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07玄幻小说年选】

0

【2007玄幻小说年选】

                摘选

                前言

  目前学界对玄幻小说尚未给出定义。其内涵正在不断丰富,是现在进行时。
越来越多的小说元素被「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作者逐一纳入其中。玄学
、神话、武侠、科幻、童话、言情、推理、悬疑、惊悚等,被置于玄幻这口锅里
煎、炒、煮、焖、烩。它们「读起来很过瘾」,「能充分启发读者的想象力」,
「具有强大的游戏精神」,「蔑视现实」。所以,自2003年后,玄幻小说在
网上兴起狂热的潮,许多作品点击率动辄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其繁盛程度
令整个文坛为之惊叹。不可讳言的是,里面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作品写得非常差
,特别是现在最红火的数以百万字计的超长篇,除个别外,其文学价值几乎等于
零。但由于这个塑料化的时代;年轻读者意淫的需要;沦为经济动物的出版社的
利益驱动,它们横扫2005整个年度。包括我个人以为是中国玄幻之巅的《大
唐双龙传》笔墨之差也是不堪入目,动不动就「虎躯一震」。寇仲因徐子陵一席
话就收拾起野心放弃天下抛弃跟随他的战士跑去给李世民当跑腿。这种虎头蛇尾
的写法既不符合人物性格也不符合天下大势更不符合文本逻辑。细节上的毛病更
是多多。隋唐时何来烟草?金正宗的船帆上何以得书写朝鲜文字?石之轩能滔滔
不绝讲述明代王阳明的名言吗?石青璇的医术一会儿传自石之轩,一会儿传自其
母碧秀心……所以,这里请允许我向花城出版社表示敬意。它对这种玄幻小说虚
假的繁荣保持清醒,没有卷入潮流,也不装聋作哑,视其不存在,而是决定出版
《2006年中国玄幻小说年选》,试图从文学艺术含量最高的玄幻中短篇小说
处着手,找出隐藏在泡沫底下的石头,为那些有可能成为玄幻大师现在还默默无
闻的作者们提供文学荣誉,也为真正玄幻经典的涌现提供一个未来的平台。

            一:中国玄幻小说的源头

  目前在网络上风起云涌的中国玄幻小说有两个半源头。

  第一个源头是西方的奇幻与科幻。西方奇幻可上溯至希腊神话、罗马神话、
日耳曼神话、北欧神话。古希腊伟大的游吟者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哺育着一代代文学狂想者。操纵凡人命运的众神来到《伊力亚特》。他们与凡人
一样勾心斗角,一样对权力狂热,一样会在困难的时候感到迷惑、无助与失落。
人向神祈祷,神向何处折腰?那比天空还高的特洛伊城终于在命运的洪流里崩溃
坍塌。那无数荣耀,不再属于高高在上的诸神,归于那些默默渡过冥河的人。而
《奥德赛》里的主人公奥德修斯在献木马计攻陷特洛伊城后,不顾海神波赛冬的
咒语启航回家,历尽劫难,被独目巨人吃掉同伴,躲过塞壬女妖的歌声,在海上
漂泊十年,回故乡和妻子团聚。这样的冒险故事在当下的玄幻小说情节里屡见不
鲜。许多玄幻作者们不厌其烦地复制它们,以至于翻开这种小说的第一页,就能
知道最后一页的内容。

  河流潺潺流动,倒映其上的月光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结出一朵文学史上的奇
葩,即被昆德拉称之为欧洲小说鼻祖的《堂吉诃德》。这是最后一本骑士小说,
或者说是反骑士小说。它讲述了一个读多了骑士小说的没落贵族为实现惩恶除奸
的游侠梦想出门冒险的故事,最后,他回到家,焚烧了过去。昆德拉说,塞万提
斯的小说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你在其中找不到一种明确的、可以解决人生悖论的
道德信念,只能找到一连串生命疑问。塞万提斯摒弃了对一个善恶分明的世界的
渴望。这种相对性和模糊性才是小说存在的「惟一理由」。

  上帝坐在高处吸烟,上帝沉默无言。堂吉诃德走出了自己的家,他再也认不
出世界。绝对的真理被分解成无数沙粒。每个人手中都可能握住其中一粒。绝对
的善与恶已不再存在,这是现代社会的本质。善与恶变成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对
与错仅取决于你如何去看。

  骑士小说及随后的哥特体小说为西方奇幻文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到上世纪中
叶,托尔金的《魔戒》系列横空出世,成功地确立了西方奇幻小说的体系。这是
一部由小矮人、精灵、巫师、半兽人所组成的奇幻探险故事,背景澎湃壮丽,人
物奇特丰富,情节曲折变化,语言如诗如画。在60年代推出时,《伦敦周日时
报》曾这样写道:「从现在起,全世界人将分成两种:一种是已经看过《魔戒》
的,另一种则是将要看《魔戒》。」至今,《魔戒》系列作品销售量超过1亿万
本,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并被誉为2000年最伟
大的书。《魔戒》的文学品质究竟有多高,能否担得起这顶帽子,那是另外的话
题,其影响力随着《魔戒》系列影片的上演确实风靡全球,不容置疑。现在读者
们所熟悉的飞龙、精灵、架空世界及国族历史、魔法等等,全是受到《魔戒》的
影响。

  西方主流奇幻小说至《魔戒》,风格得以稳定。其最重要的特点是:架空世
界。这个虚拟世界里的规则取决于作者的想象深度,里面充满各种详细的设定
(有时这种设定能达数百万字)以及翔实的细节描写。许多在现实世界中违背物
理定律、常识的事件,依据该虚拟世界的规则是可能发生的,甚至被视作理所当
然。它能让读者产生一种「比现实还更真实」的误觉,几乎可以感觉到这个虚拟
世界的脉动。它往往有一个明确的职业分工。比如《龙与地下城》里的野蛮人、
吟游诗人、德鲁伊、圣武士、法师、矮人、精灵、侏儒、半兽人战士等。各种职
业的人如何获得技能、如何增加能量级、使用何种武器,都有限定。所以若你在
路上看到有人吸烟想用火魔法点火,洗脸想凝聚水元素,看到鸡蛋时会怀疑里面
有一只幻兽……不必大惊小怪,那是一位奇幻小说狂热的爱好者。

  其二,这个虚拟国度里有一个或几个显然非人的幻想生物或奇幻种族。它们
甚至拥有自己的文化与社会,比如精灵与矮人、龙族。它们也经常以神、天使,
魔鬼等面目出现,并且有一整套区别于俗世各宗教的秩序、制度、独特的信仰及
世界观。写作者拥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其创作背景多采用欧洲中古世纪的文化。
这里我得说,《哈利波特》系列的那根魔法棒,虽然点燃了整个世界魔法爱好者
及童心未泯者的热情,比起《魔戒》有很大差距。书出得一本比一本厚,人物一
本比一本弱智,语言枯燥乏味,完全是流水线上下来的工业制品。

  其三,这个虚拟世界并不僵硬,它在不断蜕变。或者说,在它之外,还存在
着另外的虚拟,就像一个水泡旁边还有许多水泡,一个水泡外面还有一个更大的
水泡。这给了文学一种惊人的弹性,是对人们想像力的极大解放。其最好的注解
莫过于《黑客帝国》三部曲。最早第一集,锡安是真实的,矩阵是虚拟的;后来
的二集却宣告锡安与矩阵都是虚拟之物。

  亚瑟王与圆桌武士的传说为西方奇幻小说提供了另一重要题材,即,剑与魔
法的时代。其时代背景往往在比较野蛮荒凉的年代,有浓厚的异国风味,主角穿
着相当原始,往往衣不蔽体。有各种原始的宗教仪式。故事的框架是相当典型的
英雄救美,比如《王者之剑》。

  西方科幻小说的起源于十七世纪以机械化生产和扩大规模为标志的工业革命。
瓦特制造的蒸汽机改变了世界。轮船火车相继出现。人们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情
不自禁地会问一声,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将给人类带来什么?这也是阿西莫夫
和奥尔迪斯把1818年玛丽?雪莱创作的《弗兰肯斯坦》定为第一部科幻小说
的道理所在。尽管在此之前,德国某位天文学家就写过一部小说,对宇宙飞行的
超重、极低温以及真空状态进行过比较细致的描绘。《弗兰肯斯坦》是一部了不
起的小说。它试图证明,人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挑战上帝,创造奇迹;另一方面,
这种奇迹也为人所担忧,它可能把人类推向覆灭的深渊。它乐观,也悲观。随后
,继承玛丽?雪莱乐观气质的当属以《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等
作品闻名世界的凡尔纳,他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预言了未来。但其作品缺乏对人
物内心的捕捉,流于公式,有时,往往有科技设想展览之嫌。继承悲观气质的是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他不大关心明天会出现什么样的飞机,更在意这些科技
对人类的影响。我们通过阅读,能与小说里面的主人公一起体验因为科技带来的
狂喜、苦痛、寂寞与绝望。

  西方科幻小说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佳作迭出,人才济济。
长于讽刺的谢克利,田园风格的西马克,黑色幽默的克莱门特,反乌托邦主义的
奥维尔等等。俄裔美国人艾萨克?阿西莫夫是其中翘楚。他气势恢宏的构思,驾
驭大场面的能力,以及把推理纳入科幻小说的写作手法都让科幻小说取得长足的
进步。他创造的机器人三定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不过我本人最感兴趣的还
是英国作家阿瑟?克拉克。他关心人胜过关心科技,小说不仅具有出色的科学预
见、东方式的神秘情调和海明威的硬汉笔法,更颇具哲学韵味。值得阅读,值得
反复阅读。在黄金时期,西方科幻小说的定义趋向了一致,简单说,它们是表现
表现科学对人类影响的作品。所以阿西莫夫写道:「科幻小说是文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描绘虚构的社会,这个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不同之处在于科技发展的性质和
程度。」

  随着冷战时期的结束,科幻小说进入后黄金时期。有「新浪潮」运动、「塞
伯朋克」运动等。前者抛弃传统科幻小说写作的套路,开拓了性爱和政治等方面
的题材,向主流的严肃文学靠拢,强调意象性、隐喻性和心理性,引入纯文学里
各种现代派的写作手法,进一步拓深科幻小说的深度与广度,也使形式更加扑朔
迷离。他们宣称自己是去设计「可能的未来」。后者要求科幻小说摆脱「新浪潮」
运动的反技术倾向,引入高科技,而不是喋喋不休那些老掉牙的银河帝国,故而
作品大多取材于电脑和生物工程等高新科技。威廉?吉布森的出版于1984年
的《神经漫游者》讲述了一个信息世界的牛仔的故事,情节复杂跳跃,对网络旅
行的幻想盛景的描写令人目眩神迷。这是一个多种流派并存且相互融合的时代。
一朵花开不为春,姹紫嫣红才是春。

  中国玄幻小说的第二个源头是中国本土的神话寓言、玄怪志异、明清小说以
及诸多典籍。

  庄子可算是中国玄幻的开山祖师。其文之形,浩浩荡荡,汪洋恣肆;其文之
法,以寓言说事,借具体的形象来阐述抽象,求神遗骸,瑰丽灿烂,穷极想像力
的可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
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样的飘逸诗意
,也难怪金圣叹把庄子列为古往今来的第一才子。庄子逍遥游于物外,无为、无
功、无名,追求绝对的遨游永恒的自由精神。如我是者,形被物劳,心被身拘,
也只配附庸风雅地念几句「庄生晓梦迷蝴蝶」。

  先说神话。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神话是远古人民理解世界的方式。中
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这里面的资源海了去。最主要的还是汉族神话。

  盘古说:我去开天辟地;女娲说:我去抟土造人;共工说:我撞不周山,不
让你们玩了;女娲说:我会补天;神农说:我饿了,我吃百草;稷说:我教你种
庄稼;燧人说:我教你钻木取火;伏羲说,还有我,我教你结打鱼捕兽的网;精
卫说:我闲得慌,我去填海;夸父说:别看我年纪大,我也闲,我去追太阳;后
羿说:你们不干农活,我去把太阳射掉;嫦娥说:没射着!蚩尤说:你们好烦;
黄帝说:你多嘴,我砍掉你脑袋;刑天说:我还有肚脐眼;鲧说:水好大;禹说
:别怕,我会变狗熊。西王母说:穆王来了一起来看狗熊打洞……

  中国远古神话源远流长,天地宇宙、日月星辰、山川草木尽在其中。这是一
座纵有愚公移山精神也得望山兴叹的宝库。可惜当姜子牙封完神,周朝建立,「
巫」「史」分开,「神话」逐渐被「人话」。这对历史是好事,有信史,远古的
神话则开始失落,到春秋战国,愈发穷途末路。诸子纷起,讲演现实种种,人皆
「子不语乱力鬼神」。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者,远古神话体系支离破碎,三
皇五帝的面貌依稀难辨。汉末大乱,三国鼎立,南北朝对峙,五胡乱华,至唐宋
,西域佛教与中国本土道教渐成体系。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上说:「中国本
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
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
之书。」新的中国神话由宗教里孕育而出,十万道藏有十洲三岛三十六洞天福地
,道教神仙不可胜数。西来佛经、禅宗公案、藏密经典……极乐世界的灵鹫峰头
佛祖、菩萨、圣僧、罗汉、揭谛、比丘、优婆塞齐聚听法,各山各洞的神仙、大
神、丁甲、功曹、伽蓝、土地一并拈花。儒家也不会忘了在其中分一杯羹,文曲
星不断下凡。

  《山海经》,一部包含历史、地理、民族、神话、宗教、生物、水利、矿产
、医学等诸方面内容极为独特的古代著作。性质甚难言定,也难判断具体的成书
年代。东汉班固将其列入术数类,西晋郭璞认为它是一部可信的地理文献。至明
代,胡应麟认为《山海经》为「古今语怪之祖」,始将该书列入「语怪」之书。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它里边记述的神异怪物、荒传说,是后世志怪小说的源头。

  志怪小说兴于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比较重要的有《神异经》、《十洲记
》、《汉武洞冥记》、《汉武帝故事》、《汉武帝内传》、《列异传》、《博物
志》、《拾遗记》、《灵鬼志》、《搜神后记》、《冥祥记》、《幽明录》、《
续齐谐记》、《冤魂志》等。其中以晋人干宝的《搜神记》成就最高,其中,《
东海孝妇》被关汉卿以为蓝本勾勒出旷世巨著《窦娥冤》;《董永》演变成路人
皆知的《天仙配》;《干将莫邪》更被鲁迅改编为故事新编《眉间尺》。

  唐传奇在志怪小说的基础上,淬取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的游侠精神
,并把目光从神灵鬼怪处投向纷芸人世,繁衍扩展,终为后代小说奠定基础。它
标志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趋于成熟,可分为三大类:叙述才子佳人的传奇。如《
李娃传》、《长恨歌传》、《霍小玉传》;叙述游侠奇士的的传奇。如《昆仑传
》、《红线传》、《虬髯客》;叙述神仙鬼怪的传奇。这一类作品数量最多。如
《南柯传》、《柳毅传》、《古镜记》、《枕中记》、《玄怪录》、《集异记》
等。

  然后是明清小说。《水浒传》讲一百零八人。这些人的出身楔子讲得清楚,
「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这些人个个是伏魔大殿里镇着的妖魔。第
四十一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九天玄女来头更不简单。
那是帮助黄帝击败蚩尤,管辖制中天、羡天、从天、昊天、苍天、廓天、咸天、
上天、成天九重天的女神。《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原是空空道人自大荒
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石头上抄录下来的「贾雨村言」。
贾宝玉是赤瑕宫神瑛侍者投胎,林黛玉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绛珠草下凡。整
部《红楼梦》从来奇,足够幻。《三国演义》讲权术天下,也没少神神道道,同
时为日后军事玄幻提供了灵感与一个可以反复折腾的空间。《西游记》自不必多
言,伟大领袖都说,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
妖雾又重来。

  有三本书不可不提。《封神榜》,这是神魔小说。「历来三教之争,都无解
决,互相容受,乃曰『同源』,所谓义利邪正善恶是非真妄诸端,皆混而又析之
,统于二元,虽无专名,谓之神魔,盖可赅括矣。」凡人被最大程度地忽略,在
朝代更迭的大背景下,儒释道三家斗法。各路神仙你登台来我亮相,最后邪不胜
正,由姜子牙公布封神榜做总结。那祸国殃民的妲已本是受了女娲娘娘派遣把商
纣王的天下送给姬发的任务下凡,相当于西施这种女间谍,可惜最后寸功未表,
反被割掉了一颗如花似玉的大好头颅。

  《镜花缘》共一百回,以叙述唐敖等人海外游历的见闻为主。笔法细致。「
君子国」、「大人国」、「两面国」、「女儿国」、「无肠国」……奇闻逸事扣
人心弦,奇风异俗颠倒众生,虽谈不上气象万千,也细腻自然,讲尽人情世态。

  《聊斋志异》是我本人非常喜欢的一本书,窃以为是中国文言文短篇小说的
顶峰。它包含431个瑰异奇丽的故事。笔法如椽,点铁成金,有燕呢蝶舞之态
,有琅琅珠玉敲击状,仅寥寥数语,情景全出。其细微曲折处,更如妙音挠耳,
令人喜不自胜。「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
目前。……偶述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蒲松龄自谦「才非
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我倒觉得他是中国第一个短篇小说大
师。

  清朝中叶后,《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小五义》等出世。它们对
后世奇幻的影响主要在口语化以及英雄主义。此类作品,迤逦不绝,一直衍变为
后来的武侠。

  至民国初叶,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开小说界千古未有之奇观。虽未终卷
,已达五百万言。实乃现在动辄数百万言玄幻超长篇大作的祖师爷。徐国桢《还
珠楼主论》中述:海可煮之沸,地可掀之翻;山可役之走,人可化为兽;天可隐
灭无迹,陆可沉落无形……台湾叶洪生评《蜀山剑侠传》:《蜀山》所描写的穷
荒极地、山精海怪、灵禽异兽、瑶草琪花以及五金之精、上古神话,固多脱胎自
《山海经》;而演叙降妖伏魔、玄功幻变亦近于《西游记》与《封神榜》;引述
飞剑跳丸、修仙过程、考验道心则取法于《神仙传》、《平妖传》、《女仙外史
》及《绿野仙踪》至《野叟曝言》所造奇景与蛮荒异俗,更毋论矣。更兼采清末
民初以来的武侠先驱作品如《七剑十三侠》、《江湖奇侠传》、《江湖怪异传》
及《奇侠精忠传》等志怪述异之素材,再参证《武术汇宗》所论道述、神通等奇
谈,取精用宏,共冶于一炉,并自出机抒、别开生面,能穷极幽玄,超妙入微;
纳须弥于芥于,化腐朽为神奇!

               -读后感

  好久没写东西了,一直很忙,而且人也变懒惰了,但是心里确实有很多东西
想要表达。

  过年的时间里,去了趟图书馆,发现里面的一本书,看完以后确实很有感触
,不禁想到——拿什么来拯救中国的玄幻!

  已经忘记什么时候开始看玄幻小说了,那是好像还在上学,初次接触那种小
说时里面还多以色情为主,情节也很吸引人,那时是不怎么看外国玄幻的。那时
看玄幻只是感觉很好玩,被作者那无比的意淫给征服,这不正是很多人所幻想的
吗?自己也有很多想法,也写了很多,但是总是感觉很不好,怎么也找不到那种
作家的感觉,甚至感觉自己写的不是文章,简直是垃圾。也怀疑自己到底在干什
么!所以写了很多,但是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写什么。也许是把自己心中的意淫
之意写出来供大家取乐。这才发现,我们这些写手和国外的那些人的差别了。那
就是我们可能永远也登不上台面,但是我们潜在的读者却是最多的。

  近代,在美国一本哈里波特让世界欣赏,日本的小说改编动漫……我们中国
的只有古代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是什么推动中国玄幻的发展呢?但是却没有
真正的作品问世。是不是从黄易的玄幻开始呢?相信大家对《寻秦记》大家都不
陌生,而且改编的电视剧也不错,这可能也中国网络玄幻的小说开始。但是真正
的引子我想可能是网络,网络的飞速发展成全的网络小说,也成就了很多网络写
手,也成了孕育意淫小说的最佳平台。

  正如这本《2007年中国玄幻小说选》上面说的一样,网络成就了意淫小
说,但是其中真正能脱颖而出的又有几个呢?真正的能拿出去的又有几个呢?真
的很为中国的玄幻担心啊!何时才能出现自己喜欢的《西游记》《聊斋志异》呢?

  写了这么多,最后才发现根本只是自己内心的牢骚,只是希望大家再写东西
时,更加努力些罢了。


[ 本帖最后由 流客 于 2008-8-29 11:27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烟雨星痕 金币 +50 固定奖励,请君笑纳 2008-3-26 17:33

TOP

0
前言没有粘贴完,后面还有很多,就不全部露出来了,呵呵!

TOP

0
不知从何时开始,YY小说已经完全代替了玄幻小说~
而且还打着玄幻的名义,无比的YY...
初中时看武侠,高中看玄幻,大学了,就开始看YY了
以前经常上起点,17K,幻剑之类的,看过了很多YY小说,实在是很反感了,因为那文笔,也就停留在小学到初中的水平阶段~
而且最重要的,就是那些都是完全的YY,还大多太监,很少有值得让人领悟回味的...
相对来说,喜欢外国的玄幻,有明确的故事背景和“符合常理”的魔法系统~
而不喜欢现在的重生类玄幻,或是种马类和天生异秉的网游小说~
看过的玄幻,印象最深的反而是以前最早看过的天魔神谭之类了~
希望国人以后不要沉迷于YY了,毕竟现实不可以YY!
与其在家做宅男,不如做点正经事来...
PS:黄易的小说也很是喜欢的,比如大唐和寻秦~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0
恩!尤其是那些大作,好像是龙与地下城,光是构建那个世界的言语就够好几本原来的著作了,而且一直在更新,一直在完善!那都是些巨作!可惜·哎~现在好的能有几个啊!

TOP

0

评委评分

版主留言
烟雨星痕(2008-3-28 18:54): 有效评分1
评委:shlink
评分:6.5分

点评:楼主写的感想还是很真诚的,说明是悬幻小说的爱好者。但是读后感的写法是有读然后有感,这篇读后感缺少了对这本书本身的评价和评判。如果说是一篇对目前国内悬幻小说现状的感想,还差不多吧。

TOP

0
版主留言
烟雨星痕(2008-3-29 11:59): 有效评分2
评委:happyyesi1
评分:6分

点评:l楼主的文章仅仅就前言谈了自己的想法,其想拯救中国玄幻文学之心可嘉,但是缺乏比较具体的点评,比较空洞。就像楼主说的只是一时的牢骚罢了。

TOP

0
版主留言
凤求凰(2008-4-1 17:09): 有效评分3
【评委】:lyxfd
【评分】:6.5
【点评】:
            幻化蹉跎看乾坤,
            玄妙迷影化美文。
            华夏炎黄多才俊,
            力拔山兮笑昆仑。
            可堪岁月夺激情,
            中国玄幻堕沉沦。
      中国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古代文明曾经令整个世界为之臣服。可是转到现实世界,中国的文化许多都走向了衰败,而且新兴的东西也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正如楼主看到的文章所述,中国玄妙小说也是这个时期的受害者。文章有之,但精华的甚少。抄袭现象和摹仿痕迹很突出。说起中国的文化,外国人更多的是提到古代。现今能让人记起的玄妙小说真是鲜为一见。
      近来发现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5000年的悠久历史,在现今信息化高科技时代,突然走在了后面。虽然而今的许多现象看来,中国的前进趋势很是可观,但是没有创新,就很难突破。中国以前就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原料的集散地。而今想要摘掉这个帽子又谈何容易?所以楼主写的这些东西是一个事实,可是说是评论,倒不如说你着是发点牢骚。文章的内容很空洞,提出了问题,分析了问题,却没有给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建议。希望你能发挥的更好,期待你更好的文章!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0
版主留言
烟雨星痕(2008-4-14 19:23): 有效评分4
[评委]ily024

[评分]6.5

[点评]作者少了点对小说内容的评论,多的是对这类小说的评论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8 19:08