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架空历史] 宋王 【作者:尹三问】(8月7日更新至“ 终章 我的江山,如诗如画")

0
第五七二章 时过境迁

  青宜结鬼章终于回到了青唐城!

  两千多人在积雪盈尺的山林里辗转了近一个月,费尽千辛万苦,终于的绕过了龛谷,进入了河湟领地。

  所幸宋军尚未发起进攻,故而他们得到了吐蕃驻军的接应,这才稳定下来,得意重见天日。

  这一个多月,他们缺衣少食,饥寒交迫,一个个早已不成人形。有数百人因为受伤或者饥饿寒冷,永远留在了山林之中,青宜结鬼章带回去的不到两千人。

  这样一支残败不堪的军队出现,吐蕃驻军还以为是山林中哪个闹饥荒的羌人部落,只是规模似乎太大了,以至于疑惑重重。

  鬼章本来是强壮健硕,此刻也是行销枯骨,整个人看起来也有些沉郁,以至于驻军刚开始都没有认出来这位著名的统帅。

  直到鬼章拿出赞普授予的调兵令牌,驻军才知道青宜结鬼章将军回来了,龛谷的大军回来的。

  只是去的时候两万人,回来的时候,十分之一都不到。而且还是这副德行,当羊肉饭食送上来的时候,一个个如同饿死鬼投胎一样,狼吞虎咽那还算文雅。

  这些士兵在山林中已经饿了一个月了,平日里只能打点野物来吃,只是积雪太厚,狩猎也不是容易事,只能勉强维持生命和最基本的体力。此刻有了充足的食物,哪里还能顾及那么多?

  只是这在驻军看来,难免觉得野蛮,心中更是剧烈震撼。英勇善战的鬼章将军出征都这样惨败了。即便逃出来也是这副惨不忍睹的状况。前线有多恐怖啊?宋军是强大的天兵吗?无形之中。吐蕃驻军的心中便有了疑虑,尚未见到人影,但是心中已经对宋军有了些许畏惧。

  这就是林昭要达到的目标,没能全部歼灭鬼章,却也可以通过他们来传达宋军的强势,对吐蕃军造成心理压力。

  青宜结鬼章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也想要自己得将士能保持最起码的军容,可有时候命令根本抵不住人的本能。饥饿产生的本能。也罢,看着这一幕,鬼章束手无策。他知道,想要扭转这个情景,必需的是一场胜利,一场重振吐蕃军心的胜利。

  只是林昭暂时按兵不动,那么只能等待机会了,当务之急是赶回青唐城去提醒赞普小心,再有就是请罪。

  青宜结鬼章已经内疚了许久,从形式上而言确实是个有罪之身。

  出乎意料的是。回到青唐城,赞普董毡见到鬼章的时候。险些热泪盈眶,哪里有丝毫的怪罪,反而是多有慰问关爱。

  “赞普,鬼章轻敌,以至于踏白城战败,丢了龛谷,还导致阿里骨王子身陷敌营,请赞普治罪,否则鬼章寝食难安。”青宜结鬼章大为意外,赞普不责罚已经是破天荒,可是这般隆重礼遇又是所为何事?自己何德何能,能有如此待遇?

  董毡摇头道:“你能回来就好,此战你虽有些疏忽,不完全是你的错。宋将比想象的高明,要说轻敌,我又何尝不是?再说了若非龛谷失守,你也不至于……阿里骨自己也是有责任的。”

  提到阿里骨,董毡也是多有无奈,对这个“儿子”也是格外牵挂。奈何却什么都做不了,表面上还得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否则宋朝人就有可能奇货可居,漫天要价。

  那边的具体状况,董毡已经详细了解了,鬼章有责任,但毕竟有太多意想不到。再者,正是用人之际,鬼章对他,对河湟吐蕃而言太重要。他能回来,已经是万幸,董毡如何再忍心苛责?苛责又有什么意义呢?

  “可是,赞普……毕竟鬼章是主帅,轻率出兵,以至于大败,有负赞普所望,当真是……”青宜结鬼章说话间目光泛红,自责不已。

  “鬼章,不打紧的,胜败乃兵家常事,重头来过就是了。”董毡道:“至于阿里骨,太夫人都不怪你,她让你继续领兵,想办法救回阿里骨,那我还有什么可说的?”

  阿里骨是乔夫人的挚爱,得知孙子被俘,乔夫人也是相当的难过,甚至老泪纵横。可这是一个坚强且有远见的女人,疼爱孙子的同时,更在乎河湟的安危。虽说鬼章有过错,却也知道他是吐蕃的柱国大将,很理智的没有责怪。至于营救阿里骨,他倒是有这个想法,可惜是否如愿,可就不好说了。

  青宜结鬼章听到赞普和乔夫人的态度,心中更是感慨,自责的同时,更多的则是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就冲着这份信任,拼了这条命也要保全吐蕃安危,将宋军赶出河湟。

  “谢赞普宽容,臣定当戴罪立功!”

  “嗯,这就对了,抵御宋军的事情就是交给你了!”董毡一如既往的相信鬼章。

  青宜结鬼章道:“臣回来的时候已经得知消息,宋军只是在龛谷按兵不动……”

  “嗯,应该是将领在等候皇帝的诏命,宋朝人就是这样,皇帝远隔千里,却仍要对战事指手画脚。”董毡对此不以为然,他对青宜结鬼章便是用人不疑,几乎是绝对信任。

  “赞普,臣以为以我们的实力想要保全国土,守卫青唐城应该可以,但是想要反戈一击,夺回龛谷和河州,怕是有些不够……”青宜结鬼章很快进入角色,完成吐蕃大将军的责任,为董毡出谋划策。

  “确实如此,河湟实力已不如先王时候,西边诸多部族不安,牵制了我们大量兵力,可以应付宋军的兵力确实有些单薄。”

  角厮罗和董毡父子虽然名义上是吐蕃赞普,但是控制的地区也仅仅是河湟一代,更多意义上是整个高原的精神象征,下面的诸多部族只是依附关系,实际上却是各自为政。角厮罗时代,各部族都很安稳,董毡即位以后,情况就开始恶化了。

  吐蕃各部人心浮动,很不安稳,其中以西部古格王国,以及董毡的另一个哥哥磨毡角所在的邈川部最为明显,附近的回鹘人也虎视眈眈,着实分散了他们许多的兵力来防守。真正可以与宋朝对抗的兵力并不是很充足,踏白城一战又折损了两万,如今确实有那么一点捉襟见肘的意味。

  所以青宜结鬼章说的一点都不错,以吐蕃目前的实力,能够抵挡住宋军,保卫国土已经实属不易。想要收复龛谷,甚至是河州,那就有些痴人说梦,遥不可期了。当然了,除非是宋军出现重大战略失误,只是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种时候,放弃是肯定不行的,那么只有另外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求援。唯有借助其他力量,才能达到目的的可能,如今的河湟与当初的河州一样,处境完全相似。

  木征找的是他们河湟,河湟可能的盟友却只有一个——西夏!

  西北一带,宋、西夏、吐蕃三国之间一直相互征伐,却也有合作和利用,彼此之间的关系就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翻版。以前是宋朝联合吐蕃抵抗西夏,而今宋朝打败了西夏,威胁到了吐蕃。

  那么两个失败者之间便有了同盟的基础,他们现在的关系也算得上是唇亡齿寒,他们都需要小心强大的敌人宋朝。

  青宜结鬼章道:“赞普可否联系西夏?”

  “已经拍使臣前去了,只是尚未收到回复。”

  “估摸着刚开始的时候,西夏人也是想要观望,坐山观虎斗,不过事到如今,想来他们也该有决断了,唇亡齿寒,若河湟有失,西夏将会永远停留在噩梦中。”青宜结鬼章笃定道:“所以,西夏人肯定会有决断的。”

  “希望如此吧,梁乙埋,还有梁太后那个冲动女人,希望他们这一次能够理智一点。”说话间,董毡忧心忡忡。强大的邻国没有一个英明理智的君主,当家人是一个女人,还容易出动,很容易生出麻烦啊!

  “且先等等吧,想来西夏那边也快有结果了!”

  “你先好好休息几日,接下来的日子有得你忙!”

  “是!”青宜结鬼章轻轻点点头,按理说这时候他该告辞离去的,可是鬼章却并无动作,似乎想要说什么,却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董毡见状道:“想说什么就说吧!”

  “赞普,木征也来了!”显然这是一个敏感的人物,鬼章难免谨慎。虽说时隔多年,可是赞普的心结是否解开,当真不好说,所以青宜结鬼章不敢冒然。

  “来了好啊!”董毡迟疑了片刻,轻轻点头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就让他留在你身边帮忙的,改日让他来一起吃顿饭,终究是一家人!”

  不管怎么说,木征都是他侄子,虽说他以前和瞎毡之间有着深仇大恨,可那毕竟已经是过去多年的事情。瞎毡已经死了,河州也已经不存在了,计较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何况目前他们有共同的敌人宋朝。

  面对强大敌人的时候,正是一家人团结一致,共抗外敌的时候。木征能来青唐城,证明他能放开,晚辈都如此了,董毡他还有什么放不下呢?时过境迁,也该冰释前嫌了!

TOP

0
第五七三章 少年国主初长大
                 
  宋军和吐蕃在踏白城鏖战之时,西夏确实是处在一种观望状态。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是古来的传统,很多人都希望捡便宜,西夏也是这个心思。如果宋朝和吐蕃两败俱伤,那正好是他们翻身反击的好机会。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开始有些恶化!

  宋军竟然获胜了,太不可思议!

  至少梁乙埋一开始的时候是看好吐蕃的,却没想到宋军竟然颇为奇迹的获胜了,结果确实出乎意料。

  与此同时,西夏上下也开始蠢蠢不安起来。

  河湟吐蕃虽说与西夏之间战事多年,彼此之间可能还是仇敌,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怎么会如此单纯呢?

  单从两国的地理位置而言,河湟高原与河西走廊相当于是在西夏的后背,一旦被宋军占领,便对西夏形成为了一个钳形包围,后果不堪设想。

  以前宋朝只是策动河湟吐蕃出来牵制,后方频频被侵扰,西夏早已不厌其烦。如果“三心二意”的吐蕃人换成了宋人,那么绝对会从两个方向来夹击西夏。

  到时候疲于奔命,两线作战,将会难以应付,绝对有灭国之祸。所以河湟完全落入宋朝手中,是他们不希望看到,也不容许出现的情况,西夏人开始有些着急了。

  这个时候,吐蕃的使臣就在兴庆府,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好酒好肉的招待,然后是拖延。当踏白城之战,青宜结鬼章战败的消息传来,梁乙埋有些坐不住了。

  一方面安抚吐蕃使臣,一方面上奏国主和太后,召集大臣议事。

  “国主,太后,今宋军入侵河湟,吐蕃赞普派来使臣求援,我国该当如何回复?”

  “宋军入侵河湟?不是才打到河州吗?”已经渐渐成年的西夏国主李秉常讶然询问。

  “河州已经彻底落入宋军手中。目前宋朝的兵锋已经到了龛谷,随时可以深入河湟腹地!”梁乙埋沉声回答。

  “不知国相的什么意思?”李秉常轻轻点头,继续询问。

  “臣以为唇亡齿寒,宋朝目前在西北势大,加之河湟对我国安全十分重要,应当出兵援助。”

  “国相互言重了,宋军只是占领了河州,兵锋到达龛谷之后便不再行动,未必有深入河湟之心。梁乙埋话音落地,立即有大臣跳出来反对道:“宋军动向不明。河湟危险与否尚不确定。何来救援之说?”

  “是啊。河州之事是河湟先招惹宋朝的,不过宋朝目前按兵不动,最后如何了结尚不清楚。说不定能够和平解决,董毡让步。若是宋朝软弱都是有可能的。救援之事,言之过早!”朝堂上相继有几个人出声反对梁乙埋。

  如此情况是以前绝对不曾有的,自从那面被俘之后回来,梁乙埋的声望和地位已经大不如前,越来越多的人不把他放在眼里。尤其是近年,朝堂上反对他的人越来越多,至于原因则是国主外甥兼女婿渐渐长大了。

  不管大臣们反对的是否有道理,西夏太后与小国主两派人马之间的矛盾已经渐渐升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宋军目前没有进攻不错。但绝对不是按兵不动,宋朝西北各州军队调动频繁,显然是要有大动作了。”梁乙埋坚持道:“尤其是宋军统帅林昭,此人诡计多端,不可小觑。不得不防啊!”

  “林昭,国相当年就是被此人所败?”李秉常突然饶有兴致。

  梁乙埋的脸色瞬间便阴沉了,这个外甥也忒过分了,他虽然年纪不大,却已经过了天真无邪,无心之失的阶段。这显然是故意在朝堂上揭自己的伤疤啊,梁乙埋脸上忍不住发热,心中也隐隐作痛。

  李秉常身旁的梁太后也是玉容黯淡,眉头紧锁,儿子的表现越来越过分了。以前在朝堂上几乎是一言不发,而今则是畅所欲言。而今时常和自己唱反调,如今甚至公开为难他舅舅,这孩子已经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不知为何,梁太后不经意想起了自己的丈夫李谅祚,当年他似乎也是这般,然后就是铁血手腕来对付没藏家。那么儿子 以后会不会如法炮制来对付梁家呢?

  梁太后心中不由有些惊恐。她也在想,如果自己彻底放权,儿子的态度能改观吗?可是她有担心儿子胡来,担心家族很快下场凄惨,一时间好生矛盾。

  “是!”梁乙埋不论心情如何,总是要回答的!

  “这样啊!”李秉常点头道:“国相确定是宋军会进攻河湟?”

  “至少有七成可能!”

  “救援也很必要?”

  “是的!”

  李秉常道:“可是我们与宋朝之间有停战协定……”

  “此一时,彼一时,不过是一张纸而已,国主不必在意。”

  “也是!”李秉常轻轻点头,停顿片刻道:“如果我们出兵了,会有什么效果呢?一定能够获胜吗?”

  梁乙埋很无奈,国主外甥问的这话当真不好回答,许久才道:“胜败之事言之过早,不过至少能改变大环境,为我国争取便利和安全。只要指挥得当,将士效命,获胜并不难。”

  “这么容易吗?”李秉常问道:“那国相以为该出兵何处呢?直接救援河湟?”

  梁乙埋摇头道:“不,行汉人所谓的围魏救赵之计,我们进攻宋朝的环庆路,以及府州、麟州一带即可!”

  “说的有道理,可以迫使宋人回师救援,只是该派遣何人率军前往呢?”李秉常问道:“国相前去有把握获胜吗?”

  不等梁乙埋回答,李秉常便道:“不行,那个林昭似乎是国相的克星,为了国相互安全计,还是不要去的好!”

  言辞之间似乎是关心,可实际却故意隐约提及梁乙埋被俘的旧事,居心何在?

  “不若这样吧,这次由孤御驾亲征,一来抵御外敌,保护我李氏基业乃是孤的责任;二来,也算是孤为舅舅尽点孝心!”李秉常突然提出这样一个方案。

  梁太后和梁乙埋猝不及防,两个均是瞬间脸色一变,惨白的有些可怕!

TOP

0
第五七四章 不足为虑

  李秉常要亲自率兵出战!

  惊讶的不只是梁太后和梁乙埋,还有诸多的朝臣,西夏朝堂上顿时动荡不已。..

  梁乙埋委婉地表示了反对,声称战场危险,国主不该轻易前往,表示自己可以率军前去,为国主分忧。

  “国相与林昭宿有旧仇恨,上了战场能够理智吗?前车之鉴,不得不防啊!”李秉常的反对正中要点,梁乙埋之前确实犯过这样的错误,前次西夏对宋之战之所以那般惨败,与此也是有关系的。

  少年国主的话如同一个响亮的耳光,抽在了梁乙埋的脸上。以前确实有过这样的错误,但汉人有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自从被俘回来以后,梁乙埋便沉下心来,较之以前稳重了不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冲动莽撞之人。他确实想着找林昭报仇,这次也是个机会,但绝对不会像以前那样冲动,不顾大局。

  梁乙埋或许还做不到放下仇恨,却知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懂得隐忍,懂得轻重。按理说,出兵对付救援吐蕃,这种事以他的身份率军出战最合适不过。可是李秉常却要亲自前往,名义上是为他好,可实际上却是变相剥夺了他的权力。

  少年国主长大了!

  梁乙埋的反应有些迟钝,直到此刻他才意识到这一点,远不如梁太后敏锐。事实上,自从被俘回来以后,在一段时间内,梁乙埋的声望受到打击,在朝堂上也就表现的更为低调,对权力的掌控也就不是那么牢固。

  也就是在这个空档,西夏朝堂上的许多官员们悄然提升。开始掌控权力,而这背后的人物正是少年国主李秉常。

  他已经十四岁了,在后世或许还只是个懵懂少年,是个依旧贪玩的少年。但放在这个时代,尤其是帝王之家。十四岁已经算是基本成年了。

  后世清朝顺治皇帝十四岁亲政,康熙也是如此,不过是经历了两年的布置,干掉了鳌拜之后才完全掌控权力,也才不过十六岁而已。

  在李秉常之前,也有这样的例子。最大的榜样或许就是他的老爹李谅祚。西夏毅宗李谅祚十二岁的时候便参与朝政,不久之后便干掉了权倾朝野的国相没藏讹庞。李秉常觉得,他动手的时间比起老爹,已经算晚了。

  不过他们父子面临的是相同的局面,都是幼年即位,都是太后主政。都是由舅舅掌权辅佐,然后都将表姐嫁过来做皇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秉常渐渐长大,他知道了父亲是怎么干掉没藏家的,这为他干掉梁家提供的模式和榜样。

  实际上,梁家如今的情况远不如当年的没藏家。至少梁乙埋没有谋反的心思,他也不如没藏讹庞跋扈。梁太后也比当年那个尼姑出身的没藏太后有见识,有能力。可是有一个事实是一成不变的,那就是外戚的势力严重影响到了王权。

  少年国主长大之后,对此开始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李秉常毫不掩饰他想要夺权的心思。

  或许是因为还太年轻,有些沉不住气,或许是李秉常觉得,自己如今的实力已经可以与舅舅叫板了,所以他表现的很明显。

  在朝堂上不断渗透,抓牢一部分权力之后。李秉常将目光伸向了军中。唯有将军队掌控在手中,才能真正坐稳国主的位置,名副其实的掌控西夏。

  想要掌控大军,战争便是最好的契机,在这个过程里。足以完成预期的目标。战胜之后还能够赚取威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梁乙埋起初是没有在意,此刻突然明白了外甥兼女婿的心思之后,心中没有多少愤怒,反而是有些遗憾和担心。他对权力的执着不像没藏讹庞那样,如果让他放下,他是愿意的。毕竟没藏家前车之鉴犹在。

  此刻,他心中更多的则是担心。此番救援河湟吐蕃,对阵宋军,绝对不会如想象的那样简单。尤其对手是林昭,他比当年又可怕了许多。千里奔袭龛谷,让青宜结鬼章都吃了这样的大亏。

  鬼章是谁?那可是吐蕃赞普最为倚重,吐蕃最优秀的青年将领。梁乙埋对其多有了解,认为自己是远不如鬼章,即便是自己这样知己知彼的人率军出征,都未必有把握获胜。李秉常就更难说了。

  他到底还小,从此刻的表现就看得出来,年轻气盛,很冲动,很容易目中无人。而且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李秉常很想要立功,求胜心切。这种状态下,即便是寻常时候都很容易出事,更别说是这种特殊时期了,尤其是面对林昭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

  李秉常若去了,此战必败!

  败了,对西夏而言会是多大的悲剧?后果根本想都不敢想。对李秉常本人而言更是沉重打击。从理智的角度而言,不能让他去!

  只是这时候,这话该怎么说呢?不管自己出于何种心态,只要反对,李秉常肯定以为自己是贪恋权力,根本不会采纳的。如此,甥舅之间的敌对关系也会更进一步加剧,对梁家,对西夏而言都没有好处。

  尴尬的身份注定了梁乙埋有口难言,在不恰当的时候,哪怕是肺腑之语,金玉良言也会被人误解的,人生就是这样无奈。梁乙埋很希望有其他的臣子能出面讲明白厉害关系,奈何事与愿违。

  国舅一系的官员见梁乙埋不动声色,故而不敢随便发声。至于李秉常那边的官员,对国主亲自掌兵权之事自然是乐见其成,更加不会反对,反而是连声称赞。

  梁乙埋好生无奈,偏生自己一句话都不能说,说了只会适得其反。难不成要眼睁睁地看着西夏走向一个危险的境地吗?

  此时此刻,唯一的求助对象只能是姐姐梁太后。

  以太后之尊,才能压住国主李秉常,才有可能改变这个事实。

  梁太后的心情也确实比较复杂。她比当年的没藏皇后聪明许多,所以当儿子提出来亲自领兵前往的时候,她就什么都明白了。

  儿子长大了,他想要冲出母后和舅舅的保护,独当一面。这是好事!

  可是梁太后悲哀地发现,儿子实际上是站在对立面的,至少儿子将自己和国舅放在了对立面。他不愿意相信自己会将权力交给他,而是瞒着自己,偷偷地发展力量,然后这样突然袭击。

  今日朝堂上有这么多人反对梁乙埋。便已经很能说明问题,其中固然有梁乙埋自己的问题,却也离不开儿子在背后的诸多小动作。

  母子离心离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梁太后心中一阵阵的发冷。

  儿子要亲自率军出征,很明显是不信任弟弟梁乙埋了。他是向他要自己掌军。如果此番他得胜归来,那朝堂上也就不会再有梁乙埋的立足之地了,自己的地位也好不到哪里去。至于梁家到底会是什么下场,目前还当真不好说。

  再者,战场凶险,做母亲的怎么着都是疼爱和关心儿子的,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去那刀光剑影的危险之地?尤其他还是西夏国主。关系到一国的江山社稷。

  “秉常,战场凶险,你身为国主,不该轻易涉险的。”梁太后轻声反对,一来是关心儿子,二来也是想要试探一下儿子的态度。

  果不其然,李秉常坚决摇头道:“母后不必担心,马上征战本就是我国传统,即便我是国主,也不能例外的。祖父和父王都是马上征战的英雄。孩儿很是敬仰项目,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成为祖父那样的英雄。”

  “可是刀光剑影,毕竟十分凶险,你父王就是因为……”梁太后欲言又止。显然是想起了什么伤心事。

  她的丈夫,李秉常的父亲,西夏毅宗李谅祚之所以英年早逝,便是因为率兵和宋军激战时受伤,回国之后旧伤复发,结果一命呜呼了。一日夫妻百日恩,此事对梁太后有很大打击,自然不希望儿子再重蹈覆辙。

  “正因如此,孩儿才应该亲自率军进攻宋朝,好为父王报仇才是!”李秉常笃定道:“至于安全的事情,母后不必担心,只需要小心一些就是了,没问题的。”

  儿子都这样说了,梁太后当真不好再反对了。梁乙埋想到的那些厉害关系,她也想到了一些。

  可她更清楚,儿子已经笃定的事情,如果自己继续反对,那么母子之间的嫌隙和矛盾就越来越大了。越是如此,他的反弹就越是厉害,最终梁氏一族的结局会更悲惨。西夏终究是儿子的西夏,梁太后无论如何都不会因为母族来对付自己的儿子。在两者不能兼顾的时候,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自己的儿子。

  说到底,梁太后不是没藏尼姑那种愚蠢无能的女人。

  在出兵救援吐蕃,进攻宋朝这件事上,梁太后更在乎的是母子关系。她想要此事让儿子知道自己的态度,同时也相当于是做个交换。遂了儿子的心愿,他对梁氏一族也应该网开一面了吧,不说和平相处了,至少全身而退总该可以吧!

  战胜了固然是好,万一要是战败了,那么梁氏还可以作为儿子的后盾,来维护他的国主之位,维护西夏的安稳。

  “好吧,既然如此,便由你亲自出征!”梁太后说道:“不过,出兵作战之事需要和将领们好好谋划,你还年轻,要多听从老成持重大将的建议,不可莽撞行事。你去前线打仗,国相亲自为你准备粮草,母后在兴庆府等着你的好消息!”

  “好的,孩儿一定不负所望!”李秉常好兴奋,他有些意外的惊喜,没想到舅舅竟然没有反对,母后也答应的这样顺畅。太出乎意料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自己的掌权之路将会很顺畅,此番大战获胜之后回来,便是名副其实的西夏国主了,想想都让人激动。

  至于母后,既然他这样支持,只要不碍事,自然是好生奉养。国主自然要做孝道的表率。舅舅梁乙埋,算他有自知之明,只要他乖乖的交出权力,不在阻碍自己,保全梁氏一族安全。甚至是荣华富贵,又有何难?

  李秉常笑得很开心,只觉得前路一片光明,征得梁太后的同意之后便立即开始宣召将领,制定作战方案,准备出征。

  梁乙埋看到外甥兼女婿那得意的笑容。心中却是忧心忡忡,这个状态出兵,最后已经可以预期了。林昭那样的厉害角色,岂是你一个小娃娃能轻易对付的?到底还年轻,等到了战场上你就知道。唯有碰一鼻子灰,才会知道世事艰难的。

  至于姐姐梁太后的态度。梁乙埋大概能够明白,也罢!她支持儿子,自己何尝不是在支持他们母子呢?权力这东西,有时候当真是害人啊!

  自己的家族看样子是暂时安全了,可是整个西夏国呢?如果李秉常大败而归,自己是否会再次受到重用呢?梁乙埋已经不太期待了,他对权力已经看得很淡。反倒是觉得自己没有力挽狂澜的能耐!

  宋朝当真是好运气,准确说该是林昭好运气,先用计打开了河湟的局面。如果这时候西夏插手,他的处境肯定不妙,偏生西夏国内不安,国主与太后争权,结果可想而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本来是想要做渔翁的,结果自己却争夺的你死我活,最终便宜的除了宋朝人还能有谁呢?

  唉!

  梁乙埋只觉得未来一片晦暗。奈何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根本改变不得!好好去准备粮草吧,然后再向佛祖祷告,希望西夏能逃过这一劫。同时也该准备着急流勇退才是,否则西夏安然无恙之时。便是梁家飞来横祸之日吗?

  一时间,梁乙埋还当真有些矛盾!

  ~~~~~~~~~~~~~~~~~~~~~~~~~~~~~~~~~

  林昭如今人在秦州(天/水),并没有前往陕/西路宣抚使应该的驻跸之地长安。

  为的就是接近前线,便利指挥作战!

  皇帝的圣旨已经下来了,要求自己率军进攻河湟。

  但是林昭没有马上立即行动,在此之前他需要做两件事。

  一个是整饬训练西军,美其名曰是为了严肃军纪,提高将士们的作战能力。实际上也是在暗中进行他的大业,暗中调动西军将领,便于自己掌控。

  有狄青在后面帮忙出谋划策,林昭的一系列调动显得有条不紊,看似是眼下战事需要,实际上更多则是个人目的。狄青在西军多年,领军经验丰富,又当过枢密使,自然之道怎么糊弄上边。所以当调动情况原封不动送到汴京,枢密院也没看出什么不妥来,顺利蒙混过关。

  林昭要做的第二件事便是等消息,具体是两个消息。

  一个是吐蕃那边的,林昭要确认青宜结鬼章是否已经回到青唐城,现在答案是确定的。

  他已经回去了,这意味着吐蕃一战必须要应付这个强大的敌人!

  当真是麻烦!

  踏白城那样精心布局,当真是可惜啊!现在想起临阵脱逃的杨楶,林昭还是满腹怨气,杀了他当真不为过。

  也罢!事已至此,无可更改,只能重新来过了。虽然有青宜结鬼章,但是河湟本身动荡不安,想要守住也不是容易事。

  有鬼章这样一个对手,打仗才有趣味,这一次一定要让他输的心服口服!

  林昭要等的第二个消息则是关于西夏的。

  宋朝和吐蕃打的如火如荼,西夏那边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呢?唇亡齿寒的道理西夏人不可能不懂,吐蕃人肯定会向他们求援,西夏人也一定会答应出兵。

  西夏若是出兵,那么宋军不免就要同时面对两个敌人了。

  提前确定这个消息,早有准备总是好的,否则正当自己全力以赴打吐蕃的时候,西夏在背后捅上一刀,那才是真的麻烦!

  这不,西夏的反应比想象的要快。自己的大军尚未深入河湟,西夏便已经动了,大军气势磅礴地赶到了边境,暂时按兵不动。

  只是威胁?

  林昭轻轻摇头,他相信只要自己大军过了龛谷,西夏便会踏过边境,撕毁之前的停战和约,入侵大宋。

  不过没得选择,这一次,大宋王朝必须同时挑战两个强敌。

  让林昭意外的是,西夏领兵出征的竟然不是梁乙埋。这个老朋友没有来,反而是西夏国主李秉常亲自率军前来,一个十四岁的国主统帅!

  有些出乎意料啊,也有些意外的惊喜!

  如果来的是梁乙埋,林昭当真要伤脑筋了。这两年,无论是明月宗,还是西军在兴庆府的探子,送回来的消息都是关于梁乙埋变化的。他已经不是那个冲动莽撞之人了,而是一个沉稳的国相。

  如果真是他率军出征,宋军想要对付怕是不轻松,林昭担心的就是这个。可是现在看来,担心似乎是多余了!

  李秉常,还是个孩子而已!

  倒不是说轻敌,而是各方面的消息显示,西夏国家不稳,李秉常年轻气盛,不足为虑。

  林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相信景思立、种谔、折克行三个人完全可以应付,自己便可以全身心对付青宜结鬼章了!

TOP

0
第五七五章 趁火打劫

  伴随着纷飞的雪花,时间已经是熙宁五年的年底。

  大宋的西北的暂时处于平静状态,宋军在踏白城之战获胜之后,便止步龛谷,不再动作。主帅林昭忙于整顿西军军务,西夏则答应了吐蕃的求援,由国主李秉常亲自率军,采用围魏救赵之策,逼近大宋府、麟、庆三州。

  林昭立即做出反应,以陕西路宣抚使的身份,调动府州折克行、知清涧城种谔、熙州通判景思立三位大将防御边境。此战的重点在河湟,所以对西夏之战不求胜利,只求拖住西夏大军即可。对手不是日渐成熟的梁乙埋,而是年轻气盛的李秉常,林昭相信,三位将军肯定不会让人失望的。

  不过林昭还是没有立即对河湟发起进攻,毕竟有一个很现实的状况存在,那就是降雪!寒冬腊月,西北苦寒,积雪盈尺,这样的天气根本不利于作战。尤其是大宋士兵,绝对比不上吐蕃士兵耐寒,所以林昭准备稍微缓缓,同时也在考虑另辟蹊径,是否能采用一些辅助战术手段。

  相比于西北的平静,大宋的东南边疆却是动荡不安——交趾出现了叛乱。

  趁着大宋王朝先为旱灾所害,西北之地又与吐蕃大战的情况下,大宋的藩属交趾开始不安分了。

  自从太祖年间,潘美率军灭南汉之后,大宋对东南之地的关注度便有所下降。加之辽国和西夏的威胁,大宋的军队也主要集中在北方,南方的驻军数量以及军队战力相对比较弱。宋朝又采取强干弱枝之法,禁军强大,地方的厢军实在不怎么样。

  积贫积弱的现状下,百年下来,大宋南方军事逐渐糜烂。仁宗年间,西南一带的侬智高叛乱,南方数路的大军调动,竟然束手无策。无可奈何,这便是最好的明证。最终还是狄青率领西军南下,昆仑关大捷,才顺利平叛。

  凡事有利有弊,侬智高的覆灭代表着叛乱平定,但南方地区的力量平衡也发生了变化。平叛之后,西军北撤,南方的宋军依旧糜烂,力量有些空虚,使得南方的另外一股力量不断崛起壮大。那就是——交趾!

  自秦汉一来。交趾要么是作为中原王朝的郡县存在。要么就是有人自立为王,成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宋太宗年间,交趾人黎恒建立了黎氏王朝。真宗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交趾景瑞三年。李公蕴期待黎氏成为交趾王,建立李朝,并迁都升龙河/内,交趾开始进入一个相对比较强盛的时期。

  这期间,交趾不断向北侵犯,劫掠大宋,尤其是与之相邻的广源州,深受其害。而这里的侬智高家族,英勇善战。多次抵御交趾人的进犯,一直压制着交趾国向北的发展。

  仁宗年间,侬智高叛乱被剿灭了,宋军在东南地区的军事震慑力都不够,交趾失去了压制。势力越发的膨胀,逐渐强大起来。

  这种情况下,交趾的统治者已经不愿意再继续做中原王朝的藩属,也不再稀罕宋太祖册封的交趾郡王的封号。他们想要摆脱中原,甚至想要开疆拓土,入侵大宋土地,雄霸南方。

  不过交趾虽然蠢蠢欲动,但大宋毕竟是个庞然大物,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交趾也不敢轻举妄动。

  直到熙宁五年,他们看到了一个机会!

  大宋王朝陷入了空前的旱灾,国内不稳。辽国又趁火打劫,重新划定边界,宋军又在西北与吐蕃开战,西夏也有参战的意思。

  这种情况下,宋朝自然无暇顾及南方,交趾人抓住机会出兵了。

  交趾辅国太尉李常杰率军十万入侵大宋,目标正是大宋广南西路。李常杰兵分三路,先是攻陷了钦州、三日之后又攻陷了廉州,大宋在南方的两座重镇被交趾攻破。之后残暴的交趾人做出了令人发指的事情,他们屠杀大宋百姓,甚至连僧侣都不放过,惨不忍睹。

  随后交趾大军有进逼邕州境内的太平、永平、迁陆、古万四寨,如果攻克,那么交趾大军便会直接威胁大宋广南西路第一大城邕州南/宁。

  身在桂州的广南西路转运使,立即将消息飞报汴京,大宋朝堂顿时惊慌失措。

  赵顼长叹一声,熙宁五年注定的流年不利啊,原以为上半年厄运都过去了,下半年能轻松点。林昭在踏白城的胜利刚刚改变了气氛,他才高兴了没几天,南方又出事了。

  邕州地处邕江岸边,土地肥沃,是广南西路难得的富庶之地,城中有居民近六万人,在广南路已经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大城了。除此之外,邕州还控制着如今四十多个羁縻州,其中郁江之源的广源州更是格外富饶,有诸多金矿,号称“地产金一两,直一缣。”

  由此可见,邕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若是宋军占领了邕州,广南西路几乎全部丢掉了。交趾获取了如此富饶之地,再加上金矿,实力将会不断扩大,对大宋的威胁将会进一步扩大。南方的半壁江山都在处在不安之中。

  大宋的北部边疆已经够乱了,南部绝对不能再出问题,否则大宋王朝将会腹背受敌,国将不国。所以,绝对不能坐视交趾占领邕州。

  除了国家安全和战略上的考虑,对百姓的关怀也是至关重要的。交趾人残暴不已,自从入侵大宋以来,便嗜杀成性,钦州和廉州两地屠城罪恶仍历历在目。天知道,他们打下邕州之后会不会再施暴。邕州城里可是有六万大宋百姓,岂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死在交趾人的屠刀下?

  事实上,在历史上,交趾攻陷邕州之后,确是实行了大规模屠城,杀吏卒、土丁、居民五万余人,简直就是惨绝人寰。他们还拆毁了邕州城,将砖石投入江中,妄图堵塞邕江。

  交趾人着实可恶!

  赵顼猛地将拳头砸在御案上,双目几欲喷火,别提有多恨了!南方弹丸之地的藩属国竟然也敢兴兵造反,入侵上国,大宋已经沦落到这种地步了吗?竟然被交趾这样的跳梁小丑入侵。开什么玩笑,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宋王朝岂能容忍交趾这样的阿猫阿狗在头上撒尿?征讨,必须要征讨!

  夺回广南西路的国土,将交趾人赶出去,并且狠狠的教训。大宋朝堂上很快达成了共识,泱泱大国高高在上的传统已经深入士大夫的骨髓之中,自然见不得如此状况。

  只是事与愿违,大宋王朝南方的军队着实在太糜烂了,他们没有吸取当年侬智高叛乱时的教训。军队的装备和战斗力简直就不值一提。甚至有许多的地方官和将领为了吃空饷。竟然需要人数。将士的数量都不够,其中大都是老弱病残,如何与凶残的交趾人相抗衡?

  加之最初战略上的一些失误,给了交趾可乘之机。很快邕州附近的太平、永平、迁陆、古万四寨军事要地相继失守。交趾大军包围邕州城,广南西路岌岌可危。

  消息传到汴京,除了再一次震惊之外,大宋君臣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该怎么办?

  在失败面前,他们才真正意识到交趾人的可怕之处,才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依靠南方那些糜烂不堪的军队根本不足以平叛,此时此刻,朝臣们不约而同想到了禁军!

  相比与厢军的不堪一击。禁军素来以兵强马壮,战斗力强悍而出名。如果禁军出动,应该能轻松将交趾人打败!就如同当年狄青率领西军平叛一样,轻松搞定了侬智高。

  让西军再次南下?

  这次恐怕不行了,熙河路正在与吐蕃激战。西夏这边也摆开架势,陈兵边境,虎视眈眈。环庆路、麟州、府州多地告急,这种情况下,西北本身就自顾不暇,哪里能抽调出一兵一卒南下平叛?

  大宋禁军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防备西夏的西军、防备辽国的河北军、再者便是驻防汴京的京营禁军。

  虽然与辽国之间的边界重新划定了,但辽国依旧是虎视眈眈,无论是赵王耶律乙辛还是太子耶律浚都有心南下。这种情况下,河北路的驻军根本不敢轻易调动。宣抚使文彦博可是说了,河北无险可守,全靠大军枕戈待旦,全力驻守。

  西军动不得,河北军动不得,那么唯一能抽调的也只有京营禁军了。

  但是谈到这个问题,朝臣们不约而同全都闭嘴了,不敢随便发表意见。这已经不是平叛打交趾的问题了,而是牵涉到大宋王朝都城的安危问题。

  大宋立国之前的五代十国,皇帝走马灯一样的更换,武将经常谋反,自立为帝。所以赵宋的统治者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治国之策,重点防备武将,同时还强干弱枝。都城汴京驻扎了全国半数的军队,还都是精锐的禁军。

  就是为了保持王朝强盛,地方弱小,不至于出现谋反,危及统治的情况。不管是哪里出现了叛乱,都难以攻克都城汴京。朝廷也有足够的兵力,可以派出来平定叛乱。

  这个国策已经执行了百年之久,从未改变!很多时候,地方上出现叛乱,基本上都是抽调西军平叛的,侬智那次便是如此。原本历史上,打败交趾入侵的主力还是来自于西军

  但是这一次,因为吐蕃和西夏的问题,西军抽调不得。河北军都不敢轻举妄动,唯一能够调动的只有京营禁军。

  交趾号称有十万大军,或许有夸大的成分,但至少有八万人是肯定的。想要平叛,大宋至少得出动十万大军。从边境抽调出十万大军出征,意味着汴京的军事防御力量下降了不少。

  都城可是封建王朝的核心所在,往往都城出现问题,意味着整个国家的灭亡,故而谁也不敢掉与轻心。

  虽说汴京处在大宋中部,北有河北路驻守,西有西军据守西北,都城汴京是不会受到外敌入侵的。唯一的不安定因素只能是来自于内部,能够威胁到汴京的,便只有河北军和西军而已。

  两支军队如今分别掌握在文彦博和林昭手中,当然了,朝廷枢密院对各州县的将领都有掌控。一个宣抚使想要完全掌握一支大军很难,似乎不会威胁到汴京。再者,文彦博是三朝元老,林昭是后起之秀,但两者似乎都是忠臣。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不过毕竟事关重大,谁也不敢轻易说什么。枢密院的韩绛也采取谨慎态度,将最终决定权交到了赵顼手中。

  赵顼虽然很对交趾的行为很愤怒,但他更要考虑的是汴京的安危,大宋王朝的社稷根基比一个广南西路重要的多。

  邕州不是还在坚守吗?南方的军队也不是完全不堪一击,再多调的兵过去,或许就能解除邕州的危机!至于京营禁军,还是暂时不要打主意的。

  赵顼装聋作哑,大臣们也不好在多说什么!大家都认定一点,如果大宋能尽快击败吐蕃和西夏。那么天威震慑。交趾一定会害怕。知难而退的!

  于是乎,沉重的压力又落在了林昭肩上!皇帝的圣旨与诸多大臣们的心愿一起送到了秦州,要求林昭尽快攻陷河湟,扬我国威!

  林昭好生无奈。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不过狄青看到之后却一阵阵的激动,这可是极为难得的机会啊!

  “公子,若是让京营调出十万大军南下,那么汴京的力量就会减弱,西军在手,公子就有资本和赵顼一较高下了。”

  林昭哑然道:“狄公该不会是打算武力拿下汴京吧?这可……”

  “当然不是!”狄青摇头道:“长公主有心公开公子的身份,如果京营大军南下,公子掌控西军回到汴京。公开身份之后,赵顼即便是有什么想法。也是会投鼠忌器的!公子的安全更有保障,也能更为从容。”

  “是这个道理!”之前想着掌控西军,便可以与赵顼势均力敌。如今却有可能略微占上风,虽说不能立即取胜,却可以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布置。接下来的比拼胜算才能更大。

  “不过京营是否出动不是我们能决定的!”狄青忧心忡忡道:“看来得想办法让汴京那边动作,上书推动此事……”

  “狄公莫要如此,京营事关重大,不是上书就能推动的,以免被人怀疑动机。”林昭道:“决定权在赵顼手中,不过出不出兵,不是他说了算,交趾人也有决定权。”

  “公子是说……?”

  “没错,如果邕州有失,赵顼还能继续坐视不理吗?”林昭前世看过相关报道,这段时期是交趾最强大的时候,邕州确实被他们攻克。五万多大宋军民惨死屠刀之下,血染邕江,惨不忍睹。

  同样的剧情或许还是会上演,奈何自己根本阻止不得,而赵顼却为了社稷安稳,迟迟不发兵。京营不出,邕州的结局或许已经注定。可惜了城中的五万多军民了,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却还要利用他们作为计划中的一部分,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有时候,现实就是这样无奈!

  “邕州的城防没有想象的那么牢固,当年侬智高就占领过,南方厢军糜烂不堪,根本抵御不得交趾,如果没有援军,城破只是迟早的事情。”狄青是当年平定侬智高的大将,对南方的宋军情况尤为了解。

  “大宋竟然到了这个地步,连交趾都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了!”林昭有些愤愤不平。

  狄青道:“公子莫急,如果邕州失守,赵顼的威望肯定大打折扣,京营还是会南下,公子的机会便来了。让大宋富强,他做不到,不过老夫相信公子一定能做到。”

  “自当不负所望!”林昭笃定地点点头。

  “交趾那边闹,对我们也是有影响的。”狄青道:“首先一个便是我们必须获胜,无论是振奋士气,还是为公子增添威望,都是很必要的。不过,这个胜利不能太快,必须要拖到京营南下以后,否则赵顼更愿意抽调西军去平叛。”

  “是啊!”林昭道:“所以这个时间还真得好好把握了,太快不行,太慢也不行!”

  “西夏那不必担心,李秉常还是个孩子,公子派出的三位将领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防守肯定是没问题的。”狄青道:“如果有可能,说不定还能倒打一耙,取得不小的战绩呢!在西夏这边开个头,也是好的,到时候公子便可随时有借口返回西北的。”

  “这倒是!”林昭赞同道:“西夏乃是大宋的一颗毒瘤,岂能容他们继续存在下去?定难五州本是大宋国土,河朔之地迟早都是要收回来的。”

  狄青道:“西夏先不必太心,关键是吐蕃,那个青宜结鬼章可不是善茬,硬拼怕是代价沉重,公子不若考虑一下其他手段……”

  “狄公可是说……那个人?”

  “看来公子早有妙算,老夫是多虑了!”狄青与林昭对望一眼,哈哈大笑,心照不宣。

TOP

0
第五七六章 去留随意

  阿里骨被俘之后并没有受什么罪,毕竟是吐蕃王子,林昭对他也算不错。吃住条件都很好,唯一的就是限制自由。

  不过阿里骨并未因此感到庆幸,自从被俘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变得忧心忡忡。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绝望,没错,是绝望!

  阿里骨是个有梦想的人,胸怀大志,对吐蕃赞普之位垂涎日久。所以从懂事开始,意识到自己有问鼎王位的可能之后,他就尽可能的表现优秀,在各方面都超过了蔺逋比

  终于胜利开始向他招手,王储之位的天平已经开始向他倾斜,只需要再加上一块砝码。阿里骨认为,这块砝码就是战功,一场值得大书特书的战功。

  于是乎他毅然走向了东方对战宋朝的战场,他的目的地是踏白城,可惜却永远的止步龛谷。现在虽然踏上梦寐以求的宋朝土地,却是以阶下囚的身份。

  被俘了,宋朝人虽然没有杀自己,但阿里骨知道,自己的性命还是朝不保夕。即便能保住性命,也不过会被当成个货物,用来要挟河湟,抑或是交换什么东西。哪怕是自己能回到河湟,又有什么用呢?

  一个失败者,一个俘虏,在敬重英雄的吐蕃人眼里,什么都不是。他没有骄傲,没有了资本,赞普之位将彻底与他失之交臂。

  也许勇敢的阿里骨可以不在乎性命,但赞普之位却是他执着的追求,难以放弃。失去的时候,便是对他最大的打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阿里骨不知道是等候奇迹出现。还是懦弱的失去了自杀的勇气,实际上即便是他想死,宋人也不是会让他死的。一个吐蕃王子,即便是在西北用不上,送回汴京,也可以来个献俘礼。史书上都是可以浓墨重彩记一笔的,怎么能轻易浪费呢?

  阿里骨好无奈,每日只能是借酒浇愁!

  虽然是阶下囚,但是他的居住地还不错,不是阴冷潮湿,恶心肮脏的监狱,更是一间整洁的房屋。每日的饭菜算不上多美味,却也不至于难以下咽。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静。很安静!

  每天除了送饭时间有轻微的声响。平时静的落针可闻。

  安静是很可怕的。尤其是在不知道时间流逝的情况下,那完全是一种折磨。据说有一种刑罚或者逼供方式,就是将人关在密闭的房子里。断绝与外界交流,不留任何的计时设备。在这种环境下,人会很压抑,要不了多久就会受不了,甚至会发疯。

  此刻的阿里骨就是这样一个状态,有时候他甚至特意吼两声,可惜得不到一点回应。折磨,当真是太折磨人了,当真不如一刀杀了自己。

  宋朝人没有动手,那自己也可以自行了断啊。阿里骨在房间里的行动是自由的,手脚不曾被束缚。虽然没有刀剑,但是触柱而死,或者是在洗脸的木盆之中活活将自己闷死,甚至上吊自杀都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阿里骨并没有这么做。说明他还是有很强的生存**。想要活下去,那么就必须要忍受这样的煎熬!

  不过今天,阿里骨终于脚步声。不是饭点,那就意味着有人来了,阿里骨好生激动。无奈来的是什么人,来的目的如何,只要能跟自己说句话,阿里骨都会觉得很舒坦。

  吱呀一声,门打开了,一个男子走了进来。

  阿里骨眼神几变,诧异道:“林昭!”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发音也不是特别流利。一个多月的寂寞,断绝与他人交流,阿里骨的竟然出现了一丁点的语言障碍!

  “阿里骨王子,在这里还好吗?”林昭笑着询问这位昔日的朋友,勉强可以算是朋友吧!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何必要这样折磨我?”阿里骨有些愤怒,尤其是看到林昭的笑容,他觉得那是嘲讽。

  “折磨?”林昭佯作不解道:“何出此言?难道下面的人虐待王子了吗?”

  “明人不说暗话,何必拐弯抹角!”

  林昭笑道:“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还不足以修身养性啊。”

  “你……”

  “怎么着?”林昭反问道:“相比与王子当初背信弃义,与梁乙埋勾结谋害我,留你一条性命算是客气了!你觉得是折磨了,那好啊,想要解脱很简单,随便想个办法了结了自己都可以啊,可你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

  阿里骨顿时无言以对!

  林昭毫不客气地揭开他的伤疤,说道:“如此看来,王子要么是忍辱负重,心中有雄心壮志尚未实现,所以才会委曲求全,保留这有用之身。要么就是你是个懦夫,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

  阿里骨自然不愿意承认后者,或许他能忍到现在是两者兼而有之吧,但有些事情绝对不能承认。

  林昭也不打算让他承认,完全拆穿了就没意思了!

  “阁下是吐蕃王子,胸怀大志并不奇怪,只是你而今落到这个地步,即便是胸怀大志又能如何呢?”

  阿里骨不屑道:“你今天来不会是来说风凉话的把?”

  “当然不是,我今天来是想和王子商量一下,兴许我可以帮你!”

  “你?帮我?”阿里骨冷笑道:“省省吧,不知道你又有什么阴谋诡计!”

  “不管我们怎想,对王子有利不就行了!”林昭道:“我们各取所需不就行了!”

  “怎么各取所需?”阿里骨最终还是没忍住诱惑。

  林昭笑道:“如果王子能回到吐蕃,我再帮助你登上王位,你觉得如何呢?”

  “你到底想要干什么,一次说清楚!”阿里骨冷冷道:“你会有这么好心?”

  “以王子的能力,只要能回到青唐城,赞普之位似乎用不着我帮忙也是可以的对吧?”林昭嘿嘿一笑,就是这样耗费着阿里骨的耐心。

  “你到底想要耍什么花招?”

  “花招谈不上,索性我就直说了,我想要和王子谈个合作,或者请王子帮个忙!”林昭知道火候已经差不多了,这次可以和阿里骨好好说说了。

  “怎么样?”

  林昭道:“眼下我军占据着龛谷,想要进攻河湟很容易!”

  “进攻是很容易,但是能不能获胜就不好说了,千万不要小看我吐蕃勇士,龛谷之战只是你侥幸获胜而已!”阿里骨很不服气地反驳。

  “过去的事情已经不重要了,我们说说将来吧!”林昭道:“我大宋皇帝的本意是直接攻陷河湟的,我调兵遣将许久,也是这样打算的。可是很不巧,最近发生了两件事,计划受阻,必须要调整战略。”

  “发生何事?”阿里骨很是好奇。

  林昭朗声道:“实不相瞒,西夏人出兵了,二十万大军直接进攻的我大宋西北诸州,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我这个陕/西路宣抚使可是不轻松啊!”

  “哼,现在知道不轻松了,你们就是玩火**!”阿里骨自然之道,河湟吐蕃向西夏求援一事。也很清楚,西夏出兵之后,宋朝的压力会增大。这是目前他听到的唯一好消息,与西夏搅和在一起,那么宋朝对吐蕃的态度就会转变,自己的命运前途就会有转机。

  “是啊,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时候交趾人也跳出来闹事了!”林昭道:“交趾十万大军侵犯我大宋东南边境,围困邕州,南方等着我西军的南下平叛呢。如此情况下,大宋不想再与吐蕃继续争斗,有意和谈!”

  “哈哈,原来是宋国四处起火,无力应付了,现在想要求和了?”阿里骨哈哈大笑,很是得意。如果是这样,宋朝同时和西夏与交趾作战,那么与吐蕃这边必须要停战。那么宋朝人也就不敢伤害自己,甚至有可能……

  阿里骨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逃脱牢笼的机会,只是……看着林昭那人畜无害的笑容,他总觉得背后有什么阴谋,让人有些心惊胆战。

  “皇帝将这件事交给我,具体怎么做,只能由我自己想办法了!”林昭道:“本是要派使者前往河湟的,不过仔细想想,王子不是最好的中间人吗?我派人送王子回青唐城,你需要说服董毡赞普停战……”

  “你不怕我又背信弃义吗?”

  “这样对你,对吐蕃有什么好处吗?”林昭一句反问,随即道:“相信同样的错误你不会再犯第二次。有你自己的努力,再加上大宋的支持和策应,王子当上赞普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就这么简单?”

  “要不然还怎么样?”林昭道:“当然了,你可以认为我有别的诡计,不过这都不重要。无论如何,我都必须要放你走,这是肯定的。”

  “真的?”阿里骨看着林昭,还是满脸狐疑,幸福来的太突然了,一切都太过意外,让人难以相信。

  “其实我完全何以用你做筹码和董毡谈条件的!”林昭道:“不过这样讨价还价太浪费时间,再者,我是怕王子你不值钱,那我可就亏了!索性,不如直接放你回去,彰显我的诚意,然后再和贵国谈判,相信董毡赞普会领情的。”

  “呃……”

  “不值钱”三个字让阿里骨很是受伤。

  “总之,你现在自由了,是去是留,悉听尊便!”说完,林昭便扬长而去。

TOP

0
第五七七章 放猫归山

  阿里骨最终还是走了!

  最初的时候还有些犹豫,不过林昭给了他充足的时间让他自己考虑。两天以后,不到一天时间,阿里骨便做出了决定。

  走,必须要走,回河湟!

  虽然阿里骨隐约觉得,林昭是不安好心的,可是那又怎么样呢?他不敢想太多。至少这件事对自己似乎没有什么坏处。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若是不走,难道要一直过这种阶下囚的ri子?

  别的不说,光是这样寂静的折磨便足以让人发疯。汉人有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必须离开这里,所有的一切才有可能。

  生命,荣华富贵,前程,曾经的雄心壮志让他蠢蠢yu动,按捺不足那滚滚而来的诱惑,或者说是人生贪yu的本能。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离开这个鬼地方,回到吐蕃的基础上。林昭有yin谋?或许是自己多疑吧!

  如果西夏和交趾真的入侵宋朝,那么宋朝与吐蕃停战也就不奇怪了,完全可以有合理解释。至于这些消息,是很容易就能打听到的,林昭欺骗不了自己,也没有这个必要。那么他放自己回去,向吐蕃表达诚意,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

  宋朝这是想要尽可能地保有已经取得战果的意思,这符合常理。至于林昭所说的自己不值钱,阿里骨不想承认,却又没有底气否认!也正是因此,他才有更为迫切的想法,想要尽快回到吐蕃。

  至于林昭所说的促成宋朝和吐蕃停战,阿里骨心中冷笑,当前停战自然是没有问题。不过当你的西军南下去打交趾,又和西夏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那就另说了。龛谷河湟的,河州是吐蕃的,岂能轻易这样拱手让给宋朝人?

  雪依旧在下,道路有些难行,不过阿里骨却是归心似箭。婉拒了林昭挽留款待的好意,带着几十个被俘的吐蕃士兵,冒雪离开了。

  他在迫切地想要离开这个鬼地方了,同时也是担心林昭会突然变卦,有机会离开,还在乎这点风雪吗?

  种师道看着阿里骨远处的背影,有些不解道:“东阳兄,你放他离开做什么?这可是放虎归山啊,何必又要告诉他西夏和交趾的实情呢?”

  “诸葛孔明抓到了孟获,可为什么还要放了呢?”林昭笑着反问一句。

  “yu擒故纵?”种师道不解道:“可东阳兄似乎并不是想要收复阿里骨啊!”

  “此人野心太大,难以收复,我也从来没有这个心思!”林昭悠悠道:“不过他到底不是董毡的亲生儿子,留下没有多大用处,威胁不到董毡。不过这小子颇得军心与民心,若是杀了他,反而会让吐蕃上下联合起来,同仇敌忾,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倒不如放了!”

  “东阳兄是想让他……”种师道似乎明白了点什么。

  林昭笑道:“没错,一山不容二虎,他回去了,会有人很不高兴的!”

  “他……还是太嫩了,哪里算得上老虎,充其量不过是只猫,还是只被东阳兄玩弄于鼓掌之上的三脚猫!”种师道已然明白,笑道:“你故意透露消息给他,也是想要借他的嘴……”

  “没错,至于能起到多少效果,就不得而知了。”林昭道:“其实阿里骨若是冷静下来仔细思考,未必发现不了我的居心,只是他离开的念头太迫切了。野心太大,私yu太重,难免心怀侥幸,甚至自我麻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或许比董毡亲生的蔺逋比强一些,不过比之青宜结鬼章可就差远了。”

  “哼,这步棋走的妙,yu擒故纵,阿里骨终究还是逃不出东阳兄手掌心!”

  “不只是他,而是整个河湟!”林昭目光一寒,沉声道:“让你准备的雪橇可都妥当了?”

  “放心好了,回来之后我就命工匠开始做了!”种师道回答道:“做工算不上jing巧,比上次的简易雪橇牢固许多,也更为光滑,速度肯定更快!”

  “嗯,有了这东西,积雪便困不住我们!准备粮草吧,差不多该动手了!”林昭看着西边铅云密布的天空,下意识地握紧了刀柄。

  ~~~~~~~~~~~~~~~~~~~~~~~~~~~~~~~~~~~~~~

  艰难的跋涉之后,阿里骨终于回到了吐蕃。

  在途中便遇到了严阵以待的吐蕃驻军,他们见到王子归来,一个个全都不敢怠慢。阿里骨在吐蕃军中的威望颇高,乔夫人也喜欢他,故而比较礼遇。

  这段是阿里骨王子被俘,将士和百姓听说以后都心急如焚,担心不已。赞普也是思念义子,乔夫人更因担忧孙儿食不下咽。故而此刻将士们见到活生生的阿里骨,自然是格外激动,立即向青唐城禀报消息。

  几ri之后,便有人匆匆赶来迎接,赫然是阿里骨的弟弟苏楠当峥。

  “阿兄,你总算是回来了!”到底是亲兄弟,苏楠当峥见到阿里骨的时候,激动不已,几yu泪流满面。

  “没事,回来了就好,不必担心!”阿里骨心中也颇为感动,不管怎么说,兄弟情深,最危急的时候,还是亲兄弟更靠谱一些。

  “回来就好,否则我和兄弟们都没有主心骨!”苏楠当峥最是兴奋,哥哥不在的ri子里,他的一颗心始终每个安稳。

  “青唐城那边是什么状况?”阿里骨激动之后便冷静下来了,接下来他要面对的事情着实太多,容不得一丝马虎。

  苏楠当峥道:“阿兄和青宜结鬼章在东边战败消息传来的时候,整个青唐城都震动了,不过现在已经逐渐安定下来了。尤其是青宜结鬼章回来以后,基本全部安稳了,只是大家担心宋朝人会不会继续进攻,所以还是有心人心惶惶。”

  “青宜结鬼章回来了?”阿里骨问道:“赞普是怎么处置他的?”

  “没有处置!”

  “没有处置?怎么可能?”阿里骨顿时大为惊讶,在他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苏楠当峥道:“回来的时候,青宜结鬼章确实主动请罪了,但是赞普不仅没有处罚,甚至反而更加重用他的,如今整个青唐城的防守都是他在负责。”

  “没处罚,反而更加重用了,哼!”阿里骨喃喃自语道:“看来赞普还真是宠信他啊,鬼章这小子好福气啊。”

  “是啊,大家都这么说,战败了不说,丢失了那么多的土地,还折损了两万军队,赞普竟然一笑了之,还是照样的重用他,当真有些过分。”苏楠当峥道:“很多人都有些不满,奈何赞普信任他,重用他,所以即便是不满也没有办法!”

  “没事,这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对我来说是好事!”阿里骨笑道:“虽说鬼章这样受重用,掌握兵权不好,不过有了他的先例,赞普自然也不会怪罪我的。他丢了两万人,我损失的不过五千人,他都没有处罚,我自然也不会有事。”

  “这倒是!”苏楠当峥立即兴奋道:“现在是关键时刻,想要军中将士效命,需要赏罚分明,所以赞普不会怪罪大哥,重新任用也是大有可能的,毕竟现在是用人之际。”

  “鬼章本人是什么态度?对我有什么看法吗?”阿里骨现在如同惊弓之鸟,回到青唐城之前,他必须尽可能的了解每个人的态度,才能从容应对。

  “没有,鬼章回来之后一直表现的很低调,每ri只是专注于训练士兵,加固城防。”苏楠当峥道:“他只是说,宋朝人一定会进攻的,所以必须要严正以待!”

  “这样啊!”阿里骨轻轻点点头,仔细想想,青唐城中最难应付的人可能就是鬼章了。旋即又问道:“那蔺逋比呢?”

  “最可恶的就是这家伙了!”

  “怎么?”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是看到苏楠当峥那副恨意十足的表情,阿里骨还是有心不淡定。

  “阿兄身陷敌营的消息传回来,这小子就幸灾乐祸,据说回府之后还开怀畅饮,大肆庆祝。”苏楠当峥道:“有大臣提出来想办法营救阿兄,都被他暗中阻挠了。”

  “他自然是不想让我回来了,不过现在,他恐怕要失望了!”阿里骨冷冷一笑,嘴角也浮现出强烈的恨意。

  “是啊,那小子都是个草包,与阿兄相比差远了。”苏楠当峥很不服气道:“这段时间,他见阿兄不在,便一直在想办法蚕食我们的力量!若非大战在即,他不敢做的太明显,只怕我们已经顶不住了。不过现在,阿兄回来了那就完全不同了。”

  “那是自然!”

  其实在河湟吐蕃,也并非完全铁板一块,也是有不同的派系和势力的。除了以部族为单位聚集之外,便是以家族为单位。

  阿里骨与苏楠当峥都是一流的猛将,身后有强大的家族势力,加之他们经营多年,拥护者着实不少。这一点正是阿里骨的本钱,若非如此,单纯以养子的身份,他如何和蔺逋比相争呢?

  如今他回到河湟,立足的根本也正是家族力量。不过很凑巧,林昭也盯着了这一点。

TOP

0
第五七八章 是进是退?

  阿里骨在林昭眼中,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只猫,不过把他放了,回到吐蕃之后就可以变成一只虎。

  不过河湟那片山上已经有一只虎了,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阿里骨回去之后必定是两虎相争的局面。

  抓到阿里骨的时候,林昭就没打算杀了他,也没打算拿他与董毡谈条件。阿里骨最大的加之并不让他做阶下囚,而是让他继续当他的吐蕃王子。

  出使过河湟,加之最近两年情报的搜集,林昭对阿里骨的状况了解比较清楚。他背后有家族,有弟弟苏楠当峥为首的猛将支持,所以他只要能回到河湟,便能够站稳脚跟。不止如此,还能够在吐蕃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

  他们的势力绝对不弱,从当年他们敢于私下养马卖给折文芯就可见一斑。他们已经在河湟吐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核心就是阿里骨。如果阿里骨不在,他们就回事一片散沙,逐渐被别人所同化,继而被利用。

  尤其是在大敌当前的时候,赞普董毡绝对会亲自出手,将阿里骨的力量粉碎,然后融合到吐蕃的防御之中去。即便阿里骨一系的人不愿,可是群龙无首,又哪里能够反抗呢?若是自己这边再杀了阿里骨,那么这些人刚好会同仇敌忾,坚决追随董毡来抵抗大宋军队。

  林昭怎么能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呢?

  阿里骨既然留着没用,那就放回去吧!他只要回去了,那么苏楠当峥一系的人都有了主心骨,就有了坚持的理由和信心。这股子的力量在河湟吐蕃内部举足轻重,完全可以影响到大局。

  当然了,如果他们能上下一心,共同对抗宋军也就罢了。可是有些时候,同仇敌忾这句话只能是说说,哪怕共同面对一个强大的敌人。几个合作者心中也会有小算盘。谁能少受些损失,谁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试问谁心里不盘算这个?尤其是的存在竞争的时候,有外地的时候可以联袂合作,可是一旦外敌消失了,他们就要斗个你死我活。既然结果是注定了的,那么早些谋划,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机会干掉对方。哪怕只是让对方多受些损失,何乐而不为呢?

  让两个有矛盾的人完全捐弃前嫌,携手合作那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他们之间的矛盾意义重大,且不可调和的时候,就更是如此。

  比如阿里骨和蔺逋比!

  因为赞普继承人的缘故。他们两个确实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绝对不会因为大宋入侵的事情而放弃,哪怕上有董毡压制,下有青宜结鬼章调和,矛盾依旧存在。毕竟王储之位的魔力实在是太大了,任谁也不会轻易放弃!

  最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缺乏相互信任。谁也不会相信,对方会当真罢兵言和。联手全力对付外人。即便是勉强做到的,也得时刻提防着对方会不会什么时候在自己背上捅上一刀。越是如此,就越发的不信任,彼此之间的矛盾也就会更加严重。其中要是再有点机会,可以置对方于死地,又有谁会放弃呢?

  所以,只要放阿里骨回去,青唐城即便是防守多么的固若金汤。内部也会波涛汹涌,难以安定的。

  牢固的堡垒,无法从外部攻克,但如果内部出现动荡,那么将会很容易被攻破。至少可以大大降低这个堡垒的坚固性。这就是林昭的意图,让阿里骨最大限度发挥他的价值。

  让他们内耗吧,让河湟吐蕃永无宁日。不能全心全意积蓄力量来对付宋军。那么此番河湟之战的艰难程度会下降,相对会顺利许多。

  “东阳兄高明啊,这是明显的离间计啊!”种师道猜到了一些,不过听林昭说过之后才完全明白他的想法。

  “是啊。董毡和青宜结鬼章那里我们离间不了什么,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们制造麻烦,加大吐蕃人内部的消耗,对我们来说,这已经足够了。”林昭笑了笑,算不得上高明的计策,不过只是利用了一个很现实的状况和心思的私心而已。

  “可是整个计策算不上很高明,吐蕃人可能会看出来?”种师道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地戳破了整个事实。

  林昭笑道:“那又如何?看透了又能如何?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即便是董毡和青宜结鬼章知道,可是他们能做什么?一定程度是可以压制,或者说是劝解,但是解决不了根本矛盾。或许阿里骨,或者蔺逋比他们本人也能看出些许端倪,可是有什么用呢?

  他们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的信任,哪里能够握手言和呢?除非是两个人一起放下心结,为大局着想,可是想要做到这一点,着实不容易,毕竟阿里骨和蔺逋比都还很年轻!所以呢,只要其中一个有歪心思,彼此之间就不会善罢甘休,青唐城就不会安稳!”

  “这不是诡计,这是阳谋啊!”种师道笑言道:“阳谋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即便是看清楚了,也轻易无法阻止,甚至是束手无策。”

  “想必现在阿里骨已经回到青唐城,好戏应该开锣了!”林昭笑了笑,很是期待。

  “估计现在青唐城有人该寝食不安了!”种师道对这一手很是佩服,尚未开战,便已经让对方陷入麻烦之中。上兵伐谋,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管他们,吃不下,睡不好与我们何干?”林昭嘴角浮起一丝微笑,随即道:“吃饱了,喝足了,我们也该动身了!好戏不能只看一场,要连环播放才有意思!”

  ~~~~~~~~~~~~~~~~~~~~~~~~~~~~~~~~~~~~~~~

  阳谋!

  青宜结鬼章接到阿里骨被释放的消息时,便意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林昭这是不安好心啊,只要阿里骨回来,与蔺逋比的之间的矛盾就会爆发,并且愈演愈烈。

  以前阿里骨很强势,蔺逋比始终处于弱势。但是这一次,龛谷之战,阿里骨被俘,声望多少受到一些损伤。而蔺逋比以赞普嫡子的身份,趁着阿里骨不在的时候,也拉拢了不少人在身边,实力大增。

  如今已经有了和阿里骨比拼的实力,阿里骨不在的日子,大大刺激了蔺逋比的野心和期望。如今对手回来了,他能善罢甘休吗?

  两个人之间的争斗不可避免!

  可偏生眼下是大敌当前,该摒弃前嫌,携手俄合作共抗外敌的。可是阿里骨与蔺逋比那个是善茬?那个能深明大义?乖乖和一起合作?

  他们谁都做不到!

  而他青宜结鬼章,即便是看明白了,也改变不了这样的事实。他的身份太敏感了,稍不留意就会有偏颇,做不到公允便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甚至反而会火上加油。这事,即便是赞普出现,也是没办法的。

  即便是两个亲生儿子,都可能会有偏爱,别说是养子了。即便是能够一碗水端平,可是两个儿子便一定会这样认为呢?蔺逋比会觉得父亲没有向着自己这个亲生儿子;阿里骨会认为,赞普肯定偏向亲身儿子。

  说到底,还是私心在作祟,这一点谁也无可奈何!

  林昭当真是高明啊,不经意间就便制造了这样大的麻烦。不过也怪不得人家林昭,毕竟这是吐蕃本就存在的问题,自己没有解决,才给了别人可乘之机。

  说到底和赞普董毡也是有关联的,如果他能早些选定继承人,不要弄的这么模棱两可。即便是阿里骨身后有家族势力,若是有心拔出,也是易如反掌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今遭遇这些问题,已经有些为时已晚了。

  如此情况下,青宜结鬼章觉得自己肩上的压力很大!

  董毡将青唐城的防守任务交给了自己,可背后却有两位王子不安分在闹腾,让自己如何能安心退敌?

  麻烦,当真是麻烦!

  不过仔细想想,这是林昭给自己的第一个难题,如果这都解决不了,如何能是他的对手呢?看来此事需要多用心了。再者,也许赞普好好想想办法,从中周旋一二。

  至于自己,也得想办法两边周全,各自劝慰一番。至于能否起到效果,也需要尝试一下才知道。

  稳定内部是一方面,最重要还是提防着宋军!

  有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存在,又有林昭这样诡计多端对手,当真是一天的安生日子都没有。

  阿里骨回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苏楠当峥已经去接了,至于具体的安排处置,想必赞普肯定会办妥的。

  青宜结鬼章如今最为好奇的便是,林昭放回阿里骨的深层目的。

  挑起吐蕃两位王储继承人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之间争斗,相互比拼,加速内耗这是肯定的。只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林昭的真实目的,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又在哪里?

  是先挑起吐蕃内斗,趁乱出击?还是因为宋朝有心和吐蕃和谈停战,用这样反而方式搅起一潭浑水,然后从容的全身而退?

  林昭的真是意图到底是什么?是进是退,这一点至关重要!

TOP

0
第五七九章 是战是和?

  青宜结鬼章的直觉是,这是林昭图谋河湟的第一步!

  只要阿里骨回来,吐蕃内部的争斗就会重新开始,而且会愈演愈烈。

  内斗的越是激烈,那么用来对付宋军的力量就会减弱,他们就容易得手了。

  宋军到现在为止,还占领者龛谷,大军驻守踏白城,秦州、河州一线,对河湟那是垂涎三尺,虎视眈眈。

  动兵之后,焉有打到一半,半途而废的道理?所以有理由相信,宋军志在河湟。至于他们目前没有立即发起进攻,可能是兵力或者粮草跟不上。再者,便是受到天气的影响,积雪和严寒对宋军而言是巨大的障碍。

  即便是宋朝皇帝和林昭都着急,却也不无可奈何。不过等到来年开春,积雪融化之日,应该也就是宋军发起进攻之时。

  而这几个月的时间,阿里骨与蔺逋比之间的矛盾正好逐渐激发!

  林昭好算计啊!

  不过阿里骨并不这样认为,他表示,这是宋军停战的信号。

  在苏楠当峥的迎接下,阿里骨回到了青唐城。

  养子失而复得,从敌国回来,这是好事,董毡很高兴。毕竟养育多年,早就有感情了。尤其是乔夫人,对这个便宜孙子更是格外疼爱。听说阿里骨安全回来,更是激动的老泪纵横!

  “阿里骨,受苦了,回来就好!”董毡看着阿里骨,没有一句责备,全都是关切的询问。

  按照敬重英雄的传统,确实是宁愿战死沙场,也不不愿意被俘虏做阶下囚。不过也是分分情况的擦,高原上毕竟人口有限,哪里能轻易送命呢?活着总是有用的,尤其是眼下的河湟吐蕃正是用人之际。

  阿里骨怎么着也算是个人才,正好用的上。再者。前面青宜结鬼章都没有责怪,又怎能责怪阿里骨呢?

  一碗水端平是必须的,何况阿里骨相对还更亲密一些。

  当然了,董毡心中也是有些复杂想法的,只是在公开场合下他绝对不会表现出来。

  “你是逃出来的,还是宋人放你走的?”唯独不开心的可能就是蔺逋比了吧!唯一的竞争对手被俘,他兴奋了很久。这下没有人和自己争了。那么赞普之位便如同板上钉钉,再无旁落。

  可是他还没高兴几天,便发现这钉子钉的并不牢固,阿里骨竟然回来了。尤其是父亲对他这样好,将士和臣民们对他也是多有爱戴,直接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为什么?为什么他又回来了呢?他怎么不死在宋朝呢?

  回来也就罢了。凭什么如此风光?为什么偏生是这个当口。要是在晚一点,自己便可以将他的实力蚕食粉碎。即便是他回来,也是斗不过自己的。可命运就是充满了这样的凑巧,阿里骨偏生在此时回来了。

  蔺逋比的心里能舒坦吗?只是在公开场合,他满心的怒气根本无法发泄。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不阴不阳的质问几句,若是能抓住个机会,再趁机抹黑一下阿里骨。

  “宋人放我回来的。”

  阿里骨很清楚。的蔺逋比故意提及逃走,那完全是对自己的一种讽刺。这件事上没有必要隐瞒,也不需要硬撑面子。

  “宋朝人为什么要放你回来?是宋人有什么诡计?还是其他什么呢?”蔺逋比咄咄逼人,毫不客气,言下之意也十分明显。就差直接说阿里骨通敌叛国,与宋人勾结了。

  “不,宋朝人放我回来,是让我带句话给赞普!”阿里骨的早就预料到会有如此情景。故而表现的很隐忍。

  董毡问道:“什么话?”

  “回赞普,宋朝人想要停战!”

  阿里骨的回答顿时重重地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头,董毡面无表情,蔺逋比一脸的不屑,青宜结鬼章着微微抬头,眼神闪动。

  “宋朝人要停战?”蔺逋比冷笑道:“开什么玩笑,这种话你也相信?”

  董毡却很沉稳。轻声问道:“何以见得?宋朝人是当真要停战吗?”

  “阿里骨不敢断言,不过确实很有可能!眼下西夏国主李秉常已经率领二十万大军入侵宋朝边境诸州,而在宋朝的东南方,交趾过也正好入侵。”阿里骨道:“宋朝眼下是战乱不休。难以应付,所以要与我国停战。让我回来,就是彰显他们停战和谈的诚意,同时带话给赞普。”

  西夏动兵的消息董毡早就知道,交趾那边的信息则来的比较晚,不过董毡也是有所耳闻的。阿里骨这样说,不是没有道理。同时与三个国家开战,宋朝想要应付当真很难。尤其是北方还有一个强大的辽国,他们会放弃这种趁火打劫的好机会吗?

  宋朝人为了谨慎,为了缓和严重的边患,只能与其中一两个国家停战言和。西夏虎视眈眈,交趾则已经入侵到大宋国土,想要停战都是很难。唯独河湟吐蕃,毕竟两国暂时并未直接交战,最具有停战的可能性。

  “确定吗?会不会是宋朝人编造的谎话,故意麻痹我们吧!”蔺逋比这一次倒不十分愚蠢,没有说出什么“以为我们吐蕃好欺负?是你来打便打,想停便停?”的外强中干之语。

  “有可能,只是还需要谨慎对待!”阿里骨一直很低调,很谨慎。

  “阿里骨,你觉得哪个可能性更大一些?”董毡不动声色,沉声询问。

  “这个……西夏与交趾入侵宋朝这是事实,西夏有二十万大军,宋朝已经疲于应付了。”阿里骨道:“而且宋朝的陕/西路宣抚使林昭还告诉我,宋军在南方的战事很不顺利,有调动西军南下平叛的打算,故而没有多余兵力与我国继续鏖战,所以有心言和停战。如此说法,似乎也不无道理。”

  “林昭说话,你也相信?调动西军南下,这种机密怎么会告诉外人?莫非是他与……彼此有什么……”蔺逋比当着父亲董毡的面,也毫不客气地说着风凉话。表达对阿里骨不满的同时,也是想要提醒父亲,不要只顾着阿里骨那个样子,从而忽视自己这个亲生儿子。

  “哼,有什么?有勾结吗?”阿里骨毫不客气道:“我有什么值得勾结的?我又有什么资格和林昭谈条件?对我又有什么好处?

  至于他说的那些话,亦真亦假,不过也并非没有可能。早年间,宋朝便有调动西军去南方平叛的先例。这种大规模的军队调动,即便是他们不说,只要一发生,我们也能探查到。他而今这样大方的说出来,是以示坦诚也无不可!”

  “这不说,你认为宋国是真的有心和谈?”董毡轻声询问。

  “不确定,林昭此人诡计多端,谁知道他是不是包藏祸心。”阿里骨谨言慎行,并未给出一个准确答案。

  “那你觉得该怎么办?”董毡继续追问。

  阿里骨道:“整顿大军,严正以待,若宋军进攻,我们便全力防御。若宋军当真停战防守,我们则关注其与西夏战况,寻机出兵收复龛谷和河州。”

  “父王,儿臣有不同意见!”蔺逋比立即发言。

  “讲!”

  “既然西夏已经出兵,我国为何不主动出击,与西夏一起夹击宋朝,夺回龛谷、河州,甚至占领宋朝的土地呢?”蔺逋比大声反问。

  “中原人有句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坐山观虎斗不是很吗?”阿里骨淡淡的反驳了一声。

  “与西夏联合,实力更加壮大不好吗?再者,是我们主动向西夏求援了,现在西夏人出兵了,我们去停战议和,不等于是背信弃义吗?让西夏人抵御宋军兵锋,这不是以邻为壑的做法吗?”

  蔺逋比多少有些长进,看问题也深入了许多。当然了,他的意见并不完全是公心,也有些许的小哦私心。他的妻子是西夏金山公主,与西夏方面的关系极为密切。这次向西夏求援,他是有参与的,自然不想此事最终虎头蛇尾。

  再者,如果吐蕃真的这么做了,当真就有积分以邻为壑的意思。与西夏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有所影响,蔺逋比可不想与妻子的娘家搞僵了。西夏对他来说是个很强大的外援,怎么能轻易失去呢?

  董毡很是无奈,轻叹一声道:“鬼章,你以为呢?”

  这种时候,还是询问青宜结鬼章比较靠谱一些。两个儿子之间始终不能意见一致,那么只能来询问第三个人了。说实话,董毡当真是有些无奈。有时候他甚至在想,如果阿里骨永远不会来,死在战场上,或者是永远被宋朝人关押,也算是彻底断了自己了念想。

  可是他偏生回来了,他只要一回来,自己便狠不下心来。这心中就多少有些摇摆不定。董毡知道,自己的这种摇摆是很可怕的,可是就是克制不了。他自己也没有办法,当真是无可奈何。为今之计,还是问问青宜结鬼章比较好,毕竟是旁观者清。

  青宜结鬼章低声道:“赞普,如今情况尚且部门,还是按兵不动的好!”

TOP

0
第五八〇章 宋朝很大方

  按兵不动!

  青宜结鬼章是个谨慎之人,在搞不清楚林昭意图的情况下,确实不能贸然行动。.

  不动有可能丧失机会,但不至于造成什么严重的损失。林昭诡计多端,谁知道他安的什么心,宋朝是要与西夏和交战作战,可就必须与吐蕃停战吗?

  焉知林昭有什么诡计,甚至已经张开了口袋,等着吐蕃大军钻进去。

  还是防御为主吧!

  青宜结鬼章有种直觉,宋朝绝对不会轻易放弃河湟,林昭也一定有什么图谋。不过眼下天寒地冻,白雪皑皑,即便是他有什么想法,也暂时无计可施。

  眼下最担心的反而是这两位王子,不知道会不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鬼章是出于谨慎,但是在蔺逋比的眼中可就不是如此。

  加强防御,按兵不动,在事实上是反对了蔺逋比认为的出兵与西夏联合攻宋的提议!蔺逋比不会,也没有办法判断青宜结鬼章的初衷,他所看到的只是结果。

  没想到鬼章也站到了阿里骨一边,为什么会这样?他只是不过是个没骨气的阶下囚?只是个养子而已,为什么父亲和鬼章都这么信任他,偏向他呢?

  或许是从小就不大聪明,包括董毡在内的众人对蔺逋比多少有些看法,以至于他的心里略微有些偏执。这种压抑在持续发酵,等他长大了,他努力地想要表现好,想要得到大家的认可。

  但是很可惜,效果很差,父亲依旧对自己淡淡的,反而对养子那样的优容。有时候,蔺逋比甚至在想,到底谁才是亲生儿子?在这个家天下的年代里,嫡出的王室血脉有着先天的优先权,这也正是蔺逋比最引以为傲的。

  结果现实却是这种优先权被无情的击碎,开始便的越发的不值钱,蔺逋比觉得很委屈。尤其是连鬼章这样中立的臣子都站在了阿里骨那边。王储争夺战的天平已经倾斜了,蔺逋比觉得自己的希望越发的渺茫。

  危机意识的刺激下,心中的不平越大的强烈。尤其是这一点,他觉得与西夏联手出兵对付宋朝,这个提议没有错。

  很可惜,却没有人赞成的,没有人支持。蔺逋比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孤家寡人。越是如此,西夏这个外援就显得越发的重要,绝对不能失去。

  本来董毡接着阿里骨回来,想要摆一场家宴的,奈何蔺逋比不给面子,寻个很生硬的借口推辞了。于是乎,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

  “多吉啊,我是不是错了?”所有人离开之后,董毡留下了多吉。有些话他不冷对别人讲,只能和最亲近的谋士分享一二。

  “赞普是说蔺逋比王子?”

  董毡点头道:“你看见他离开时的身影了吗?眼神之中分明有怨恨。”

  “可以理解,只是如今大敌当前,只能委屈一下王子了。”

  “为大局着想这没错,按理说蔺逋比也该这样做,与阿里骨握手言和,齐心协力的。”董毡长叹一声,摇头道:“只是如今看来,怕是不行……不过也不能怪的,有时候我的真的在想,是不是对他不太公平。”

  “赞普用心良苦!”多吉只能默默地听着赞普的倾诉,有些事情他不能表达太明确的意见。

  “我原以为阿里骨回不来了,只能下唯一的选择,我不必再纠结了,没想到他又回来了。这个孩子也不错,太夫人也喜欢,而我必须要考虑所谓的大局……可是我渐渐的发现,事情似乎越来越糟了。

  或许是因为我的犹豫,让他们兄弟之间越大的疏远,矛盾越来越大,两个孩子和我的关系也越来越淡了……”

  高处不胜寒,帝王之家在讲究传承和利益的同时,亲情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损伤。董毡也是个受害者,谁能想到堂堂吐蕃赞普,谈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几欲流泪呢?

  “赞普,事已至此,你也就不要伤心了,等这阵子紧张过来,你与几位王子好好亲近一下。你的苦衷他们会逐渐明白的。”多吉略微沉吟,大胆道:“不过有一点,这储位的事情,你还是早做决断,以免夜长梦多,节外生枝。”

  “好的,不过终究是要对不起某一个孩子了!”董毡也很无奈,这既是帝王之家。无论是中原的皇室,还是吐蕃的赞普,都要面临这样的问题。亲情始终敌不过所谓的大局。

  当然了,董毡的一切考虑都是建立在解决这次麻烦的基础上。

  宋朝人很配合,没过多久,宋朝的使臣就来了,正式开始停战和谈。

  对此,阿里骨略微松了口气,看样子林昭确实有心思停战。不过也不能掉与轻心,说不定还是计谋。

  这年头,撕毁和约可没有什么赔偿责任,几乎是家常便饭。古往今来,表面和谈拖延时间,背地里毁约出兵的情况多了去了。

  蔺逋比也不太高兴,如果事情确实属实,那么就证明阿里骨判断正确。吐蕃方面要是真的答应,那么自己与和西夏人联合的打算就彻底泡汤了。所以,他并不希望这次的和谈能够成功。

  故而从一开始,就对宋朝人多有刁难!

  归还失去的土地,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点。宋朝人爽快地表示,龛谷可以交还吐蕃。

  蔺逋比却要求,宋朝将河州也交出来!木征自然也有这样的期待,虽说他知道自己再也没有机会成为河州之主。但是相比之下,并入河湟总比落在宋朝手中要好一些。好歹是自家人,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但是对于这个要求,宋朝使臣没有答应,交还龛谷是底线。毕竟河州之前在事实上并不属于河湟吐蕃,而且如今已经并入了大宋熙河路。这件事可是大宋皇帝祭祀天地宗庙,向全天下人宣布的。要是河州在丢了,那可就是割地,可就是丧权辱国了。

  这种事情,大宋是绝对不会答应的,大宋使臣表现的强硬,以这个理由拒绝了吐蕃人。

  条件提出来了,怎么答复就是吐蕃人的事情了。

  阿里骨表示了赞成,被俘的时曰虽然不是很长,但蔺逋比对他的蚕食可不小,以至于他手下的力量很不牢固。阿里骨正想要趁此机会好好地整肃一下内部,稳固自己的根基,并不想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开战,这对他没有什么好处。

  青宜结鬼章始终比较谨慎,首先他也是质疑这件事的,宋朝人到底是否真心和谈,都不好说。如果是真的,那么拿回龛谷已经不错了,想要宋朝人放弃在河州的利益,当真是太难了。

  如果这是宋朝人的阴谋,那么就不要太过奢望,保住青唐城都要费一番功夫。所以没有什么可挑剔的,这个条件是可以答应的。在这个过程中,探查宋朝人的一举一动,然后再从长计议。

  而蔺逋比则表达了不同意见,他说道:“如果这次我们之要回龛谷,不要河州,那么就等于是承认了宋朝对河州的拥有,这么大片的土地将会永远不属于我们。以后再想要回来可就不容易了。河州可是河湟门户,焉能这样轻易放弃?”

  这番话似乎不无道理,不过阿里骨反对道:“宋朝人现在还掌握着龛谷,如果我们不同意,执意开战,局面对我们没有多少好处。还不如走一步看一不,先拿回了龛谷,然后等宋朝人和西夏打的两败俱伤,然后我们在出兵,寻机一举夺回河州。

  最好是,西北之地,我们的实力能够超过宋朝和西夏,居于首位,称霸一方!”

  其实阿里骨与蔺逋比在根本态度上并无差别,都是要对宋朝反咬一口的,区别就是怎么对待西夏了。仔细想象,阿里骨这样的想法似乎也没错。坐收渔人之利乃是常有之事。

  蔺逋比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这件事有风险,而且在事实上也会损害到他的利益,自然坚持了。

  通过这件事,青宜结鬼章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宋朝是一个庞然大物,一旦他认真起来,对吐蕃和西夏都是莫大的威胁。以前吐蕃一直帮着宋朝拉西夏后腿的曰子应该过去了,西夏和吐蕃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彼此之间相互引以为外援,成掎角之势,对自身的安全是有利的。

  让西夏先消耗一下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完全坐收渔人之利。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和西夏联手的,三国之间必须要维持一个巧妙的平衡。河湟吐蕃毕竟是其中最弱小的一个,想要在夹缝中安然生存当真不容易。

  所以阿里骨和蔺逋比说的都有些道理,但他们都彼此存了私心,当真是伤脑筋。青宜结鬼章没多想这一点,他在意的是龛谷,同时也有一种深深的担忧。

  宋朝人主动来归还土地,不要?那是不行的,绝对不能留下明显的口实或者把柄,让宋朝人名正言顺地占领土地。

  龛谷之地,必然是要收复的!只是这件事宋朝是否真心,这个太难判断,这就意味着其中是有风险的。

  那就是分兵!

  要收复龛谷,哪怕是宋朝人主动交还,吐蕃也要派遣一支大军前去驻守。这样一来,青唐城的兵力就会减弱。整个吐蕃的兵力并不十分充足,又这样分散在各个地方,很容易被人各个击破。

  阿里骨最担心的是这个问题!

  “先派斥候探查就是了,宋人若是有大规模的军队调动,很难掩盖过去。”

  当青宜结鬼章道出自己担忧的时候,两位王子竟然难得出奇地意见一致。他们认为,在大冬天,大雪纷飞的曰子里,宋军难以有大规模调动。现在外面的积雪差不多已经有一尺厚了,直到来年春天还会融化。

  宋军多来自于中原温暖之地,哪里能够承受西北的酷寒,从天时的角度而言,宋军确实没有出兵的条件和可能。

  至于人和方面,宋军已经是两线作战了,难不成还要和第三国开战?不管是阿里骨,还是蔺逋比,他们都笃定了宋军确有停战之意。

  “要是要稳妥为上,林昭诡计多端,素来剑走偏锋,上次他能绕道那么远奔袭龛谷就是例子,所以不得不防!”青宜结鬼章始终态度谨慎。

  “说的没错,还是谨慎一些比较好!”正是如此,他才深得赞普董毡的信任。在关键的时刻,对他多有信任。

  只是提及林昭奔袭龛谷,阿里骨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那是他的伤疤,让他很没面子,轻易是不愿意别人提起的。青宜结鬼章以此来举例,会不会有别的什么意思呢?阿里骨下意识就会这样想。

  “那怎么办?难不成还要放弃了龛谷不成?”蔺逋比很是不悦。

  阿里骨道:“有个办法,我们一边探查宋军的动向,同时要求龛谷的宋军先调走大部分,然后我们接管的时候就顺利多了。”

  “倒是可以试试,看看宋朝人能不能答应?如果他们从龛谷撤走,一定会加强踏白城的防守的。”青宜结鬼章并不反对。

  宋朝人自然也不反对,宋军使臣很爽快地答应了,并表示立即派人回去传讯,请大军调动,只留下少数将士与吐蕃交接换防!

  对此,蔺逋比和阿里骨都很高兴,不过谁前去接管龛谷却成了一个问题。

  龛谷对吐蕃而言至关重要,能控制这里,基本上可以控制东部的诸多部族和兵力。同时他们两位王子都有趁机进攻宋朝的意图,谁在龛谷,谁就能方便出兵。不管是功劳和利益,都是大有差别的。

  以前青宜结鬼章镇守,那是赞普亲自点名的,他们没话说。但是现在不同了,鬼章负责守卫青唐城,龛谷他回不去,也不好意思回去。恰好又是阿里骨和蔺逋比兄弟俩争夺白热化的阶段,一座大营的镇守权就显得至关重要。

  两人都是据理力争,一个比一个说的有道理。互不相让,谁都不愿意放弃。

  董毡很无奈,青宜结鬼章却很担忧。龛谷这么重要,可宋军却让出的这样轻松,越是如此,反而越是让人不安!

TOP

0
第五八一章 神机妙算

  宋朝很大方,吐蕃没有拒绝的理由。青宜结鬼章虽然心有疑虑,却终究没有说出来。蔺逋比王子已经对他不满了,这次再把两位王子一起得罪了,后果是很危险的。

  毕竟将来的吐蕃,是他们当家作主的,青宜结鬼章不得不为将来考虑。何况他不是一个人,他身后还有庞大的家族。

  事到如今,只能祈祷宋朝真的有意握手言和。至于谁去接管龛谷,董毡本来有意让青宜结鬼章去的,见两个儿子坚持,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再者,青宜结鬼章东方战败的时间不长,着实不宜前往。

  最终的结果是阿里骨和蔺逋比各自派人,一同前往。

  吐蕃一万大军浩浩荡荡前往龛谷的时候,宋军也在行动。

  数千雪橇已经制作完成,林昭带着种师道、刘昌祚和折可大出击了,一张张开的口袋已经为吐蕃人准备好了。

  “吐蕃人一定会前往龛谷?”

  “肯定的,到嘴边的肥肉,难道还吃吗?这次他们要是不要,那龛谷就名正言顺成为我大宋疆土了,吐蕃人岂能放弃?”林昭笑了笑,很是笃定。

  “如此甚好,分散吐蕃的兵力,各个击破!”种师道称赞的同时也疑惑道:“只是,吐蕃人难道一点都看不出来?”

  “或许有人能看出来吧,可那又如何呢?”林昭道:“这块肥肉诱惑太大,吐蕃人没有道理吃,哪怕明知道有风险,还是会这么做的。再者,急功近利之人应该比理智者更多,所以……”

  种师道连连点头,这便是阳谋的厉害之处,明知道,却无法防备。最是无奈。

  “对了,去青唐城的使臣有消息回来吗?”林昭随即又问了一句。

  种师道点头道:“回来了,吐蕃人要求我们的大军先撤离龛谷,只留少数人交接!”

  “这样啊,也好!”林昭笑了笑:“那就留下一千人等着,余下的全部撤回来。”

  “是!”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消息吗?阿里骨表现如何?”林昭对此饶有兴致。

  “不错。没有让东阳兄失望,如今正与蔺逋比暗中较劲呢,青唐城可很不安稳啊!”种师道笑言:“还是东阳兄高明,我们在城中的密探探查到了消息,苦于没办法送出来。大雪加上战争,根本没有商队往来。而且吐蕃人也盘查的很仔细,幸好使臣前去,否则消息根本送不出来。”

  “要不我为什么派使臣去?唯有如此,才能光明正大的传递消息。”林昭之前可以说是做了充足的准备,早在王韶主持西北军务的时候,就在青唐城安插了许多的密探。如今正是这些密探发挥作用的时候,只是交通线却受到了阻碍。

  林昭深思熟虑之后。才想出了这样一个连环计。先释放阿里骨,来迷惑吐蕃人,并且挑起他们内部的纷争。然后再顺理成章地派出使臣前去和谈,引诱吐蕃若出兵收复龛谷。同时也顺利从青唐城带回了所需要的情报。

  其中内容丰富,绝非阿里骨和蔺逋比不和这样的小事。还有与吐蕃的兵力部署状况,吐蕃贵族的态度和决心,甚至还与西部其他部族接触的情况。同时林昭还交代他们许多重要的部署,几年的准备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这些东西。在接下来对吐蕃之战之中大有用处。

  当然了,宋朝使臣前往,吐蕃人必定严防死守,不过密探和使团之间有非常隐秘的传讯手段,没有被察觉。一切都顺理成章,按照林昭的预计,一件一件发生。

  “最终的结果是。苏楠当峥为首,率领一万大军前来,副将则是蔺逋比的人,兵力则基本是对半持平的。”种师道禀报了一个很重要的情况。

  “好。既然如此,那就做好准备吧!”林昭略微沉吟,补充道:“盯着他们的反应,最好是从他们身上找出点借口,我们也好顺理成章进攻河湟,免得被人说背信弃义。口实这东西,还是很重要的。”

  “好的,东阳兄算无遗策,此战定能大获全胜!”

  林昭如今的身份是郑国公,云麾将军,陕西路宣抚使,可谓位高权重。种师道与他相差许多,不过他们两人曾义结金兰,称呼上自然更为随意一些。

  对此林昭没有什么意见,反而很喜欢,越是如此,与清涧城种家的关系越是紧密。这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算无遗策?”林昭轻轻摇摇头:“不过是稍稍利用了吐蕃人的迫切心理罢了,还有就是他们低估了宋朝皇帝开疆拓土,攻取河湟的决心。”

  说实话,这段时间,林昭最担心的是这个问题。好在赵顼没让人失望,到目前为止依旧顶着压力,支持西北的战事。不过林昭知道,必须要加快脚步。交趾在南方会打的很激烈,赵顼未必能完全不动摇。

  得亏吐蕃人担心宋朝结束与交趾之战,会调转枪头对付他们,抢时间收回龛谷,否则自己哪有机会呢?

  ~~~~~~~~~~~~~~~~~~~~~~~~~~~~~~~

  经过一番激励的争执,苏楠当峥有幸成为镇守东部边界的将领,前来接管龛谷。

  蔺逋比怎么能容忍如此情况呢?安插了自己人作为副将不说,连兵力都要各占一半。大军没有统一的归属,内部争斗激烈,这有多危险可想而知。

  但吐蕃目前的现状就是如此,想要改变却束手无策!不止如此,临走的时候,蔺逋比还特意将副将召到府中嘱咐一番,到底说了什么没人知道。一个清楚的事实是,在东来的路上,两拨人马是相互较劲,没有协同可言。

  好不容易到了龛谷,宋军很配合地进行了交接。

  宋朝人果然信守承诺,龛谷只留下了一千人,两人先是对忧心忡忡的青宜结鬼章一番不屑,然后谁也不服谁。

  苏楠当峥仗着是主将,又出身名门,对副将很不以为是,态度和待遇自然也很差。尤其是宋朝人留下的美酒食物,偏偏只够一般人吃喝。

  天气寒冷,士兵们经过了长途跋涉,哪一个不想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呢?两队势均力敌的吐蕃士兵,都想要将酒食据为己有。彼此之间争夺很厉害,最后苏楠当峥态度强硬,将东西抢到手中。

  副将桑吉次仁倒是个聪明人,他敏锐地发现一个问题,这是宋朝人的计谋。他们专门只留下一半的酒食,目的就是为了挑起不公,引发吐蕃人内部的争斗。他甚至觉得,那一千宋军离开的时候,嘴角的笑容很阴险。

  看来蔺逋比王子说的一点不错,宋朝人果真是阴险狡诈,那么这次肯定也是不安好心的。与他们和谈肯定是与虎谋皮,王子说的不错,趁着西夏人出兵的机会,一同出兵打败宋朝,甚至夺回河州,这才是正道。

  你苏楠当峥镇守龛谷有什么了不起?若是能拿下河州,可就相当于是一方诸侯了!桑吉次仁心中对蔺逋比王子交代的事情也就更加笃定了。

  不就是一些酒食吗?

  没得到,反而更好激发了将士们的怒气,当他们提起屠刀的时候才能更有威力。

  忍着!

  桑吉次仁忍着心中的怨气回到营帐,默默地等待着黑夜的到来!

  ~~~~~~~~~~~~~~~~~~~~~~~~

  留在龛谷与吐蕃人交接的宋朝将领是赵元凯,因为在踏白城之战中表现英勇,一直坚持与景思立作战,身负重伤,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朝廷封赏的同时,林昭对他也颇为重视,镇守龛谷这样的大事他也有份参与。

  不过秦州那边突然来消息,宣抚使林将军要与吐蕃和谈,他还是云里雾里,莫名其妙。不过上面的安排,不是他一个下层将领可以质疑的,故而也就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是默默地遵守命令,在龛谷站好最后一班岗。

  交接的任务就落在他身上,不过林将军就来了两道比较特殊的命令。故意留下足够五千人食用的酒食,这是做什么?

  看到吐蕃人为了酒食争抢的时候,赵元凯明白过来,将军这是要挑起龛谷吐蕃大军不和。至于目的,应该是让自己从容离开,并且保证河州一线的安全,至少赵元凯是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不过临走的时候,林将军的命令又来了,吩咐他夜晚扎一座空营,只留下少数人镇守。余下的人都要躲到营帐附近的密林之中。

  这是做什么?怕吐蕃人偷袭吗?不是已经开始和谈了吗?至于如此?寒冬长夜,离开营帐,躲在密林之中,还不让生火,这如何能受得了?

  不过仔细想象,林将军不可能和自己闹着玩,军令如山,照常执行就是了。

  到了晚上,待在树林里挨饿受冻的赵元凯和近千将士,看到骑兵踏破夜的宁静,朝着自己的营地去的时候,心中再无怨言。

  赵元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营地燃起了熊熊大火,余下的些许将士传出凄惨的呼喊!

  原来还真有偷营,吐蕃人背信弃义,前来偷袭他的营地。林将军真是未卜先知,神机妙算啊!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7-5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