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架空历史] 晚唐【作者:木子蓝色】(完本)

0
  第655章 众将拥戴


  “职下等皆以为朝廷下旨拆分镇**之举实属乱命,此定非皇帝本意,一定是田令孜这个阉贼蒙庇圣听,谗言惑君。职下等以为,这等乱命无须遵守。更何况,眼下正是灭高句丽之紧要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职下等愿意一起联名向朝廷上书,请收回成命。”

  辽河东岸,李璟正坐在新建的检阅土台之上,这是为即将到来的阅兵式修建的高台。不过现在,这片平原校场,却已经先成了球场。各军都组成了球队,展开中秋马球赛。现在这场是开赛第一场,控鹤骑军与银枪效节军两支精锐骑兵部队各自派出精英组成的马球队,正一决高下。

  李璟与镇**高层齐来观战助威,李振坐在李璟的旁边,却是毫无兴致观看这精彩的马球赛。

  皇帝一道圣旨传下,李振突然就成了登莱镇镇**的新节度使,转眼间,就被架到了火上烤。

  若是说李振对这镇**节度使之职不心动那是假的,可他几乎想都不用想,就明白这件事情的严重姓。李璟坐镇登州的时间看似不长,镇**这支军队组建的时间也不长。甚至治下的这十六州,大部份都是这一两年时间内打下的地盘。

  可李振做为李璟一直以来的第一谋士,却十分清楚,镇**不比其它地方。这是一种全新的模式,李璟以军队起家,以商贸壮大。士、农、工、商、兵,早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又稳固的利益链条。

  没有人愿意这个利益链条被打破,镇**的二十万军队,享受着比神策军还要好的待遇,怎么会愿意舍弃这一切?

  李振也不愿意,节度使之位虽然很有**力,但他现在在李璟的麾下,同样权位不断上升。他在镇**的位置,并不比新节度使的权势低。

  况且,李璟虽然接旨后还没有过什么动作,但是李振却知道,林威、林武、王重已经先后见过李璟。另外李璟的诸门人,王彦章和高思继等人,也都进见过李璟。而周德威所领的胜捷军和林武的银枪郊节军,加上王重的捧曰军,还有李居义的控鹤军,都有调动。

  李璟看起来兴致盎然,对马球赛十分热情。

  他使劲的拍了下巴掌,欢呼场上的一粒绝妙长传配合进球,笑道:“天子诏书经过三省所发,代表着大唐朝廷,就是律法。我等做为臣子的,自然是须遵守的。”

  李璟还是接旨之后,头一次公开发表自己的想法,顿时整个大包厢内,李振、敬翔、林威、王武等一众高级文武都凝视静听。

  “皇帝撤消了安东大都护府,拆分了镇**,新立五藩,提拔老师与兴绪等为五镇节帅,又给诸将授以五镇帅府高级幕职,以及诸州刺史等职。这是皇帝对诸位功劳的赏赐,大家尽管接受就是。”李璟看起来心情不错。

  不过在座的诸文武却没有人轻松的起来。

  李璟就是镇**,没有了李璟,也就没有了镇**。

  崔芸卿看了看李璟,也有些猜不透这个门生的想法。不过眼下这个时候,他知道自己应当说点什么。站起身,崔芸卿笑道:“老夫年纪大了,不耐烦公务,正准备致仕颐养天年,朝廷的这个任命,老夫是无法接受了。”

  有崔芸卿表态,李振和敬翔、盖寓、郭承安这另外四个新任节度使,也都纷纷向李璟表示,坚决不接受朝廷的新任命。

  “郡王,镇**不能分,今曰若是郡王退一步,田贼便拆分了镇**。等没有了镇**在手,那个时候田贼又岂能放过郡王与我等?千里流放都不可求,只怕死无葬身之地也。”盖寓高声说道,他当初就拥李克用反过唐,现在自然瞧不起唐朝的节帅之位,他更期待的是能拥李璟反唐。

  在他看来,以李璟的能力,夺取天下并非不可能。做个从龙元佐,开国功臣,岂不胜过唐朝的一个节度使。更何况,他这样的反唐贼子,李璟若是倒下,他肯定也逃不过清算。

  “干脆反了算球!”头发半白的郭承安也干脆大声喊道,他本就是辽南卑沙城豪强,根本算不得唐人。跟着李璟,不管从哪方面讲,那都是极不错的。既然如此,那不如干脆反了。更何况,他早看出,李璟根本就没打算就此交出兵权的打算。在他看来,李璟眼下的表态,不过是想要试探下人心。既然如此,那他自然得表明立场。

  李璟确实有观望人心的打算。

  对于李璟来说,自从当初选择做一个军阀之后,就早料到迟早会有这样的一天。

  不过幸运的是,这一天一直到今天才到来。

  这给了李璟很多时间,让他能够走到今天,真正有了可以反抗的本钱。

  李璟确实早有反心,但一直到现在还没反,只不过是李璟觉得只要不是万不得已,便潜心发展扩充自己的势力。虽然这几年,每年向朝廷上交了不少的钱粮,但也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正是靠着这时间,李璟从一个小小的登州,再占有了辽南。然后又取了辽东,再取淄青。本以来取了淄青之后,朝廷便有可能要来调他,他也打算真到了那个时候就要朝廷翻牌。

  不过朝廷却让他多有了一年的时间,让他不但夺下了辽西,还把蓟、檀二州也拿下了。

  到了现在这一步,李璟占据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幽州东北部。

  若是朝廷不下这道旨意,李璟甚至还打算继续发展,把高句丽、契丹灭了之后,稳固发展个几年,等黄巢彻底乱了大唐之后,再来收拾山河。

  不过,事情果然不会总是这么一帆风顺的。

  不过,朝廷想要削掉镇**,却也并不让李璟害怕。毕竟李璟其实早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了,能拖到今天,李璟已经完全无惧了。

  真正到了掀底牌的时候了!

  不过不得不说,田令孜拆分镇**,然后任用李振等人的策略很不错。

  李璟也不敢保证,李振等人是否会对此心动。

  自接旨之后,李璟就在看,他在看诸将的反应。

  镇**有近十万精兵,真要造反李璟也不怕,李璟担心的还是内部不稳。

  再坚固的堡垒,往往也是从内部攻破的。

  不过现在看来,人心可用。李振、郭承安等还是向着他这边的,连他一向担心的崔芸卿和盖寓这等,都是坚定站在自己这一边的。

  “天子圣驾即将前往东都洛阳,郑从谠和崔安潜张自勉将率两万兵马前来辽东。”李维通报骁骑司所知道的消息,“天子将带三万神策军至洛阳,还将沿路召集各镇精兵至少两万随驾。而郑从谠的两万兵马,将有郑从谠的河东军,另外还将调崔安潜旧部忠武黄头军,以及张自勉的旧部颍州军。三军两万人马,另外还将调夏银拓跋党项骑兵、天德赫连吐谷浑骑兵、此外还有大同的安庆、萨葛、和契必三部骑兵。河东、忠武、宣武三镇之兵两万,五部蕃骑一万五千。总共三万五千兵马,其中骑兵两万,步兵一万。”

  “来者不善!”听到郑从谠带的不止两万兵,而且居然还调了五蕃骑兵前来时,众人心中都不由的冷笑一声。很明显,郑从谠调动这三万五千精锐入辽,绝不是冲着高句丽或者契丹人来的,他们这是奔着镇**来的。

  如果李璟交出兵权,那么郑从谠就会负责监视镇**裁军。

  如果李璟不肯交兵权,那么他们肯定就要举刀向着镇**劈来了。

  “郑从谠率河东与五蕃骑两万兵出大同,入草原,然后入辽西。崔安潜与张自勉则率一万五千人沿济水直奔淄青。”

  “郡王,当立即从此撤军,兵马分驻平州、营州以及淄青。”

  “河北诸镇现在什么反应?”李璟突然向李维问道。

  李维微愣了一下,想了想后道:“魏博镇和天德镇对于朝廷任命郡王为河北道兵马元帅、观察大使,有些担忧。义武镇则是表示支持,义昌镇没什么反应,卢龙镇反应最大,刘岳和李全忠听到这个消息后,已经在整兵备马。”

  “这是好事。”李璟突然轻笑出声。

  想了想后,李璟又道:“郑都统到来之前,至少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觉得我们还是先把高句丽灭了再说。”

  “郡王,此事不可。如果不能在一月内灭掉高句丽,我们就有可能腹背受敌啊。况且,在西面,还有一个契丹大敌。”李良出声反对道。

  盖寓也提议道:“职下以为,眼下还是当以朝廷之兵马为主。不如主动出击,只要击败郑、崔二人,然后上表朝廷,拒绝解散镇**,想来到时朝廷也只有收回成命。”

  李璟摇摇头,“不,我意已决,一月之内灭掉高句丽!”

  诸将看着李璟,都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大帅这个时候心中究竟是在怎么想的。

TOP

0
  第656章 图穷匕乃现


  马球比赛结束之后,李璟拒绝了诸将的劝说。当天晚些时候,却又先后单独召见了李维和公孙兰,张承宗、刘守谦、周德威、李居义,以及诸门徒等。

  没有人知道李璟与他们谈了些什么,但第二天起,李维和公孙兰便消失不见。

  大唐乾符五年八月。

  中秋之后,河北道诸道便一直都显得有些死气沉沉和压抑。

  镇**大帅李璟在东北捷报连连,收辽东,复辽西,夺蓟檀。原本在河北南面的登州李璟,转眼间就从海上登陆辽东,然后转了一圈,到了他们的北面。先是取了平州,现在更是取了营州和蓟檀。

  李璟的镇**已经进入了幽州,强大的卢龙军,现在只剩下了半数之地,在李璟的铁蹄面前匍匐颤抖。范兴隆死后,卢龙军还剩下了刘岳和李全忠,但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再这样发展下去,幽州镇早晚将完全落入李璟的手中。

  这本来已经是件很糟糕的事情了,但更糟糕的是,朝廷刚刚居然下诏拆分镇**,要收了李璟的兵权和地盘,然后把李璟送到河北来做元帅。

  在河北道五镇,几乎每一个握有兵马权力的人,都能嗅到某种不详的味道。

  河北诸镇都是些听调不听宣的藩镇,虽然先后几次被朝廷打的臣服,但说到底。依然还是割据一方。朝廷如果有剿匪平叛。调他们也兵他们也会听调派兵。但如果朝廷要收税。或者是干涉各镇内部事务,却是根本没的谈的。

  各镇现在早已经是节度使位世袭,军职世袭。

  连这些衰弱的河北藩镇,都不容朝廷插手藩镇事务。

  可现在朝廷,却要解除拥兵二十万,据地十六州的如今天下第一强藩李璟的兵权。

  所有人都闻到了一股战争来临的味道。

  河北道夹在朝廷和镇**的中间,一旦战火燃烧,难免不殃及池鱼。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幽州城节度使府。

  “大帅。”李全忠从莫州一路赶来,这个时候也顾不得担心刘岳的威胁了。一路赶来,他的脸上,有掩饰不住的焦虑。

  刘岳瞥了他一眼,缓缓说道:“天还没有塌下来。”

  “大帅,朝廷要解除李璟的兵权,拆分镇**,这事情大帅当知道吧?”

  “这事情早已经是天下皆知了,又不是什么新闻。现在连燕报上都登了。哪会不知道。”

  李全忠焦虑道:“大帅,某最近听到一个传闻。据说,朝廷削藩是真,但不是要削镇**,而是要削河北藩镇。所谓的解散镇**,不过是李璟向朝廷献上的削河北诸藩的险恶计谋。”

  刘岳心中一惊,“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大帅想想,以李璟如今手中的兵马地盘还有充足军械钱粮,再有刚刚攻取辽东辽西的声势功劳,朝廷怎么可能说解散镇**就解散,特别是眼下李璟可正在灭高句丽的紧要关头之上。现在朝廷谁真正是李璟的对手?”

  “你究竟听到了些什么风声,快细细讲来。”刘岳先前还只是担心朝廷和李璟若是大战,他这幽州难免要夹在中间难过。可现在听李全忠一说,他却不由的惊的面色发白。

  李全忠连忙道:“有消息传,其实现在外面关于解散镇**的消息都是假的,全是愰子。据秘密消息传闻,李璟在年内就能结束辽东战事,灭掉高句丽。李璟与朝廷秘议商定,朝廷假意发布解散镇**的消息,然后天子率神策军移驾洛阳,再以郑从谠率河东军与五蕃骑兵入幽州、义武。然后以崔安潜和张自勉率军攻魏博。”

  “而李璟,则一举率军兵分两路,一路入山海关,攻幽州,汇合郑从谠。一路从淄青渡黄河攻义昌镇。朝廷多路兵马,同时杀入河北,务必要一举剿灭河北诸藩。”

  刘岳长吸一口冷气,一时觉得这不可能,但想想却又觉得十分可能。

  起码,如今李璟声势正隆,朝廷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突然要解李璟兵权。

  反倒是河北诸藩镇,在宪宗时诸藩镇与朝廷连年对战,虽然最后朝廷也打的无力再战,只得承认了他们的割据。可诸藩也早不如当初,要不然,这些年也不会对朝廷那么恭敬,上供不断,而且几次朝廷调兵,他们都派兵参与。

  可说来说去,河北诸藩也确实与其它藩镇不同,起码诸藩镇都是割据自立,父死子替,不受朝廷管束。

  若是朝廷想趁眼下之机,借李璟之势灭掉河北诸藩,这也绝非没有可能之事。

  毕竟,前两年李璟入幽州朝廷就没管过,后来甚至还任李璟为幽州节度使,后来更是派了陈敬瑄率五千禁军来幽州。从那就可以看出,朝廷确实有想收服河北诸藩的打算的。

  “大帅,某听说李璟现在还在攻打辽东城,你想想看。若是朝廷真的要收李璟之兵,他现在岂还会有心思继续围攻高句丽人?而现在李璟接了旨,却没事人一样的继续围攻辽东城,从这可以看出,李璟有恃无恐啊。他的凭证是什么?只怕他正等着朝廷兵马的到来呢!”

  “那我们该怎么办?”刘岳冷汗直冒忧心忡忡道。

  “当年宪宗削藩,河北能够保全,全靠河北诸藩进退一体,攻守同盟。”李全忠说道。

  “攻守同盟?”刘岳讥讽的笑出声来,“当初李璟攻幽州时可没有人来帮我们。再说,就说那成德镇的王景崇,他的祖父娶的可是宣宗的侄女寿安公主,据我所知。王景崇对朝廷十分恭敬。还有那义武军和义昌军。都是朝廷击败成德军后分割出去的。他们可是对朝廷极为恭敬。”

  “王景崇对朝廷恭敬不假。那是因为当初成德军几次战败和内乱,才使得当初河北三藩镇中最强的成德军一分为三,反成了最弱的一镇,因此才不得不对朝廷恭敬。可心里,成德军才最希望能恢复过去。不瞒大帅,我所说的消息,就是成德军节度使王景崇派人告诉我的。他希望,我们河北诸镇。至少是我们卢龙、成德、魏博三镇能联合起来,订立攻守同盟,一起对付朝廷的进攻。”

  “赵国公打算怎么办?”自从范兴隆死后,蓟檀丢失后,刘岳的压力极大,镇**已经到了他的眼皮底下,随时能打到幽州来。眼下,他已经退无可退了。

  “仿效当年五王结盟之事,三家结盟。”

  西京,长安!

  八月初应天节过后。就传出皇帝要亲征的消息。

  不过皇帝亲征,各种准备的工作繁多。原本一开始决定带两万神策军,到了此时,也已经一改再改,变成了神策军加上关中及河南各镇军队一起,以及随军的宫人内侍民夫等等加一起十万之众。

  十万人的队伍,需要的车马粮草等,自然也是极多。

  各项准备工作进展不快,这使得到了此时皇帝都还没有离京。

  可是长安城中,却早已经有谣言说李璟造反,甚至有说北都太原失守,天子被困洛阳的消息。

  然后又有人说河北藩镇已经起兵叛乱,甚至有说黄巢已经打过了长江,围困天子在洛阳城中的不是李璟,而是黄巢。

  总之各种各样的消息都有,谣言满天飞。

  “算卦的,你算的准不准?”

  老道傅青山正坐在坊街的树荫之下,那块算命的家什就靠在树上,正有些犯困,却突然听到一个炸雷般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抬起头,只见一个光着膀子的七尺壮汉站在面前,虎背熊腰,一脸凶相,特别是那一双肌肉股股贲起的胳膊上,更是刺着青。

  左胳膊上刺着“生不怕京兆尹”,右胳膊上刺着“死不怕阎罗王”。

  一看到这人,老道士眼中不由的精光一闪。低声道:“最近蘑菇什么价?”

  壮汉左右望了一眼:“比牛肉罐头便宜。”

  “天王盖地塔。”道士又道。

  壮汉马上回道:“宝塔镇河妖!”

  道士左右观望了一下,“怎么来这里接头,这太危险了。”

  “事情紧急,大老板和二老板都从东边来了,有紧急任务,召集所有七级权限特工回巢。”

  道士脸色一变,没有想到大老板和二老板居然都到了,而且要召集京城七级以上特工会见。他心知这事可能与天子东征,以及会言的镇**拆分有关。点了点头,壮汉假装算了一卦,然后骂骂咧咧的说卦算的不好云云的走了。

  没一会,老道便也收了卦摊,消失在了街道之上。

  夜幕降临,东市旁的平康坊便又是不夜之城。

  虽然长安天黑宵禁,但平康坊门关闭之后,坊内街道却是不禁夜行的。

  坊内无数的青楼妓院都已经挂满红灯笼,还有诸多的酒楼、赌坊也都是夜不闭店,通宵营业。

  其中一家著名的舞阁的后院,今晚不时的有人悄悄到达,由守候在此处的几人接入院中假山下的地下室中。

  若是有熟悉长安街面上的人物在此,一定会惊讶的发现,今夜悄悄聚在此处的,居然全都是一些长安街上著名的人物。

  这其中有本领高强的神偷,他们所吃的水果都是宫中的贡品,如洞庭桔,岭南荔枝等。

  还有武功出神出神入化的老者,平时住在城内一个偏僻的角落,偶尔露上一手,也是十分惊人。

  也有几个年轻漂亮的女子,平时专门租下高档的住房接待有钱的公子,每当公子的钱快花完了,人就退房不见了。

  更多的是街头的闲人,这些人都刺青纹身。除了白天那个胳膊上刺着生不怕京兆尹,死不怕阎罗王的壮汉外,屋中还有一个浑身刺着白居易诗的文刺青者。除了这两人。还有刺左青龙右白虎等等的。

  那个算卦的老道也在。除了他这个老道。屋中还有好几个光头的大和尚,甚至还有几位女冠和几个光头的尼姑。

  这些市井三教九流,足有上百人之多。平时都是百万长安街道上的三教九流,此时却全都聚集一起。

  众人到齐之后,又有两个披着斗篷的人前来。

  解下斗篷,却是一男一女。

  男的就是众人口中的大老板李维李子俊,女的则是二老板公孙兰。

  这里便是镇**骁骑司的一处秘密据点,而此时听令前来的。不但有镇**训练出来的特工密探,也有如公孙兰梅花卫的梅花内卫,西河郡主李惠儿的丽竞门杀手。

  “天字第一号密令:入宫刺杀天子!”李维扫过一遍密室中的众人,虽然只有一百余人,但这是为了安全起见,这次召集的至少都是七级权限的特工密探。在骁骑司系统中,每一个七级的特工,都属于高级特工了。

  李维的话虽然惊人,但没有人怀疑李维的命令。

  特别是李维与公孙兰一起前来,并出示了李璟的金龙令之后。更不会有人怀疑。

  天字第一号密令,这是最顶级的任务。

  要想入宫行刺天子。这将是一件极难的任务,但命令以下,就无人会拒绝。

  要入宫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但对于骁骑司来说,也并非不可能。在经过半天的商议之后,众人找到了一个进入宫中的计划。那就是先利用骁骑司名下的一个秘密的染坊。这个染坊属于骁骑司的一个据点,里面的人是骁骑司的密探。这个染坊承担向宫中供送染紫色织物的原料紫草。

  “把人藏在紫草车中,上面盖上紫草混入大明宫,进去之后,先找个地方藏起来。待到深夜之后再听号令一起统一行动,大明宫中殿堂林立,躺个百十来人都没有问题,而且我们有详细的宫中地图,只要进去了,就不怕找不到皇帝。”

  经过一天的准备,第二天正是染坊送紫草入宫的时间。经过仔细准备,送草的车经过改装,里面有一层暗箱,可以把人藏在里面,而不会被发现。

  事情本来一直很顺利,但是当车队进入其中一道宫门检查的时候。

  有一个守门宦官却发现了可疑之处,紫草本来是很轻的东西,即使满满一车也没多大的份量。可今天的运草车,却每辆都有超重的现象,车印很深。

  “停下!”

  宦官拦下了车队,“把紫草卸下来,我要仔细检查。”

  “公公,这么多紫草要是卸下来的话,只怕耽误了时辰啊。还请公公行个方便,这是孝敬公公喝茶的。”染坊的张间连忙上前,掏出一小袋金币,约有二三十枚的样子。

  那宦官收下钱袋,一转身却依然冷冷道:“把所有的货全都卸下检查。”

  众人都没有想到这宦官居然收钱不办事,眼看着计划已经被打乱。张间只好匆促行事,一把扭断了这个宦官的脖子,藏在车中的李维等众人也纷纷跳了出来,手持兵器干脆杀了起来。

  李维让公孙兰带一部份人按地图去攻打弓箭库,以夺得兵器补充。他则率另一部份人朝清思殿直杀过去。

  一时间,大明宫内杀声四起。

  李维与众人的目标是清思殿。

  此时,据宫中传出的线报,天子李儇正在清思殿中打马球。

  侍奉李儇的宦官见一伙不明身份的刺客呼啸着杀了过来,急忙退入清思殿中,关紧院门。

  田令孜急忙报与皇帝,有刺客杀入宫中。

  李儇与田令孜一阵惊慌过后,田令孜请得李儇口谕:“速去左神策军营。”

  皇帝所在的清思殿紧靠着大明宫东墙,左神策军营就在清思殿北面,相距不过三百米。而且田令孜正是左神策军中尉,左神策军的人几乎都是他的人马。

  李维等人被挡在宫门之外,坚持了片刻,左神策军营已经有神策军闻讯而来。两边对战片刻,公孙兰率另一部人马,攻下了弓箭库,取了弓弩赶来。

  两边合在一直,顿时声势复振,第一批赶到的百余神策军很快被杀死。

  李维派人把尸体堆在宫墙下,筑起尸墙,然后搭人梯越墙进入。

  清思殿中,李儇身边的侍卫一个个的倒下,连田令孜也中了两箭,吓的面无人色。

  天子李儇此时,更是六神无主,神情无措。

  公孙兰看着惊惶失色的年青天子,心头却涌起一股愤怒之情。

  如果她的儿子不死,估计也已经和他差不多大小。可同是昏君懿宗的儿子,李儇做了天子,她的儿子却被淹死在了渭水之中。

  张弓搭箭,扣动弓弦,远处的李儇应声而倒。

  公孙兰正待上去再一剑斩了小皇帝的人头,却听到外面一阵高一阵的喊杀之声传来。李维一身血迹冲过来,一把拉起公孙兰,“神策军马上就要包围这里,立即撤!”

  “风紧,扯呼!”

  李维与公孙兰纷纷撤退,趁着神策军包围之前,拼命四散而逃。

  不少跑的慢一些的,纷纷落网。

  右神策军将士击退了刺客之后,赶入清思殿中,却惊惶的发现,清思殿中到处都是插在地上的羽箭,还有那躺了一地的太监、宫人和侍卫的尸体。

  再往前,便见十几个幸存的内侍正守在天子和田令孜的身边,惊惶大哭,如丧考妣

TOP

0
  第657章 祸水东引

  太液池。

  太液池又名蓬莱池,是李唐最重要的皇家池苑,位于大明宫北部。

  大明宫有前宫和后宫之后,而后宫正是以太液池为中心布局的。太液池有东西二池,池水深达丈余,沿池岸建有四百间廊庑亭台以及院落。在太液池中,更有蓬莱、方丈、瀛州三岛。

  蓬莱池波光百顷,荷香十里。

  深受唐代历朝各代皇帝后妃的喜爱是皇帝嫔妃的休闲消暑之地。

  太液池周边建有多处亭台殿阁,南岸有含凉殿,曾是高宗和武后居住的寝殿,也是皇帝妃嫔的避暑之地。北岸有自雨亭,也是皇帝纳凉之所。东南岸有清思院,院内有一华丽的殿堂,即清思殿,是敬宗时所建的寝殿,德宗曾在此居住。清思殿以南还有绫绮、浴堂、宣徽等殿。太液池的南岸有蓬莱、还周、金銮等殿。

  刚刚发生的震惊大明宫的清思殿刺杀事件,就在太液池的东南岸清思殿。

  眼下整个宫城都已经封闭,甚至继而皇城与长安外城都已经戒严。

  神策军与金吾卫四出,严加警戒。

  大明宫更是宫门紧闭,禁卫随处可见。

  宫中甚至已经有传言皇帝已经遇刺身亡,一时人心惶惶。

  不过,此时的天子李儇。并没有死。

  清思殿中。公孙兰一箭射中了李儇的胸口。虽然天子当场昏死过去,失血极多。但幸运的是,御医赶到之后,发现那支箭射在心中上方,幸好的没有伤着五脏六腑,只是有些失血过多,止血包扎伤口后,皇帝就已经醒来。

  李儇身体的创作并不重。对他伤害最大的还是精神上的创作。

  身在长安城大明宫中,居然都遇到上百人的刺客刺杀,鬼门关走了一趟,差点就丢了命。这让年青的天子惊魂未定,继而雷霆大怒。在自己的皇宫中遭遇如此刺杀,他现在感觉不到半点安全感。

  醒来之后,李儇立即将左神策军中尉田令孜、右神策军中尉西凉思恭,并左右监门卫的将军叫到了太液池中的蓬莱岛上。神策军已经封锁了太液池四周,小皇帝呆在这岛上,才感觉到心神稍安。

  田令孜比皇帝情况要惨一些。他中了三箭,手、肩、腹各中了一箭。流了大量的血。不过也没有致命伤,但同样的惊惧万分,一脸苍白。他以往也对人用过刺杀手段,可现在真正发生到了自己头上时,他立即感到无比的恐惧和愤怒。

  对于此次刺杀事件要负最大责任的当属左右监门卫,其实是左右神策军。

  而监门卫的两位主官,左监门卫大将军正是田令孜,右监门卫大将军张泰此时却不在宫中正在辽东。如此一来,这责任一下子全到了田令孜的头上,特别是他还担任着左神策军中尉之职。

  在这样的情况下,田令孜既惊又惧,前往蓬莱岛一路上脸色灰败无比。

  “爱卿。”李儇脸色苍白的坐在那,目光在田令孜的身上游移。

  田令孜站在那里,心里头一次涌起一阵阵无力感。皇帝召他进见后,一改从前对他阿父的称号,而改成了爱卿。而且进来之后,他一直站在这里,皇帝也根本没有赐他座。从这些变化之中,田令孜很清楚皇帝对他的责怪有多深。

  站在这里,看着渐年长的皇帝,田令孜突然醒悟过来,这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自己陪着玩的天子了。而且他清楚的明白,自己虽然封晋国公,任左神策军中尉、左监门卫大将军等要职,朝中还有卢携、豆卢掾这样的宰相听从。但归到底,他的根本他的凭证依然是天子。

  他不敢想象,若是今日天子命丧宫中之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如果天子身亡,就算没人追究自己的责任,可失去了天子这个最大的依靠,他也将成为无根之木。

  他与天子,是真正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陛下,老奴该死,护卫陛下不周,死罪。”田令孜想明白一切之后,连忙向李儇跪下,低声认罪。

  看到田令孜跪在面前声泪俱下,一脸后怕的样子,李儇对田令孜的愤怒也减少了一些。清思殿中,田令孜也算是忠心护主,还身中了三箭。能杀退刺客,也全亏了左神策军的将士。

  想到这,李儇深吸了一口气,“阿父也受了伤,且先平身,赐座。”

  “阿父,入宫行刺的逆党可都拿下?”

  “回陛下,左神策军将士在宫中当场格杀三十七人,另外搜捕俘虏四十三人,此外还有一小部份逃出宫外,神策军与金吾卫正在搜捕。”

  听说活捉到了四十三个,李儇不由的精神一振。“可查出他们的身份,查审问出谁是幕后凶手?”

  “陛下,此定是李璟派人所为?”田令孜虽然还没有得到审问结果,可却已经一口咬定这些人定然是李璟派来的刺客了。朝廷刚要解除李璟的兵权,拆分镇**,马上就发生了刺客入宫行刺的事情,在他想来,除了李璟,也绝不可能有第二人了。

  李儇听到李璟这个名字的时候,心中也是一阴,虽然并没有证据,但却也觉得田令孜说的有几分道理。

  “加快审问,朕要铁证。”说这话时,天子已经是带着几分怒意。

  原本他对于李璟还十分信任,削藩之事,不过也是存了爱护李璟之意,避免发生君臣相忌的事情。可现在发生了刺杀这样的事情,又偏偏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开始不由的对李璟的忠诚怀疑起来了。

  不过内心里他还是希望这件事情与李璟无关。因此。他迫切的想要知道审问的结果。

  一阵脚步声传来。内侍在外面报道:“禀报陛下,左军巡使王处存求见。”

  听到这个名字,李儇脸上微微有些好看。今日的刺杀之时,最先赶到的便是王处存,与刺客血战,最后杀退了刺客,救了他一命。

  不过他只知道王处存是左军巡使,却并不清楚他的具体身份。转头向田令孜问道:“王将军具体情况阿父可知?”

  王处存是田令孜手下左神策禁军大将,他自然知道这位手下的具体情况。

  说起王处存来,田令孜十分了解。盖因为王处存不但是他手下的大将,也是长安数一数二的巨富。

  王处存的祖辈便一直是长安有名的巨富,财产千万贯。其父亲王宗,因为巨富且多结交权贵显达,并多次向天子进献等,得以天子赐官。先后任检校司空、金吾大将军、左街使,并遥领山南西道节度使。王处存生于如此巨富之家,少年时即侯服玉食。僮奴万数,靠着父亲的地位。荫右军镇使,其后升骁卫将军,以及左军巡使。

  王家在长安极富,且极善经营。当初田令孜将王处存提拔入左神策军中,便是看中他的家财。王处存入神策军后,给田令孜提供了大量的钱财。

  因此,当皇帝问起时,田令孜便说了许多好话。

  听到田令孜的评价,李儇对于王处存好感大增。

  不过王处存进殿之后,却马上奏报一个令他们震惊的消息。

  首先,俘虏的四十三个刺杀,有二十六个看护不力,被他们第一时间自杀了。还好看押的禁军发现及时,连忙控制,最后才保住了十七个杀手。

  “刺客都在衣领上缝了一个毒嚢,被俘后便咬破了毒嚢,据御医查明,是千机引,剧毒,服者立毙。”

  听到这个消息,李儇和田令孜都表情阴沉了起来。

  “其实人呢,可审出了他们的身份,和幕后主谋?”李儇追问道。

  王处存低头回道:“初步审讯发现,这些人并非长安及关中之人。”

  “让我猜猜,他们肯定都是辽东或者淄青人?”田令孜冷笑道。

  王处存却摇了摇头,“不,他们全是河北人。”

  “河北人?”这个结果让李儇和田令孜都不由的一惊,眉头深深皱起。

  王处存继续道:“确实都是河北人,而且其中有几人的身份我们已经查明,乃是刑部通缉的杀人要犯。”

  “河北人,河北人,河北人!”李儇此时情绪复杂万分,也不知道是该松一口气,还是该愤怒。

  弄了半天,居然跑出一批河北人来,难道他错怪了李璟?这些杀手真的和李璟无关?

  “陛下,这肯定是栽巡脏嫁祸之举,一定是李璟干的。”田令孜震惊之后,马上叫道。

  王处存看着震惊的皇帝和田令孜,缓缓的说出了一个更加惊人的结果:“我们对十七个杀手分开严加审讯杀手,终于有了结果,有人供出了他们的身份。也说出了幕后指挥使,据他们交待,幕后主使这次刺杀的是魏博节度使韩简、成德军节度使王景崇、卢龙军节度留后刘岳三人谋划指使。”

  “这不可能?”田令孜完全不相信这个结果。

  王处存苦笑了一下,“初时我们也不相信,但我们对照了这些刺客的供词,却都能相符。而且根据其中几名刺客的交待,我们已经派人去查这些刺客在长安的几处落脚据点。如果他们所供的是实,那么我们就能拿到更多的证据,并捉拿到其它漏网之鱼,那时,便能水落石出。”

  “魏博、成德、卢龙!”李儇低声念着河北三镇的名字,目光中却充满杀机!

  匹夫一怒,伏尸二人,血溅五步。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TOP

0
  第658章 扑朔迷离

  清思殿遇刺第二天,天子李儇下诏,处罚失职的三十五个监门官,笞之。

  雷声大,雨点小。

  按照唐律,这三十五人均应处以死刑,但这三十五名宦官挨过板子后依然担任原职,这显然就是网开一面,充分显示了大明宫中宦官才是势力最大的一方。

  同日,皇帝下令重赏左、右神策军护驾有功人员。其中王存处被加封左神策大将军、长沙郡公。皇帝并授其全权,负责审讯调查行刺案。

  随着审讯和调查的深入,王处存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将此次清思殿刺杀的幕后真凶指向了河北三镇,魏博、成德、卢龙!

  八月二十日,王处存带领禁军突袭了长安城中三家客栈,抓捕了七名漏网刺客。并立即顺藤摸瓜,查到了万年县郊的一个庄园,搜查之后,确认了这就是刺客们的一个重要据点。

  击毙了数名反抗者后,查获了大量的书信以及违禁武器,甚至还发现了几张宫城的地图。

  查获的书信都被加过密,但经过刑部以及六扇门、大理寺、金吾卫、神策军等各方通力合作,最后还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发现的线索,将众人的目光引向了‘大老板’和‘二老板’!

  在王处存等人的不懈努力之下,最终发现,指挥这次刺杀行动的大老板极有可能是魏博镇驻长安进奏院中叫李云的侍卫头

  。而那个二老板,则锁定为成德镇进奏院进奏官王慆的侍妾公孙玉。

  王处存立即带人突袭并查封了魏博镇进奏院以及成德镇进奏院,不过此时李云和公孙玉二人却已经不见踪影。在彻底的搜查了两家进奏院后。王存处又带人突袭了卢龙镇进奏院。结果在这里虽然也没有找到人。可却发现了一个地下密室。密室中查找到一批兵器,甚至是血衣等物。

  而那些兵器,与刺杀皇帝的武器相同。

  深挖细查之后,李云与公孙兰秘谍的身份也被挖了出来,甚至挖出二人在长安发展的一些密谍和线人。

  越查证据越多,这些证据汇集起来,无人把这次的谋杀事件指向了河北三镇。

  而就在随后,刑部的秘密组织六扇门更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情况。

  他们已经对被捕和杀死的刺客身份进行了追查。结果近五十名刺客的身份都得到了证实。

  五十余人几乎全部都是河北人,而且这些人都是些亡命之徒,在三年前,这些人都是关押在魏博、成德、卢龙三镇下各州牢中的死囚。

  可详查之后才发现,这些人都是在差不多三年前,突然就从死囚牢中消失了。按牢狱方面的记录,都是被人劫狱。

  这些人自越狱之后,再没有出现在公众面前,甚至就是他们的家人,更早在他们消失之前就已经全都迁往外地去了。但经过他们查证。这些人的家眷,根本在他们的新地址找不到人影。甚至。查问当地人,根本就没有见过这些人搬去过。

  这么多的人,三年前突然就在牢狱中消失,还全是死囚,再加上他们的家人也消失了三年。查到这里,已经再无线索可查了。但是查到这里,也基本上没什么必要再查,已经可以定案了。

  这是早有预谋的,而且是从三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李儇想来想去,也觉得这个案子已经真相大白。刺客都是河北人,而且全是三年前消失的河北死囚,现在又有各种证据指向河北三镇,加上外逃的三镇进奏院在京人员,而且这个李云和公孙玉又与大部份三镇进奏院的人失踪,更进一步坐实了三镇策划这次刺杀的可能。

  唯一对此不能接受的是田令孜,他心中坚定这次刺杀绝对是李璟策划的。原因当然是李璟不愿意交出镇**的兵权,因此才会铤而走险。

  现在李儇还在犹豫,虽然表面上一切已经查清楚了,可如何处理这事,让他极为头痛。

  眼看着朝廷便要拆分镇**,可在这个时候,河北三镇却暗中行刺天子。心里面,他十分愤怒,想要立即下诏讨伐三镇,可心中又在犹豫。这个时候要是讨伐三镇,那肯定就无法再拆分镇**,收李璟兵权了。

  而且,有田令孜的坚持认为是李璟谋划了此事,也让李儇心中还有些怀疑。

  李儇对参与调查此案的各部下达封口令,在没有拿出一个最后的处置方案前,不许公开刺杀案的所有消息。

  就在这纷纷拢拢之时,驿骑信使一路从辽东赶到长安。

  信使送来了李璟对朝廷进其太傅和河北道元帅的谢表,同时,新上任的淄青抚宁军节帅崔芸卿、镇**节帅李振等五位新任节帅的谢表,余下还有新赐封提升的大大小小上百位官员的谢表。并且随同来的,还有五位新节帅各自向天子进献的大批财物。

  而且李璟也在表中催促郑从谠、崔安潜等早日入辽,接替辽东战场的指挥权。

  李儇看着这些言辞恳切的上表,还有那五份进献礼单中长长的礼物名字,心中对于李璟的那点怀疑,不由的又下降了许多。李璟在这个时候的上表,以及李振等人接任朝廷所授职位的谢表,再加上这些财物,无不说明朝廷拆分镇**的计划已经成功了。

  李振等李璟部下已经接受了节帅之职,而李璟,也已经同意调任河北了。

  如此一来,就越发的证明这次刺杀之事就是河北三镇所为了。

  特别是河北三镇,叛服不常,叛乱的次数可不少,而且宪宗时的削藩之战,这些叛逆的藩镇,便做过行刺之举。派人入长安,当街行刺宰相。结果一个宰相身死。一个重伤。

  延康坊。西明寺。

  西明寺是长安城中有名的大寺,有房屋四千一百三十余间,分四十八院,是长安城中最大的寺院。此地本隋尚书令、越国公杨素宅。大业中,其子杨玄感谋反,诛后没官。唐高祖武德时为万春公主之宅。唐太宗贞观中,赐给魏王泰。泰死后,官市之。显庆元年(公元656年),高宗为孝敬太子李弘病愈立为西明寺。宣宗时,改福寿寺。

  西明寺香火旺盛,每日香客云集。寺中房产众多,因此也有许多读书人寄居于此,甚至大多数房间院子交一笔钱。便相当于租住。

  李维与公孙兰当日从大明宫撤出后,便辗转藏在了西明寺早就租好的这个院落中。

  西明寺本就是佛家寺院,官兵对这些地方比较尊重,搜查不严。二来寺中每日往来香客众多,李维等人呆在这里也不显眼。

  那个胳膊上生不怕京兆尹,死不怕阎罗王的壮汉高泰坐在下首,向李维等人仔细的禀报着。

  “朝廷的那些鹰犬,全是一群废物,果然都如大老板和二老板所预料的一般,完全就是被我们牵着鼻子走。他们先后查了河北镇在城里的三个据点和城外的一个秘密庄园。念奴放在那几处的东西他们都收去了。然后果然按我们留下的线索去抄了河北三镇的进奏院。”

  李维笑问:“三镇都清理干净了吧?”

  “大老板放心,那个李云和公孙玉本来就是魏博和成德镇在京的间谍头目。我们把事情栽到他们头上,再把他们掳走。朝廷的鹰犬找不着他们,不过却会发现他们以前干的一些事情。真真假假,这些鹰犬绝对会以为他们就是这次刺次的指挥之人。”

  这一次的刺杀行动,从一开始就不是真正奔着刺杀李儇去的。如果有机会,也许李维会杀了李儇。但一开始的计划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栽脏嫁祸给河北三镇。

  各镇的进奏院,一般也都有着收集情报的作法。而那个李云和公孙玉便正是两镇的驻京的情报头目。李维他们早就知道这些,并知道不少他们的据点。因此刺杀之后,便开始把朝廷的追查引向这些地方。最后更干脆的把李云和公孙玉等主要人物给提前掳走,使得朝廷以为他们逃跑。

  “宫中的眼线传来消息,行动的弟兄们当场被格杀三十七人,事后又有二十六人自杀,有十七人按大老板的吩咐没有自杀。到现在为止,这些弟兄都还按命令行事,并没有人变节。”高泰作为联络人员,仔细的报告。

  这次行动,一开始制订计划的时候,召集了一百多七级以上高级特工。

  但最后的行动,整个行动队一百多人,除了李维和公孙兰等七八名身手极好的骨干外,剩下的全都是各个高级特工手下的死士。

  这次行动,没有一个骨干落网。因此,李维也根本不担心这些死士会变节。因为从一开始,这些死士便并不知道真正的计划。

  三年前,骁骑司成立之后,李维开始派人到全国各地设立秘密训练营,然后从各州的监狱中劫走,或者直接买通狱卒带走那些极为潜力的死囚。然后把他们的家人秘密转移到登州、辽东安置。

  就如这次的行动队,就全是河北那边训练营带来的死士。这些人一直到现在,都并不知道,救下他们的人是谁。当上面把他们带到长安,并告诉说朝廷要准备削掉河北藩镇,而要他们入宫刺杀皇帝之时,他们并没有多少怀疑。特别是他们的家人都掌握在组织的手里,组织承诺帮他们好好照顾他们的家人后,这些本来早三年前就该死掉了的死士们,并没有人犹豫反抗。

  不管朝廷怎么审,他们也最终只能发现这批人是河北人,三年前是一群死囚,然后被人带到河北的秘密地方训练了三年。更多的信息,就永远别想知道了。

  这个计划虽然一次牺牲了五六十人,但对于李维来说,在暗黑之中行走做事,有时这样的牺牲却是必须的。

  听完高泰的报告之后,李维沉吟道:“朝廷估计已经把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可却到现在也还没有什么动作,看来,我们得给他们再添一把火!”

TOP

0
  第659章 逼反


  八月十六日,李璟在辽东城下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八个军的战兵,加上四个军的团结兵,还有八个军的乡兵,一共二十个军十万兵马齐至辽河东岸集结,然后一路路开过辽河城下,接受李璟与诸将的检阅。

  阅兵仪式过后,李璟又向全军举行授勋仪式。

  获得各级勋功的将士千余,李璟与诸将分别为获勋将士颁发勋章,并赐勋剑。

  一级武骑勋章、二级屯骑勋章、三级骁骑勋章、四级游骑勋章、五级飞骑勋章、六级旅骑勋章、七级勋章云骑、八级羽骑勋章。

  另外还有特别龙骧勋章、特别虎贲勋章、特别豹韬勋章、特别鹰扬勋章、特别凤翔勋章、特别天狼勋章。

  这次颁发的勋章都采用金银镶嵌宝石制作而成,十分的美观大气宝贵。本身就含金量十足,而且所有的这些勋章不但代表着荣誉,还代表着极多的特权。

  根据不同等级的勋章,八等勋章获勋者将被称为勋士,六等特别勋章获勋者将被称为爵士。

  勋士能够享受一份勋士津贴,以及见官不拜,并将获得二十亩免赋勋田

  而爵士不但享受一份丰厚的爵士津贴,见官不拜外,还将获得五十亩免赋勋田。

  每个获勋的勋士还将获得一把勋剑,军械司特别打造的精钢横刀,鲨鱼刀鞘。黄金剑柄。

  而获勋的爵士所获得的更是珍贵无比的大马士革变刀。这些乌兹精钢打造的名刀。还用玉装饰,玉具大马士革勋刀。

  一千多名获勋的将士,其中只有不到百人获得特别勋章,获得八级勋章的也只有三百余人。剩下的,更多的则是获得‘战斗勋章’一枚。战斗勋章授予战斗十次英勇的将士,一次性奖励一笔赏金,剩下的便是荣耀,和见官不拜。

  另外。这次平辽战役,李璟还颁发了辽东战役勋章,所有参加辽东战役的将士都获得一块,做为纪念,并奖励他们的英勇战斗。

  每个获勋的将士,都穿着特别的勋服,佩着勋刀勋将,佩着勋章,在全军面前展示。

  高德贵死后,辽东城头上的高句丽人现在群龙无首。虽然由高德贵之子高安武继高句丽王之位,但明显并没多少威望。外有大敌压城。内城各个实权臣下,高安武的日子很不好过。

  此时站在城头上,看着不远处唐军旁若无人的在城下阅兵,那盛大的规模,鼎盛的气势,让高安武等一众人都个个面色阴沉。契丹将领耶律达更是几次提出要率契丹兵撤离。

  高在镇**停战的这两天,城下的投石车又多了许多。虽然那超级投石器还只有十座,可是那小一点的投石器大大小小的却越架越多,现在整个辽东城四面,已经树起了大小三百多架投石车。

  再看着城下的镇**那不断汇聚的大军,营地更是连绵不绝,数十里长。

  等唐军一旦继续开战,估计他们根本撑不了多久。

  眼下唐军越是不急着攻城,城中的将士越发的士气跌落。

  城外。

  李璟给检阅诸将,并给有功将士授勋之后。请出了张泰,公开向全军将士和随军民夫宣读了圣旨。十万将士根本无法接受皇帝的旨意,一时群情哗然。

  张泰看着那场面,心惊胆颤。这里就如同一堆干柴,随便一粒火星,都有可能引起大火。

  不过让他松了一口气的是,李璟并没有打算引起这场大火。

  李璟在台上向全军将士宣布自己接受朝廷的调任,并大讲忠义等等,还让各军将士听从新任的五位节帅的统领。然后又公开宣布了对镇**二十万兵马的裁军。

  所有的团结军、乡兵再服役三个月之后,将在新年前彻底解散。

  另外的十万镇**,每镇五万人四军,保留两个军一万人为战兵,剩下的两个军则转为团结兵,解散回师,秋冬集训。

  李璟公布了裁军名单。其中水军、控鹤骑兵、银枪郊节军、金甲胜捷军、捧日军、铁林军、黑旗军、神捷军、飞熊、选锋十军,被列在裁军名单之中。

  刚刚还松了一口气的张泰一听到这里,不由的愣住了。李璟所公布的裁撤十军,可谓是他麾下精锐中的精锐了。把这十军裁下来,那镇**剩下的十军也就没剩下什么了。

  他心中苦笑了一下,李璟果然没有这么容易就放下一切的。

  果然,李璟很快又宣布,他暂时将继续留在这里,等待朝廷派来的郑崔二人接任。在此期间,李璟将招募被裁撤的十军做为他的河北道兵马元帅的牙兵,等候交代这里的职责后,一同随他赴河北上任。

  下面原本还激动的将士,马上就安静了不少。其中被点到名的十军将士,心中安心不少。不管要去哪,只要是跟着郡王走就不会错。其它分开隶属于新的五镇的十军,则要沉默许多。至少那些被裁的团结兵和乡兵,都有些唉声叹气。虽然他们当的是团结兵和乡兵,但待遇其实并不差,甚至比其它地方的牙兵都还好。现在被裁撤,不免心中失落。

  李璟又与诸将一起上台说了许多安抚军心的话,虽然不少将士都不满朝廷的这个安排。但是蛇无头不行,李璟这么遵守朝廷的旨意,而且又暗中与诸将召军中的各级军官分别议事安抚交待过,让他们安抚军心。

  这个时候,各级军官保持沉默,支持李璟的决定,下面的士兵虽然一时无法接受,但也无可奈何。总的形势,仍然在李璟的控制之下。

  虽然可能两三月内。现在的情况还不会改变。但想到李璟要离开。镇**一分为五,刚刚还激昂热烈的士气,一下子便低沉了许多。

  接下来的几天,李璟便干脆取消了对辽东城的马上进攻,继续进行休整。

  八月十九日,辽东城中契丹将耶律达乘夜率兵出城北走,高安武不敢阻拦。

  契丹人一走,城中士气越发的低落。城中高句丽人见契丹人撤离。李璟并没有追击,结果人心异动。当天晚上便又有有开城逃跑。接下来的几天,每天晚上都有高句丽将领率部离开。

  过了几天,城中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大白天的就直接闯门离开。

  高安武虽然想要阻止,可几次下来,反而造成了想离开的兵马与守军流血冲突,甚至差点引起全城骚乱。最后高安武不得不让人离开,如此一来,短短的半个月内,城中的兵马已经跑的差不多了。连高德贵原来的老部下。这个时候也料定辽东城无法守住,不断带兵离开。

  九月初。当长安皇帝遇刺的消息传到辽东之时,辽东城中已经剩下不到三万兵马。城中的密谍传出消息,高会武已经完全无心处理军政事务,每天就是醉生梦死,沉于女色之中,完全的自暴自弃了。

  得到这个消息,李璟立即下令擂鼓点将,吹解聚兵,同时派人向辽东城中送达劝降书,让高安武开城投降。给他三天时间考虑,限期攻城。

  这些天李璟没有攻城,其实一直在等候长安那边的消息。

  等了这些天,长安的消息终于传来。表面上,李璟才刚刚收到长安皇帝遇刺的消息。

  可实际上,李璟现在与长安之间早建立了一条交通线,快马每日早晚传递消息。从长安到辽东城下,李璟五天就可以收到长安的消息。这条通讯线,几乎能达到极限的一日千里传递。

  早在半个月前,李璟就已经收到了天子遇刺的消息,得到李维的密报一切按计划中进展。

  也正因如此,李璟这段时间才会这么个悠闲安稳。

  不过朝廷开始一直没有公开皇帝遇刺的消息,直到不久前,李维与公孙兰在一家暗中秘密控制的长安小报上突然揭密公布了天子遇刺的消息。

  李维不但通过这份小报公开了天子遇刺的消息,还把朝廷已经查出刺杀幕后之人是河北三镇的消息也公布出来。甚至把诸多原本保存在六扇门中的证据一起公布出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谁也没有想到,一份小小的报纸,居然能爆出这样的猛料来。

  自从登州建立报馆,发行报纸之后,从东往西,各地不断的开印报纸,京城长安这样的地方,百万之家,办报当然更有前途。到现在,长安城中大大小小的报纸有二三十家。一开始朝廷对报纸是不闻不问,到后来的管制,再到后来的重新开放,使得现在长安的报纸虽然比较谨慎保守,但同样成了长安达官百姓们获取诸多新闻的重要途径。

  秦报原来只是这其中一家小的不能再小的报社,拥有的全部员工只有三个人。发行量更是只有三千份而已,可当秦报用当天全版的篇幅公开了这件朝廷一直在保密中的刺杀天子案之后,立即就火了。

  各家报社纷纷转载,当天,秦报增印了一万份,全部售光。

  第二天,朝廷前来调查时,秦报三人就已经完全不见了踪影。

  但他们引起的轩然大波却越来越大,第二天长安的三十多家大报小报,甚至连周刊杂志也全都发行了增刊和号外,连篇累牍的报道河北三镇刺杀天子案。

  同时,更有几份报纸还把宪宗时藩镇派刺杀入长安当街刺杀宰相的事情翻出来。

  也有那些消息灵通的,更直接把朝廷连日来的一些兵马调动信息给登了出来。

  刺杀发生之后,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北都留守郑从谠召集五千河东兵,并集结了夏银节度使拓跋思恭的党项骑兵、天德节度使赫连铎的吐谷浑骑兵,此外还有安庆、萨葛、契必三部骑兵。正向卢龙镇妫州方向进发,兵马足有两万精锐。

  而同时,吏部尚书崔安潜也奔赴河南,与张自勉在许州集结了宣武、忠武一万五千兵马,向黄河一线进发。

  同时,这家报纸还报道,关中的神策军也调动频频,另外洛阳方面也传来消息,河中、河阳、义成、昭武等军也在动员。

  所有的这一切,似乎都直指河北三镇。

  这些报纸的猜测,更加证实了先前秦报说的河北三镇行刺天子的报告。

  还有报纸更加指出,其实三镇刺杀天子,一切只因为天子要仿宪宗皇帝削藩。并公布了先前皇帝对李璟和镇**的处置调动,声称,朝廷拆分镇**只是第一步,拆分镇**后,便是对付河北三镇,并把朝廷任李璟为河北道兵马元帅,以及郑从谠与崔安潜等各种兵马调动的事实做为依据。

  至于有人说朝廷调动这些兵马,是为了派他们入辽增援,讨灭高句丽之事,却是没有人相信的。以李璟和镇**的能力,小小的高句丽早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哪还需要朝廷千里迢迢派兵前去讨伐。

  那份报纸编辑一口咬定,这不过是朝廷的假途灭虢之计而已。河北三镇看出了朝廷的打算,所以想要来个鱼死网破等等。

  不得不说,这番带着阴谋论的言论,却是得到了长安无数官员百姓的支持。

  甚至当天,长安无数官员雪花似的上奏朝延,请立即发兵征讨河北三镇。更有官员上奏,这个时候,应当暂时停止拆分镇**之带来,让李璟暂时继续带领镇**,让他率兵先放下高句丽,先入关助朝廷扫平河北三藩。

  田令孜当天下令金吾卫查封了那几家言论过火的报馆,同时下令所有的报纸发行前一律得先送交大理寺审。审核通过才能发行!

  可不管朝廷方面如何处理这些报社,这个时候,朝廷已经无法再隐瞒保密刺杀事件了。面对天下的议论纷纷,还有官员们的群情汹涌,一致声讨河北三镇,李儇和田令孜都须要立即拿出一个应对措施来。

  而就在这个关健时刻,卢龙军行军司马李全忠,突然向义武军发难。

  成德军王景崇、魏博军韩简与卢龙军刘岳各出兵支持,四路兵马突袭一直忠于朝廷的义武军,易定二州易手,义武军节度使侯固被突袭兵败身亡。

  前后只用了十天时间,四路兵马就灭掉了辖治易、定二州的义武军。

  随后,李全忠自称义武军节度使,并把其原来辖治的瀛、莫二州中的莫州交给刘岳。

  一时之间,整个河北,除了南面的义昌军,其余四镇皆反!

TOP

0
  第660章 一字王、天策上将

 
  乾符五年八月,河北传言天子意欲削河北三藩,卢龙刘岳、李全忠,魏博韩简,成德王景崇等都忧心忡忡。

  同月,刺客行刺天子,朝廷追查之下,所有证据皆指向河北三镇为幕后策划指使之人。消息传到河北,三藩震动。对于这栽脏陷害,三镇更加认定这是朝廷在制造口实,做为出师之名。

  同时,三镇发现,河东的郑从谠率五蕃骑兵逼近幽州。而崔安潜也在河南集结兵马,直指河北。另外东都、河阳、大同、河中、昭义、义成、义武诸镇也是兵马频频调动。

  另外刘岳探马侦知,辽东的李璟分派一支精锐骑兵万人正从辽河东渡过辽河向西而来,一路通过辽西走廊,正是直奔关内幽州而来。

  各种各样的消息加在一起,终于使三镇认定,朝廷是真的在谋划一次极大的动作,准备一举平定三藩。

  在这种情况之下,三藩最后都不肯坐以待毙,选择了先下手为强。

  九月初,控制着河北卢龙军莫、瀛二州的李全忠与三镇的刘岳、韩简、王景崇约为盟友,并约以土地传子孙。

  随后,李全忠突袭义武军帅府牙城驻地定州,同时,刘岳、韩简、王景崇也派兵助战。

  只用了十天时间,李全忠在收买了义武军节度使侯固的几名将领帮助下,很快就攻破了定州,随后易州也夺取。

  九月中。李全忠将原控制的莫州交给刘岳。据易、定、瀛三州自称义武军节度使。

  刘岳据幽、妫、莫三州自称卢龙军节度使。

  成德军节度使王景崇据镇州、深州、翼州、赵州四州。魏博军节度使韩简据魏州、博州、相州、贝州、卫州、澶州。

  四镇共据十六州之地,订立攻守同盟。

  同月,四镇在深州滹沱水边会盟。

  在这次会盟上,四镇仿当年四镇结盟称王事,卢龙节度使刘岳自称燕王、义武军节度使李全忠自称翼王、成德军节度使王景崇自称赵王,魏博节度使韩简自称魏王。

  四镇以实力最强的魏博节度使韩简为盟主,联合对抗朝廷。

  这个消息快马加鞭报到长安之时,顿时引起一片慌乱。

  当年德宗削藩。结果削出了二帝四王之乱,连长安都丢了,朱泚据长安称秦帝,李希烈则据汴称楚帝,卢龙节度使朱滔自称冀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淄青李纳称齐王、魏博田悦称魏王。

  若不是后来丢了长安,差点被秦帝在奉天干掉后,德宗改变策略,下罪已诏,赦免诸镇,实际接受各镇割据。然后再各个击破,谁胜谁负真还不好说。

  虽然最后。德宗依靠李晟等名将干掉了秦帝朱泚、楚帝李希烈,朔方节度使李怀仙。但削藩雄心就此熄灭,王武俊、李纳、田悦取消了王号,德宗也就赦免了他们。就连淮西将陈仙奇杀李希烈投降,德宗都马上任命陈仙奇为节度使。随后,淮西兵马使吴少诚杀陈仙奇,德宗又以吴为节度使留后。

  一直到了宪宗时,虽然说元和中兴,可对诸藩镇也只能打服,而不能平灭。

  现在,河北四镇称王造反,整个长安顿时震动。

  而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李儇和田令孜、卢携等人也顿时脸色极为难看。

  刚要动手削李璟兵权,结果谁知引得河北三镇误会,转眼间河北反,还丢了一个义武军。

  不管李儇等人原先是否打算削河北三藩,现在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河北三藩已经直接称王了,这下朝廷想不讨伐都不行了。

  内朝紫宸殿中,自遇刺后李儇还是首次公开面见群臣。

  皇帝的脸色有些苍白,整个人憔悴许多。坐在那里,有些神情疲惫。

  在先前下达亲征旨意之时,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想的很简单。在他看来,朝廷眼下声势正隆,只要他去洛阳,传令李璟交出兵权,李璟不可能会抗旨。等李璟交出了兵权,再拆分了镇**,到时还可以以李璟来帮他削掉河北三藩,收复河北之地。

  可谁想,李璟倒是同意交出兵权了,可这河北反倒是出了问题。

  四镇称王,据地十六州反!

  “陛下,眼下当务之急,是立即调兵扑灭这些逆臣贼子,绝不能有半分估息。臣以为,当立即调令河东郑从谠攻卢龙、再以崔安潜攻魏博,另外再由调洛阳、河阳、河中、义成诸镇兵马,自昭义攻成德。”

  “臣以为不妥。”马上有人反对,“臣以为,当调洛阳河阳、河中义成昭义等镇兵马,归于崔安潜指挥,组建南面行营。而河东、大同、天德、振武诸镇组成北面行营,由郑从谠指挥。南北两面同时进攻!”

  郑从谠和崔安潜都算是比较能打仗的文臣,而且北面还有大同军节度副使辛谠、以及振武军于琄。南面的崔安潜,也有张自勉这样的上将。

  不过李儇昨天就已经召政事堂诸相和田令孜等人在延英殿议过一次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河北四镇反了,也不是朝廷北郑南崔两路的兵马统帅的用人问题。现在李儇他们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是,河北诸镇反了之后,远在辽东和河东东面的镇**,又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先前李璟已经答应了交出兵权,同意调任河北。可眼下河北一反,形势立即就不一样了。

  当年淮西镇节度使李希烈同样是德宗加封的南平郡王,加汉南、汉北招讨使。后来朝廷让李希烈去讨论四镇,结果,最后李希烈反而与四镇勾结在了一起,自称天下都元帅、建兴王。攻入汴州后,更旋称楚帝。

  若是李璟也认为眼下形势可用,他也跟着反了大唐,那又将要怎么办?

  李璟还在河北之东,若他一反,那叛军实力将成倍的增长,拥有三十多镇的势力。几十万的兵马,到时侯能不能挡住李璟都还是两说。

  有这个担心的并不只有田令孜和李儇,其它大臣几乎也都有这样的担心。

  毕竟,朝廷先前可是要解除李璟兵权的,先前李璟听令,也许是觉得没有多少把握反叛朝廷。可是现在有了四镇在前,情势可就大不一样了。

  宰相豆卢掾出列提议道:“陛下,臣以为眼下应当调安东郡王率兵入关平乱。镇**拥兵二十万,兵精将良,正是用兵之时。若得镇**之兵,则朝廷有郑、崔、李三路大军,就算河北四镇反,也并不足惧。”

  卢携冷哼一声道:“只恐李璟不肯听令。”

  殿中众臣都明白卢携那句话的意思,先前朝廷下旨解李璟兵权,拆分镇**,还要派兵入辽,这差不多算是给李璟后背上来了一刀了。李璟没有直接反,就已经不错了。现在这样的时候,你还指望着李璟对朝廷忠心耿耿?他不借机反叛,就已经算是忠心了。

  “陛下,臣以为,如果对李璟加以安抚,调镇**并非没有可能。当务之急,可以下旨给李璟以加封高职,再多加赏赐,相信李璟应当能出兵。”

  一直很少开口的相国于琮说道:“李璟已经依旨将镇**拆分,他哪还有兵马。”

  “当初可以拆分,现在还可以下道旨意把拆分的五镇兵马指挥之权再交于李璟之手。比如,加封李璟一个五镇元帅之类的职务即可。”豆卢宰相辨解道。

  从朝会开始,田令孜就一直没有吭声。只是冷眼观看朝中众臣,现在终于听到有人提起要把兵权还给李璟了,他不由的脸色极为难看,可这个时候,却又没法出声阻止。先前提出解李璟兵权的就是他,结果李璟同意了,反而闹的河北藩镇入宫行刺,差点把命丢了不说,还引的三藩镇彻底反了。现在这个时候,不管他说什么,皇帝估计都会认为他是因私误公了。

  若是这个时候,李璟提出让皇帝诛杀他,才同意出兵,他估计皇帝都不会有反对意见。因此,现在他是能低调就低调,生怕引得人把河北反的责任归到他的头上来。

  有经验的重臣们都明白,眼下这个时候,不管李璟是什么样的心情态度,首先都得安抚好这位手握重兵的安东郡王。

  “豆卢相国以为该如何下旨?”李儇问道。事关到李唐江山,虽然小皇帝爱玩,但眼下也不得不耐心坐在这大殿之上了。

  听到皇帝询问,豆卢掾也有些不知道如何回答。要安抚李璟,肯定得拿出些干货来。可也不能因此再任李璟镇**节度使等刚解去的职务,不然朝廷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想来想去,他也没有想好该拿出什么样的奖赏,才算是既有诚意,还能让李璟心动的。

  李璟现在位封郡王,可谓是到了底了。官职更是从一品骠骑大将军,还有上柱国,太傅等位极人臣的官职。

  总难不成要给李璟封一字王吧,若是不封一字王。那么封官的话,还有什么官职在李璟现在之上的?豆卢相国想来想去,似乎文有尚书令,武有天策上将这两个职务,是真正有实权而又比李璟现在官职高的了。

  可,不管是一字王,还是尚书令或者天策上将这几个官职爵位,那可都非人臣能封的啊

TOP

0
  第661章 灭国

 
  辽东。

  三日限期已到,辽东城中的高安武还想要负隅顽抗,却发现自己已经众叛亲离。高句丽国的将军们,已经都带着自己的人马逃命一般的离开了这座王城。

  再次清点了城中的可战之兵后,高会武沮丧的发现,他手下的战兵只剩下了不到两万人。而且,就是这两万之兵,也已经是士气尽丧,兵无战心。

  旭日东升,三天已过。

  城外已经响起了连绵的聚兵号角之声,半醉半醒的高安武红着眼睛提着出鞘的宝剑下令坚守,准备与唐军血战到底。

  不过留下的诸位统兵之将听到这个命令之后,无不脸色一暗。

  半晌,没有一个将领移动脚步。

  看到诸将的这个反应,高安武先是恼怒,然后是惊惧。

  当他明白了将发生一切之后,只能仰天发出一阵阵的大笑。

  片刻之后,笑声戛然而止。

  很快,辽东城门大开,一队高句丽军官带着高安武的首级、兵符、玺印、户籍帐册等前来请降。

  城下鼎盛的军阵之中,李璟对于高句丽人杀高安武投降的结果似乎并不惊讶。面对高句丽人的投降,李璟也并没有为难,而是笑着接受了高句丽人的投降。

  当天,城中两万高句丽人解甲弃械归降,出城接受整编。

  李璟率军进入辽东第一大城辽东城,这座位于辽河中游平原上的巨大平地城。几百年来一直都是辽东的军事与经济中心。四方城池。双重城墙。三道城门。

  虽然唐军围城以来,不断有高句丽兵马逃走,原来五万高句丽军逃走了三万,又有三万契丹军撤走。但是整个城池中,老老少少军队和百姓商人加起来,依然超过二十万人口之众。特别是高得贵经营这里多年,这里也一直是高句丽、渤海、契丹、甚至是室韦、新罗交易的中心,城中建有众我粮仓。

  对于李璟来说。兵不血刃的拿下辽东城之后,更大的意义在于将这个复国不到一年的高句丽国的两代国王杀死,并且夺取了王都。整个高句丽现在彻底的失去统一指挥,以及军心士气。

  虽然还有白岩、新城、盖牟、金山等重要山城,和各路大小高句丽人势力。

  但现在,这些人已经成了一盘散沙,再也无法凝聚起来对抗唐军了。

  夺下了辽东城,击杀了高安武之后,李璟现在已经具备了迅速扫平高句丽残余势力的能力。

  李璟进入辽东城之后,立即下达了两道命令。

  命令赵犨与曾元裕二将率两万兵马沿辽东城南的大梁水向东进发。攻取沿大梁水南北两岸诸城高句丽势力。

  命令林武与李居义二将率两万兵马沿辽东城西面的小辽水向东北进发,攻取沿大小辽水东西两岸的高句丽势力。

  李璟亲自坐镇辽东城。主持攻占辽东各城之后的清剿地方残余势力,以及外迁高句丽民,内移中原百姓,还有新占领取内的修路、筑城、分田等事务。

  为了能够加强对这些新占领取的彻底控制,李璟现在严格实行,每占领一地,立即把这些占领取的高句丽等外族百姓迁往内地,然后把中原百姓移到辽东,虽然这样倒腾起来,十分麻烦。可为了长远计,李璟对这项工作绝不打半分折扣。就算是现在在辽东修路筑城的这些工人,也基本都是先安置到了中原各州县,生活了差不多一年后,然后才征调他们来辽东修路。

  这些人的家眷都在中原控制区,而且他们修路也有薪水,并不算是太苦,如此可极大的避免占领之后,发生土人反抗这样的事情。

  辽河中下游的西岸就是辽西,这里已经被李璟年后就已经占领控制。

  现在李璟夺下辽东城后,便开始大举进攻辽河中游东岸的平原,以及更东面的丘陵地带。

  大梁水,便是后世的太子河,这条河流域上,最重要的城池便是辽东城与白岩城。

  而更北面一些的小辽水,则是后世的浑河。这一流域,则分布着高句丽重城新城。

  现在高句丽还控制的地区,基本上就集中在太子河与浑河流域。其控制地域相当于后世的辽阳市、本溪市、沈阳市、抚顺市、铁岭市、开原市这些地区。一半在辽河东岸平原,一半在千山山脉丘陵地带。

  不过在高句丽控制区的西、南、东三面都已经是唐军的占领区,失去了辽河之险,以及千山山脉之险,高句丽人剩下的几万残余势力,已经完全不足为惧了。

  “高句丽已经完了!”站在辽东城中的十八层佛塔之上,登高远眺着辽河平原,崔芸卿即便此时心事重重,亦不禁发出感叹。

  李璟淡淡回应道:“这是大势所趋,高句丽人妄想阻挡,不过是螳臂挡车,不自量力,最后只能是被历史的车轮辗过。”

  崔芸卿转头看着自己这个门生,五年以前,当他收取李璟为门生时,不过是觉得这是一个有胆色,谈吐不凡的书生。收他为门生,不过是世族大家的通常作法,把那些出色的,却没什么根基的平民子弟收为门生,以此加强家族的势力。只是当初他绝不会想到,短短几年的功夫,这个当初在他眼中只不过是有些出色的年青人,居然已经到了眼下这个地步。

  “河北已反,四镇称王,季玉打算如何应对此事?”河北反的消息,辽东这边甚至比长安还早知道一些。崔芸卿也对此事十分关注,和许多人一样,他也想要知道李璟现在的想法。

  “此事我又有什么良策。”李璟指着这茫茫平原,慨声道:“朝廷已经拆分了镇**,又让郑相公来接替辽东战事的指挥权。原本我还等着郑相公来后,我便要去河北上任。可现在,局势纷乱,却不知道郑相国何时能来了。”

  “为何不停止进攻高句丽,立即调兵前往河北平叛?”崔芸卿问道。或者说,这是一个试探。

  对于老师的这个问题,李璟并不想直接回答。

  眼看着高句丽灭亡在即,李璟哪肯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更何况,河北之乱本来就是他暗中挑起来的,为的就是既不愿意交出兵权,又不想过早的扯旗造反。

  对于李璟来说,打着大唐的旗号,现阶段来说,其实还是利大于弊的。

  只要能保持着自己的兵权和地盘,李璟并不介意多给唐朝做几年臣子。

  不过这些话题,他并不想要直接的说给崔芸卿听。崔芸卿是贵族世家的代表派,他们的政治理念不是推翻唐朝,而是想要达到贵族与天子共治天下的状态。

  这与李璟是有本质的不同的,李璟表面上是尊王,但实际上,却是走的军阀路线。其目的,自然是为了最后取李唐而代之。

  “眼下是灭掉高句丽的最好时机,错过了,若等契丹摆平了内乱,那时肯定还要来争夺辽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璟淡淡的说道。

  “再说,眼下河北叛乱,天下震动。先前朝廷已经拆分了镇**,解除了我的兵权,我现在不过是暂时代领辽东兵权而已。这个时候我若是无旨而率兵西进,只怕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话不用说的太直接,李璟的这几句话,已经清楚的表明了李璟的立场。

  他并不愿意西进,为朝廷平叛,至少是在皇帝的调兵圣旨下达之前,他是没有这个想法的。

  而崔芸卿虽然现在已经担任了淄青节度使之职,手下暂时也还有两万兵,但此时手上只有一万人马。而且他也十分清楚,这一万兵名义上是属于他指挥,但若没有李璟的同意,他一兵一卒也指挥不动。

  李璟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入河北平叛与剿灭高句丽之间,李璟选择后者。

  接下来的几日,河北方面的情报不断送到辽东城,而李璟却对此不置一词。

  镇**的文武诸将,也仿佛并不知道河北叛乱一般,根本无人提起此事。

  镇**对高句丽的进攻也是势如破竹、节节胜利。

  两日后,赵犨率军攻破大梁水一线重镇白岩城,也就是燕州城。又两日后,林武、李居义所部攻破小辽河军事重镇新城。

  白岩城与新城,是自辽东城破后,高句丽人所控制的最大的两座城池,每座城池都聚拢了万人左右的兵马。高句丽人还想凭着坚城与地利也唐军对抗,可两座城池在唐军的猛攻之下,都没能坚守超过十天,就相继破城。

  两城陷落之后,对高句丽人可谓是致命的一击,整个辽河东岸平原上的所有城池村镇全部落入了镇**之手。剩下的高句丽人被迫退入了东面的丘陵群山之中。

  两路兵马乘胜追击,与此同时,镇**与从东面的国内城、乌骨城向西扫荡高句丽人最后的据点。

  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不断的传回辽东城,近十万唐军扫荡着辽东之地。到九月底,最后的一个高句丽据守的山城被王彦章、高思继、李存孝三将率部攻破。

  沿辽河往北到金山城,东南面到国内城,整个高句丽彻底被攻灭。

  随后,李璟宣布,将新占之地划为辽州、新州、金州、岩州、盖州五州。

TOP

0
  第662章 沙陀入关


  长安。

  整个大唐帝国的中心。

  大唐帝国的天子,正在延英殿召开一次相对秘密的御前会议。受诏参与此次会议的人数并不多,但是却都是大唐最具份量的重要人物。

  “京师米价已经连续一个月上涨,目前已经达到了斗米千钱,而且米价还在不断上升,较之河北叛乱爆发之前,也涨了五倍。眼下朝廷准备调动各路兵马进剿河北叛乱,出动兵马将超过十万。便以十万之兵计,一兵当三夫转运,则至少当有四十万人有赖供食。”

  户部尚书李蔚加强了语调,“臣想提请皇上与诸位大臣注意,目前朝廷已经调动各路兵马平叛,已不止十万。按制,藩镇兵马界出食粮,各镇出兵都需要由朝廷供食。所调之兵,已不止十万。臣以为按稳妥计算,至少须计算六十万人之粮供给,便以每兵日给米二升计算,一年之支,至少需要四百二十余万石。战事不兴,则不可期望马上就能胜利。日后军资,他地转运,耗费更费。以臣之见,朝廷至少要预备一千五百万贯的军费,并且要尽量期望战事在一年内结束,最多不能拖过两年。”

  李蔚的这些数据让人无法反驳,德宗削藩引发的二帝四王之乱,当时朝廷用兵每月军费都在一百万贯以上。现在河北四镇反,规模不下当初,朝廷的军费不可能低于每月一百万贯。

  而且所有人都明白李蔚的潜台词。这场战争。一旦打起来。大唐中央最后的那点家底,很有可能会被彻底的耗光。

  如果说一年之内能够取得胜利,击败河北三藩,那么一千五百万贯的投入还是值得的。但是战争是无法预料保证胜负的,一旦失败,或者说如当年德宗时一样,发生意外,使战争拖延下去。那便将是财政上的噩梦。

  李蔚以户部尚书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户部尚书本来就有计相之称,现在加了平章事后更是真正的宰相。这个在政事堂中一向低调不起眼的宰相,是个老派之人,新帝即位以来,接管财政大权已经数年。对于大唐的家底,他比其它人都清楚的多。

  “我们最好祈求昊天上帝,让东南的高都统立即讨灭平息黄巢草贼之乱。因为黄巢横行东南,今年整个东南诸州上供的税赋将至少减少一半。而且明年也至少会减少两到三成左右。而如果不能剿灭草贼,继续让草贼为祸东南。那么后果不堪设想,明年朝廷有可能一文钱也无法从东南收上来。如今朝廷的财政基本上靠东南的上供。以及盐茶税,还有登州那边的上供,外加各镇的进献。特别是长安城百万人口,几乎都靠从东南输送的漕粮。河北叛乱,朝廷还得防止叛军南下河南切断运河。一旦运河被切断,关中百万之口将断粮。”

  做为户部尚书,李蔚已经敏感的发现一个极其危险的事实。

  那就是眼下朝廷东北有河北四镇称王叛乱,东南又有草贼横行为祸。这两面叛乱,不但使得朝廷得两面用兵,军费大升。而且运河也受到极大的威胁,关中长安的生命动脉运河也处于这两处叛军的威胁之下。若是运河被截,关中将有更大的危机。

  做为户部尚书兼政事堂宰相,李蔚反对朝廷在这个时候大举调动河东以及河南、山南诸道各镇兵马前往河北平叛。因为调动这么多镇的兵马,军需供养都需要朝廷负责供军。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极大的隐患,一来是担心诸镇会被河北军击败。若是诸镇兵几篇,那从长安与叛军之间可就没有阻拦了。

  又或者,山南与河南的兵马往河北平叛,会使得东南通往关中的门户大开,使得草贼调头直奔长安、洛阳而来。

  李蔚已经隐隐意识到,与其费力调河东河南山南的兵,还不如去调李璟的兵,或者直接调塞外的胡兵。

  当年朝廷就是借回纥之兵,才收复了长安。

  在李蔚看来,调这些胡兵征战叛军,对朝廷还是有利的。胡兵胜,自然是最好。胡兵若是败,起码也能消耗叛军的实力。

  当然,李蔚心中最适合的方案还是立即调镇**入河北平叛。

  或者,稳妥一点,仿效德宗皇帝,可以下个罪已诏,对河北诸藩下大赦令,同时也可以向东南的黄巢下招安令。

  先赦免这些叛臣逆贼,然后再想办法一个个的各个击破,如此避免直接战争,却是最稳妥的。

  但是,满堂诸公,包括年少的天子,却都绝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服软低头。对他们来说,当年德宗之时,那是到了极为危险的时候,是没有办法的便宜之计。而他们,眼下并不处于下风,让他们低头认辅服软,那是绝不可能的。

  要堂堂天子,下诏已罪,向那些乱臣贼子们下赦令?

  这怎么可能?就算是南北两面做战,可朝廷手中雄兵百万,岂惧区区几个乱臣贼子?

  李蔚的这个建议早就提出,不过被李儇毫不犹豫的一口拒绝了。一心想要做太宗的继承者的李儇,是绝不愿意接受这种带着屈辱的提议的。

  面对这些叛贼,李儇的态度是强硬的。谁敢叛乱,那就消灭谁!

  德宗、宪宗都不曾彻底的平灭河北诸藩,祖宗的失败耻辱,必须用胜利来雪洗。

  “卿不必多言,即使是砸锅卖铁,朕亦要灭了河北四镇!”天子强硬的向延英殿诸重臣宣布。“大唐的疆土,绝不允许乱臣贼子割据自立!”

  “陛下圣明!”

  延英殿中,众臣都拜了下去,高声附和皇帝的豪言壮语。虽然如田令孜等绝大多数人对此并不以为然,但这个时候,却也无人反对。

  李儇有些心清澎湃,目光望向枢密院的左右枢密使。

  眼下的枢密院使有着宰相之上的宰相称号,设立之初他们的职责本来只是做为政事堂与皇帝之间的一个中间承上启下的关系。但是到了现在,枢密院却掌控着朝廷的军事大权。与政事堂可谓是平起平坐。

  枢密院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凡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皆掌之。

  枢密使杨复恭出列,微微躬了下身子,尖细的嗓子说道:“陛下,枢密院上下两院商议,已有结果。”

  “是何结果?”李儇问道。枢密院的权柄极大,左右中尉直接掌兵,枢密院则掌调动之权。

  眼下朝中的兵部并没有多少实际权利,朝延平时都是延英殿重臣们一起君臣议奏决定重要军事决定。除此外,真正掌握天下兵马大权的是枢密院。

  身为枢密使的杨复恭,在眼下的平叛问题上,内心充满矛盾。杨复恭早年出任外镇监军,对于军事并不陌生。一方面,他对于眼下南北两面的叛乱的判断,比朝堂上许多人判断的要严重恶劣许多。他与李蔚一样,根本不相信朝廷能在一年之内平定叛乱。不说河北四镇向来强悍,光说一个草贼黄巢,平了四五年了,到现在都还没有平定,反而是越流窜越壮大,到处攻城掠地,连高骈这样的名将都无法平定。更何况是割据了这么多年的河北藩镇。

  而另一方面,对于这次的战事,他又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壮大自己的势力。

  田令孜有内有神策军,外有高骈。

  张泰与结交了李璟。

  西门思恭虽然被打击的厉害,但右神策军中也还有很大势力。

  反倒是他杨家,现在神策军中几乎没有势力,唯有兄弟杨复光在外出任讨草贼都监。

  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复恭代表枢密院提出了一个计划,那就是支持李蔚的调胡兵入河北平叛的策略。

  “陛下,臣与枢密院以为,朝廷并不需要调动各镇,兵多反而不利于统一指挥。因此,臣与枢密院之计划是,兵需精而不需多。首先调李璟率镇**入关平叛,以其为平叛主力。同时,再以郑从谠的河东军,以及五蕃骑兵配合李璟进攻。在南面,以崔安潜和张自勉集结河南兵马驻守洛阳,再调山南东道、西道、荆南三镇兵马镇守武关一线要道,防草贼西进。另外,臣还请陛下征诏高骈军中沙陀李国昌率沙陀军北上参战,并下旨赦免李克用之罪,令其率沙陀兵入河北平乱。”

  “沙陀人,李国昌父子?”李儇听到这个名字微微皱了皱眉头。

  “臣闻李克用远走塞外之后,便认识到了当初的错误行为,常深感自责,一直想寻求机会将功赎罪。如今李克用阴山北,有兵马万余,陛下可赦免其罪,招其入关平叛。沙陀军战力强悍,若用其部,当能建功。此外,还有塞外的鞑靼、奚、回纥等族,都一心归附我大唐。陛下也可以下诏招各部入关平叛。只要陛下答应要河北之财帛酬谢,便可不费朝廷一粮一草,得强兵劲卒数万。”

  杨复恭和杨复光两兄弟都与李氏父子有旧交,这些日子,李国昌派使者求见杨复光,提出希望他们兄弟帮助,求皇帝赦免李克用之罪,并招沙陀入关的请求。当然,李国昌保证沙陀人以后愿为杨氏所用。正一心想要有一支自己兵马的杨复恭没多作考虑,便同意了下来。

TOP

0
  第663章 待价而沽

 
  为了获得皇帝的同意,杨复恭继续说道:“陛下已决心一战,平定河北。.枢密院以为,若调动各镇兵马平叛,一千五百万军费的开销是决然不够的,就算调动诸军参战,但若期以速战速决,期待以一年之内取胜,只怕难以达成。臣以为,朝廷至少要有准备打两年甚至三年以上的准备。而且朝廷除对河北外,对流窜的草贼也不可不防。荆南、河南、山南东道、山南西道诸道兵马都不能调动北上,必须加强防备草贼西进。”

  “此外,河东、关中诸镇兵马亦不能离镇,需保持戒备,以防有不测之变,保持京畿之地安全。”

  杨复恭先是把这些困难都指出来后,以提高自己的策略的可行姓。

  “若是调蕃兵入河北平叛,党项、吐谷浑、安庆、萨葛、契必五部可用之兵能有三万。另外如果再征召沙陀、鞑靼、奚、回鹘四族蕃兵,还可以在年内募集至少五到八万蕃兵步骑。光是九部蕃兵,就能得兵十万众。而且这些蕃兵只要答应以河北取得之财帛酬谢,连粮草供给赏赐都可以免除。”

  九部十万蕃兵,这绝对是一股不容小视的战力。

  让蕃兵去对付河北叛军,朝廷还不需要支付粮草,这是多好的事情。朝廷需要付出的,只是给这些胡族首领加封一些官职爵位,允许这些蕃兵在河北取得战利品,说白点就是容许他们劫掠城池百姓。不过河北之地既然是叛军的地盘,这也就并不是问题。

  朝廷的兵马保持不动,既可保留实力,又可以做为第二道防线。同时,还能监视叛军和蕃兵。

  当然,在杨复恭的计划当中,也不能完全指望这些蕃军。

  在枢密的整个详细计划之中,整个河北战场,绝对的主力位置依然是留给了李璟的镇[***]。

  而为了制约李璟,朝廷将在河东组建西面行营,由郑从谠任西面行营都统,李璟的老师于琄和辛谠任副都统,由他们来节制指挥九部十万蕃骑,并将调河东、振武、大同三镇的两万唐军参战。

  而在南面,由崔安潜和张自勉、杜慆坐镇东都洛阳,他们负责防御,而不进攻。南面行营由崔安潜任都统,张自勉和杜慆任副都统。

  另外在东面,也要组建一个东面行营,将以义昌军节度使郑汉卿为东面行营都统,以义昌军为主,并调集天平军、义成军、泰宁军三镇各守本镇,防止叛军南侵。

  最后,北面还将组建一个北面行营,将由李璟的老师,淄青节度使崔芸卿担任行营都统。

  至于李璟,杨复恭提议,给李璟加一个河北四面行营都统,做为各路都统的都统。

  整个计划,表面上是以李璟为河北平叛的总指挥,但实际上却是以九部蕃骑为平叛主力。这个计划,不管李璟肯不肯出兵平叛,朝廷依然能够平定叛乱,却不用调动太多兵马。

  除了郑从谠西面行营的两万唐军,朝廷其它几路兵马,就只有调往洛阳和山南要道上的两路兵马,全加一起,不超过五万人。剩下的各镇,都是坚守本镇,并不需要朝廷供军。

  如此一来,枢密院的计划,兵力上不比原先的少,但需要供应的却少了三分之二。

  朝廷供应五万兵马的粮草,却拥有二十到三十万的平叛军队。

  河北四镇,虽然卢龙镇接连动荡,但兵马也有不少。兼之成德与魏博这两大镇,四镇加起来,马步全一起至少二十万人。精锐之兵也不下于十万。而且四镇都在招兵买马,短时间内,还能武装起十万之兵。

  河北民风彪悍,这些青壮装备起来,也是一股不可小视的战力。

  在计算朝廷这边军力的时候,枢密院因为搞不清李璟的态度,因此最后没敢真拿镇[***]做为主力,反而把九部蕃兵做为主力。朝廷各镇按兵不动,也是出于对李璟可能此时叛乱的而做出的对应之策。

  河北叛乱已经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可是朝廷到现在都还没有拿出一个具体的平叛方案来。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李璟态度暧昧。

  早在长安收到河北叛乱的消息之后,天子李儇便与政事堂延英议事,随后便立即派出使者飞速前往辽东,向李璟宣旨,令李璟率镇[***]入关攻打河北叛军。

  结果,李璟对使者回复说他已经向朝廷交出了镇[***]兵权,因此他无权调动镇[***]。

  使者带着这个结果又一路赶回长安,听到李璟的这个回答,举朝哗然。

  李儇一直认为李璟应当是忠于朝廷忠于他的,可现在李璟的态度却是这么的暧昧,明显有观望的打算。

  这个结果,可以说让朝中君臣都挨了重重的一棒。虽然李璟没有跟着叛乱,但这已经是个十分不好的信号。李璟现在的态度已经并不想入关,反而是想要观望。接下来,李璟要么便拥兵不发,坐地观望,这还是好的情况。最坏的情况,李璟很有可能会与河北四镇叛军勾结,如当年李希烈一样的叛乱。

  对此,虽然李儇心中极为愤怒,感觉李璟对他背叛。可却对此无能奈何,李璟手握重兵,呆在遥远的辽东,朝廷现在跟他隔着一个叛乱的河北,根本对他们没有半点办法。

  而且眼下这个时候,朝廷也根本不敢做出什么激烈的举动,以免刺激到李璟。若是李璟本来还只是观望,却因为朝廷的举动而使得他也叛乱了,那朝廷可就真是陷入噩梦之中了。

  现在枢密院的平叛计划,也不敢用李璟的镇[***]做为平叛主力了。

  不过,这个时候也不敢把李璟抛下。

  原本朝廷对李璟和镇[***]还并不太担忧,觉得李璟在登州不过五年,根基不深。

  可是现在,当河北一反,朝廷第一次发现他们是这么的需要李璟,需要李璟的钱,需要李璟的兵。也第一次发现,李璟原来拥有了如此大的势力,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当李璟不再对朝廷上供,不再听从朝廷调遣后,满朝君臣茫然发现,他们根本连个制裁李璟的手段都没有。

  特别是当李璟现在这个暧昧不清的态度时,朝廷更加的感叹,李璟现在完全是摸不得,打不得了。根据张泰和后来前往辽东的使者带来的消息,虽然朝廷先前下旨解了李璟的兵权,又提拔李璟的部下,拆分镇[***],升任五镇节帅。

  可实际上,李璟依然控制着这支军队和这十六州的地盘,而且,不但李振等人对李璟忠心耿耿,就是李璟的老师崔芸卿,也依然支持着他。

  李璟不听调令,朝廷不但拿他没办法,甚至连叫斥责的话也不敢说。一旦惹急了李璟,他带着二十万兵十六州地盘直接扯旗造反,那才是出大事了。

  给李璟一个四面行营都统之职,名义上的河北战场最高指挥,这是个很高的荣誉了。

  不过,田令孜、西门思恭和卢携、豆卢掾、崔沆、于琮、李蔚等人却都清楚,这个职务完全不够。

  杨复恭心里也是清楚的,一个小小的四面行营都统,绝不能让李璟就此听从朝廷的号令率兵入关平叛。可他也不敢提太高的职位,这个,只能由天子李儇来提议。

  果然,李儇听到枢密院提议李璟任四面行营都统之职,无奈摇了摇头。

  现在李璟需要的不是什么都统之职,而是需要朝廷把解除他的兵权重新拿回去。要不然,李儇相信,李璟绝不会听从朝廷的调动,发一兵一卒的。

  李璟这是选了个好机会,待价而沽啊。

  李儇开始有些后悔,不该那么轻意的去解李璟的兵权。

  但是这个时候,也不可能再把拆分的五镇再并回去,更不能让李璟一人再兼五镇节帅之职。若是这样,朝廷的脸面何在,只怕崔芸卿、李振等人从此更加坚定和李璟一条心了,以后只怕永远难以触动李璟了。

  宰相豆卢掾想了想后出列,“陛下,臣以为将五镇划为东北道,然后以李璟为东北道元帅之职,节制原镇[***]五镇兵马。”

  唐朝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天下兵马元帅、副元帅、等职。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般都是太子担任,天下兵马元帅一般也是由亲王担任。另外所设的如河东副元帅、河北副元帅等副元帅之职,则是授予各道战区大将,统一指挥。如郭子仪、李光弼等都担任过副元帅之职。这些元帅之职,一般都是战时临时设置,一旦战事结束,职务也就撤消。

  道本是自北魏就有行政规划,在州之上。唐初本有十道,后来有十五道。不过到了如今,各藩镇也都称一道,全国道的制度已经混乱,天下有四五十道。现在豆卢掾的意思是把原来镇[***]的地盘设为一个新的道,建东北道,然后以李璟为一道元帅。这样,便能节制李璟原来的兵马,朝廷既不用撤消原来的旨意。而且因为元帅是临时差遣,等战事平定后,朝廷还可以收回。

  李儇坐在御座上皱眉想了想,虽然他现在对李璟相当愤怒怨恨,可也知道如今李璟的重要姓。最后,还是咬了咬牙,沉声道:“立即拟诏,以淄青、辽西、登莱、恒清、建安五镇为东北道,特加封李璟为东北道元帅,节制五镇兵马。”想了想后,又道:“另外加李璟河北道兵马元帅,兼河北四面行营兵马都统,指挥各军平定河北叛乱。”(未完待续。

TOP

0
  第664章 我弃之如敝履,尔视之若珍宝


  十月初,李璟在辽东城再次迎接了长安而来的天使。

  一路匆匆从长安赶来,每天跑了八百里,先骑马到登州,然后坐船到辽东湾登陆,再沿辽水北上,三千五百里路,使者拼了命只用了五天时间就从长安赶到辽东城,带来了皇帝的圣旨。

  他到来的时候,正赶上辽东城中镇**正全军欢庆,庆贺高句丽的灭亡。风尘仆仆的使者听说高句丽竟然已经被李璟大军灭亡之后,也是惊讶万分。

  不过随即又高兴起来,上次李璟拒绝朝廷征召,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李璟认为当时正是灭高句丽的关健时候,所以将在外,君命亦有所不受。

  现在高句丽已经灭亡,李璟总应当接受朝廷的调遣了吧。特别是这次朝廷还给李璟加了东北道元帅,把镇**的兵权重新归还了李璟手中。

  天使满心欣喜的向李璟与诸将士当面宣读了圣旨,圣旨中讲了一大堆李璟称赞李璟功劳的话语,最后朝廷新设东北道,并加李璟东北元帅。除此外,又加李璟河北元帅衔兼河北四面行营兵马都统,天子授权全权指挥河北叛乱诸行营兵马。

  另外,又下旨授淄青节度使崔芸卿为河北北面行营兵马都统。

  当然,先前下旨裁撤镇**,最后五镇只各保留两军一万人。如今皇帝自然也知道了李璟一面遵旨裁撤各军,可一面却又把最精锐的十军裁掉,然后又招募为他的河北道元帅的牙兵。现在朝廷用人之际,便干脆又下了一道旨,把李璟私自招募的这十军都下旨调为李璟元帅牙兵十军。另外裁撤的那十万团结军、乡兵。也都重新归属到了李璟的手下。

  镇**的各军各将文武,也都有旨意加封。对于所有伙长以上军官,更都升武散阶一阶。

  总之,朝廷对于李璟先前不遵旨意的事情,不但没有提起半句。反而大加封赏。

  就差求爷爷告奶奶,跪求李璟出兵了。

  宣过圣旨之后,胖胖的宣旨太监一脸热切的对李璟道:“皇上与朝廷诸公都盼郡王立即率东北道诸镇虎贲入关平叛,盼望能早日镇压叛乱,还清宇内啊。”

  李璟接旨之后只是淡淡一笑,脸上并没有半分喜悦兴奋之情。

  “天使一路辛苦。还请公公随侍卫前去休息。”

  “不知郡王何时可以出兵?”太监一脸希切问道。

  “此事本王还要与诸将商议。”李璟淡淡道。

  让侍卫带太监离开后,李璟召集诸将。

  众将脸上都是高兴之色,这边刚刚灭掉了高句丽,那边皇帝终于又下旨,把兵权交还给了李璟。

  虽然镇**没有恢复,但是李璟却是直接升任了元帅之职。节制五镇,依然掌握着镇**大权。特别是对李振盖寓这些刚升任节度使和节度府要职的文武官员们来说,如此一来,他们的职位也就不用再收回去,依然可心保有节帅之位了。人都有私心,能当一镇节帅,自然比当一州刺史更好。更别说。按制,各镇节帅不但兼任本镇的观察处置使,还例兼支度营使,并兼任幕府驻地州刺史。

  这个节帅的权利,可比原先李璟重新修改过的刺史权利大太多了。

  不过唯一的一点,眼下二十万兵马,五镇节帅只保留了五万人,剩下的十五万人却都是属于东北元帅李璟的。就这一条,也使得这新任的节帅依然对李璟保持着毕恭毕敬。没有兵权,节帅就还不如一个观察使。

  依靠着手上的兵权。李璟依然实际上牢牢的控制着现在的二十一州地盘。

  对于朝廷这次的封赏和征召,不少将领都认为大家既然好处已经拿了,那么也便该干点事情。毕竟,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会议上。李璟一言不发,只是观看着诸文武的发言议论。

  李璟有自己的想法,甚至说,李璟有一个极大的野心。

  这个野心就是占据东北平原,将东北建立成一个稳固的汉人为主的粮仓。

  虽然眼下灭了高句丽国,但实际上,所控制的地区也不过是后世的辽宁省大一点而已。东北三大平原,也只占据了辽河平原的中下游。

  在东北这块地盘,高句丽早不是三百年前的高句丽,只是最弱的一支而已。

  就算是已经衰弱的渤海国,亦是拥有五百万众二三十万军队的海东大国。而且,还有契丹这个强悍的马上部族,再兼还有一个奚,若是不能灭掉契丹、奚、渤海,就不可能真正的占据东北。甚至灭掉契丹、奚、渤海,也不过是暂时取得稳定而已。

  真正要想占领和改造东北,鞑靼、靼鞨、新罗都是需要清除的。

  只有全面击败他们,全面占领,然后全面的移民筑城开垦,使汉人在这里占有真正的绝大多数,才有可能真正的使这块黑土地永久掌握在手中。

  不过要想做到这个很难,也许几代人的努力都不一定能真正完成。

  但起码现在他已经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根基,只要给李璟几年安稳时间全力发展,他能让这里大变样。

  说实在的,李璟并不是很想马上参与到中原的争斗中去。

  并不是说中原没有东北后,中原比东北好上百倍千倍。但这样好的地方,也意味着争斗、战争,甚至是反复拉据。根本不可能有安心发展的机会,只会是四面乱战,烽火连天。

  李璟当初据登州,却渡海远走辽东,就是因为虽然辽东苦寒,可这里却是一个能安心发展的地方。击败这些胡族,李璟便能自由的把他们迁走,然后重新迁来一批百姓,没有所谓的土豪世族。一片白纸。可以随意的挥洒,按自己设想的制度和理念发展。

  就如他这几年的发展,发展迅速,可朝廷之前却一直都没有真正的重视过这块地盘。

  而李璟若进军中原,不管是兵出山东。还是兵出河北,李璟虽然能保证他的兵马能占优势,甚至能打下大片的地盘。可军事的胜利,不等于政治上的胜利。

  不能真正的占有、控制,便不是真正的成功。

  而且不管是山东还是河北,都不会有人肯坐视李璟的扩张的。

  眼下的朝廷。依然还拥有极大的威势,朝廷的号令之下,可以说莫不相从。

  只看这次河北叛乱,朝廷各镇的反应就当得知。三百年的李唐王朝,在天下百姓的心中,依然占据着正统地位。

  李璟此时若反。等候李璟的可能就是全国的围攻绞杀。到那个时候,李璟只能全力迎战,他真正能依赖的地盘也只有登莱青齐和辽南少数地区,而且李璟最大的依靠工商制造和商业贸易也必然遭受毁灭性打击。

  没有工商贸易的支持,李璟就不能保持眼下的优势。镇**建立时间并不长,并不算最强的,起码。李璟认为镇**若是与沙陀军、党项骑兵等比起来,还是有些距离的。镇**靠的是装备优势,机动优势,数量优势,但他估算过,若是此时与整个大唐为敌,当大唐对镇**的商品实行封锁的时候,他们的优势,就有可能成为镇**最大的弱势。

  因此,一直以来。镇**虽然扩张迅速,但李璟并没有自负到不知道自己的底细。

  他是白手起家,没有深厚的家族底蕴,先是靠着崔芸卿、于琄、宋威等人的支持,才渡过了最初的阶段。随后又是不惜本钱的讨好了皇帝。大量的钱财才保住了李璟渡过了最脆弱的那段时期。然后几次为朝廷卖命征战,换来了更高的官职地位。就这样心惊胆颤的到了现在,终于有了足够的本钱。

  可这本钱自保有余,但还不足以挑战大唐。

  李璟不想去硬碰硬,他知道历史的潮流,他愿意等。所以,他才会一心向东北扩张,移民建城,垦荒屯田。

  安禄山造反,败了。

  河北三镇当初每一镇不是拥兵十几万,也同样败了一次又一次。

  就连淄青镇李家,拥有十三州,控兵十万,而且淄青镇富甲天下,兵精粮足,还与四镇联盟,结果还是败了。

  另外的淮西、山南等地的造反,无不败了。

  裘甫起兵,败了。

  庞勋起兵,败了。

  王仙芝起兵,败了。

  李克用起兵,还是败了。

  虽然眼下的局势与历史上的已经渐渐不一样了,但是,大唐还没有到最衰弱的时候。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瘦死的骆驼,他也比马还大。

  历史上朱温能干掉唐朝,并不是因为他早强大,而是因为大唐那个时候,已经是墙倒众人推,他只是笑到最后的一个而已。

  起码现在,李克用还在阴山北放牧,黄巢还在江西流窜,河北四镇也还是惶惶不安之中。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那个时候了吗?

  李璟问自己,最后他还是摇了摇头。

  不,还不是时候。

  镇**才五年时间,他打下了二十多州地盘,但实际上只有五六州地盘才是真正的富裕且自足的。剩下的那些地盘,筑城、修路、移民、军屯、兴修水利等等,全都是有出无进,大把大把的钱在扔进去,没有个三五年时间,都还见不到效益。

  实际上,河北四镇反了以后,对于李璟来说,才是最大的机会。

  只要河北四镇叛乱未平,李璟便永远不用担心朝廷会对他不利。

  只要有河北四镇还在,朝廷便再不敢轻易的如上次一般的要解李璟的兵权。

  正是有了河北四镇的叛军存在,李璟的镇**,才算是真正的可以进入拥兵割据自立的时代。

  黄巢乱东南,四镇反河北,李璟这下可以悠然稳坐钓鱼台了。

  有这一南一北的叛乱,李璟估计朝廷这下一时间是难以平定了。

  李璟可以有时间安心的发展辽东,既不用入中原与朝廷和各镇撕杀,就可以扩大地盘,增长势力。也许等到他们杀个你死我活,分出胜负的时候,李璟便可以传檄而定中原也说不定了。

  第二天,李璟面见了天使,表示东北五镇兵马略作休整之后,就将开赴关内平叛。

  听到这个消息,使者终于兴高彩烈的启程返回长安去了。

  阴山北,沙陀大营。

  当初狼狈逃到草原,几年的时间过去,李克用终于舔好了伤口,在数次对阴山鞑靼的作战中,沙陀都取得了胜利。一次次的掠夺,沙陀渐恢复元气,更引得四方的小部落来投。铁勒人、粟特人、回鹘人、奚人、鞑靼人、契丹人、甚至是汉人、吐谷浑人、党项人等等,李克用眼下拥有两万帐人马。

  手下新组建的黑鸦军更是拥有一万精骑,而且拥有七八万的人口后,在草原这种全民皆兵和牧民部落,一旦需要,十二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皆可从军,他完全能召集三万兵马。就算精锐青壮,也能达到两万。而在如今的沙陀,强壮的青年女子一样可以从军,李克用的妻子刘氏手下,便有一支达到三千之众的娘子军。

  如今的沙陀鹊占鸠巢,当初这一代的主人阴山鞑靼反而不断向北面东面迁移。李克用的威望更是达到了巅峰,沙陀族中已经开始称李克用为沙陀王。

  不过李克用念念不忘的是中原的繁华,草原上的沙陀王,在他心中,实在是与大唐的节度使之位无法相提并论。

  而且当初代北惨败,无数沙陀族人死于朝廷的铁蹄横刀之下,李克用更是几度差点被李璟的镇**杀死。这个仇恨,他到现在也难以忘记。

  无数个日日夜夜,他都在等侯着重新返回中原的机会。

  就当他无数次一遍遍听到李璟势力不断壮大,甚至已经功封异姓王之时,他本以为这辈子有李璟在,他再也无法踏入中原半步。甚至在听说鞑靼人找了李璟做靠山之后,他甚至一再下令约束部下不得再去找鞑靼人的麻烦。

  没想到的是,河北四镇居然反了,这让他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重返中原的机会。

  在他的一番运作之下,终于与杨复恭兄弟达成了联盟,最终得到了一个光明正大重返中原的机会。

  朝延的派来的使者正高声宣读着圣旨,皇帝赦免李克用和沙陀一族的所有罪责。同时,皇帝封李克用阴山都督、沙陀军使、阴山以北行营节度使、并加河北西面行营副都统之职,正式调李克用以及沙陀军入关平河北叛乱。

  前来传旨的太监陈景思,也是朝廷新任的沙陀军监军使,宣完圣旨之后,笑着对李克用道:“此次陛下赦免沙陀,重用都督,陛下和朝廷可谓是天恩浩荡,接下来,可就要看都督的忠心表现了。”

  李克用捧着圣旨,那张被塞外朔风吹的黝黑的脸上一只独眼闪过一道坚定的目光,斩钉截铁般道:“李克用誓死为陛下和大唐效力,绝不辜负陛下圣恩!”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9-14 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