工幌旗子,便领着一帮光着脊梁、挽着裤腿的役夫呼呼啦啦地离去,只留给清平街众掌柜的一个臭气熏天的烂摊子。

  同样的场面,在三街六巷最繁华处,不约而同地上演着……

  ※※※※※※※※※※※※※※※※※※※※※※※※※※※

  傍晚时分,花家娘子正在院子里筛着陈米,眼角余光忽地瞥见忽然隔壁院里来了一位客人,衣着光鲜,员外打扮,手里提着两匣礼物,敲开房门同江家娘子对答几句,便被引进屋去。

  花家娘子赶紧把簸箕往石辗子上一放,一扭屁股进了屋,神神秘秘地道:“当家的,刚刚我瞧见有个员外进了江经历家,还提了一份礼物。”

  花经历今天跑了一天各处工地,统筹安排,调度人员,久不活动的身子,一时有些吃不消,现在只觉要散架似的。正懒洋洋地躺在那儿歇气呢,听婆娘这么一说,无所谓地道:“你管人家的事做什么。”

  “屁话!”花娘子在他屁股上狠狠拍了一巴掌,斥责道:“他是经历,你也是经历,怎么有人提着厚礼眼巴巴地上门求他,就没人上门给你送好处?你个没出息的东西……”

  花娘子越说越上火,眼见丈夫躺在那儿还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便拧着他的耳朵把他提了起来:“你装死是不是,听见我说话没有?”

  “嗳嗳嗳。你轻点,轻点儿……”花大郎苦着脸坐起来,这时就听门口有人唤道:“请问花经历在家吗?”

  花娘子松开丈夫耳朵,走过去拉开房门,就见外面站着一位身穿铜钱纹锦缎袍子的清瞿老者,花娘子瞧这老者有点眼熟,仔细一想,登时吃惊地张大了嘴巴,这不是清浪街上“舒氏头面店”的东家么?

  头面店卖的是发饰、耳饰、颈饰、臂饰、手饰、簪钗、镜梳。这些东西有贵有贱,几文钱也是它,几千两也是它,用料不同。价格便有天壤之别。“舒氏头面店”作为清浪街上最大的头面店,卖的当然都是贵重之物。

  握说,要论宝物之奇之贵,只有同在清浪街上的“大亨杂货铺”胜舒家三分。不过那“大亨杂货铺”只卖珍罕之物,不分门类,是以谓之杂货。这就不是花家娘子这等妇人喜欢游逛的地方了。

  花娘子常去舒氏头面店,望着那些目迷五色的珍贵头面留连不舍,可惜囊中羞涩,去了也只能过过眼瘾,她是买不起的,因此这舒店主对她便也冷淡的很。可是此刻,这位舒店主却提着礼匣,满面堆笑。

  花家娘子作梦似的看着舒东主,舒东主向她欠身一笑,客气地问道:“这位娘子应该就是花夫人了吧?老朽清浪街舒氏头面店店主,不知尊夫花大人可在家么?”

  花娘子如梦初配,期期艾艾地道:“啊!他……他在,舒员外请进!”

  花娘子把舒店主让进屋,这时花经历已经从里屋出来,舒店主赶紧上前见礼,花经历毕竟是官,虽然穷了点儿,便不似乃妻一般失措,泰然让客道:“蜗居简陋了些,让舒员外见笑了,快请坐。”

  花娘子给丈夫和舒员外斟了杯茶,依旧去院子里站着,不住偷偷往屋里瞧,就见那平日不可一世的舒员外时而陪笑,时而拱手,态度非常谦卑。而平时任她打骂连嘴都不敢还上一句的丈夫却是端坐如山,捋须颔首,神态淡定,花娘子心头不免有种异样的感觉。

  待那舒员外告辞离开,花娘子赶紧回屋问道:“当家的,舒员外找你有什么事?”

  花经历淡淡地道:“也没甚么,只是请托了我一点事情。”说着顺手把那礼匣递给她,依旧淡淡地道:“这是舒员外送的,你收着吧。”说着回到里屋,依旧躺下。

  花娘子急急打开礼匣,就见匣中有整整一套的头面首饰,精致的耳环、闪闪发光的项链、颤颤巍巍的步摇,花娘子的心立即卟嗵卟嗵地跳了起来。

  花娘子眉开眼笑地收好首饰,正要跑回屋去告诉丈夫人家送了些什么,就听门外又有人问话,开门一开,依旧是一个员外打扮的人,后边还跟着一个小厮,挑了两篮绸段。

  这一遭花经历堂屋会客,花娘子便避到了里屋去,隔着门帘儿倾听,听那员外似是在央求丈夫帮什么忙儿,什么生意耽搁不起一类的话,好话说尽,丈夫才答应替他想想办法,那员外便千恩万谢地去了。

  花经历一掀门帘见了里屋,又把两篮子丝绸递给娘子,花娘子两眼放光地道:“天啦,上好的湖州丝绸。”

  花经历依旧一脸的平静,今天“淡淡的”成了他最常挂在脸上的神色,花经历淡淡地一瞥,淡淡地道:“不就是几匹绸缎嘛,收起来就是了,大惊小怪没见识的样儿,惹人笑话。我忙了一天,实在乏了,先歇歇,你快去准备晚膳吧。”

  花经历说着,淡淡地往榻上一倒,花娘子听他如此言语,先是柳眉一竖,可是看看大字型躺在榻上的丈夫,忽地没了发作的勇气。

  花经历闭着眼睛正在假寐,一双手忽然搭在了肩上,张眼一看,就见花娘子仿佛新嫁娘一般晕着双颊,柔情款款地道:“相公身子乏了,人家给你捏捏。”

  花经历闭着双眼强作镇定,脸上依旧淡淡如初,可心里头却如同有一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激动得实在无以复加:“李师爷没说错,跟了这叶大人,果然是吃香的喝辣的。”

TOP

0
  第18章辎铢必较

  一大早,花经历、江经历、章知事和阳照磨就分别出现在了三街六巷的某一条街上,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条街上的商户都知道了,大家就像找到了主心骨似的纷纷聚拢到他们身边,向他反映清瘀给他们带来的一系列不便。

  他们来的时间恰恰好,在这最繁华的街市处,有些商铺店面是本城的一些权贵人家开办的,如果时间拖得太久,这些店铺的幕后东主们就会出面向叶推官施加压力了。

  而他们此时出面,那些有大背景的商铺大多还来不及反应,要知道只要能自己解决的问题,那些掌柜的是不会动辄就向后台求助的,否则事情是解决了,他们也在东主心中留下了一个无能的印象,今后只要稍令东主不满,恐怕就得卷铺盖走人。

  至于那些背景后台不足以压制叶推官的,又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后台的生意人,就只能求助于花经历和江经历这些官员了,在他们看来,这些官员毕竟在本地做官有些年头了,比起刚刚到任的叶推官算是自己人,心理上更亲近一些。

  这些推官衙门的属官果然和他们更新近一些,他们不约而同地跟着众商贾对叶推官很是抱怨了一番,对他们的遭遇深表同情和理解,然后才道:“不过,据我所知,推官老爷新官上任三把火,也确实是想从三街六巷开工,为百姓谋福祉,赚取个好官声的。然而西城那边……,你们懂得!”

  就算本来不懂的人,经过这两天的交头接耳互相串连也都懂了,西城的住户以张知府的本家亲族居多,是以知府老爷命令叶推官从西城开始清淤,所以这里就成了半垃子工程。

  张家是坐镇铜仁府数百年的土皇帝。如今虽然权威基石渐渐松动,但那只是各地土司层面才有的感觉和反应,在这些小民眼中,张家依旧是铜仁府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同样一件事,反正都要做,那么先照顾自己的亲族就无可厚非,即便他们觉得毫无道理,又有谁去撩张知府的虎须呢?可是,劳役们都去了西城,三街六巷这个烂摊子怎么办?

  清浪街上。花经历在众商贾百般央求之后,面有难色地道:“这样吧,我便替你等向推官大人进言,说明你们的难处,再从地方上征召一些劳役,对这些半途停工的地方,能清理的就清理,不能则先恢复原状,总之不影响大家做生意就是了。”

  众商贾喜出望外。花经历道:“只是这额外征召劳役,一应花销却不可能由衙门来出了,各位掌柜的可有主意么?”

  舒氏头面店的舒东主把众商贾引到一边商议起来,现在街巷两边全是淤泥。就算那不臭的也是弄得街上肮脏不堪,以至行人绝迹,每耽搁一天都是不小的损失,如果花点小钱能解决此事还是值得的。

  不过人家花经历凭什么帮忙?好处费还是要给的。计议已定。剩下的就是这条街上各家商户分别捐资多少的问题了,这个可以容后商量,没瞧人家花经历已经等得很不耐烦了么。于是舒掌柜的便和几个较孚人望的商贾一起走过去,陪笑对花经历说出了他们的办法。

  花经历无可无不可地道:“那就这么办吧,本官还有公务要忙,等你们准备妥当了再说。”

  当天下午,商贾们便众筹了一笔款子,这笔款子的数目对每家商铺来说都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汇集起来就很可观了,款子交到花经历手上,花经历一口答应,次日一早便安排人尽快运走淤泥,恢复街道原貌。

  江经历和章知事等人那边也是大致相同的模样,几位官员都是满载而归,除了交到李大状手上的众筹款,自己还落下了一些好处,尤其是众商贾欠他们的这份人情,这可是用钱也买不来的。

  ※※※※※※※※※※※※※※※※※※※※※※※※※※※※

  传说,有一对地主夫妇非常吝啬。有一天,地主进城办事,忽然想要出恭,又不甘心把肥料便宜了别人,只好硬憋着。后来实在忍不住,便找了个茅坑,却不想除了几个屁什么也没有。

  地主很是得意,回家后把今日经历说与婆娘知道,地主婆却大怒:“你这个败家子,哪有你这样过日子的,省下这几个屁来吹灯该多好!”

  在这个笑话中,真正用来嘲笑地主吝啬的是对那几个屁的利用,至于“肥水不流外人田”,却是当时客观事实的一个反映。实际上当时有许多地主就连长工们方便都有特意的要求,吃我家的饭,就得用我家的茅坑方便。这在后世人看来也是一个笑话,但在当时而言,却并不离谱。

  陈老财就是这样一个地主。对于土地,陈老财有一种偏执狂般的热爱。他叫陈淼,据说是五行缺水,所以父母给他起了这么一个名字。但是从他一直以来的表现看,他应该是五行缺土才对。

  年轻的时候,陈淼只有祖上传下来的六亩田地,他精心侍弄田地和庄稼,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庄稼把式,每年的收成总比别人家要好上两成。有些人家一有了钱就买酒买肉吃掉了,还有些人喜欢耍钱,而陈淼却只有一个爱好:买地。

  他口挪肚攒,节俭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攒够一亩地的钱,便买一亩地。如此下来,在他年过中旬的时候,就已拥有了三十亩地,那时候自己家种不过来,就需要雇短工,陈老财自己一家人吃咸菜喝稀粥,也要供应雇工有干饭吃,就为了让他们干活有力气。

  虽然说地主雇工很少会故意苛待,因为雇工一旦对你怀恨在心,偷闲误工还是轻的,故意在你的庄稼地里做点手脚,是很难看得出来的,到时候收成不好,你知道是怨天还是怨地?但是像陈淼这样主家待遇反不如雇工的倒也罕见。

  几十年下来,当年那个青壮的小伙子腰也弯了。背也驼了,却已拥有了一百多亩土地,成了他们村里数一数二的大地主,在这“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这可是很不容易的。

  小淼子变成了陈老财,但他依旧节俭如昔,出门时总要习惯性地带着一个筐,万一看到什么牛马粪,就抄起来送进自家的田。当然,别人家的骡马屁股后面大多带着一个兜兜。谁也不想把肥料便宜了别人,可总有不会过日子的。

  陈老财已经老了,曾经挺拔的腰杆儿已经佝偻起来,家里的田地主要交给几个儿子去侍弄了,但他每天还是会习惯性地到田间地头去走一走,巡视他的王国,只要看那庄稼长得粗壮,心里便无比满足,憧憬着继续攒钱。继续买地。

  今日吃罢早饭,陈老财拎着小筐又出了门,快到自家地头儿的时候,陈老财忽然发现道右秦老财家的地头上堆了一大片的淤泥。那乌黑的颜色,被锹铲过的切面甚至发出闪闪的乌光。

  好肥的土啊!陈老财登时两眼放光,他赶紧走过去,抓起一块泥巴。淤泥已经干了,被他用力一攥便化成了细土。“好土!好土!肥力十足!”陈老财仿佛看到了这样的沃土之中庄稼疯狂地生长,睡一觉起来。庄稼便拔高一节。

  “秦老财从哪儿弄来的这样肥土?”陈老财的心登时像猫爪子挠着似的,看到地头正有秦家的一个长工在锄草,陈老财赶紧向他招呼一声,把他叫到自己面前。

  听陈老财一问,那老农憨厚地一笑,摇头道:“这俺可不晓得……”

  老农一脸憨厚质朴的笑,却掩不住他眼底的一丝狡黠。那种农民式的狡猾,陈老财再熟悉不过了,他没多说什么,只是忍着肉疼,从怀里摸出两枚黄澄澄的大钱儿。

  大钱儿到了那老农的手上,陈老财便打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铜仁城里正在清淤,那淤泥可都是沤发了几百年的肥土,只不过三街六巷刚开始清淤,役夫们就被调去西城,以致三街六巷停工,淤泥堆满堤坝。

  秦老爷有个本家亲戚在推官衙门做事,是他告诉秦老爷这个消息,秦老爷才想到去运污泥的,这泥巴运到自家田地里,均匀地撒开来,那可就是极好的肥料啊。

  陈老财得了这个消息掉头就走,他也不去地里了,提着筐子,风风火火地往家赶,生怕晚了一步,那肥料就被秦老财家给运光。很快,三街六巷外的路口处又多了几辆车子,陈老财带着他的几个儿子和长工也加入了争抢河泥的队伍。

  那些河泥在堤坝上晾晒了几天,已呈半干状态,运输起来并不很难。李秋池站在路口,轻摇小扇:“看这光景儿,明天淤泥就能运光,到时候让役夫们回来,把道路重新铺好,也就小半天的功夫。”

  苏循天摇头笑道:“李大状,你当真好手段!此一举,既帮大人收服了刑厅僚属的人心,又帮大人赚到了一笔银子,如今还有这许多免费的劳力,自告奋勇帮着清淤,佩服!佩服!”

  李秋池笑道:“此乃李某与东翁共同商议出来的主意,李某可不敢独居其功!”

  苏循天道:“对了,说到大人,一大早就没见他,大人去哪里了?”

  李秋池道:“大人去了裕记砖瓦厂。”

  苏循天愕然:“砖瓦厂?大人要在铜仁再起一幢大宅子么?”

TOP

0
  第19章 这个男人很认真

  田间秧苗一片葱绿,十余骑骏马在地头小道上轻驰而过。一边走,华云飞一边对叶小天介绍道:“这裕记如今不但是铜仁府最大的砖瓦行,而且是唯一的一家砖瓦行。前几年还有两家同行,可惜都不及裕记会经营,先后关门大吉了。”

  裕记砖瓦厂设在黄土岭下,岭前空旷的土地上用篱笆扎出了一个偌大的院落,院子里是一排排码放整齐的砖和瓦,在院落的后方是一排屋舍,屋后就是山坡,山坡被挖出一个巨大的豁口,就像被洪荒巨兽咬了一口。

  叶小天牵着马走进裕记砖瓦厂,饶有兴致地停在一片比地面矮了尺许的泥坑前。泥坑里有几个老者,手里各牵着一头牛,正在泥坑里慢吞吞地转来转去,他们这是在和炼。

  和炼是烧砖的关键一步,把从山上挖来的黄土加水,经人畜踩踏,反复多次,直到把黄土踩成具有黏性的稠泥时才能用来制作砖胚和瓦胚。泥坑里的几个老者已经成了泥猴儿,依旧牵着牛缰绳反反复复地踩踏着。

  裕记砖瓦厂正房里,丁大掌柜正毕恭毕敬地请于俊亭落座。于俊亭听说六龙山七玄观的长风道人神通广大,今日特意赶去拜望,回程时便绕到了裕记砖瓦行,这是她名下的一份产业。

  丁掌柜的迎了东家进来,%,w≮ww.心中很是惶恐。这位女土司家大业大,在她麾下的产业里,砖瓦厂还真不是什么主要收入来源,往日里都是年终报账时他才去监州府拜见东家,却不知东家今日为何纡尊降贵来到这里。

  丁掌柜小心翼翼地向于俊亭禀报着近来的经营情况:“现如今修缮城池、还有府衙要扩建粮仓,都需要大量砖瓦,生意是不愁的,只是眼看要到农忙时节了,雇工的价钱得涨一些才能留住人。府衙那边却还想压咱们的价呢。”

  于俊亭不悦地道:“我已经给了他张胖子很大的实惠了,他还想得寸进尺么?不要理会他,府衙里若有人来压你,你只管来找我。”

  有东主撑腰,丁掌柜心中大定。于俊亭道:“我今日来不是查账的,今天我去了一趟六龙山,拜会了七玄观的长风真人,这位真人很有道行,他有意在铜仁城内建座道观以弘扬道法,我已向真人许诺。建筑道观所需的砖瓦全部由我承担。道观想必近日就该动工了,这件事你要放在心上,不能怠慢了。”

  丁掌柜暗暗慨叹,东家近来似乎要用到大笔的钱,各处产业都奉命把节余资金上缴了,可是轮到那出家人,东家不但分文不取,还生怕怠慢了。心里想着,当然忙不迭答应下来。

  这时有人进来禀报道:“掌柜的。有位自称府衙叶推官的大人要见你。”

  于俊亭听了不由一怔,叶小天?他跑到砖瓦厂来做什么了?于俊亭心思转了一转,便对丁掌柜道:“你去迎他进来,我避在后面。听听他的来意。”

  丁掌柜的听命出去,把叶小天迎进正房客堂,叫人奉了茶上来,小心翼翼地问道:“老朽一向奉公守法。并无任何不法举动,却不知推官老爷今日光临,所为何事?”

  叶小天笑道:“我这推官上门。就一定是来打官司的么?呵呵,你是生意人,叶某今天就是和你谈生意来了。丁掌柜的,你这裕记砖瓦厂是你自己的产业还是另有东主?”

  丁掌柜愣了一下,答道:“这砖瓦厂的生意,老朽做得了主,大人有话尽管说。”

  叶小天呷了一口茶,笑眯眯地道:“近日大雨,城中积涝成灾,知府大人决意要疏浚河道,造福于民。因工程浩大,牵涉全城,恐工科难以承担重任,所以就把这件差使委托给了本官。”

  这客厅内主位后面是个木制的大屏风,屏风后面还有一个小空间,与正面一样也有座椅陈设,于俊亭就坐在那儿,前边说话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听见叶小天毫不害臊地往自己脸上贴金,于俊亭便有些忍俊不禁。

  叶小天道:“清理河道,最麻烦的就是如何处理清出来的那些淤泥,要把这些淤泥清走,需要雇佣车辆骡马,耗时费力,开销太大,现如今本官已经想了一些法子,一些淤泥可以用来填塘,一些淤泥发动乡民运走肥田,可还有大量淤泥无法处置,本官便想,何不利用这河泥来烧制砖瓦呢?”

  丁掌柜试探地道:“推官老爷的意思是,让我们裕记砖瓦行在城中设窑,就地用污泥烧制砖瓦?”

  叶小天击掌道:“正是,如此一来变废为宝,岂非一举两得?”

  丁掌柜的笑了,摇头道:“推官老爷实在是太异想……咳咳,推官老爷,河中淤泥固然可以用来烧制砖瓦,可是污泥烧制出的砖瓦残次品太多,一般来说仅有七成可用,老朽是生意人,这对老朽来说可有点划不来啊。”

  叶小天摇头道:“丁掌柜的这账算得不对。你不能只看烧制成品,本官来时已经打听过了,你们烧砖取土,必须选择有粘性的土,挖出来以后还要经曝晒、粉碎、过筛,留下纯土后还要加水和炼,用牛马践踏,至少五六遍,使其成为稠泥,方可用以制胚。”

  那么,你上山取土用不用人力畜力?曝晒、粉碎、过筛用不用人力畜力?加水和炼用不用人力畜力?这些不需要花钱吗?可那河道里挖出的淤泥,直接就省了你这前三道工序,帮你省下的何止是钱,还有大把的时间呐!

  再者,你们制成的砖瓦,因其利薄,东西又重,很难销往铜仁以外的地方,如今就在铜仁城中就地烧制,省去了从郊野运往城中的环节,这期间你又要节省多少人力物力?

  如此一算的话,你在城中设窑,就算有三成的残次,再加上砌窑的支出,你还是有大把赚头。就是你们烧制出来的残次品,也不能说一点用处都没有,本官可以花些钱买过来,打成碎渣用来夯实河底。”

  丁掌柜的仔细想了想,不由怦然心动,全城清淤旷日持久,最快的话也得一年半的时间。如果这一年半他都可以利用城中淤泥烧制砖瓦且就地销售,的确是有大把利润可赚的。

  丁掌柜的是生意人,盘算一件事值不值得去做,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是否有利可图。如今听叶小天这么一说,这笔买卖大可做得呀。

  丁掌柜的闭上眼睛盘算着,手指习惯性地在桌上轻轻弹动,似乎在拨弄算盘珠子,过了半晌,他睁开双眼,对叶小天道:“老朽得亲自进城看看,如果这法子当真可行,老朽自愿为大人分忧!”

  叶小天欣然道:“难怪铜仁三家砖瓦行,如今就只剩下你裕记一枝独秀,丁掌柜的有魄力。既如此,那本官就不说了,请丁掌柜的去实地看过,若是有意,便往刑厅寻我。”

  丁掌柜的干净俐落,叶小天更是快人快语,两下既都表明了态度,叶小天马上爽快地告辞离去,这种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倒是给丁掌柜的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觉得这个官与铜仁府的那些官似乎真的不大一样。

  于俊亭坐在木屏风后面,一开始听着叶小天说话,她唇角还带着一丝戏谑的笑意,可是听着听着,神色却渐渐凝重起来。

  她当初把疏通河渠的事栽到叶小天头上,本是存了戏弄羞辱之意。看叶小天当时的态度,分明也是不愿接受的,可他既然推脱不了,就能放下自己的成见全力以赴地去完成,这就难能可贵了。

  知府只拨了可怜的二百两银子,他就千方百计想办法,没有搪塞敷衍,没有推诿懈怠,他居然还以七品官身屈尊向一个商贾求助,这个男人,很认真,这样的人若能为我所用……

  忽然之间,于土司动了怜才之意。

TOP

0
  第20章 生苗出山

  丁掌柜的带人进了趟城,亲自赶到西城,很细致地现场勘探了一下挖出来的泥方土质是否合乎烧制要求,并且询问了每天可以清理出土方,整个疏浚工程需要多长时间以及清理的主要路段,仔细匡算一番后发现确实有利可图。

  而且目前铜仁府正在维修城墙、扩建粮仓,七玄观的长风道人又要在铜仁城内建一座道观,这三个地点都在清淤的主要路段左近,就地烧制并提供砖瓦非常方便,能够节省大量的车马费,省下的同样就是赚下的。

  所以,丁掌柜的果断同意在城中分三地设窑烧砖了。清淤之后,最耗费人力物力的一个步骤就是如何处理那些淤泥,这里是城市,又不是湖泊河滩可以就地堆砌成岛屿或者用来加高堤坝。

  如今有了裕记砖瓦行,挖出来的新鲜淤泥,砖瓦行的人只要稍加处理就能用于烧砖。一时用不了堆在路边干掉的泥巴又有些附近村镇的小地主运回去充当肥料,基本上替叶小天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与此同时,叶小天逮着机会就去向张知府诉苦,张知府不胜其扰,终于改口同意,清淤工程分两年完工,那二百两银子算是一年的工支银,来年再拨付他二百两。

  如此一来,再加上叶小天从三街六巷众商户那里“筹募”7c,ww☆w.来的银子,足以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了。事情上了轨道,叶小天就不用天天去现场照顾,具体事宜便交给了照磨官阳神明。

  这阳神明看起来像个“神头儿”,浓眉大眼、愣头愣脑的,实则鬼点子也是不少,谁家要开张、谁家要娶亲,门前乌烟瘴气的怎么成,想让他加快施工速度。多少总要给点好处吧,如此一来他这工头儿倒也当得有滋有味。

  清淤工程一旦打开局面,趟好路子,底下人就只管按照既定的方针按部就班地进行就好了,不需要叶小天操心。这段时间,陆陆续续也开始有人到刑厅来打官司,之前叶小天那场成功的审判还是打出了一定的影响。

  只是土民们之间有了纠纷还是习惯找土司土舍们裁断,不愿意上衙门,叶小天目前处理的案件大多是商贾们之间的经济纠纷,可恰恰是这种案子油水十足。不管原告还是被告,到了衙门总要上下打点一番,刑厅终于活过来了。

  刑厅的变化、叶小天的作为,都看在铜仁府一众官员眼中,叶小天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也在渐渐改观。最初的时候,铜仁府的官对叶小天这个外来户普通有些排斥,尤其是了解葫县官场动荡的人,对他更是疏远。

  但是这些日子以来,他们渐渐发现。叶小天做事很有章法分寸,不该他管的事,他绝不强出头,比如张氏和戴氏之间的那桩人命案子。虽然这桩案子草草了之,但叶小天在其间的表现,他们都看在眼里。他们最厌恶的就是不知轻重、不计后果的同僚,叶小天显然不是这样的害群之马。

  清淤这件事。以府衙拨付的那点银两,根本不可能顺利铺展开来,通行的办法是择其紧要。把各位官员的府邸左右修缮如新,其它地区不加理会,做到表面光鲜,如此已经算是能臣干吏。

  可叶小天偏偏化不可能为可能,他居然异想天开,从不可能处削减了大量的开支,又软磨硬泡地从吝啬之极的知府大人口袋里掏出了一笔银子,真的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全城清淤。

  能用最少的钱,干成一件别人认为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这个人就了不起。一个知进退、有分寸而且很能干的人,很少会有人对他产生反感。至少,叶小天已经通过他的努力,在铜仁府众官员眼中塑造出了这么一副形象:

  我很能干、我任劳任怨,我秉性纯良,我是无害的小伙伴,大家快来泡我吧!于是,专泡良家的戴同知便闻着味儿姗姗赶来了……

  ※※※※※※※※※※※※※※※※※※※※※※※

  哚妮和耶佬回到山中,耶佬径直去神殿面见众长老,哚妮则像一只小燕子似的飞奔回了家,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爹娘了,她真的想念的很。

  门口的那只大黄狗还认得自己的小主人,看见哚妮回来,大黄汪汪地叫了两声,飞扑起来绕着哚妮转起了圈子,尾巴还摇来摇去的,看来它也欢喜的很。

  大黄的叫声把一个小家伙从屋子里唤了出来,先是白白胖胖藕节似的一条小胖腿,然后便是一个头顶茶壶盖,身穿开裆裤,脖子上挂着个银锁,银锁上满是口水的小家伙出现了。

  他费力地爬过高高的门槛,睁着一双点漆般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哚妮,哚妮欢喜地冲过去,一把将他抱了起来,格格笑道:“咪酒,是不是小咪酒?哎呀,我们家的小咪酒都长这么大啦,快让姐姐亲亲……”

  小咪酒似乎被她兴奋的样子吓着了,扭了两下身子挣脱不开,便扭头冲屋里喊起了爹娘。格哚佬和婆娘闻声出来,看见女儿回来,自然欢喜不禁,一家人久别重逢,亲热了好一阵子,哚妮的娘才发现了一桩异处。

  哚妮的娘又惊又喜地道:“太阳妹妹,你不是早就有了身孕么,这怎么……难道你已经生了?”

  哚妮这才醒起先前有长老赴葫县探望尊者时,她曾经装过有孕在身,登时吱唔起来。格哚佬兴冲冲地道:“哈哈哈,我都已经当了外公呢,太阳妹妹,快告诉爹,你生的是男娃儿还是女娃儿。”

  哚妮暗暗叫苦,转念想到如果父亲的部落迁去提溪一带,距铜仁就近了,这件事早晚还是瞒不过去,毕竟是自己爹娘,倒也不必太过掩饰,便结结巴巴地把真相说了出来。

  格哚佬听了皱了皱眉头,他是父亲,不好多说什么,哚妮的娘却把女儿拉进房,母女俩说起了悄悄话。哚妮的娘细细盘问一番。就把祖辈儿传下来的一些易受孕的闺中诀窍一一传授给女儿,听得哚妮时不时便羞红了脸蛋。

  哚妮的娘把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闺阁诀窍一一传授给女儿知道,又叮嘱她道:“若是有长老问起,你就说不慎动了胎气,导致小产,知道么?要不然长老们一定会从别人家再挑选宜生养的闺女献给尊者,和你争宠的。”

  哚妮连连点头,她可不想再多个小姐妹,分享她的男人。

  耶佬回到神殿,年纪最长的格彩佬马上召齐了众长老。因冬天追随叶尊者最久,所以特意把他也叫来列席,一起来耶佬传达尊者的谕令。

  耶佬把叶小天交给他的那副地图展开,指点给众长老看:“尊者命令,把格哚佬的部落迁徙到此处山中居住。另外,由八位长老各自推举本家的一户亲眷,到铜仁城中居住在尊者府邸左右,就近聆听神谕,卫护神侍安全。”

  格彩佬皱了皱白眉:“尊者为何要做出如此安排。难道在铜仁,有什么人意图对尊者不利么?”

  耶佬道:“尊者入世历练,现已由葫县县丞升任铜仁府推官了。这铜仁是土官治下,与葫县有所不同。尊者的官身是朝廷所封,在铜仁府不足为恃。没有实力的人,在铜仁是说不上话的。

  另外,前些时候。铜仁的张知府曾经让尊者前去调停水银山四大部落之间的纷争,尊者因此牵涉其中,与几大世家都结了怨。尤其是凉月谷果基家和提溪于家,很难说他们不会对尊者不利,尊者也是未雨绸缪……”

  格德瓦紧张地道:“铜仁情形如此严峻,尊者若万一有所闪失可怎么得了,我等在此鞭长莫及,不如请尊者辞职归山吧。”

  耶佬苦笑道:“我也曾如此相劝,可尊者不为所动。尊者说历炼之期未到他是不会回山的。”

  一位长老听了,蹙起花白的眉毛道:“这些年来,我们一直试图阻止教众与世俗接触,调一个部落出去,合适吗?”

  众长老登时都沉默下来,有些理由是不能公然宣诸于众的,虽然他们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本来只是旁听的冬长老想了想,忽然道:“各位长老,弟子觉得,派一个部落过去也没甚么。”

  格彩佬等众长老都向他看去,冬长老鼓起勇气道:“各位长老,我教避世而,是不希望世俗间的一切影响了教众的虔诚心。但是今时今日,高山险涧都已不足为屏障了。

  常有一些部落子弟出山贩卖山珍皮毛,换取盐巴布匹,山外的一切,他们有所见、有所闻,回来后便会有所言。上一次八千子弟为尊者建府邸,在葫县待了一段时间,回来后更是常常说起山外的繁华,人心早就动摇了。

  有人问弟子,我们虔诚信奉蛊神,做蛊神的信徒,神难道不应该给我们更好的生活吗?为什么我们要甘于清贫,要世世代代躲在这里?弟子无言以对。各位长老都曾游历天下,都知道世间有佛道等诸多教派。

  这些教派的信徒都很多,并没有因为走进世俗便湮灭。如果我们虔诚地相信蛊神的存在,为什么要担心我们的信徒会被别人所引诱呢?是以弟子觉得,我们应该走出去!”

  这又是关于蛊教该入世还是出世的争论了,这种争论早在几百年前,蛊教内部就已争论不休,不过一直以来,都是出世论占上风。可这一次冬长老再度提出这个问题,众长老却长时间地保持了沉默。

  过了许久,一位白须白发的八旬长老缓缓说道:“从九峒十八寨百余旗的部落中派出一个部落,与世俗接触,似乎……也不是不可以。如果出世对我教的影响利大于弊,今后我们便不必如此避忌,如果出世不利于我教的生存,便继续约束教众,少与世俗联系就是了。”

  冬天是格德瓦的亲传弟子,听了那位长老的话,格德瓦呵呵一笑,嘉许地对冬天道:“你的眼神一向不好,可你看得却比我们这些老家伙要长远啊。”

  格彩佬敏感地道:“格德瓦长老也同意出山?”

  格德瓦道:“今有尊者令谕,我们势必不能不闻不问。况且只是派出一个部落,进退操之我手,有何不妥呢,各位长老以为如何?”

  众长老交头接耳一番,纷纷点头同意,格彩佬见状,便道:“好吧,那就依尊者令谕,让格哚佬一部西迁至提溪境内,不过,老身以为,还是要得派一位长老坐镇于格哚佬部,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们也可以及时了解。”

  格德瓦点头称是,赞道:“还是格彩佬老成持重,既然这样的话,不如就让引勾佬去格哚佬部坐镇好了,我们这些老家伙,骨头都朽了,可禁不起这番折腾了。”

  他提到的这位引勾佬,就是和耶佬一起提擢上来的那位新晋长老,年未及六旬,在众长老中算是很年轻的一位,众长老纷纷点头称是。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格哚佬所在的部落一向驻守在神湖畔,不像有的部落境内有金银等矿产资源,还稍稍富裕一些。他们上山打猎,下水捉鱼,过着很简陋的山居生活,猎弓铁叉、一张渔网,就是他们全部的生活物资。

  当然,富裕的部落也是相对而言,依旧远不如山外,就像有的地方,殿里用上百斤的黄金涂刷神像,上千颗宝石镶嵌神像,而那些信徒们则赤贫如洗。

  至于他们住的屋子,全是就地取材,以大木制成,要迁去的地方也是山里,建造新居容易的很,真正需要他们随身带走的东西不过是几个包袱,如此一来,举族搬迁仅仅一天功夫就筹备完成了。

  迁徙是为了侍奉尊者,这个理由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何况现在的山中部落早已不像以前那么闭塞,常有人会把世俗间所见的繁华传回部落,口口相传不断美化之下,更是令人心生向往。所以,除了一些老人对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充满留恋,部族中大部分的人都是欢天喜地的离开的。

  在几方面势力的暗中运作下,如今的铜仁府就像一口渐渐升温的油锅,油温渐升,很快就要沸腾起来。这时候,叶小天却又舀起一瓢凉水,想也不想便泼进了油锅里。

TOP

0
  第21章 秦失其鹿共逐之

  一处亭子,上边悬着竹帘,帘儿半垂,掩住了戴同知、李经历和叶推官赤条条的身子。三人一人一张木榻,榻上铺着雪白的床单,伏在榻上,背上有一双手推拿着,嗅着亭外的花香,听着耳畔鸟语,令人飘飘欲仙。

  戴同知经上次一事,便察觉叶推官并不喜青楼风月,所以邀他吃茶喝酒,推拿按摩。这家蔺氏跷引店,本就是戴同知和李经历常来的地方,如今只是又多了一个叶小天罢了。

  “再加些力……”

  叶小天伏在那儿,已经有些昏昏欲睡了,感觉背上愈发轻柔,便叮嘱了一句。那身穿亵衣裤,颇有几分俏媚的小姑娘柔声道:“这位老爷,不是奴家不舍得力气,筋喜柔而恶刚,适宜的力道才能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并不是越痛便越好的。”

  叶小天“唔唔”两声,道:“只是被你按得快要睡着了。”

  说话间,右手边李经历伏在榻上,酣声已经起来了。左手边戴同知微笑道:“贤弟若是倦了,便小睡片刻也无妨。”看他温文尔雅的样子,实难想象这个人,竟也有那般心狠手辣的一面。

  叶小天道:“我没有白日小睡的习惯,睡的若是不足,反觉更不舒服,不如不睡。”

  戴同知道:“既如∧,ww→w.此,你我聊聊天,便可醒盹儿了。我与贤弟相识也有一段日子了,对贤弟却还不堪了解,听说贤弟就是我铜仁本地人?”

  叶小天一呆,心道:“我怎么会成了本地人?”转念想起当初为了中秀才,黎教谕特意把他的户籍办成了铜仁府,这种事应付科考也就是了,对戴同知却是不必隐瞒,戴同知是张知府的心腹,是地头蛇。这种事根本瞒不过他,事后被他察知反而不美。

  叶小天便坦诚地道:“对戴兄,小弟可不敢隐瞒,实则小弟是京城人氏,原本只是天牢一狱卒。当初受人所托,赴江南送一封家书,结果出了岔子,辗转来到贵州……”

  叶小天捡那能说的,对戴同知说了一遍。戴同知是得到于俊亭授意,想要拉拢叶小天的。于俊亭那日在裕记砖瓦行里见闻了叶小天为人处事的风格。忽地起了怜才之意,便想招纳叶小天为己用。

  可是她所谋划的事是见不得光的,要招揽一个人为己所用,当然得了解他的根底,她是女儿身,不方便出面,就把此事交给了戴同知。戴同知便找了这么个机会接近叶小天。

  人在这个时候,身心最是放松,也最没有戒心。比较容易打探到真心话,他事先已经对叶小天做过一番了解,知道他的真正出身,一听叶小天没有隐瞒。便道:“呵呵,原来如此。英雄不问出身,我也只是生得好,如果我的出身如你一般。却未必及得上你今日的成就。”

  戴同知咳嗽一声,又道:“只是贤弟在贵州做官,未免委屈了你。”

  叶小天道:“戴兄此言何意?”

  戴同知道:“贤弟精明强干。又如此年轻,这般年纪的七品官,若是放在中原,立下许多功绩,得到上官赏识,前程不可限量。只可惜我贵州地方的重要职官,皆由土司把持,贤弟虽具才干,却很难再有升迁的机会了。”

  叶小天听到这里顿时沉默下来,似乎心有所感,有些颓丧。

  戴同知睨了他一眼,忽然又道:“不过,要说绝对没有机会,却又不然。你要知道,土司世家传承千年,雷打不动的世袭尊位固然是一个原因,可是若子孙不肖,也难保就不会葬送了祖宗江山。所以许多土司人家,不但重视子侄的培养,而且注重发掘人才引为己用……”

  戴同知所说的情况用现在的话来讲就相当于一家股份公司了,老板创下一份产业,本来应该传给儿子,可是他的儿子都不争气,没有这方面的才干,他就聘请职业经理人替他打理产业,而他的儿子们则掌握股份。

  这种情况下,保证股权的所有人不变的是法律,他聘请来的人不论是担任总裁还是ceo,都不可能取而代之。而土司们所依仗的则是朝廷敕封的世袭继承权和其他土司们对利益倏关的这一秩序的维护。

  叶小天叹了口气道:“戴兄所言,小弟自然也明白。只是……明主难寻呐……”

  叶小天静了静,便向戴同知吐起了苦水:“戴兄,你道小弟不明白,我作为朝廷委任的流官,却在土官掌权的地方做官,根本就是里外不是人,可是哪棵大树才可依傍,我又哪里弄得清楚?”

  要把假话说的真,就得七分真,三分假,这个道理叶小天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所以他趁机撇清了一下自己和红枫湖夏家的关系,继而说道:“何去何从,小弟现在也茫然的很。其实能有现在的官位,熬资历、混年头,应该也是不错了,可我……终究是有些不甘心……”

  戴同知微微一笑,若有深意地道:“命好不怕运来磨,贤弟你能从京师天牢一狱卒走到今时今日,显然是有大气运加身的人,假以时日,还怕没有人慧识珠么?耐心等待时机就好!”

  三人做完推拿,又喝了几盅茶,这才穿上衣袍,施施然地从蔺氏跷引店里出来,还未走到路口,迎面就有一个皂隶过来,一见戴崇华便迎上去道:“哎呀戴大人,可算找着你了,小的刚去你府上寻过,知府老爷请您马上过去。”

  戴同知一愣,道:“可知是何急事?”

  那皂隶压低声音回答了几句,李经历和叶小天站在一旁,隐隐约约听到“生苗出山”,“提溪司很是紧张”,“知府大人方寸大乱”等语,李经历还是有些茫茫然的,佯作四顾的叶小天唇角却是轻轻一勾,一丝笑意飞快地掠过。

  ※※※※※※※※※※※※※※※※※※※※※※※※※※※※

  “生苗出山了,这是怎么回事?”

  于俊亭一听戴同知说出此事,顿时一愣。

  生苗潜居深山,久而久之和外界脱钩太久,彼此间的了解太少了。而文明程度相对更高的族群,总是对落后一些的族群产生一种野蛮、愚昧、不可理喻的感觉。于俊亭也不例外,所以对生苗向提溪司方向迁徙的事很是忌惮。

  戴崇华道:“目前还不清楚,这个生苗部落事先不曾向任何人打过招呼,他们从十万大山里钻出来,突然就出现在提溪司之南,在那里大兴土木,开始建造山寨,提溪司是快马报来的消息,未得知府谕示,尚未做出反应。”

  于俊亭道:“那张胖子又有何主意?”

  戴崇华摊了摊手,道:“他能有什么主意?只是让我和御龙商议,安排个合适的人物,先去与那个部落接触一下,看看他们究竟意欲何为,再作打算。”

  于俊亭负着手踱了几步,沉吟道:“提溪之南,那距水银山已经很近了。”

  戴崇华点点头,道:“近在咫尺!”

  于俊亭倏然回头,对侍立一旁的文傲道:“马上叫海龙那边停止对凉月谷的挑衅,如今情形不明,莫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文傲答应一声,匆匆下去安排。戴同知也起身对于俊亭道:“知府那里,还等着我的消息,不能久耽,我先回去了。”

  于俊亭答应一声,又嘱咐道:“先了解一下那支生苗部落有多少人,为何出山,意欲如何,不要轻举妄动。”

  戴崇华答应一声,转身要走,忽又想起一事,回身道:“对了,监州大人叫我接触那叶小天,据我现在的了解,此人没有问题,少年得志,他的野心也是有的,应该可以为监州大人所用。”

  于俊亭现在心系提溪司那边突如其来的生苗人马,无心就此事多做咨询,便颔首道:“你继续接触他,了解的仔细些才好。”

  戴崇华点头离去,不一会儿文傲安排了急赴提溪于家的信使,又回转大厅,于俊亭道:“眼下,还不大明白这支生苗部落因何迁至提溪,不过如果他们要在此落脚,很难说不会影响我们的大计。你再使人向杨天王通报一下这件事情,我们的筹划暂且停下,事关重大,出不得一丝意外!”

  叶小天和李经历待戴同知离开后,也就长街分手,各自回了各自的府邸。叶小天一进门儿,若晓生就凑过来禀报:“老爷,哚妮姑娘和耶老爷子回来了,他们还带了一位引什么勾的老爷子,嘿嘿,他们的名字太怪,小的没记住。”

  叶小天目光一凝,道:“哦?他们在客厅?”

  “是!”

  叶小天举步向客厅走去,到了客厅闪目一看,就见一位黑袍老者正坐在那里和耶佬说话,叶小天和他虽接触不多,但八大长老的名字他都是记在心里的,一看此人就想起,这是和耶佬同时晋位的那个引勾长老。

  引勾佬正和耶佬闲聊,忽见叶小天进来,急忙趋身上前晋见,此时厅中并无下人侍候,他便大大方方向叶小天施礼道:“属下引勾,见过尊者!格哚佬部已迁至提溪候命,属下受众长老所托驻于该部,听候尊者谕示!”

  叶小天微笑道:“引勾长老辛苦了,我的谕示只有一条:‘在那里,站住脚!’”

  ...

TOP

0
  第22章 糖衣炮弹

  提溪之南是青屏山,自此向南翻越重重山岭,便是思州府了。此思州与两百年前的思州已经不是一回事,当时的思州囊括了四府之地,统称思州府,而今的思州辖地只有当初的四分之一了。

  青屏山上,准确地说是青屏山半山腰上,格哚佬部落正在大兴土木,建设他们新的家园。格哚佬这个老丈人很给力,叶小天叫他在提溪左近山中扎下营寨,他则直逼山脚。

  前方就能看见水银山了,水银山前的于家和水银山后的展家、杨家都已派出探马窥伺他们的动静,只有凉月谷果基家没有动静,格哚佬部落的人对他们的探头探脑不闻不问,只管用心建造着自己的寨子。

  要说起来,凉月谷果基家原来也是生番,并不在思州、思南两府的辖治之下,属于天不收地不管的山中野民,不过他们渐渐迁徙到世俗界并被地方土司纳入治下,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持续了大约一个世纪。

  这样一来,他们的转变就非常缓慢,别人的认识、认同和接受是一步步缓缓改变的,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点点改变的,没有人觉得突兀,适应过程很自然。像格哚佬部落这样呼啸而来的还是破天荒头一回,难怪周围各大部落都觉得有些失措。

  张胖子只觉得自己○,w↑ww.今年特别倒霉,事情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也不是本历年呐,怎么就这么衰。戴崇华和御龙商量半天,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去与格哚佬部接触,最后戴崇华只好自告奋勇,亲自前往。

  戴同知是张铎的心腹,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那这个使节不是他就是御龙,也跑不到第三个人身上去。而且他和于俊亭又野心勃勃地预谋对付张铎。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也怕生出变数,这才主动请缨。

  张胖子可不管去的是谁,总之有人替他解决问题就好,马上就授权戴同知全权代表他同这支突然从十万大山深处迁出来的野人部落接触,探明他们的心意,以便做出应对。

  叶小天这里却悠闲的很。清淤挖渠的事已经步入正轨,自有刑厅小吏代为负责,刑厅现在每天能接一到两桩案子,太大的案子没有,大多是民事纠纷、经济纠纷。处理起来比较轻松,又逐步提高了刑厅的存在感,不致让人忽略了他叶推官的存在,恰恰好。

  叶小天便把空余时间腾出来,陪同引勾佬饮宴、游赏、观光。叶小天地位太高,引勾佬受他热情款待,还真的是从心里感觉不自在,诚惶诚恐地在叶小天陪同下逛了几天铜仁府,山珍海味、锦衣玉食。却有种活受罪的感觉。

  叶小天也看出了他的不自在,便让苏循天和毛问智代他陪同引勾佬和耶佬到处游玩,这两位爷,一个是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魔头。一个是深牢大狱也能自得其乐的妖精,陪两个土都埋到脖子的老头子找点乐子,那还不是轻松自如。

  引勾佬在铜仁府虽然玩得逍遥自在,却也牵挂着格哚佬的部落是否已经扎根落脚。急于返回提溪,为此一再向叶小天请辞,叶小天只是不放。执意要尽地主之谊,经引勾佬再三请求,叶小天终于松了口,让他明日便可返回格哚佬的部落,今日便是他在回提溪前的最后一天了。

  今天苏循天和毛问智又很热情地来邀请引勾佬出游。引勾佬连续多日出外游玩,虽然所行所至赏心悦目,身子终究是有些乏了,但是听说今日所去之处不必离开铜仁城,再加上盛情难却,便又跟着他们出了门。

  待他和耶佬乘着轿子,跟着苏循天和毛问智转过几处街头,赫然发现前方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又有无数的符箓旗帜迎风飘扬,竟是到了一处道坛。

  轿子落下,苏循天和毛问智一人陪着一个,把引勾佬和耶佬引下轿子,随着那络绎不绝的人群往前走。

  苏循天道:“两位长老,今日有一位长风道人在此举行罗天大醮祈福法会,铜仁及周边许多信徒都来赴会,十分热闹,咱们正好瞧瞧。”

  引勾佬昔年曾游历过天下,倒也听说过罗天大蘸祈福法会,这是道教中最为隆重的法会之一,道家《无上秘要》称:“三界之上,渺渺大罗”。“罗天”是指三界之上的大罗天,是天外之天,最高最广之天。

  “醮”是道教祭祀三清、四御,五星列宿等天神地祗的一种仪式。以“罗天”为设醮之名,是说请降的神灵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参与醮仪的道士和朝香祭祀的道教徒人数众多。

  不过毕竟不是同道,引勾佬觉得参与别教法会,哪怕只是旁观,都是对蛊神的不敬,所以从未参加过。如今已经被苏循天和毛问智领了来,再加上做了长老后心态与往昔有所不同,略一踌躇,便不曾反对。

  罗天法会供奉一千二百位尊神,延请了铜仁府周围所有有道的全真分别主持九坛,众多信徒香客皆来参与,盛况空前。法坛四周人头攒动,挥袖成云,主坛就是由近来在铜仁风光无限的长风道人主持的。

  此时的铜仁府,还鲜有人知一支生苗部落迁徙到了提溪,即便知道,在这些普通百姓的心中,也不会明白那意味着什么。更不会觉得这对他们的安宁和太平会产生什么影响。

  长风道人筹措大笔资金办这罗天大蘸祈福法会,乃是出于王宁的授意,如果依着他的性子,早卷了这笔钱溜之大吉,花光之后再换个地方装神弄鬼了,奈何现在他在王宁的控制之下,只能乖乖任由摆布。

  王宁在全力地神化长风道人,他知道播州的杨应龙、铜仁的于俊亭,俱都是崇信道教的人,所以要倾心打造一个活神仙出来,为他们所用,他所图的并不是一点点眼前利益,而是有更长远的规划,试想他们能隐姓埋名潜伏葫县那么久,做什么事会没有耐心呢?

  长风道人虽然不乐意,可小命捏在人家手上,也只得乖乖听命。他出场的时候比其他道人都要威风,前方还是十六名弟子开道,身后紧跟着清风、明月两道僮,甫一出场,众多信徒弟子便纷纷顶礼膜拜,黑压压跪倒一片。

  引勾佬眼见这道人一出场便有这般威风,讶异之余,眸光中便隐隐透出一些羡慕。苏循天偷偷瞄了他一眼,摇头晃脑地赞叹道:“长风道人真是威风,便是咱们铜仁的张知府出巡也没这般威风吧!”

  毛问智道:“别说知府了,就是皇帝出巡也没这么威风啊。再说了,皇帝出来,跪的未必都是愿意跪的,只是不敢不跪。大家可是心甘情愿向长风道人下跪的,这才是活神仙!”

  苏循天道:“听说那佛家的大德高僧出门,也是无数人礼赞膜拜,威风的紧呢。不管到了哪儿,不管信不信该教,地方上的名流,官府里的大人,都是礼遇的很,要知道得罪了他一个,可是得罪了无数的该教信众啊。”

  毛问智道:“嗨!你说俺大哥,那也是……那啥,他要是亮出身份来,是不是得有更多的人礼拜恭敬?”

  苏循天自从向叶小天密报他姐夫蓄谋对付叶小天的阴谋之后,就被叶小天引为了绝对的心腹,如今业已知道叶小天的真正身份。听了毛问智的话,苏循天“嗤”地一声,道:“凭什么?”

  毛问智不服气地道:“凭什么,你说凭什么?这长风道人虽然有名气,可在道家天下名观那么多观主中也排不上字号,俺大哥那可是……,就不说俺大哥了,就眼前这两位长老,那也是教里排前八的前辈,长风道人在道家排得上前八吗?就是这两位长老,也比长风道人尊贵几分啊。”

  苏循天拉了拉他的衣袖,压低了声音,却让引勾佬和耶佬依旧听得清清楚楚:“你这个呆子,别胡言乱语的。蛊教躲在深山老林里,除了山中那些苗人,谁知道他们是老几,又怎么会恭敬礼遇。”

  引勾佬和耶佬听了苏循天这番话,老脸上登时有些不自在。

  叶小天早就觉得蛊教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通过教义把山民们约束在深山里,比起王侯将相、地方豪强,简直逊毙了。在山窝窝里充大王,统治者们没有得到太多的物质享受,又让信奉他的人困顿艰苦,简直是害人害己。

  要活得有滋味,就得走出来,融进去。山珍海味,锦衣玉食,叶小天如今都叫他们享受过了,再让他们亲眼见到别人的威风八面,不怕勾不起他们的,人只要有了,就一定会有改变自己的动力。叶小天的糖衣炮弹,可是一颗接一颗,不要钱地往下砸。

  长风道人披八卦道衣,仗七星宝剑,踏上高台,行罡斗步,关告投文,上达天庭:“一启天尊:教化众生。尊道德,戒贪欲,守清静,纷争杀伐不起,百姓安居乐业。二启天尊:演说经纶。开道缘,启智慧,识天机……”

  长风道人在上面演的有模有样,引勾佬和耶佬却已无心看下去,两人掉头他顾,漫步走去,一颗种子已经在他们心底悄悄种下……

TOP

0
  第23章 大人物的一闪念

  第二天一早,引勾佬离开了叶小天的府邸,离开的时候,铜仁的繁华已经在他身上打下了烙印,长风道人的风光同样在他心底打下了烙印。或许这烙印还不够深,但这只是第一步。

  所谓腐蚀,就是要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入彀才算高明,如果让人引起警惕,那就落了下乘,叶小天自有后手,只要他的心防已经有了缝隙,叶小天就有办法把这个缝隙撬得越来越大。

  格哚佬的部落奉叶小天的令谕大迁徙时,神殿按叶小天的吩咐给部落拨付了一批金子,这笔金子也由引勾佬带到了叶小天府上,这是从深山金矿里采撷的金砂原矿。

  这处矿产藏在深山之中,由于生苗部落居住在四周,素来不为外界所知。这个矿的金砂纯度很高,几乎不用再加提炼。但是如果拿这么纯的金砂原矿出手购物,恐会引起有心人猜疑,所以叶小天没有急着出手。

  在引勾佬赶到铜仁的当天,他就派人去知会了清浪街的“大亨杂货铺”,请大亨到铜仁一见。叶小天想把这批金砂交给大亨,由大亨帮忙暗中采买农具、种子、布匹、油盐、粮食等物。

  在格哚佬的部落能够自力更生之前,有了这些东西,就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他们的生活。叶小天的目的是想引领这些虔诚奉◎⌒,ww≦w.他为主的山民走上文明、富足的生活,而不是在山里过半野人的日子。

  他本以为大亨会来得很快,没想到大亨姗姗来迟,引勾佬离开一天后,大亨的信使才赶到,告诉他自家少爷正在路上,原来大亨之所以这么慢,是因为他把家也搬来了铜仁。

  以前大亨就跟他说过,铜仁城比葫县大。更适宜他大展拳脚,有心搬到铜仁去,只是磋砣再三,始终难以成行,如今叶小天先行了一步,大亨终于也下定决心,搬来了铜仁。

  好在大亨早就做着搬迁到铜仁的准备,屋舍等地方已经由他设在铜仁的分号代为办理完毕,此时搬来也不显仓促。两兄弟终于在铜仁再度聚首了。

  六龙山七玄观,王宁和洪百川依旧下着棋。

  王宁布下一子。对洪百川道:“令公子搬到铜仁来了?”

  洪百川点点头,道:“这孩子早就有心迁来铜仁,只是一直没有成行。他搬来才好,我便有了借口过来和儿子同住,省得时不时的就得借口忙生意,赶来铜仁这边。”

  王宁苦笑一声,道:“是我上了杨应龙的大当,真以为他经营东北的要害之处乃是葫县,才让大哥做出错误的决定。谁想到他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真正着眼处乃是铜仁。”

  洪百川道:“怨不得你,看他对葫县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谁会想到其中有诈?田氏不也上了他的当么。否则田家何必一再派人前往葫县。只是,如今他已和铜仁几家土司搭上了线,希望我们还来得及掌握他的一举一动。”

  王宁道:“我们终究是迟了一步,现在再想在他们中间楔钉子。插内线,已经来不及了,大哥想利用一个道人。为的就是这个?”

  洪百川也布下一子,微笑道:“不错!很久以前的帝王将相们,在做出重大决策或者出兵远征的时候,都会求神问卜,以预测吉凶。而现在的许多帝王将相……还是一样要求神问卜的,呵呵……”

  洪百川所言倒是半点不假,地雷、雷击,有点天象变化,皇帝就要咨询钦天监,下罪己诏,大赦天下,涉及到一些重大决策或者军国大事,岂有不求神问卜的道理。

  王宁憬然道:“原来如此。”

  洪百川道:“只要长风道人能被他们看重信任,早晚有求他占卜的一天。寻常的消息我们或许得不到,但是一些重大消息我们却一定能够知道,而我们所需要的,不就是真正重要的消息么?”

  ……

  此时的贵阳洛旺河,正在举行龙舟节。河滩上是一条条完整的杉木挖成的龙舟,舟长七八丈,宽度却仅三尺,雕有龙头凤尾,龙头上顶着男根、鸟形、或鱼形的标志,以示祈子求嗣、鱼水之欢等等。当然龙角上也会刻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吉祥话。

  岸上摆着一张方桌,桌脚上绑着去掉了树叶和枝皮的树枝、雨伞、红布、纸钱和一把青草,方桌上供着白米一升,褪了毛的白公鸡一只,香炉前还有三杯水酒。

  一个白袍老者手持三柱香,向天默默祷告着,旁边的巫师一探手,左手抓着白公鸡,右手抓了白米,抛洒向一条条龙舟,口中念念有词地祭奠龙神,施法已毕,便挥刀斩下鸡头,把鸡向排列整齐的龙舟一抛。

  那白袍老者见状,便把大手一挥,威风凛凛地喝道:“开始!”

  鼓声如雷般响起,沙滩上无数摒息观看的观众顿时发出海啸般的呐喊声,着上身,扎着红腰带、红头绸的小伙子们一个个鼓起腱子肉,抬起龙舟飞也似地冲进河水,趁那龙舟还凭着惯性向前滑动时便麻利地跳上船,划起了船桨。

  白袍老者笑呵呵地走向搭在沙滩上的三层看台,看台上搭着棚子,棚子上还系着红绸,这就是主办龙舟竞渡的贵阳大豪们观战的地方。

  白袍老者一到,看台上的人齐刷刷地站了起来,因为这白袍老者姓安,他是土司之王。如果说贵州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土司就是一百多条神龙,那么他就是龙王。

  安老爷子在三层看台上百余权贵豪强肃穆地注视下坦然走向他的位置,走到一半时,他忽然站住了脚步。在他左手边是一对璧人,男的丰神如玉,女的笑靥如花,正是田彬霏和田妙雯兄妹。

  一见老头子站住,田氏兄妹忙向他行了一礼,齐声道:“老爷子好!”

  安老爷子笑眯眯地看看他们兄妹,道:“听说有一支生苗出了山,到了提溪司境内?”

  田氏兄妹对视一眼。田彬霏讶然道:“我兄妹不知此事啊,老爷子从哪儿听说的?”

  安老爷子笑眯眯地点了点他们,道:“你们两条小狐狸,要和老头子耍心眼吗?铜仁那个小胖子应该吓坏了吧,你们田氏是他的旧主,那个小胖子一定会求到你们头上的。”

  田妙雯眨眨眼,乖巧地问道:“那……如果真有生苗出了山,张知府问计于我们兄妹的话,老爷子觉得,我们田氏该怎么办呢?”

  安老爷子笑眯眯地道:“张家的小胖子胆子小。你们兄妹的胆子可不小,难道也被吓住了?安慰安慰他就好了嘛,生苗出山,依老夫看,未必是坏事,顺其自然就好,顺其自然就好啊!”

  田妙雯还待再问,安老爷子已经继续向前走去,三人这番言语声音并不高。岸上观众正发出如雷的呐喊声为参赛的龙舟队伍加油,是以并无他人听清三人究竟说了些什么。

  安老爷子是何等身份,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田氏兄妹又岂会等闲视之。安老爷子入座后,众人也都一一落座,田彬霏和田妙雯对视一眼,都是一脸茫然。饶是他们一个聪明绝顶,一个兰心惠质,也不理解安老爷子话中的深意。

  土司王特意止步。对江河日下,渐已屈居四大天王之末的田氏两兄妹亲切说话,看在他人眼中,也只当是老人家对田氏的没落有恻隐之心,所以特别关照,谁也没有想到三人所谈的竟是在许多铜仁人眼中也不值一提的一件事。

  ※※※※※※※※※※※※※※※※※※※※※※※※※

  戴同知去了提溪,戴李叶三人组便少了一个人,时常聚在一起的就只剩下李经历和叶小天两个人了,二人本就相熟,官职地位也相当,倒是相处非常融洽。

  这一日吃罢酒,又推拿一番,李经历觉得精神奕奕,不好好发泄一番实在对不住他日渐痴肥的身子,便兴致勃勃地欲往烟花柳巷中去一展身手。叶小天不好此道,二人便中途分了手。

  叶小天看时光还早,此时衙门里又没有要紧事,便信步来到西城,查看清淤进度,这清淤确实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事情,要把那郁积了五百多年,粘性极大、吸力极强的腐泥从地下用人力一锹一锹地掘出来,极为耗费时间。

  清淤工地不远处一片空矿地面上,已经被裕记圈起了一大片临时的厂区,丁掌柜的几乎把他在郊外的砖瓦行暂且停工,全员转移到了城内。

  叶小天带着侍卫信步走进砖瓦行,就见一进门左右两边就是两个浅坑,几个小孩子牵着水牛,在坑里踏来踏去,泥猴儿一般。

  这些从地底挖出的淤泥适用烧砖,但是也不是完全不需要“和炼”,因为它还需要加入一些其它的东西搅成一体才能制作砖胚、瓦胚,只不过因为是粘性十足的淤泥,只需稍加和炼,不需小半天的搅和。

  叶小天一瞧这么多的童工,有的磕磕绊绊走道都还不太利索,不禁皱起了眉头。再往前去,就见有更多的孩子在从事搬砖的工作,虽然他们年纪小,力气小,可是蚂蚁啃象,搬运的砖瓦实也不少。

  丁掌柜的满面笑容地送一位富绅出来,这富绅家里要起一座新宅子,刚刚在这儿订了一批砖瓦,一见叶小天来了,丁掌柜的赶紧向那富绅告一声罪,便向叶小天迎过来。

  叶小天蹙眉道:“丁掌柜的,你怎么……用了这么多的少年人?”

  丁掌柜的笑道:“是啊!都是些父母忙于生计,无人看管的娃娃,成群结伙地跑到砖瓦行来捉迷藏、玩泥巴,我看他们无事可做,又影响做工,干脆就让他们帮忙做事情了,每日能领几文工钱回去,他们的父母都高兴的很。”

  叶小天本来对丁掌柜役使儿童有些不满,不想丁掌柜的竟当成恩德炫耀。仔细看看那些孩子,一个个蓬头垢面,破衣烂衫,家境可想而知,想必他们能做工赚家用,爹娘的确是很满足的。

  叶小天向一个流鼻涕的小童招招手,那小童见那个给他们发工钱的大善人对这个年轻人都很礼敬,马上乖巧地跑过来,叶小天弯下腰,问道:“你在这里做工挣钱,你爹娘同意么?”

  小童擦了擦鼻子,很自豪地点点头,道:“嗯!爹娘说,我长大了,能给家里挣钱了,很有出息!”

  叶小天笑笑,又问:“那你挣了钱,打算做什么呢?”

  小童道:“我要读书!我爹说,要想有出息,就得读书识字,可是现在家里穷,请不起先生。”

  叶小天想到年幼时他家里也请不起先生,上不起私塾,父亲把他兄弟俩带到大牢,为了让那些犯官们教他们识字,便陪着笑脸给犯官们跑腿的经历,不禁心中一酸。

  小孩子跑回去继续搬砖了,叶小天望着那些小孩子寒酸的衣着、单薄的身影若有所思:“我这个推官既然连清淤挖渠这等不务正业的事儿都干了,便再多一桩也无妨,干脆不务正业到底吧!”

TOP

0
  第24章 秀才遇见兵

  “你要开办书院和武会?”

  张胖子嘴巴张得就像一头快要渴死的河马,于家和果基家的事一直没有解决,两个部落间的争端每持续一天,都是在削弱他的威望和影响:两个小弟大打出手,他这个老大却无法解决,那他还算老大么?

  这时候,生苗又来凑热闹,一向缩在深山里,既不接近山外人也拒绝山外人接近的半野人居然出山了,而且出现的地点恰恰就是水银山那座活火山附近,张胖子更是焦头烂额。

  这个时候,叶小天紧急求见,说是有紧要大事相商,张胖子还以为他有什么紧要消息,却没想到叶小天竟然向他提出要开办书院和武会,张胖子只觉一阵蛋疼,这有个屁的紧要啊。

  叶小天道:“其实不是下官要办,而是新近迁来我府的葫县大富绅罗公子想出资捐建一所书院及一处武会,以攘助我铜仁府推行教化,以示对知府大人的支持,下官只是攘助其事。”

  叶小天道:“我铜仁府现有一处官学,余外尽是私塾。能上官学者皆为官宦子弟。能入私塾或聘请西席入府教授者皆为富有人家。而贫苦百姓子弟纵然有心接受教化,却也不得其门而入。

  是以,罗公子与下官商议,开办一所只针对贫穷百姓人家子弟的书院,建造书院和聘请先生的费用皆由罗公子及本府开明士绅们捐助,学生不用花一文钱,教会他们读书识字,将来纵然不能取得功名,能写会算也好谋生。

  至于武校,是考虑到我铜府府最庞大的行业就是水陆运输,百行百业中执此业者独占四成有余,而其它各行业共占六成不足,长途运输,总要孔武有力懂些拳脚者为佳,再者有些孩子或因天资愚钝确也不擅读书,故为书院之补充。”

  张大胖子努力听了半天,总算听明白了一句话,就是既不用他花钱也不用他操心,只需他点点头。于是张胖子点点头,道:“成,既然如此,你去办就好了,无需本府同意。”

  叶小天道:“大人,那武会到是可以随时开办,可是开办书院却不同于开办私塾,总要院、道诸公暨本省学政首肯,方有资格开办,不请示府尊大人,下官岂敢越权上报。”

  张胖子不耐烦地道:“行了,本府已经首肯了,你自去拟道条陈,本府给你呈上去就是!”

  叶小天本来还想到张胖子好出风头,可以怂恿张胖子担任书院院长,这样他会更上心些,但是见他此刻心不在焉,颇不耐烦,这话便没说出口,反正他已答应,便答应着退了出来。

  叶小天刚出来,就见戴同知臭着一张脸,由一个皂隶扶着,一瘸一拐地走过来,叶小天讶然道:“啊!戴大人回来了!戴大人辛苦,大人这是怎么了?”

  戴同知一见叶小天,悻悻地道:“野蛮人,不开化的野蛮人,简直是不可理喻的野蛮人呐!”

  叶小天茫然道:“小弟何时得罪了戴大人?”

  戴同知道:“我不是说你,我是说那些生苗。哎哟!”戴同知说话间,足踝又崴了一下,疼得他哎哟一声,对叶小天道:“我急着去见知府大人,回头再与你分说。”

  叶小天道:“好!既如此,我去知会李经历一声,今晚为同知大人接风。”

  望着戴同知一瘸一拐的背影,叶小天纳罕不已,知府大人此番派戴同知去提溪,只是试探格哚佬部落出山的用意,双方不该发生冲突才是,戴同知怎么这副模样,莫不是我那“老丈人”难为了他?想不通啊想不通。

  张胖子刚把叶小天打发走,戴同知就走了进来,一见张知府,便推开搀扶他的皂隶,来了个“金鸡”,向张知府施礼道:“府尊大人,下官回来了。”

  张胖子奇道:“崇华,你……怎么成了这般模样?”

  戴崇华苦笑道:“一言难尽啊!”

  张胖子道:“来来来,看坐,坐下慢慢说。”

  戴同知单腿跳到一张椅子前,扶着扶手慢慢坐下,这才向张知府解释起来。

  戴崇华赶到提溪,立即上山寻那迁徙出山的部落,探问之下方知该部为格哚佬部,戴崇华向部落百姓自报身份,由他们引见给了他们的族长格哚佬,于是双方开始了一番鸡同鸭讲的对话。

  戴崇华彬彬有礼地对格哚佬道:“格哚佬族长,本官是铜仁府同知,知府大人获悉你的部落出山,特意差遣本官前来问候,不知你们的部落因何迁出深山呢?”

  格哚佬高举双手,神圣庄严地:“伟大的、无所不能的蛊神降下神谕,我族所在的地方将有大灾难发生,并为我们虔诚的信徒指明了新的生存吉地,就在这里,我们遵照神谕而来!”

  格哚佬说着,还让一个浑身插满羽毛的鸟人拿了一个龟壳来给戴崇华看,戴同知左看右看,就是看不明白上边烧裂的纹路,能向这些半野人传达出内容如此丰富的信息。

  戴同知便好言相劝道:“格呐佬族长,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神明指示你们,京城才是你们宜居的吉地,难道你们还能跑到京城去盖房子?是不是请神明在深山中另外给你们指示一块吉地呢。”

  戴同知本以为格哚佬部和其他部落之间发生了战争,兵败逃难,又或者是该部落的驻地发生了什么天灾。

  如果是这些原因,那都不是问题,山中生苗的生活方式非常简单,活动区域也有限,一个部落占领太大的地盘没什么用处,两个部落的战争结束后,他们自会迁回本来的驻地。

  如果是因为原来的驻地发生了天灾,那问题也不大。容他们在此居留一段时间,最长一年半载,原驻地的生态恢复,他们也还是要回到原本驻地,可是他们迁徙的理由是神谕,谁知道那见鬼的蛊神什么时候会再降一道神谕,让这些愚昧无知的野人回老家。

  戴同知说完,马上发现格哚佬和旁边那个浑身插满羽毛的鸟人用一种很不屑的眼神看着他,仿佛在看一个愚昧无知的野蛮人,戴同知被他们看得很不舒服,便道:“格哚佬族长不明白我的意思?”

  格哚佬撇撇嘴道:“你以为神明就像和你做生意的买卖人,可以讨价还价?”

  戴同知耐心解释道:“格哚佬族长,你要知道,这个地方属于铜仁府,归提溪司管理。如果是一户两户的流民逃难到些,那自然是不碍的,但是整整一个部落迁徙至此,那就万万不可以了。”

  格哚佬纳罕地道:“为什么呢?”

  戴同知深深地吸了口气,道:“这个问题就复杂了,涉及到路引、户贴、黄册、赋税、徭役等等问题。何为路引呢,就是出外务工、经商、游历所必需的证明。何为户贴呢,就是记载户主、乡贯、户等、丁口……”

  戴同知滔滔不绝地讲了半天,讲得口干舌躁,这才停下来喝口水润润嗓子:“格哚佬族长,你明白了吧?”

  格哚佬点点头,欣然道:“我明白了,可是……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戴同知一口水“噗”地喷了出来,咳嗽半天,才强抑不耐地解释道:“因为百姓皆有户籍,你的户籍在哪里,你就得在哪里,如非官府同意,是不能迁徙他地的。”

  格哚佬茫然道:“可是我们从来就没有户籍啊。”

  戴同知窒了一窒,恼羞成怒道:“但是你们不是一直住在山里么?”

  格哚佬:“不错!然而伟大的、无所不能的蛊神现在指示我们要离开那儿,所以我们出山了啊!”

  戴同知气极败坏地道:“你们上上下下老老少少几千号人,要吃要喝、要穿要住!你们突然冒出来,那本来属于本地人的东西就要少了,猎物会变少,耕地会变少,那他们该怎么办?”

  格哚佬哈哈大笑,道:“原来你担心的是这件事,不用担心,不用担心,神明为我们指明道路,我们还要用自己的刀劈开荆棘,用自己的双腿去趟开它才行。谁不愿意,那就来吧,要么杀光我们,要么被我们杀光,简单之极。”

  戴同知无力地吼道:“我们知府大人是不会同意你们迁徙至此的,你们必须离开!”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格哚佬还有他旁边那个鸟人,以及众多的野人全都勃然大怒了:“你们的知府有什么了不起,难道他比伟大的、无所不能的蛊神还要厉害?你这是大逆不道,你这是冒犯神明!”

  戴同知在众口一辞的唾骂声中,在漫天飞扬的唾沫星子里面落荒而逃,因为走得甚急,下山时崴了足踝,直到现在还没好利索。

  张知府听完戴同知的话,一张胖脸登时又纠结起来。其实在这个年代的西南地区,可谓地广人稀,土地利用率极低,不要说是一个几千人的部落,就算再加几十万人也安置得下,但那是在人口缓慢自然增长的前提下。尤其是山外的土地各有所属,哪怕它荒芜着,任由草木生长,岁岁枯荣,都没问题,但是要把它交给别人,谁会答应。

  张胖子头疼地扶住了额头,苦恼地道:“就没有一点好消息让我开开心么?”

  戴同知道:“好消息也是有的,因为格哚佬部落突然出现,提溪于家和果基家已经偃旗息鼓、歇兵罢战了。”

  张胖子脸上一喜,戴同知又道:“但是格哚佬部要是赖着不走,恐怕于家和果基家就要与他们开战了!”

TOP

0
  第25章 在那里,站住脚

  铜仁和提溪的联系骤然变得密切起来,每日里快马往返,传递着消息。生苗出山的消息终于隐瞒不住渐渐流传开来,不过铜仁城的百姓对这件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生苗出山而已,又不是番邦外敌打过来了,有什么好惊讶的。说起来大家只是久不来往,彼此生疏了,五百年前说不定还是一家呢,那感觉……就像一个从小没有见过面的远房表弟搬到了他们隔壁村子。

  这个民族历史实在是太久远了,以致千八百年前的事,他们聊起来也像是说起他们小时候的事,既陌生又亲切,而没有什么遥远的感觉。真正感到紧张的,只有张家和于家。

  提溪司那边有张家的分支,提溪长官司长官就是张铎的本家堂弟,那里还有于家的分支于家寨,至于第三方势力就是凉月谷果基家。格哚佬的部落要迁至提溪,挤占的就是他们的领地,压缩的就是他们的生存空间。

  戴同知狼狈而归,张铎便命提溪司长官直接与格哚佬部进行联系,双方接触、接洽、磋商、洽谈,如是者十来天∫√,ww@w.,消息不断传送至铜仁,累的马瘦毛长,终于拿到了格哚佬部的最终答复:

  格哚佬同意,既然他们出了山,就按山外人的规矩,纳入铜仁府管辖,接受铜仁府的管治,可以让户科到他们的寨子为他们造册登记,建户贴、黄册,正式成为铜仁府下辖的一个部落。

  但是作为交换条件。格哚佬要求父母官向他刚刚迁来的部落提供粮食、农具、种子,并且派遣人员教习如何开梯田、种庄稼,而且他们还要求和凉月谷果基家一样,不纳粮、不服役,只向直属的土司老爷缴纳供奉。

  这样的条件张铎怎么可能答应,提溪司的地盘分成三块,最大的一块就是他张家的,靠近水银山的那一块则是于家的,另外凉月谷果基家占有一小块,凉月谷的主要领地还是在山里。

  格哚佬部要在那儿落地生根。建山寨、开梯田,狩山打猎,这就是从于家、张家和果基家的饭碗里抢吃的,这张饼一共就那么大,多一个人来分,其他人就要少一块,就算他肯答应,果基家和于家肯答应么?

  至此,张铎的绥靖政策彻底破产。打破了一切幻想,唯有选择兵戎相见了。张铎立即传檄全府各地土司,命他们赶赴铜仁议事,以便合各路土司的兵马。讨伐格哚佬部。

  格哚佬的部落本来是住在深山里的,官方户籍名册上全无记载,属于黑户,虽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官府没有能力把它的统治延伸到深山老林里去。但这样一来也方便他们对格哚佬部采取行动。

  此番讨伐,张铎自己就能做主,只要能迅速平息此事。就不会引起朝廷注意或插手,其他各地的土司也不会掣肘。即便被朝廷察知,也可以答复以平息地方小型骚乱,他可以放手施为。

  哚妮听说了这件事,惊慌地对叶小天道:“小天哥,张知府要召集各路土司讨伐我爹呢,这可怎么办,小天哥,你还是快下令,命其他各部支援吧。”

  叶小天摇摇头,道:“抛开教中的关系不谈,你爹这么多年,总也交下一些朋友吧?如果需要,他会请人帮忙的。这件事,你不要管,我,也不能管!”

  叶小天起身向外走去,见哚妮依旧一脸慌张,便安慰道:“你不用太担心,张知府才是最怕出事的那个人,所以就算他赢了,也不会把你爹怎么样!”

  哚妮望着叶小天的背影,想不通叶小天为什么要舍易就难,想了许久,她的眼睛渐渐亮起来,她明白了,她相信小天哥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神谕,小天哥拒绝动用尊者的权力也是神的一个考验,是对她父亲是否虔诚的一个考验。

  叶小天当然不会无聊到替神去考验他老丈人是否虔诚,在他做出让生苗出山的决定时,他就预料到不会那么轻松,不流血、不奋斗,就能让别人拱手让出自己的地盘,太不现实。

  然而困守深山,那些心地纯良质朴的山民只能变得愈加愚昧落后,继续被山外的世界远远抛在后面,总有一天他们将落得一个猴子般供人戏耍奴役的悲惨下场。

  而一步步接触,通过交往、交际、通商、联姻,长远规划,步步渗透,历数百年自然进化来进行这一过程,谁能确保他的继任者会继续贯彻他的主张?若是他老爹现在要求他回京继续当狱卒,他肯定不会去,这么孝顺的他都不敢保证一定顺从父亲的期望,他凭什么这么相信他的继任者?

  所以当张铎决定用武力把格哚佬部赶回深山,传檄全府各地土司的时候,叶小天并没有给予格哚佬更多的指示,正如格哚佬当初出山时,他也只是指出要去哪,至于怎么去、用什么理由,如何站住脚,他一概不管。

  格哚佬部只是他数十万子民中的一小部分,他要是想当个事事亲为的老妈子,累吐了血也只能成为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山外的世界繁华、富庶,远比深山的艰苦条件要好。这里的人有鲜丽的衣服,有花样繁多的饮食,有跑得飞快的车子,也有复杂的人际关际……

  那些山民和他们的族长、酋领、长老们,他们今后所需要面对的,不再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禽兽蚊蝇,但也不是一路坦途,他们要掌握新的谋生技能、他们要打交道的,是远比山石树木猛虎群狼更复杂的同类,他们需要适应,需要学习在山外世界中活下去的本领。

  “在那里,站住脚!”

  当格哚佬派人向叶小天请示的时候,叶小天传给他的依旧是这六个字,至于怎么做,他没有给予任何指示或者提供任何建议。这时候。他正一心忙于筹建书院和武会,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有时候,大人物一动念,仅仅是一个念头,可能就会有点石成金、呼风唤雨的效果,会有许多地方,会有无数的人,因为他的这一动念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和命运。

  但他想做的必须是他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否则就是异想天开,超出了他所能控制的范围。他的想法就只能变成激进和跃进,会有无数的人或者许多地方,因为他这不切实际的想法而受害。

  叶小天现在就是一个大人物,虽然是隐形的。或许是和那个搬砖孩子的一番对话触动了他的童年回忆,他想……也许可以做点什么,就是这一动念,便有了建造一所平民书院和武会的提议。

  但是叶小天请求建立书院的公文递到贵阳学政那里,就被驳了回来,根本没有机会送达朝廷。受到院、道诸公的众议。

  贵州学政是由贵州提刑按察使兼任的,按察使大人是王浩铭,和江南大儒崔象生是同门,对叶小天一向没有好印象。这次见叶小天一个主管刑名的推官居然上书建议设书院,便把大笔一挥,只批了四个字:“不务正业!”

  由于王浩铭的正职是提刑按察使,主管一省刑名。公务繁忙,所以还有一位副学政署理学政的日常事务,他见那请示上面还有铜仁张知府的签押。而学政大人批驳的语气又太过不屑一顾,便为他转圜了一下。

  这位副学政洋洋洒洒地列举了十几个问题,以证明铜仁不能建立书院,诸如书院乃藏书、教学与问道三者俱备的学府,这位铜仁大善人罗大亨藏书多少?聘请了几位大儒?可有研究道德学问的本事等等。

  叶小天的初衷只是想让那些目不识丁的孩子长大了不至于是个睁眼瞎,能写会算就可以了,他要做的其实是普及教育,并非精英教育,他根本就没指望以他的办学能力会出几个当秀才、举人、状元的弟子。

  他上哪儿去购买足堪称为书院的大量藏书?他上哪儿聘请足够份量的大儒来此坐镇讲学?作为一个七品推官,而且在士林中毫无威望,这是他有钱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秋池问明叶小天心意,不禁笑道:“东翁,以书院为名确也招摇了些,就算最小的书院至少也得一位博学鸿儒坐镇才名符其实啊。既然东翁只是想让这些孩子识字读书、能写会算,那也不必以书院为名了,咱们建个私塾就好,只不过一般的私塾不过十几二十个学子,我们的私塾要大的多,既然不能称院,称之为校以区别于么塾就是。这样也不必需要院、道诸公和学政大人批准!”

  叶小天被他一言点醒,叶小天做事本来就是看重目的和结果,并不在乎过程和手段,先前只是他对办学方面全无经验才想不到这一点,现在有了李秋池的提醒,叶小天干脆撇开官府准备单干了。

  叶小天立即让李秋池选择校址,以便建造两所学校,一文一武,专门招纳那些无钱读书,每日混迹街头玩耍的孩子,并且委托黎教谕帮他物色读书人充当教席,叶小天的要求不高,没有功名也可以。

  对于叶小天的这些举动,铜仁官绅两界并非一无所知,只不过大多数人都只是冷眼旁观地看笑话,在他们看来,这位叶推官一定是发了神经,跟着一个有钱没处花的罗大胖子瞎折腾。

  在这土司满地走,土舍多如狗,出身就决定命运的地方去推行教化,能建立甚么文教之功呢,能凭此晋位升官吗?

  此时的铜仁,确实是土司满地走,土舍多如狗,因为张知府传檄各地,共商出兵大计。土司们之间偶尔会有小打小闹,但是各路诸侯联合讨逆的把戏,一百年也碰不上一回,是以各地土司纷纷赴会,铜仁城里自然随处可见贵人。

  这一日,李秋池遍览铜仁后,终于选定了两处地方,文校的所在位于府学之东,府学之东原本是一片稀疏的林区,按照李秋池的说法,在毗邻府学的地方建学,可以让他们文校的学子们熏陶向学之风。

  可是叶小天早就见识过府学、县学里那些凭恩荫入学的土司少爷们是何等模样,他很怀疑让自己的学生离这些少爷秧子们那么近,能熏陶到什么向学之风,不过看那地方倒还幽静,而且本是空地,建造校舍快易,便答应下来。

  至于建立武会的所在,却与叶小天的府邸很近了,因为这处地方也在东山,只不过叶府在山阳,武校在山阴。这处地方叶小天没有去察看,直接就按李秋池所方定了下来。

  在叶小天看来,读书当然应该讲究些环境,清幽安静,能让人心无旁骛才好。至于练武却大可不必如此讲究,一个武人这般讲究那还练的什么武。叶小天拍了板,资金又充足,两处校舍马上同时动工了。

  叶小天并未想到,一时动念所做的这个善举,最终回馈了他什么。在两处校舍动工以后,他的注意力终于放回了衙门,因为各路诸侯已经纷纷赶到铜仁城,张知府的议盟大会就要开始了!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8-6 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